
💼必讀!2025最新稅制總整理:企業最低稅負AMT、囤房稅2.0、扣繳新制全解析
2025年台灣稅制即將迎來重大變革,財政部預告自2025年度起,符合全球最低稅負制(GMT)門檻的跨國企業集團,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AMT)徵收率將從現行12%調升至15%,全面對大型科技、金融產業課稅。除AMT調整外,所得扣繳制度也同步修正,明訂扣繳義務人為給付所得法人,並放寬假期扣繳期限。產業創新條例租稅優惠延長至2029年,新增AI伺服器、智慧製造等新興產業適用範圍。同時,營業稅起徵點上調、電子發票上傳規範、囤房稅2.0等新制也將上路,對企業財務、投資策略與不動產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企業與投資人務必掌握法規變動,及早調整營運布局,化稅務挑戰為轉型契機。
最新消息 / 2025-06-23

🏡熱搜關鍵|2025最強買房區域出爐!淨遷入爆棚,新北淡水、桃園三區全面解析
2025年全台五大人口淨遷入熱區依序為新北淡水區、台中北屯區、桃園龜山區、桃園桃園區及桃園中壢區。這些區域不僅吸引大量新住民,亦因親民房價與豐富建設題材,成為房市焦點。淡水區以近7,000人的淨遷入數位居冠,受惠於低基期房價及捷運、輕軌通車,吸引雙北首購族群。台中北屯區則以11.3%房價漲幅領先,重劃區與捷運綠線建設推動居住與產業發展。桃園三大熱區龜山、桃園、中壢,因重劃區與大型建設如A7重劃區、青埔高鐵及航空城計畫,持續帶動人口淨流入與房市活絡。專家建議首購族優先考慮淡水與龜山,投資客可鎖定北屯區短期獲利,長期置產則看好中壢區。整體來看,交通建設與公共建設是推升房價的重要動力,選擇交通便利且建設題材豐富的區域,有助房市抗跌及資產增值。未來掌握人口與建設脈動,聰明布局這些移民熱區,將是投資與居住的黃金策略。
最新消息 / 2025-06-23

🏡桃園房市黃金三角:龜山A7重劃區+桃園小檜溪+中壢青埔,投資與自住雙贏首選!
2024年,桃園市龜山、桃園、中壢三大區域因優越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產業發展與完善生活機能,成為台灣人口淨遷入前三名熱區,帶動房市活絡。根據內政部與實價登錄資料,三區人口淨流入超過1.3萬人,剛性購屋需求強勁,房價年增幅約在6.8%至7.5%,高於全台平均水準。龜山區因捷運A7站及鄰近產業園區吸引首購與換屋族,桃園區小檜溪與中路重劃區享受捷運綠線與成熟商圈加持,中壢區則依托高鐵特區及航空城計畫,產業與交通雙利多促使人口與房市雙雙增長。重大公共建設如捷運綠線、高鐵桃園站及航空城推動區域經濟,提升生活品質與房市抗跌力。未來隨著基礎建設完工及產業擴大,桃園三大熱區的房價仍具持續上升空間,成為自住與投資雙贏的理想選擇。
最新消息 / 2025-06-23

🔍青年房貸補貼風暴!違規人頭戶、包租公遭重罰,財政部嚴查不停歇
新青安貸款方案自2023年8月推行以來,致力於幫助青年減輕購屋壓力,透過提高貸款上限、延長寬限期與拉長貸款年限,激活房市活絡。然而,隨著核貸案件增加,財政部及八大公股銀行陸續發現部分「人頭戶」及「包租公」違規申請補貼,將房屋出租,違背自住原則。經過兩波查核,已追回逾1500件違規利息補貼,台灣銀行追回件數居首。違規者補貼利率將從優惠的1.775%調升至2.185%甚至更高,貸款寬限期及年限亦縮短,增加貸款負擔。財政部已啟動第三波查核,結合大數據與跨部門資訊,加強違規監控,防堵假自住真出租現象。專家指出,違規行為反映青年購屋壓力大及政策漏洞,建議政府強化監管與跨機關合作。民眾應誠實申報貸款用途,銀行需加強審核與風控。整體查核行動展現政府決心維護補貼公平,確保資源用於真正需要的青年,促進房市健康發展。
最新消息 / 2025-06-23

🏠不想被加稅?房屋稅2.0戶籍設立截止日及節稅技巧大解析
2025年5月1日,彰化縣正式啟動「房屋稅2.0」新制,針對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僅持有一戶自住房屋且房屋現值低於148萬7900元者,稅率將調降至1%,約有13.8萬戶受惠。新政策強調須於2025年3月24日前完成戶籍設立,才能享有優惠稅率,否則將按非自住房屋稅率2.6%至4.8%課稅,稅額可能翻倍。彰化縣稅務局已寄出輔導通知,提醒民眾儘速辦理戶籍登記,避免失去節稅資格。除了稅率優惠外,戶籍遷移也影響農保資格、身心障礙牌照稅減免、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退稅等權益。房屋稅2.0政策不僅鼓勵自住,防堵逃漏稅,提升稅制公平,也為屋主帶來實質節稅效果。民眾須密切關注申報期限與相關規定,合理規劃戶籍與申報,確保合法享有稅率優惠,降低財務負擔,並提升居住品質。
最新消息 / 2025-06-23

📈【致伸2025大布局】泰國廠擴產衝刺,車用AIoT訂單爆發成長
致伸(4915)面對2025年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積極調整全球產能佈局,特別提升泰國廠生產比重,成為集團重要避險及成長據點。泰國廠2024年營收占比達26%,預計2025年突破30%,並聚焦車用電子與AIoT產品,帶動高附加價值訂單快速增長。公司持續投資自動化設備,提升生產效率與良率,打造智能製造優勢。2024年整體營收雖微幅下滑3.1%,但毛利率、營益率及稅後淨利率均有提升,EPS達歷史次高。致伸推動多感合一感測融合技術及邊緣運算(Edge AI),深耕AI視訊會議、公共安全及車載影像等領域,預期未來幾年將迎來技術與訂單收成期。法人普遍看好公司車用及AIoT產品線成長動能,建議逢低分批布局。致伸藉由分散產能、提升自動化與聚焦高毛利產品,建立強韌營運體質,為2025年及未來營運穩健成長奠定基礎,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
最新消息 / 2025-06-23

嘉基泰國廠產能占比衝35%!電競+零售新品搶市,營運動能強勁
連接元件大廠嘉基(6715)2024年營運受全球PC市場疲弱影響,營收與毛利表現承壓,不過法人預期2025年將迎來「先蹲後揚」行情。嘉基泰國廠自2024年中投產後,初期專攻零售應用,2025年第二季起隨主要客戶新品認證完成,產能占比將快速攀升至35%。此外,PC周邊Thunderbolt 4(TH4)升級潮將自2025年Q2啟動,帶動嘉基高單價傳輸產品出貨與ASP同步提升。法人看好第三季起營運觸底反彈,全年EPS挑戰6.3元。隨著東協產能轉移、電競與零售市場布局逐步發酵,嘉基有望擺脫PC景氣陰霾,邁入新一輪成長週期,投資人可伺機布局第二季新品導入與產能放量行情。
最新消息 / 2025-06-23

🌟苗栗鄉村新契機!全面整體規劃帶來產業振興與綠色永續發展
苗栗縣積極推動鄉村地區整體規劃,配合內政部全國國土計畫,從2021年起涵蓋11個鄉鎮,目標提升鄉村公共設施、產業結構及生活品質。規劃聚焦產業鏈結、環境保護與文化保存,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永續。透過完善交通與基礎建設,優化鄉村道路與公共運輸,促進城鄉銜接與物流便利。產業方面,強調農業升級與休閒觀光結合,推動智慧鄉村建設,導入數位技術提升管理效能。同時,加強居民參與與跨部門協調,確保政策落實與資源整合。專家指出,鄉村規劃需兼顧產業多元發展與生態保護,避免過度開發導致資源耗竭,並重視教育培訓以提升勞動力競爭力。未來,苗栗鄉村整體規劃將促進產業振興與環境永續,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鄉村典範,為地方創造經濟與社會雙贏的發展契機。
最新消息 / 2025-06-23

🚗泰國政府助攻Mazda,50億泰銖打造智慧製造電動車工廠!
Mazda近期宣布投入超過50億泰銖升級泰國生產廠,全面提升軟硬體設備與產能,為未來電動化車款量產做好準備。此舉反映Mazda積極布局東協市場,並配合泰國政府的投資鼓勵政策,目標將泰國廠打造為品牌下一代小型休旅車——疑似CX-3後繼車款的主要生產基地。未來兩年內,Mazda計劃推出包括2款純電動車、1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以及2款輕油電或混合動力車款,展現品牌多元新能源戰略。升級後的廠房年產能預計達10萬輛,不僅滿足泰國本地需求,也將出口至東協其他市場甚至日本。專家認為,此次投資展現Mazda加速電動化轉型的決心,並積極搶占東協市場先機。投資人應關注泰國及東協政策變動與供應鏈風險,但長遠看,Mazda透過泰國廠升級將強化品牌全球競爭力,成為未來電動化與智慧製造的重要戰略支點。
最新消息 / 2025-06-23

🚀安南區工9工業區新規劃,綠地滯洪池+灌溉專區兼顧環境與產業
台南市安南區「工9」工業區細部計畫正式啟動,基地面積約10.21公頃,位於台17線安明路四段東西兩側,北臨國姓橋,與周邊和順、總頭寮、新吉工業區及七股科技工業區相鄰,成為台南產業園區重要擴充基地。規劃中,約70.3%為乙種工業用地,主要支持製造與加工業,29.7%為公共設施用地,包括道路、公園、滯洪池及灌溉溝渠等,兼顧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特別設置灌溉設施專用區及滯洪池,確保農業用水與防災功能,並規劃綠地作為環境隔離與休憩空間。交通方面,工業區鄰近主要幹道台17線及國姓橋,未來將優化區內物流動線及公共運輸系統。市調顯示,該區產業擴張將創造超過一萬個就業機會,年產值突破六千億元,帶動安南區首購市場活絡,生活圈完善,房價呈現三字頭價位。整體計畫結合產業升級與環境永續,預期成為台南產業園區新動力,促進區域經濟與社區共榮發展。
最新消息 / 2025-06-23

🌐全台首例AI園區動線專案!竹北勝利七、八街改單向行駛詳情+施工表一次整理
隨著新竹縣竹北AI智慧園區正式啟動,吸引眾多AI伺服器、半導體及資安大廠進駐,車流量暴增造成南側勝利七、八街嚴重壅塞與交通事故頻傳。為改善行車安全與動線效率,新竹縣政府規劃自114年2月13日起進行號誌、標線、中央分隔島拆除與車道調整,並於3月25日完成交通設施與單行制上路作業。屆時,勝利七街將改為東向單行,勝利八街則西向單行。專家建議同步導入智慧交通號誌與AI車流預判平台,強化即時動態管控,並長期規劃勝利六街平行道路紓壓。此次改制為新竹首例AI園區專案,將成交通安全與科技產業共融新範例。
最新消息 / 2025-06-23

📢2025關鍵年!勞保連年虧損,破產年限再延後,專家曝真正危機
2024年台灣勞保財務危機進一步惡化,全年收支逆差擴大至66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已連續8年「收不抵支」。儘管政府接連撥補,將勞保破產年限延至2031年,財務結構性失衡問題卻未改善。主要原因包含高齡化加速,老年年金領取人數突破368萬人,年金給付金額首度超越全年保費收入,加上CPI調漲機制啟動,2024年年金全面上調3%,進一步墊高支出。投保薪資成長緩慢,產業低薪結構未解,更限縮保費收入成長空間。面對財政壓力,政府預計2025年提出結構性改革,評估提高費率、延後退休年齡、調整給付機制。專家指出,台灣勞保制度設計與亞洲鄰國脫節,若不及早改革,恐將陷入不可逆的財務黑洞,危及社會穩定與世代公平。
最新消息 /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