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貸政策升級!房市降溫+工業地產交易創新高,投資人必讀
2024年台灣央行持續加強打炒房政策,於9月宣布維持重貼現率2%,並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嚴格限制第二戶及以上購屋貸款成數,並取消名下有屋者第一戶貸款寬限期,促使房市資金流向受控。這些措施使得2024年第四季全國買賣移轉棟數跌破3萬,房市由過熱進入降溫階段,價格增幅明顯放緩。然而,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表現分化,2024年前三季商用不動產成交額達958億元,年增6%,土地市場交易額則大幅推升至1902億元。本土建商積極購地帶動市場活絡,尤其工業地產交易量激增289%,達515億元,反映製造業與自用買方需求強勁。相對地,受限銀行授信收緊,壽險及投資法人退出商辦市場,短期內商辦市場承壓。整體來看,台灣房市由熱轉冷,投機資金退場,自用及工業地產成為市場主力。未來央行降息空間有限,銀行將嚴格控管授信,市場將更趨理性與分化,投資者應聚焦高質量及自用標的,以掌握未來不動產發展機遇。
最新消息 / 2025-06-24

🏠買房首付少壓力!屏東縣政府推最強房貸補貼,購屋族搶申請
為降低縣民購屋負擔,屏東縣政府2024年推出「買厝住屏東,縣府挺起家」房貸補貼專案,提供最高85%房貸成數,適用1250萬元內房屋,並加碼最高100萬元裝潢與家電貸款補助,搭配利率補貼降至0.375%,一年可省下3.75萬元房貸利息。去年已有424戶縣民受惠,政策成效顯著。專案適用資格放寬至18歲以上,五年內轉貸亦能申請,並與農業金庫合作快速核貸,便利性提升。縣府同步規劃結合地方產業、建材家電優惠與補助申辦平台,預計帶動透天、公寓與新成屋交易熱潮,強化城鄉均衡發展。預期未來搭配青年購屋、交通建設與地方創生政策,屏東房市活絡度將進一步攀升,成為南部房市亮點。
最新消息 / 2025-06-24

老屋沒耐震怎麼辦?內政部公費幫你補強,還送容積獎勵與貸款利多
台灣住宅進入「屋齡老化時代」,全台30年以上老宅已逾500萬戶,北北桃合計占全國過半,尤以台北市屋齡40年以上老宅密集。為解決結構耐震不足、無電梯與老化問題,內政部2024啟動《老宅延壽計畫》,針對4至6層樓老宅提供室內外整建與耐震補強補助,耐震補強部分更擬由公務預算全額支應,住戶無需負擔費用。同步搭配容積獎勵、增建電梯、放寬貸款與稅賦減免,預計5年內改善逾200萬戶老宅。本文完整解析老宅耐震問題、補助範圍、申請方式與政策商機,協助屋主、投資人與產業掌握2024房市新利多。
最新消息 / 2025-06-24

🏠大安區老屋價格逼近百萬!台北老屋市場最新動態與投資攻略
2025年台北市老屋交易市場呈現顯著成長,7個行政區老屋買賣占比突破50%,顯示老屋市場需求強勁。尤其大安區老屋交易占比高達70.6%,老屋價格從2019年的每坪約76萬元,飆升至2024年的95.2萬元,漲幅超過25%。新屋供給稀缺及都市更新緩慢,是推升老屋交易比重及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南港、文山、內湖等區域老屋交易占比同樣呈現明顯增長,反映購屋族群轉向價格相對親民的老屋市場。投資者看好老屋翻修及改造的潛力,推動老屋市場活絡。政府面臨都更協調困難、法規繁複與推動效率不足等挑戰,建議簡化都更程序、提升稅務優惠,並改善老屋區域公共設施及智慧住宅配套,以滿足人口老化與居住安全需求。展望未來,台北老屋市場仍具成長潛力,對於自住需求及投資置產均有重要意義,投資者及政策制定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掌握老屋市場帶來的發展機遇。
最新消息 / 2025-06-24

🏭土地+工業地產交易火爆,2025年台灣商用不動產投資熱潮來襲!
2024年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迎來豐收,全年交易額突破1,600億元,較去年顯著成長。其中,工業地產市場展現強勁爆發力,交易額首度突破千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土地市場雖受央行第四季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影響,交易量有所收斂,但全年交易額仍達1,500億元。上市櫃法人購置商用不動產交易額達1,689億元,年增27%,買方多以產業自用為主,涵蓋傳產、科技與電商。中南部土地市場表現亮眼,特別是台中占土地交易28%,成為最大贏家。主要建商亞昕與遠雄積極卡位,分別投入超過百億元購地。政策面雖出現抑制交易的管制措施,但整體市場仍維持高熱度。展望未來,產業升級、政策調整與區域發展將持續影響市場動態,投資人與企業需靈活因應,掌握成長機會。
最新消息 / 2025-06-24

AI時代誰賺最多?台灣自由港區貨量年增3成、3000億商機揭密
2024年至2025年,全球AI晶片需求急速增長,推動台灣自由港區成為重要物流樞紐。桃園航空自由港區受惠於AI、半導體及電子產業蓬勃發展,去年貨品出口貿易值達2.4兆元,較前年1.3兆元大幅成長近八成,貨量也創疫情後新高。交通部積極推動智慧物流升級,包括冷鏈倉儲、快遞專倉和AI晶片產業聚落,提升整體運輸效率。高雄港與台北港自由港區則持續加強海陸聯運,海港貿易值突破6千億元,汽車物流園區預計年底啟用,帶動產值與就業。AI晶片熱潮帶動伺服器、半導體封測和生技醫療等多元產業需求,促使自由港區貨量及產值雙雙大幅攀升,成為亞洲AI供應鏈關鍵節點。未來政府將持續加碼智慧基建與招商,擴大產業聚落規模,確保台灣自由港區在全球數位經濟與AI產業鏈中保持領先地位。
最新消息 / 2025-06-24

🚀2025 AI商機全攻略!台灣海空自由貿易港區產值、投資、職缺總盤點
受惠於全球AI產業需求大爆發,2023年台灣自由貿易港區營運表現創歷史新高,全年貿易值突破3兆元,年增逾五成。其中桃園航空自貿港區表現最為亮眼,貿易值達2.4兆元,年成長高達80%,成為AI伺服器、晶片、電子製造產業出口重鎮。為因應產業需求,桃園航空港區斥資32.5億元擴建H棟加值廠房,預計2025年啟用,新增600個職缺、貢獻3000億元貿易值。海港部分,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全面導入5G自動化及智慧監控系統,台北港則打造智慧車輛園區,聚焦電動車與智慧車輛物流,預計年處理量25萬至30萬輛,產值上看1270億元。專家看好台灣AI產業鏈帶動港區經濟長期發展,並建議政府強化港區智慧化與產業聚落整合,鞏固全球科技供應鏈核心地位。
最新消息 / 2025-06-24

🚀買房不靠爸也能成家!屏東縣超強房貸補助申請全指南
屏東縣政府推出「買厝住屏東,縣府挺起家」房貸補助方案,成為新青安房貸後更具吸引力的優惠選擇。此方案最高可貸款85成,搭配最高100萬元的信貸額度,總貸款金額最高達1100萬元,極大提升購屋資金彈性。與新青安方案相比,屏東方案雖然利率補貼略低(約0.375%),但補貼期限更長且具彈性,且支持轉貸,對於先前申辦新青安的房貸戶來說,是良好的替代選擇。申請者需設籍屏東縣且無自有住宅,購屋標的須在屏東縣內。此方案不僅支持購屋,裝潢及家電等消費支出亦可納入貸款範圍。貸款期限最長40年,寬限期5年,有助減輕還款壓力。專家建議申請人依自身資金狀況謹慎評估,利用寬限期與信貸搭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隨著新青安利率補貼將於2026年終止,屏東縣優貸方案成為青年家庭及首購族的購屋新利器,為購屋者打造更靈活、低負擔的購屋環境。
最新消息 / 2025-06-24

🏭土地變更風波牽動高雄產業發展!建台水泥爭議完整報告與未來展望
建台水泥左營廠土地變更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股東自救會刊登廣告指控高雄市政府在重劃計畫尚未完成前,將土地回復為工業用地,並點名兩位媒體大亨透過法拍取得土地,疑似炒地。對此,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迅速澄清,土地回復工業用地乃由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依法審議決定,與市長陳其邁任職時間不符,並強調該變更程序透明且依法執行。事件回顧顯示,都市計畫於2019年7月公開展覽並通知地主,2019年12月高雄市都委會審議後,內政部於2020年4月正式決議回復工業用地,因建台水泥公司未依規定完成公共設施用地點交及所有權登記。此案凸顯都市計畫變更過程的法律程序與資訊透明性,同時提醒政府需加強土地管理監督,防範炒地行為,保障公共利益。未來應強化溝通與監督機制,維護社會公平與都市發展穩定。
最新消息 / 2025-06-24

【限貸令震撼投資市場】竹北高鐵特區逆勢回溫,科技+交通雙利多撐盤房價不墜!
近年政府實施嚴格限貸令,特別針對豪宅及多屋持有者貸款成數下調,目標遏止投機炒作,穩定房市。竹北高鐵特區作為新竹重要交通與科技產業核心,雖因貸款限制導致投資客大幅退場,交易量減少,但房價仍維持穩定並略有上升,反映自住需求強勁。區內聯發科總部、宏匯廣場等重大建設推動產業與商圈發展,提升區域生活機能與就業機會,成為購屋主力首購族與自住族群的重要吸引力。專家認為,限貸令有助於促進市場健康,減少短期炒作風險,長期看好竹北高鐵特區的增值潛力。購屋者應關注政策動向,靈活調整資金配置,優先選擇自住與長期持有物件,善用市場調整期機會。整體來看,竹北高鐵特區因交通便利、產業聚集及完善公共建設,仍是台灣北部重要的房市熱區,具備穩健成長與投資潛力。
最新消息 / 2025-06-24

📢沼氣發電、碳權套利3重賺!廢水能源化23億利多全面啟動
在2050淨零排放政策推動下,台灣環境部爭取4年23億元預算,推動廢水處理綠色轉型,透過厭氧發酵回收沼氣,發電減碳並取得碳權收益。環境部籌組「廢水生質能夥伴網絡」,由造紙業正隆、永豐餘率先示範,預計2032年前完成150座案場,年減碳可達83萬公噸。沼氣發電除可降低用電成本,還能透過躉購電價與碳權交易創造額外收益。正隆大園廠、永豐餘龜山案場年減碳1.4萬噸、2,500噸,成果亮眼。隨2025碳費上路、碳權市場成形,沼氣發電、廢水能源化將成產業轉型與低碳套利新解方,建議高耗能事業提前部署、加入夥伴網絡,爭取補助與碳權紅利,搶占低碳經濟先機。
最新消息 / 2025-06-24

旭軟龜山新廠擴產搶市,智慧製造設備升級全面開花
旭軟(3390-TW)隸屬鉅祥集團,近年積極布局工控與汽車電子軟板市場。2024年前三季營收達6.47億元,年增11.56%,稅後純益8086萬元,已超越2023全年獲利,法人預估全年每股純益達1.2元、創6年新高。為因應訂單成長,旭軟斥資4.5億元購置龜山金琦豐紡織舊廠,整合集團旗下二、三廠生產線,並投入設備升級,預計2025年第四季投產,提升生產效率與產能。2024年旭軟成功爭取兩大日系工控客戶,訂單動能強勁。配合智慧製造、自動化設備與5G趨勢,全球工控軟板市場需求快速攀升,旭軟積極強化產品技術與交期穩定性,搶攻國際高階應用市場。預期新廠投產後,公司營運將迎雙位數成長動能,前景亮眼。
最新消息 /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