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屋漏水怎麼辦?教你半年保固自保技巧
一名網友購入20年中古屋後,發現客廳木地板漏水,卻遭前屋主以「現況交屋」推託責任。幸好水電師傅提醒屋子仍有半年漏水保固,前屋主才改口願意負責。此事件提醒購屋族,即使標註現況交屋,也需注意重大瑕疵、保固期限與物況調查表勾選紀錄。專家建議,買方應事前請專業師傅驗屋,保留照片、錄影及書面證據,並在保固期限內提出求償或書面通知,必要時透過法律途徑保障權益。此外,施工維護、防水防潮措施不可忽略,並建議定期檢查關鍵區域。房仲與法律角色同樣重要,可協助協商或追訴瑕疵責任。透過驗屋、合約細讀、即時通報與專業支援三步驟,購屋族能有效降低中古屋漏水風險,保障財產與居住安全。
最新消息 / 2025-08-19

🔥防火設計 vs. 現實操作:台中豐原廠火災的致命教訓
2025年8月18日晚,台中市豐原區東洲路一間改建倉庫的鐵皮廠房發生嚴重火災,造成4死2傷。事故發生時,工人正在切割鋼骨並施作地板塗料,然而易燃材料管理不當、夾層逃生出口不足及消防設備缺失,使火勢迅速蔓延。消防局接報4分鐘內到場,展開滅火與救援,最終控制火勢並搶救2名重傷員工。火災原因包括地板塗料高揮發性易燃、切割鋼骨產生火花,以及施工防火措施不足。快速蔓延因素則為鐵皮結構導熱快、夾層逃生出口不足及空間密閉導致濃煙聚集。事件揭示施工現場風險管理、防火隔離、逃生通道規劃、滅火設備配置及員工防火教育的重要性。建議包括施工前風險評估、分區施工、防火材料選用、完善滅火設備、定期演練及政府監管與企業責任落實。此事件提醒各界,施工安全與防火管理不可忽視,唯有政府、企業與員工共同落實,才能有效降低火災風險,保障生命與財產安全。
最新消息 / 2025-08-19

🌍「去國際化」 vs. 「去台化」:台積電策略大不同!
近年來,外界對台積電赴美設廠產生「去台化」疑慮,但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強調「去台化,門都沒有!」,展現公司對台灣深耕的決心。台南科學園區 3 奈米量產暨擴廠計畫,不僅投入超過 5,000 億台幣,創造數千個工程師與技術人員職位,也帶動上下游供應鏈發展,彰顯台灣在半導體產業鏈的不可替代性。北中南布局形成完整產業廊帶,新竹承擔研發與試產,高雄支援先進製程,確保區域均衡與供應鏈穩定。台積電海外布局屬「去國際化」策略,靠近客戶、降低地緣風險,而非削弱台灣核心基地。完整供應鏈、人才紅利、政策支持與先進技術,使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核心樞紐。未來,透過全球供應鏈整合、人才培養與基礎建設升級,台灣將持續維持半導體領導地位,實現深耕本土、放眼國際的雙重策略。
最新消息 / 2025-08-19

✈️ 航空貨運+冷鏈物流雙加持,遠雄港專倉助台灣成為半導體戰略要地
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高峰期,供應鏈安全與地緣風險成為企業首要關注。艾司摩爾(ASML)率先在遠雄港自貿港設立專倉,吸引輝達(NVIDIA)、超微(AMD)等科技大廠跟進,顯示台灣正逐漸成為半導體物流戰略重鎮。遠雄港憑藉航空貨運、冷鏈物流及高效率倉儲系統優勢,提供業者穩定且快速的供應鏈支持,成為國際大廠分散風險的首選。隨著中美貿易戰、香港國安法及中國防疫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升高,全球科技業加速將組裝與物流鏈回流台灣,遠雄港的角色更加凸顯。此舉不僅推動本地電子業投資,亦提升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話語權與競爭力,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成為驅動台灣下一波產業成長的重要引擎。
最新消息 / 2025-08-19

🍫巧克力+股權雙輪驅動:宏亞2025營收成長背後的秘密
宏亞食品(1236)是台灣知名老牌食品廠,主要產品涵蓋巧克力、餅乾、喜餅及節慶禮盒,並以品牌歷史與產品多元性穩居市場領先地位。近期法說會上,宏亞公布持有藥華藥超過2,300張股權,市值約11.8億元,管理層表示將以長期持有為主,未來視市場時機決定是否處分。宏亞同時透過併購烘焙代工廠「可頌坊」,整合八德廠區以提升產能效率與人力利用率,改善高低峰產能波動與品質一致性問題。本文全面分析宏亞的財務表現、產能管理、股權布局、市場策略及投資潛力,指出其透過股權投資與產品雙輪驅動策略,不僅穩定營收,也具長期成長潛力。專家建議,宏亞可進一步結合生鮮與冷凍市場布局、線上銷售與品牌行銷,提升市場競爭力與股東價值。整體而言,宏亞兼具穩健股權投資與多元產品布局,對投資者而言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長期成長標的。
最新消息 / 2025-08-19

🌱工業計畫 VS 地質公園保護:龍崎區誰更值得優先?
台南龍崎工業區位於淺山丘陵,擁有豐富生態與地質資源,包括珍稀植物、野生動物及重要集水區。近年因工業開發計畫與生態保育需求衝突,引發環保團體、立委及地方政府高度關注。經濟部已廢止歐欣掩埋場興辦事業計畫書,環保團體呼籲環保署與市府同步廢止相關環評與水土保持計畫書,並將全區變更為保育用途。專家指出,龍崎工業區短期工業開發可能帶來經濟收益,但長期將破壞生態系統、地質景觀與水土保持安全,違背永續發展原則。根據區域計畫法、國土計畫法與環境影響評估法,保護龍崎區的生態與地質資源具有法律依據。全區保育化不僅能維護台南世界遺產價值,也可發展永續生態旅遊與科研活動,兼顧環境保護與長期經濟效益,確保自然資源與景觀價值世代延續。
最新消息 / 2025-08-19

🌱台南龍崎工業區生態危機:廢止工業計畫保護珍稀生態
台南龍崎工業區長期面臨環保與經濟利益拉鋸,原規劃作為工業用地,但區域多數土地已納入地質公園、自然保留區及國家風景區,擁有高度生態與地質價值。近期,環保團體與時代力量立委支持經濟部廢止歐欣掩埋場興辦事業計畫書,並呼籲環保署與台南市政府同步廢止相關環評與水土保持計畫書,主張將龍崎工業區全區變更為保育用途。專家分析指出,短期工業開發雖能帶動經濟,但可能破壞淺山生態、增加水土流失及地質災害風險,長期成本遠超收益。建議政府依區域計畫法與國土計畫法,修訂土地使用分區,並結合生態旅遊、科研與教育活動,兼顧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經濟效益。全區保育化不僅符合法規,亦能保障台南市自然資源、景觀及世界遺產價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最新消息 / 2025-08-19

🏡土城運校重劃區A級地段首選!德友植仁高坪效住宅全解析
土城運校重劃區位於鴻海園區旁,由深耕桃園20年的德友建設北上開發,推出「德友植仁」。該案鄰近頂埔捷運站,板南線與預定明年完工的三鶯線交會,交通便利,通勤快速;周邊大暖坑公園、蝴蝶步道與水岸綠帶環繞,生活機能完善。住宅規劃以高坪效為主,27坪2房2衛與31坪3房三面採光設計,兼顧自住與投資需求。運校重劃區僅10.51公頃,科技園區就業人口集中,未來中工雲宇宙園區與國泰華南金控都更商用案持續加持,提升區域增值潛力。與土城其他五大生活圈相比,運校重劃區雖小,但交通、綠地與就業人口優勢明顯,使「德友植仁」成為A級地段的首選。專家建議,購屋族可提前卡位,選擇鄰捷運、遠離車流干擾的高坪效住宅,享受生活便利與投資潛力兼具的優勢。
最新消息 / 2025-08-19

🏢企業出售房地怎麼算?教你房地合一交易所得公式與案例
房地合一課稅制度自2016年實施以來,對營利事業出售土地與房屋交易影響重大。企業需依規正確計算交易所得,即成交總價扣除取得成本與相關費用,避免補稅與罰鍰。分割出售或多筆交易時,成本與費用須按比例分攤,未售土地不得列入已售交易成本。實務案例顯示,若企業未妥善處理分割出售成本,可能多列費用,造成補稅風險。為降低風險,營利事業應建立完整交易清冊及內控流程,確保每筆交易所得計算準確,並定期與會計及稅務顧問檢核。文章同時解析房地合一 1.0 與 2.0 差異、成本認列方法、費用分攤及稅務查核重點,並提供表格示範與專家建議。透過系統性分析,企業可在符合法規前提下,制定合理交易策略,提升財務透明度與資金運作效率,保障企業長期穩健經營與市場競爭力。
最新消息 / 2025-08-19

📰預售屋轉讓有限制?教你避開違規罰鍰陷阱
平均地權條例自1960年制定以來,主要限制土地炒作與維護居住公平。2023年修正案進一步結合房地合一稅制,推出五大重點條款:預售屋換約限親屬與特殊情況、重罰紅單炒作、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私法人購屋受嚴格管控、建商須登錄解約資訊。政策旨在抑制投機炒作,保障自住購屋族權益,提升市場透明度。北部房市短期成交量可能下降,中部房價漲幅趨緩,南部則更貼近自住需求。投資客面臨高額罰鍰及限制策略調整,建商需加強契約管理與法規遵循。國際經驗顯示,美日香港均以稅制、限售與額外徵稅抑制炒作,台灣修法兼顧自住需求與市場公平。長期看,條例將促使房市回歸理性、交易透明,提升住宅市場穩定性與健康發展,對建立可持續房地產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最新消息 / 2025-08-19

🏢官兵安家新標竿!海功新村第一期宿舍功能、設施與生活圈大解析
海軍「海功新村」第一期職務宿舍位於高雄左營,原址為前海軍航海學校,於 2018 年配合政府「桃園航空城計畫」進行代拆代建,由專業施工團隊完成,預計 2026 年 1 月開放官兵與眷屬入住。宿舍採大廈型現代化設計,內部設有公共交誼廳、運動器材室及微型便利設施,生活機能直逼豪宅水準。周邊生活圈完善,交通便利,鄰近高速公路交流道、高鐵左營站、臺鐵新左營站及高捷紅線 R16 站,並設有醫療資源、購物商圈及休閒娛樂場所。教育配套齊全,涵蓋幼兒園、小學、中學及大學,兼顧官兵子女教育需求。專家指出,此宿舍提供舒適、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有助於留住志願役士官兵、提升軍心士氣及部隊穩定。未來可進一步引入智慧管理與綠建築設施,打造永續、高效的軍方宿舍新標竿,兼顧官兵家庭需求與軍隊戰力提升。
最新消息 / 2025-08-19

🚌智慧公車站、數位車牌與AI號誌曝光:桃園交通升級方案全解
桃園市智慧交通建設以「三大核心連結力」為策略導向,結合城市核心、運輸核心與產業核心,透過 AI、車聯網、物聯網及數位車牌等科技手段,打造安全、高效、永續的交通系統。智慧公車站、智慧停車系統及交通號誌自動化提升了人流、物流與資訊流的順暢度,降低事故率並優化通勤體驗。同時,桃園積極推動低碳交通,包括共享運具、電動公車與自行車道建設,實現碳排減量與永續城市目標。透過「5個Co」策略促進跨域協作、資源整合與國際參考,提升城市治理效率。未來,智慧交通將持續深化,結合產業鏈與市民參與,成為國際智慧城市示範,讓桃園不僅是北台灣交通樞紐,更是全球智慧城市的典範,支撐經濟發展、城市永續與居民生活品質全面提升。
最新消息 /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