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鎮工業區群聚效應強,健鼎、中華精測、台灣晶技皆設廠,潛力不容小覷。
桃園平鎮工業區位於北台灣產業核心樞紐,鄰近桃園國際機場、高鐵桃園站與新竹科學園區,擁有優越的交通與物流條件。此次標售土地面積達 5,417.77 坪,地形方正且臨 25 米大馬路,極具開發潛力與投資吸引力。區內產業以電子、金屬製品及化學品製造為主,健鼎、中華精測、台灣晶技、敬鵬等上市公司皆在此設廠,形成強大產業群聚效應。園區配備完善基礎設施,包括每日 4 萬噸工業用水、污水處理容量 1.1 萬噸及台電供電 14.5 萬 KW,電信與光纖網路完備,可支撐高科技製造與智慧產業需求。政府積極推動智慧製造與投資補助政策,使平鎮成為台商回台設廠與國際企業佈局的熱門據點。整體而言,平鎮工業區兼具 區位優勢、基礎建設、產業聚落與政策利多,是2025年最具潛力的工業地投資標的。
最新消息 / 2025-10-22
👨💼京士頓小城的 IBM 奇蹟:員工福利、社區經濟與企業文化深度觀察
京士頓位於紐約州哈德遜河西岸,是 IBM 主要大型主機生產基地,工廠員工超過七千人,小城經濟高度依賴 IBM 運作。廠區負責全球元件組裝、測試及出貨,產品涵蓋 System/360、System/370、System/390 及 zSeries 等型號。IBM 重視新人培訓,提供兩個月新生訓練營,並設置完整升遷制度及福利保障。員工福利包括員工俱樂部、游泳池、網球場、健身房、圖書室及家庭園遊會,並透過首台產品慶祝活動增進凝聚力。工廠管理採用標準化作業流程(SOP)、嚴格質量控制與模組化裝配線,確保高效率與低返工率。京士頓廠不僅是生產中心,也是企業文化、職涯培訓與社區經濟的縮影,員工可累積技術與管理經驗,企業與城市高度整合。本文詳細解析工廠流程、員工故事、社區依存及 IBM 全球策略,提供職場啟示與企業發展觀點,呈現京士頓工廠歷史價值與未來啟示。
最新消息 / 2025-10-22
🏌️復盛 vs 鉅明 vs 明安 vs 大田|高球桿頭代工四雄誰最強?完整分析
台灣高球桿頭代工四雄——復盛、鉅明、明安與大田,面對全球市場需求及美中貿易戰挑戰,展現穩健成長與高度韌性。復盛2019年前三季營收達 283.1 億元,年增 16.1%,受益於美國市場旺季出貨及越南產線擴建;鉅明以 TaylorMade 為主力客戶,台灣產線穩定供應全球市場,第四季續旺。明安依客戶需求調整大陸與越南產線,越南廠投產提升產能,第四季營收回升;大田則因觀望客戶逐步釋單,Q4 表現略優於2018年。整體產業呈現穩定成長趨勢,復盛增速最明顯。未來策略建議包括:分散產能布局、加強研發與產品差異化、拓展多元市場、導入智能化產線及強化財務風險管理,以維持全球競爭力。整體而言,台灣高球桿頭代工產業在貿易戰與關稅挑戰下,透過策略調整及產線分散布局,仍可穩健應對市場波動並持續擴大全球影響力。
最新消息 / 2025-10-22
🏦公股銀業績UP!回流台商帶動資金需求與金融創新
隨著全球景氣波動及美中貿易摩擦影響,台灣製造業面臨轉單與投資需求不穩的情況,公股銀行企金業務受到挑戰。然而,台商回流建廠潮為銀行帶來新商機,特別是半導體、電子與製造業成為放款主要來源。公股銀透過分期貸款、專案融資及一站式金融服務,積極搶占回流台商資金需求市場,並結合境外資金匯回及衍生金融商品,提升非利息收益。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利率波動及原料成本上升風險,銀行透過數位化平台、AI風險監控與多元金融產品布局,有效降低信用及政策風險。展望2025–2030年,回流台商規模持續增長,放款需求穩定上升,公股銀行可望透過科技化管理與完整金融生態布局,實現長期收益增長與市場領先地位,成為企金業務的新動力。
最新消息 / 2025-10-22
🌟經濟部大武崙兼瑞芳產業園區服務中心
為配合政府組織再造與提升行政效能,民國九十一年四月一日將瑞芳與大武崙產業園區合併為「大武崙兼瑞芳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大武崙園區於民國六十二年開發完成,面積二十九公頃,設廠八十九家;瑞芳園區於民國七十年完成,面積三十八公頃,設廠六十七家,合計一百五十六家。大武崙位於基隆市西北方,交通便利;瑞芳園區則鄰近八堵交流道及基隆港,運輸便捷。兩園區產業多元,包括食品、金屬、電子、機械及塑膠等業。公共設施完善,具道路、照明與排水系統。大武崙園區另設污水處理廠,確保放流水達國家標準。未來目標為全面E化,強化服務與企業競爭力,持續優化園區管理與環境品質。
最新消息 / 2025-10-22
📝Fab 3E併購後,世界先進如何成為半導體高毛利贏家
世界先進(5347)透過併購新加坡格芯(GlobalFoundries)Fab 3E廠,成功擴增八吋晶圓與MEMS產能,為公司營運帶來長期成長動能。Fab 3E併購不僅增加產能約15%,還整合MEMS智財權與特殊製程技術,支撐5G、AI、IoT及車用電子市場需求。全球晶圓市場短期受宏觀經濟及美中貿易影響,但中長期仍有穩健增長空間。Fab 3E產能提升,預計營收可增幅10–15%,毛利率與淨利率亦獲改善。投資策略建議以分期擴產、產品多元化及國際市場布局降低風險,同時透過技術護城河提升競爭力。整體來看,世界先進在八吋晶圓及MEMS市場具優勢,未來可望受惠5G、AI與車用電子應用增長,成為亞洲半導體產業重要競爭者。
最新消息 / 2025-10-22
⛽️從車用燃料到航空燃油,中華煤氣如何建立國際競爭優勢
中華煤氣(0003)積極布局新能源市場,透過旗下易高環保投資在張家港成立HVO氫化植物油生產廠房,並成功出口歐洲,包括Shell、BP等客戶,年產值近4,000萬美元。公司計劃分期建設第二期航空燃油廠房,拓展高附加值市場,同時研發碳纖維、活性碳等綠色材料,形成多元化業務與技術護城河。HVO產品可減少約85%碳排放,價格雖高於傳統柴油,但受歐洲碳稅及減碳政策支撐,市場需求穩定。中華煤氣透過分期投資、國際認證、閉環生產及碳市場布局,降低風險並提升競爭力。隨著全球減碳政策及航空燃油市場增長,公司有望成為亞洲綠色燃料領先者,打造國際化、可持續能源產業鏈。
最新消息 / 2025-10-22
🏢台灣商辦、廠辦五年景氣預測:租金、供需、投資策略一次看
近五年來,台灣商辦與廠辦市場呈現量能供不應求的格局。隨著企業汰舊換新需求增加,以及台商回流效應持續發酵,頂級商辦租金持續上漲,南山廣場、國泰置地租金甚至超越台北101,顯示企業對交通便利、景觀與現代化設施的需求強勁。中南部廠辦用地供給有限,長虹建設取得南港重陽路2,700坪土地,三鐵共構交通便利,吸引企業快速布局;高雄、台中廠辦租金雖低,但投資回報率高,吸引建商積極布局。四大建商觀點指出,企業汰舊換新、台商回流及智慧化改建需求,將持續支撐市場,未來五年景氣仍將保持上升態勢。對投資者而言,優質地段、租賃模式與智慧化建築將是布局關鍵,商辦、廠辦市場短期供需失衡,長期具高投資潛力與穩定收益。
最新消息 / 2025-10-22
💧智慧監測、AI 排水管理與永續發展的完美結合!環保與產業共贏
大園工業區作為桃園重要工業基地,隨著產業密集與產能擴張,廢水排放與水資源管理問題日益凸顯,影響周邊河川水質、居民生活及生態環境。為落實永續發展與環境友善目標,經濟部工業局自 105 年起推動「永續工業區潔淨水環境計畫」,透過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結合民間資源,更新排水設施、導入智慧監測系統與 AI 分析,並採用礫間曝氣及膜過濾等先進工法提升污水處理效率。同時,加強臨登及自排廠商管理,建立跨廠排放監控與社區協作機制,降低污染風險。大園案例展示了智慧化管理、科技應用與永續政策結合的實務模式,不僅提升園區環境品質,也為其他工業區提供可複製的示範經驗,促進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三者兼顧,逐步成為全台工業區永續轉型的典範。
最新消息 / 2025-10-22
🏭新北、臺中、高雄智慧綠建築標準廠房建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指南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智慧綠能技術興起及建築法規更迭,傳統單層或低層廠房已難滿足企業對效率、節能、資源整合與環境友善的需求。台灣各地如新北、臺中、高雄均推動立體化、智慧化與綠建築標準廠房建置,提供中小企業低成本租賃及共享設施,提升土地及公共空間使用效率。新北市標廠總樓地板面積達23,709坪,引進200家產業,年產值17.13億,創造16,000個就業人口;臺中精密二期標廠樓地板7,565坪,年產值1,074億,就業21,120人;高雄標廠3,200坪,年產值16億,預計吸引投資2.5億。透過集約化產業聚落與智慧綠建築設計,標準廠房不僅降低企業成本,促進產業升級,也提升都市景觀與環境友善性,成為中小企業進駐、城市永續發展與高附加值產業聚落形成的核心策略。
最新消息 / 2025-10-22
📑50戶居民安置揭秘!大園智慧科技園區生活與工作雙贏
大園智慧科技園區位於桃園大園工業區西側,於2023年完成開發,面積約52.41公頃,規劃為智慧化、低污染、綜合型工業園區。園區設置約60%產業用地,並規劃滯洪池、停車場、公園、綠地及管理中心等完善公共設施,保障企業運作與環境安全。為維護居民權益,園區規劃0.6公頃安置住宅社區,優先配售予被徵收土地或房屋所有權人,共50戶,每戶約120平方公尺。此外,園區導入 IoT 與 AI 智慧化管理系統,實現生產監控、環境監測與智慧物流。園區亦納管臨登與未登記工廠,降低環境衝擊,並推動產業整合。透過全區環境影響評估及污水處理、空污管理和廢棄物監控措施,園區兼顧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大園智慧科技園區結合政策支持與國際案例經驗,將成為台商回流、高附加值產業及智慧綠色工業的示範園區,提升桃園地方經濟與生活品質。
最新消息 / 2025-10-22
🏭低污染、高科技!大園智慧科技園區帶來產業新革命
大園智慧科技園區位於桃園市大園區,總面積約 52.41 公頃,於 2023 年完成開發,定位為智慧化、低污染、綜合型工業園區。園區規劃 60% 為產業用地,並設置滯洪池、綠地、公園、停車場與管理中心等公共設施,同時保留 0.6 公頃安置住宅,用於安置受影響的 50 戶居民。開發過程結合中央台商回流政策與前瞻基礎建設經費支持,並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確保空污、水污及廢棄物管理符合標準。園區將引入 IoT 與 AI 智慧化管理系統,提升產業運作效率,並鼓勵臨登及未登記工廠進駐,形成產業聚落。國際案例如新加坡裕廊、德國魯爾及日本名古屋智慧園區提供參考,強化智慧化與環境友善特性。未來,大園智慧科技園區將吸引台商回流與國際投資,促進地方經濟成長,成為國際級智慧產業園區典範。
最新消息 /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