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家族掌握北市核心土地!隆遠集團「心仝聚」搶佔北士科蛋白區
近年北投區因北士科科技園區題材興起,土地價格快速翻漲,吸引上市櫃建商積極推案。隆遠集團作為台北神秘三大地主之一,推出住宅新案「心仝聚」,結合百年家族品牌與廣大土地資源,成為市場焦點。集團名下擁有北投、士科二期、內湖、大直、萬華等核心地段土地,秉持「土地不閒置、活化資產」理念,平均每兩年推出新推案。「心仝聚」規劃地上20層、地下5層,坪數3573坪,開價每坪110130萬元,總銷約40億元。北士科園區占地94.38公頃,聚焦醫療、生技、智慧科技及先端研發產業,已吸引中鼎程、新光紡織、士林電機、新光人壽等企業進駐,創造約3.5萬就業機會,帶動區域住宅需求與土地增值潛力。該案結合優質地段、品牌效應與科技園區題材,對投資者及購屋族均具高度吸引力,未來北投區將成為上市櫃建商爭相布局的核心戰場。
最新消息 / 2025-08-28

🏢頂級辦公園區落成在即!華固北士科都更開發將如何改變北投商辦市場
華固建設近期簽下北投區 5,800坪工業地,卡位北士科及關渡產業聚落,計畫透過都市更新開發成 四棟頂級辦公大樓,總銷超過 200億元,創下公司最大商辦開發規模。該地緊鄰捷運唭里岸站,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吸引高階企業及科技、金融、專業服務業進駐。北士科及周邊商辦需求穩定且增長迅速,每坪成交行情自2018年的48萬元增至2024年的65萬元,顯示核心地段土地稀缺性與增值潛力。專家指出,華固布局結合都更開發模式、智慧建築與綠建築認證,不僅整合土地資產、提升建設效率,也有助於長期投資回報穩健。此案將有效緩解北士科核心商辦供應緊張,帶動周邊商辦、零售及餐飲服務發展,成為北投區及北士科核心商辦市場的重要里程碑。
最新消息 / 2025-08-28

🏙️竹北市民必看!環狀運輸系統+內山產業布局改善生活品質
竹北市作為新竹縣人口最多、產業最密集的區域,受竹科外溢效應影響,高收入人口與產業快速集中,造成交通壅塞、教育資源緊張及城市綠地不足等問題。專家提出「竹北舒壓、其他城鎮加壓」策略,主張透過衛星城市與內山地區產業布局,將人口與產業向外分散,改善城市壓迫感與居民生活品質。核心措施包括以六家高鐵為中心建立環狀運輸網,串聯芎林、橫山、關西、新埔,並結合 BRT 輕軌與智慧交通系統提升通勤效率;同時將人口與產業分流至台3線沿線鄉鎮,配合住宅與公共設施規劃,保障生活便利性與綠地保護。未來竹北將以高科技產業中心與綠地城市並存為目標,形成人口、產業、交通三位一體的均衡發展模式,打造智慧、宜居且可持續的城市環境。
最新消息 / 2025-08-28

🏥達文西手術系統+智能防疫設計!嘉基智慧手術大樓全面解析
嘉義基督教醫院(嘉基)斥資12億元打造全棟智慧手術大樓正式啟用,地上七層、地下停車場,共23間手術室,包括第4代達文西手術系統、上億元複合式手術室及智能燈光調控系統,並採用輻射式手術空調與正壓/負壓防疫設計,提升手術安全與效率。嘉基同時向衛福部申請由區域醫院升格為醫學中心,並與嘉義大學、中正大學合作,培育在地醫療人才。新建手術大樓結合智慧化管理、先進醫療設備與人性化設計,兼顧醫護操作便利及病患舒適度,標誌嘉義區域醫療升級的重要里程。未來嘉基將以智慧醫療、教育培育及區域服務三大策略,打造雲嘉南醫療核心,提供更安全、高效率及優質的醫療服務。
最新消息 / 2025-08-28

🏢「北士科三位一體核心區曝光:住宅、商業、科技園區一次解析」
北士科重劃區因內湖、南港開發飽和,士林、北投地區生技與資訊企業總部陸續進駐,成為高端住宅新興聚落。多家建商包括華固、璞園、隆遠、宏普、遠雄與國泰建設陸續插旗布局,推案總銷量達千億規模,住宅坪數以40–60坪為主,總價控制在7000萬元以內,吸引天母生活圈換屋族群與置產投資者。區域優勢包括交通便利、生活圈成熟、教育與醫療資源豐富,以及政府重大建設與土融禁令支持,促進建商快速落地。未來北士科將延伸開發至關渡平原,形成住宅、商業與科技產業三位一體的核心生活圈,並引入智慧社區規劃。隨著基地整合與建商協作,社區品質提升,房價有望穩步上漲,北士科將成為北台灣最具潛力的高端重劃區,推動房市與經濟持續增長,並成為台北北區都市更新與高端生活圈的標竿。
最新消息 / 2025-08-28

🧑💼三資挑戰、智慧工廠、AI預測維護:台積電數位轉型攻略
台積電作為台灣半導體龍頭,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以應對全球產能需求與產業競爭。轉型涵蓋產線智慧化、數據整合、資源配置與資安防護,成立「數位發展部」統籌中央與各廠區專案,確保落地與效率提升。高科技廠房設施國際論壇提供產學研與設備供應商交流平台,分享案例與解決方案,加速數位化實施。轉型挑戰包括「三資」問題:資源分配、資訊整合及資安風險管理。短期策略聚焦高風險產線改造與KPI追蹤,中期整合MES/ERP/IoT系統並培養數據與資安人才,長期則建立本土智慧製造標準、產學研合作及全廠數據驅動決策模式。透過數位化、智慧監控與能源管理,台積電不僅提升內部效率與安全,也支援產能擴張,為台灣高科技產業建立智慧製造示範,強化全球競爭力並推動永續發展。
最新消息 / 2025-08-28

🏭智慧廠房來了!台灣高科技產業數位化最新趨勢與案例
隨著台灣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持續擴產,高階廠房對智慧化與數位化需求日益增加。台灣高科技廠房設施委員會自2013年成立以來,整合產業資源,推動產學研合作,提升廠房設施與設備的數位轉型能力。透過 IoT 感測器、AI 預測維護、MES/ERP 系統整合,以及智能能源管理,高科技廠房能有效降低停機率、提升產能與能源效率。晶圓代工、LCD、記憶體及封裝測試廠商均導入智慧監控與自動化方案,提高整體產業鏈韌性。協會透過座談會與案例分享,促進上下游協同發展,支援企業快速落地數位轉型方案,提升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最新消息 / 2025-08-28

🌱「再生能源大爆發:工業區、科技園區儲能設置全攻略
隨著台灣邁向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與風能快速佈建,但因間歇性與不穩定性,需要依賴 併網型儲能系統(ESS) 進行能量調度與電網穩定。經濟部整合安全規範與土地使用規範,明確規定儲能設置僅限 工業區、科技產業園區及非都市丁種合法工廠,並要求遵循 CNS、IEC、UL、NFPA、IFC 等國際標準。儲能業者須提交 測試驗證報告或驗證證書,確保系統安全可靠。政策同時強化消防管理、防火措施與智慧監控,降低火災及事故風險。透過土地規範、安全標準及技術驗證整合,台灣儲能產業將能 安全支援再生能源發展,促進低碳智慧電網與能源轉型,並提供工業區與科技園區企業完整的設置指南,確保電力供應穩定與能源永續。
最新消息 / 2025-08-28

🌟2025 新北廠辦交易報告:中和、汐止、新莊熱區交易量超千億
新北市作為北台灣工業重鎮,近五年廠辦交易呈現活絡增長,特別是中和二八張工業區累計交易規模突破 500 億元,位居全市之首;汐止社后樟樹灣及新莊工業區分別累計約 380 億與 300 億元,前三大熱區總交易額超過千億元。市場剛性需求強勁,交通便利與產業聚集效應是主要支撐因素。建設公司積極推案,結合智慧化與綠色節能設施,形成供需良性循環,吸引中小企業、科技製造業與物流業進駐。短期內,中和、汐止、新莊為投資熱點;中期應導入智慧化管理與跨境投資策略;長期則可整合產學研資源、培養核心人才,提升區域附加價值。整體而言,新北市工業地產市場具穩健增值與長期投資潛力,是企業與投資者布局廠辦資產的首選區域。
最新消息 / 2025-08-28

🚗車用電子巨擘凱銳光電進駐高雄,五條生產線布局全球市場
前鎮科技園區(原高雄加工出口區)歷經半世紀發展,成功轉型為高階製造與智慧研發重鎮。近期,全球車載娛樂系統大廠凱銳光電進駐園區前瞻智造基地前瞻創新大樓,租用4、5樓作為生產基地,6樓設立辦公室,總投資金額11.7億元,預計創造200至300個就業機會。凱銳光電自2010年成立以來,專注車用電子產品,從車內娛樂顯示器、後座影音系統逐步拓展至資訊影像系統及OS基礎車內系統,市場涵蓋美國、日本與歐洲。園區近四個月即達100%出租率,累積投資額逾百億元,預計新增產值118億元,創造約3,000個就業機會。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高雄分處推動24億元前瞻計畫,更新廠房、打造智慧化產業聚落,預計五年內產值達1,200億元,創造26,000個就業機會,並帶動供應鏈超過1,000億元效益,成功塑造高雄智慧製造與高階產業新格局。
最新消息 / 2025-08-28

🏙️ 東區門戶新地標!國產南港商辦與公共建築綜合開發全解析
國產(2504)南港起家厝預拌混凝土廠完成拆遷,正式啟動佔地 6,500 坪 的大型開發案,分為 A、B 兩區段。A 區由國產集團完全持有,規劃高端商辦大樓,B 區則為代市府實施的商辦建築。項目位於南港核心區域,距南港車站僅 5 分鐘車程,周邊交通便利、生活機能成熟,增值潛力顯著。近年南港房價持續攀升,對面「世界明珠」住宅單價最高 175 萬/坪、商辦 139 萬/坪,顯示開發案市場期待高。國產南港開發案結合智慧建築管理、綠建材應用與公共建設功能,不僅將成為東區核心商辦與公共建築新地標,也將帶動周邊房價及區域經濟活力。專家指出,該案具高增值潛力、穩健回報與長期資產價值,並將成為南港區未來商辦市場的重要指標。
最新消息 / 2025-08-28

💧中鼎打造智慧水廠,南科半導體再生水每日供應 6.7 萬噸
中鼎集團承攬的台積電南科工業再生水廠已正式通水啟用,成為半導體產業永續發展的指標案例。該廠每日可供應 6.7 萬噸再生水,包含南科製程廢水及民生再生水,並採用高級生物處理程序與智慧監控系統,水質優於傳統處理方式,同時降低能源消耗與污泥產生,實現節能減碳與廢水零排放。廠內還計畫透過餘熱蒸發系統擴建每日 3.6 萬噸再生水產能,形成完整循環經濟模式。此再生水廠不僅保障台積電晶圓製程對高品質水資源的需求,降低供水風險,也成為全球半導體園區可複製的永續水資源管理範例。專家建議,透過智慧監控、能源回收及產學合作,未來可持續提升運營效率與環境效益,並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水資源管理的重要參考,展現台灣在綠能與循環經濟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
最新消息 /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