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屋族福音!教你合法申請房地合一稅退稅,還能免除戶籍限制
自住房地重購退稅是一項重要的稅務優惠政策,適用於出售並重購自住房屋或土地的個人。根據《所得稅法》第14條之8,須符合三項條件:1. 出售與重購房屋皆設有戶籍並實際居住、2. 出售前一年內無出租或營業使用、3. 新舊房地移轉登記日間隔不超過兩年。若屬「先售後購」,應於重購日起五年內申請退稅;若為「先購後售」,則於申報時扣抵稅額。若重購後五年內再移轉或改作他用,將被追繳原退稅額。然而,若因未成年子女就學設籍需求、配偶或本人外派國外、原屋主過世等三種特殊情況,導致戶籍未設於重購房屋,經認定實際為自住使用者,可免被追繳。本文詳細解析申請要件、常見爭議與實務案例,協助讀者合法節稅、安心換屋。
最新消息 / 2025-07-30

✈️綠能、智慧車輛搶先瞧!桃園航空城核心產業布局大公開
桃園航空城計畫正加速推動,以桃園國際機場為核心,擴建第三跑道與自由貿易港區,致力打造東亞航空樞紐。該計畫不僅優化聯外交通網絡,也帶動周邊產業與區域經濟繁榮。桃園地處台北政經中心與新竹科技走廊之間,具有優越地理位置,預期成為人流與物流重要轉運中心。航空城計畫推動三低一高策略(低污染、低耗能、低用水、高附加價值),主力引進綠能、智慧車輛、航空補助、雲端運算、國際物流及生物科技等六大產業,促進產業升級與人才匯聚。同時,「亞洲.矽谷2.0」推動智慧物聯網與數位創新,助力台灣成為亞洲數位創新樞紐。桃園多項基礎建設如捷運綠線、機場捷運延伸與鐵路地下化等,提升交通便捷度,串聯三都心,帶動區域經濟成長。尤其南崁工業區憑藉雙捷運優勢及交通便利,成為產業聚集與商機熱點,吸引大量投資與產業進駐,展現桃園機場經濟學的強大動能與未來發展潛力。
最新消息 / 2025-07-30

💸個人房地繼承新規|連續受遺贈房產持有期合併計算,輕鬆省稅不踩雷
財政部近日發布新令,明確規定個人因連續繼承或受遺贈取得房屋、土地時,其持有期間可合併計算,以利房地合一稅申報與節稅。這項規定適用於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的房地,且須是連續兩次以上的繼承或遺贈情形。持有期間合併計算的前提,為各被繼承人、遺贈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房屋辦理戶籍登記且實際居住期間,且未出租或用於營業、業務使用。若有利用法律形式避稅或減少納稅義務的行為,則不適用此規定。此新令有助於減少因多次繼承導致的持有期間重置,降低房地合一稅負擔,對於擁有多代繼承房產的民眾具有重要意義。納稅人須留意相關規範,正確申報持有期間,避免因誤解或疏忽而引發稅務爭議。整體來看,此規定將使繼承房地的稅務計算更為公平合理,也鼓勵合法申報與合規節稅。
最新消息 / 2025-07-30

😱房地合一稅的「隱藏陷阱」!成交價不等於成本?別讓「簽約後折價」讓你被補稅還罰錢!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提醒,個人房屋與土地交易所得的計算需依照所得稅法規定,必須以交易成交價扣除取得成本及相關合理費用後,才能算出最終所得或損失。取得成本指實際支付的價款,包括簽約價及相關費用,若雙方後續協商折讓,並不自動調整成本申報。實務上,若申報成本與實際支付金額不符,國稅局會調查匯款與折讓單據,若發現虛列成本,將依法補稅並處罰。本文以老王案例說明,因簽約後協議折價未申報,導致補繳稅款及罰鍰。交易成本中包含改良費用、移轉費用及仲介費用,這些可合法列為費用抵稅。為避免稅務風險,建議交易雙方保存完整文件,如實申報交易金額及相關費用,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稅務協助,確保合法減稅並避免未來補稅或罰款。此篇文章深入解析房地交易所得計算方式、常見錯誤及解決方案,幫助投資者在房市交易中合規申報、穩健理財。
最新消息 / 2025-07-30

🚇綠線八德G04站大進展!介壽路地下巨龍:深度解析第二階段施工,揭秘交通衝擊與未來商機!
桃園捷運綠線G04車站位於八德區大湳地區,是全線地下段最長的工區,亦為未來與三鶯延伸線共構的重要節點。自109年開工以來,工程克服道路狹窄、地下管線錯綜、排水設施改道等多重挑戰,並於112年順利完成第一階段西側工程。目前圍籬已轉移至東側,進行第二階段施工。捷運局與管線單位合作,成功完成原延宕的海底通訊管線改接。為提升行人安全,捷運局同步改善人行空間,協調騎樓打通與居民溝通。局長表示,此站將成為捷運轉乘與土地開發的關鍵樞紐,對地方經濟帶動具有重大意義。隨著G04車站第二階段工程啟動,綠線發展邁入新里程,也象徵八德交通建設與都市發展的新篇章。
最新消息 / 2025-07-30

💰小心!房貸利息不能報稅?一個錯誤讓你補稅10萬!
在申報房地合一稅時,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所有房貸利息都能列為成本扣除。實際上,依照國稅局與行政法院的見解,只有在完成過戶前已發生並支付的貸款利息,才能作為交易成本扣除。台北一位王姓女子出售房屋時,將過戶後所支付的30萬元房貸利息列入成本,遭國稅局更正並補稅近10萬元。法院判定該利息屬於房屋使用期間的代價,不符合法規,不得扣除。此案凸顯房地合一稅中「成本認定」的重要性,提醒納稅人應注意貸款時間點與支付事實,避免誤列造成補稅與罰款。想合法節稅,務必了解成本項目的正確認定原則與法律依據,以降低稅務風險。
最新消息 / 2025-07-30

🚧桃園航空城交通動脈出爐!國2甲延伸案環評通過+施工計畫搶先看
桃園航空城為台灣未來的重要交通與產業樞紐,其聯外道路建設備受關注。近期「國道二號甲線延伸至台六十一線」計畫通過環境部環評初審,為交通網絡升級邁出重要一步。該工程預計銜接台15線至西濱快速道路(台61線),全長2.5公里,將強化大園區與航空城之間的聯繫,支撐未來預估18萬人的居住需求與產業運輸量。環評初審聚焦於落墩設計、水防道路影響、強降雨下的排水管理及滯洪池容量等環境議題,同時要求施工期間避開學校上下學時段,強化土方運輸與交通維持規劃。高公局強調,路線避開濕地與生態熱點,對區域發展具高度必要性。隨著桃園航空城逐步成形,這項延伸工程不僅攸關地方交通,更將成為推動整體經濟活絡的關鍵動脈。
最新消息 / 2025-07-30

🛠️力歐20年長租案遭終止,中福廠房重建計劃解密!企業未來怎麼走?
中福公司自經營權更迭以來,營運狀況急劇惡化,2021年虧損達3億元,去年單月營收僅剩60餘萬元,整體衰退幅度高達34%。前董事長積極推動廠房轉型及資金佈局,成功引入力歐公司,簽訂長達20年的租賃合作,承諾由力歐全額負擔廠房拆除與重建費用,並每月支付500萬元租金,為中福帶來穩定且高額的收入。然而,新任經營團隊上任後,片面終止此租約,導致公司每月損失500萬元租金,嚴重影響現金流,營運陷入困境,甚至引發法律糾紛。此次經營權更迭背後涉及家族股權糾葛與利益爭奪,並引發新舊團隊間策略分歧。中福擁有2.1萬坪土地與近萬坪老舊廠房,資產價值數十億元,如何活化資產並重啟穩定租賃,是企業當前亟待解決的課題。本文深入分析中福經營權變動、廠房租約爭議及土地資產評估,並提出經營建議,期望助力中福走出低潮,尋求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之路。
最新消息 / 2025-07-30

🌊漁港變金港?BOT案打造高雄修造產業聚落,地方大拚經濟轉型!
🚢嘉泰遊艇修造船廠正式在興達漁港動土,這項全台首座採BOT模式結合漁業、遊艇與觀光的跨域工程,象徵高雄海洋產業翻轉升級的新里程碑。未來完工後,預計設置2座修造廠與98席遊艇泊位,帶動地方創造逾300個就業機會,並為政府帶來約34億元的租稅收益。此案不僅提升漁船修造效率,更構築一條從製造、停泊到休閒觀光的完整遊艇產業鏈。結合北高雄茄萣、湖內、永安、彌陀等地區發展潛力,將為南台灣注入前所未見的藍色經濟動能,開啟海洋城市轉型的嶄新篇章。
最新消息 / 2025-07-30

👨👩👧👦土增稅50萬 vs 買賣稅11萬?阿嬤要送房,你該怎麼接最不吃虧?
👵【阿嬤要送房,小心稅變炸彈】
阿嬤想把房子贈與給孫子,卻發現土增稅高達50多萬,改用買賣也得繳11萬,讓網友陷入兩難。本文深入解析贈與、買賣與繼承三種取得方式的稅負差異,並針對土增稅、贈與稅與房地合一稅進行試算比較,揭露潛在稅務風險。若處理不當,不但無法節稅,還可能日後轉售大虧。專家建議:若資金許可,採高價買賣並保留金流紀錄,是兼顧實價登錄與節稅的最佳解法。掌握傳承策略,才能真正「接住阿嬤的愛心房」,不讓溫情變負擔。
阿嬤想把房子贈與給孫子,卻發現土增稅高達50多萬,改用買賣也得繳11萬,讓網友陷入兩難。本文深入解析贈與、買賣與繼承三種取得方式的稅負差異,並針對土增稅、贈與稅與房地合一稅進行試算比較,揭露潛在稅務風險。若處理不當,不但無法節稅,還可能日後轉售大虧。專家建議:若資金許可,採高價買賣並保留金流紀錄,是兼顧實價登錄與節稅的最佳解法。掌握傳承策略,才能真正「接住阿嬤的愛心房」,不讓溫情變負擔。
最新消息 / 2025-07-30

📋房地合一稅2.0查核大揭密:甲君4個月賣屋挨罰45萬,怎樣才算「非自願離職」?
台灣房地合一稅2.0旨在抑制短期炒作,對持有5年內的房地課以最高45%的重稅。然而,財政部為體恤民眾,針對因「非自願性離職」等特殊情況提供20%的優惠稅率。這項彈性規定卻被部分有心人士利用,企圖「假藉離職之名,行短期炒房之實」來規避高額稅負。國稅局並非省油的燈!他們透過多方查核,例如比對戶籍遷徙紀錄、判斷實際居住事實(水電費、管理費、通訊地址)、分析工作地點與房地距離的合理性,甚至考慮短期持有是否符合一般搬家常理,來精準揪出虛報者。文章詳解了財政部公告的七大「非自願性因素」要件,並呼籲民眾務必誠實申報,備妥完整證明文件,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稅務諮詢。切勿心存僥倖,任何企圖規避稅負的行為,最終都將面臨補稅與罰款的風險。合法節稅是權利,但遵守法規才是永續之道。
最新消息 / 2025-07-29

🗑️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怎麼填?技巧教學+注意事項解析
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是企業依法處理廢棄物的重要文件。填報流程須先取得事業機構管制編號及密碼,登入環境保護許可管理資訊系統(http://ems.epa.gov.tw/),依指示填寫基線資料及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填報完成後,須列印一式兩份,裝訂並加蓋騎縫章,且在專責人員簽章欄位簽章(非必須項,視企業性質而定)。申請時需附工廠登記證、營業登記證明文件等,並以現金或郵政匯票繳交審查費。完整文件寄送至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審查過程中,如有疑問可洽詢環保部門專線。企業應仔細準備資料,避免因文件不全或錯誤而延誤審核。此計畫書不僅是符合法規的要求,更是企業環境管理的重要展現,有助提升企業形象與永續發展。完整掌握填報步驟與注意事項,能有效提升申請通過率,確保企業依法合規,推動環境保護與產業永續雙贏。
最新消息 /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