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半導體到綠能:台日貿易協議或帶來新契機!
台灣近期積極遊說日本簽署貿易協議,以深化雙邊經貿合作並增強區域競爭力。台日雙方擁有深厚的經濟關係,日本是台灣的重要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高達757億美元。然而,日方需平衡與中國的外交關係,因此態度謹慎。若能成功簽署協議,台灣在半導體、數位經濟等領域的出口競爭力將顯著提升,同時加強供應鏈韌性並促進科技合作。可能的合作模式包括雙邊經貿協議、區域框架內深化合作或針對特定產業的協議,但政治敏感性與國際壓力是主要挑戰。專家建議台灣可聚焦產業合作,減少談判中的政治風險。日本則需在經濟利益與地緣政治之間尋求平衡。未來,台日可透過產業合作與多邊經貿框架逐步深化經貿關係,為正式簽署協議鋪路。這將為雙方帶來重大經濟效益,同時促進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進程。
最新消息 / 2025-03-19

2025年新廠完工,毅嘉的機器人革命:全球供應鏈布局大升級
毅嘉(2402)正在全力進軍機器人領域,並將「機構與軟板整合設計」作為其核心競爭力。公司目前已將機器人產品送樣給美系客戶,計劃於2025年第三季開始貢獻營收。毅嘉的機器人產品包括機器人關節模組、軟板模組及機構件設計,這些產品將應用於機械手臂與智慧終端設備,並提升運動精度與能效。此外,毅嘉積極擴展產能,馬來西亞新廠的建設進度已經有了明顯的進展,預計將於2025年9月完工並進入量產階段。新廠將大幅提高公司的全球生產能力,減少地緣政治風險,並強化供應鏈韌性。透過技術整合與全球布局,毅嘉在機器人市場中抓住了龐大的增長機會。隨著全球市場需求的持續擴大,毅嘉的機器人產品將進一步推動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並為未來營運增長奠定穩固基礎。
最新消息 / 2025-03-19

2025年馬來西亞天然氣產業的未來:外資與GDP增長的潛力
馬來西亞天然氣市場正迎來重大升級,政府即將推出的天然氣發展計劃將進一步提升該產業對GDP的貢獻。馬來西亞擁有全球前15名的天然氣儲量,且是主要的天然氣出口國,尤其向日本、韓國和中國輸送大量天然氣。這一產業不僅對國家經濟至關重要,也創造了超過10萬個就業機會。政府的戰略計劃將專注於提升產業價值鏈,尤其是在液化天然氣(LNG)及下游產業發展方面,並吸引更多外資進入。計劃還將推動技術創新,包括智慧能源管理系統與碳捕捉技術,支持可持續發展。這些政策措施將不僅加強馬來西亞在全球能源市場中的競爭力,也將改善能源結構,助力實現低碳轉型,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和外資流入。
最新消息 / 2025-03-19

阿里雲在泰國的數據中心如何引領東南亞數位革命!
阿里雲於2025年2月13日啟用泰國第二座數據中心,旨在滿足當地對雲端運算、AI及數字基礎設施的需求。此舉不僅強化了阿里雲在泰國的市場地位,也加速了其在東南亞的擴張。泰國的數字經濟正處於快速增長期,金融科技、電子商務及AI需求旺盛,成為阿里雲選擇此地點的主要原因。新數據中心將提升當地企業的數位轉型能力,提供高效能、低延遲及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助力金融、製造、零售等行業的數字化進程。此外,阿里雲的全球擴張策略也顯示出其在東南亞的深耕布局。通過與當地政府和企業的合作,阿里雲將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為企業提供更強大的雲端支持。未來,這一基礎設施的升級將推動泰國數位經濟的成長,並進一步鞏固阿里雲在全球雲端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最新消息 / 2025-03-19

【最新數據】日本GDP強勁增長,企業投資與消費回升的秘密!
日本經濟在2024年第四季延續增長趨勢,實質GDP季增0.7%,年增率達2.8%,超越市場預期。這一增長主要來自外需帶動,出口成長1.1%,而進口下降2.1%。內需略顯疲弱,民間最終消費支出增長0.1%,企業設備投資增長0.5%,顯示企業信心回升。公共投資則下滑0.3%,但住宅市場穩步增長0.1%。名目GDP年增5.1%,首次突破600兆日圓,顯示經濟規模持續擴大,儘管實質成長受到通膨與人口因素的限制。日經225指數回升,顯示市場對日本經濟的信心穩固。然而,消費回升速度較慢,政府政策,特別是對薪資增長的刺激,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關鍵。總體來看,日本經濟顯示出增長動力,未來依賴內需復甦及全球市場需求的持續回升。
最新消息 / 2025-03-19

三星與越南攜手合作,AI與半導體投資如何推動經濟轉型?
三星近期宣布將大幅加碼對越南的投資,擴展在AI、半導體及數位轉型領域的布局。作為越南最大外商投資企業,三星已累積232億美元的投資,並計劃進一步加強智慧工廠建設、半導體研發及生產能力,以提升越南的科技產業鏈。越南政府也表示,將支持三星擴大投資並加強與本地企業的合作,推動越南進入全球供應鏈。三星的投資將助力越南提升產業附加值,同時推動國家經濟增長,預期未來將進一步加快數位轉型及科技創新,讓越南成為亞洲的科技製造中心。此次投資不僅對三星未來增長至關重要,對越南的長期經濟發展也具有深遠影響。
最新消息 / 2025-03-19

突破性技術!華通在低軌衛星與AI市場雙贏?泰國廠擴產成關鍵!
華通(2313)全力進攻低軌衛星市場,泰國廠區的擴產計劃成為未來業績增長的核心。隨著低軌衛星需求強勁,華通在泰國的生產線將專注於HDI板的生產,每月預計達30萬平方英呎,並視市場需求進行擴產。這一擴產舉措將釋放台灣廠的產能,專注於高階AI伺服器板的生產,並進一步提升華通在全球AI市場的競爭力。隨著全球低軌衛星市場的需求增長,華通預計2024年來自衛星業務的營收將增長20%至30%。此外,資料中心市場也將逐步成為公司的新增長點。這些積極布局不僅擴大了華通的市場份額,也加強了其在全球科技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華通將持續提升產能與技術,確保在低軌衛星與AI領域中穩步增長,並為未來的商業成功奠定基礎。
最新消息 / 2025-03-19

提升農業與教育合作,屏東與菲律賓開啟雙邊文化與經濟新章節🌍
屏東縣長治鄉與菲律賓奧羅拉省丁加蘭市於2025年2月16日簽署合作協議,標誌著兩地的長期夥伴關係的開始。此次合作旨在加強文化、經濟、農業、漁業與教育領域的發展,推動區域繁榮。協議內容包括建立持續對話機制、互訪計畫及專門小組監督進度,確保合作計劃有效實施。合作亮點包括透過學生交流與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年輕人的國際競爭力,並分享長治鄉先進農業技術與丁加蘭市豐富海洋資源,共同發展農水產業。雙方在新南向政策與東協框架支持下,預期能夠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創造更多商業與就業機會。此次合作為兩地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並通過深化文化與經濟合作,將促進長期的區域發展與繁榮,並為未來的國際合作樹立了良好範例。
最新消息 / 2025-03-19

政府財政改革大變革!AI助力馬來西亞公部門效率倍增
馬來西亞政府正在推動財政改革,並引入人工智慧(AI)技術以提升行政效率。為了削減政府開支,約聘雇員中未持有學歷的工作者不再續聘,這一政策引發了勞工權益爭議。然而,政府強調,AI技術能有效優化行政流程,減少人力需求,提升政府運作效率。與Google合作後,AI被應用於起草公文、數據分析、優化內部工作流程及與民眾互動等方面,旨在降低時間和成本。此外,根據業界數據,AI在科技業和製造業中的應用顯示顯著的效益,包括提升30%的協作效率和336%的投資回報率。對於公部門,預期AI將提高行政處理速度、減少繁瑣作業,並將有限資源投入到更關鍵的部門。儘管如此,如何平衡技術發展與勞工權益仍然是一個挑戰,未來政策需在提升效率與保護勞動者權益之間取得平衡。
最新消息 / 2025-03-19

太陽能大躍進:元晶瞄準日本住宅市場,挑戰全球能源未來
元晶(6443-TW)積極進軍日本市場,瞄準住宅和鹽灘型太陽能案場,展現其在綠能領域的雄心。元晶參加2025年東京國際太陽光電展,將住宅太陽能解決方案作為核心,特別是針對日本高電費的市場需求。東京都強制新建住宅安裝太陽能的政策,為元晶提供了巨大的商機。除了住宅市場,元晶還將台灣在鹽灘型太陽能案場的成功經驗帶入日本,特別是沿海地區。元晶擁有在高鹽分與強風環境中運行的豐富經驗,這使其在日本市場具備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面對中國廠商的激烈競爭,元晶選擇以技術與品質為核心,避開價格競爭,並針對日本市場特定需求推出專屬產品。隨著政策與市場需求的推動,元晶有望成為日本太陽能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進一步擴展海外業務。
最新消息 / 2025-03-19

越南核能與鐵路建設的雙重突破:越南新經濟崛起的關鍵
越南政府近期批准了幾項重大基礎建設計劃,包括核電廠與中越鐵路建設,並將2025年GDP增長目標上調至至少8%。其中,越南計劃在2031年年底前建設首座核電廠,並與俄羅斯、日本或韓國合作,預計總投資達250億美元。這一舉措旨在解決能源短缺問題,提供穩定且清潔的能源來源。此外,越南還將啟動中越鐵路建設,該項目總投資達83億美元,將有助於加強與中國的貿易聯繫,降低運輸成本並促進跨境貿易。同時,越南政府也決定裁減20%的政府機構,簡化行政程序,提升運作效率,為企業創造更有利的投資環境。這一系列改革和基建投資預示著越南未來經濟將加速增長,成為東南亞區域的重要經濟中心。
最新消息 / 2025-03-19

如何看待越南開放Starlink對數位轉型的深遠影響?
2025年,越南政府計劃開放Starlink進入當地市場,這一政策變革對於越南的數位化轉型具有深遠影響。Starlink將能提供高品質的衛星網路服務,特別是對偏遠地區的網路覆蓋,填補當地的網路基礎建設缺口。此舉不僅有助於提升越南的網路基礎設施,還能加強與美國的經濟合作,作為對美國貿易壓力的回應。越南政府為減少貿易順差,計劃進一步增加對美國農產品的進口,並鼓勵美國企業的投資,以減輕可能的關稅壓力。Starlink進駐越南不僅是對當地電信市場的挑戰,也將推動數位經濟和智慧城市建設。隨著外資的進入,越南將加速進入全球數位化新時代,並且吸引更多的科技投資。然而,當地電信業者可能需要尋求與Starlink合作,避免激烈的市場競爭。
最新消息 /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