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持分產權怎麼計算房地合一稅才正確?

作者:小編 於 2025-07-10
30
次閱讀

房地合一稅自2016年起成為台灣房產交易所得申報的重要法規,影響賣方應繳稅額。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指出,申報過程中常見五大錯誤,導致納稅人面臨補稅或罰款風險。首先,許多人未扣除買賣契約中的折扣或退款,造成取得成本高估,交易所得被低估。其次,持分或多筆不動產稅費未按比例分攤,計算結果不正確。此外,申報代書費、仲介費及裝潢費用時,缺乏完整合規的證明文件,也會使費用無法扣除。第四,誤將房屋稅、地價稅及借款利息等非必要費用列入申報,容易遭補稅。最後,錯誤使用其他交易費用,將與本次交易無關的費用誤報,增加風險。國稅局提醒,民眾應以實際支付金額申報,妥善保存各項憑證,包括契稅、印花稅、代書費及裝潢費用收據,確保資料真實完整,避免申報錯誤。掌握正確申報方式並搭配稅務專業諮詢,能有效降低補稅及罰款風險,保障自身權益。

🏠持分產權怎麼計算房地合一稅才正確?


📋 文章目錄

  • 📝 引言:房地合一稅申報重要性與常見申報誤區

  • 🔍 5大申報錯誤詳解與案例分析

    • 1️⃣ 忽略折扣與退款造成成本高估

    • 2️⃣ 持分或多筆不動產稅費分攤錯誤

    • 3️⃣ 證明文件不齊全導致費用無法認定

    • 4️⃣ 誤列不可扣除費用帶來補稅風險

    • 5️⃣ 錯用他筆交易費用申報造成錯誤

  • 📊 申報必要費用與可扣抵項目一覽表

  • 💡 專家觀點:如何精準計算房地合一稅

  • 🛡️ 申報實務建議與常見問答

  • 🏁 結論:申報房地合一稅必備的5大注意事項


📝 引言|掌握房地合一稅申報,避免多繳稅金!

自2016年房地合一稅制上路以來,台灣房地產交易所得申報成為賣方稅務申報的重要環節。這項制度的目標在於防止投機炒作並促進市場公平,但由於申報規則細節繁複,許多納稅人在申報過程中容易出錯,導致多繳稅金、補稅甚至罰款。財政部高雄國稅局特別公布了常見的五大申報錯誤類型,本文將針對這些錯誤詳細說明,並結合實際案例與專業建議,協助納稅人正確申報,避免不必要的稅務風險。


🔍 5大申報錯誤詳解與案例分析

1️⃣ 忽略折扣與退款,成本申報不準確

許多納稅人在申報房地合一稅時,習慣直接採用買賣契約上的成交總價作為成本基礎,卻忽略實際交易過程中常見的協商折扣、退款或回饋金。這些折扣與退款屬於降低實際購買成本的項目,若未適當扣除,會造成成本被高估,導致計算的交易所得偏低,進而衍生稅額誤差。

  • 案例分享: 王先生於2022年出售房屋,買賣契約總價為新台幣1200萬元,但雙方協議有5%的折扣,實際成交價為1140萬元。申報時王先生未扣除折扣部分,導致申報成本高估60萬元,最終被國稅局查出,補繳稅金並加計罰鍰。

  • 建議: 申報時應準備折扣協議書、退款證明或交易雙方書面確認文件,作為成本調整依據,避免稅務風險。


2️⃣ 持分或多筆不動產稅費未按比例分攤

當房產為多人持分所有或賣方同時出售多筆不動產時,相關稅費(如契稅、代書費、仲介費等)必須依持分比例或交易筆數合理分攤。若將全部費用全數計入單一產權或交易,會導致成本計算失真。

費用項目總費用(新台幣)持分比例分攤後費用(新台幣)
契稅30,00050%15,000
代書費20,00050%10,000
仲介費60,00050%30,000
  • 案例說明: 李小姐與弟弟共同持有一棟房屋各占50%,出售時應依50%比例分攤相關費用,否則稅務申報將被認定不實。

  • 建議: 建議納稅人準備明確的持分證明文件,並依比例計算稅費,申報時附上分攤明細。


3️⃣ 證明文件不齊全,費用難被認定

申報扣除項目中,如代書費、仲介費、裝潢費等支出,必須備齊合法收據或發票,並清楚記錄費用用途及與該筆交易相關聯。若文件缺失或資訊不完整,稅務機關可能不予認定,導致扣除失敗。

  • 重點提醒: 保存交易相關所有票據、收據、契約及銀行轉帳紀錄,是合法扣除的關鍵。

  • 案例: 某賣方因無法提出有效仲介費發票,該費用被拒絕扣除,補稅金額達數萬元。


4️⃣ 誤將不可扣除費用列入申報項目

部分費用雖與房地產相關,但並非房地合一稅申報的必要費用或可扣除項目,例如房屋稅、地價稅、貸款利息等。誤將這些費用列入扣除,會被國稅局要求補繳稅金及罰款。

  • 法規解讀:

    • 可扣除費用: 交易時支付的代書費、仲介費、修繕費(限定與交易直接相關且有憑證)。

    • 不可扣除費用: 房屋稅、地價稅、貸款利息、裝潢裝修非交易必須支出等。

  • 建議: 熟悉並依照官方公告的可扣除費用清單申報,避免誤列。


5️⃣ 錯誤使用其他交易費用

有些納稅人會將與本次交易無關的費用,如先前購屋時的費用或其他房產交易費用,錯誤列入本次房地合一稅申報,導致資料不符,增加查核風險。

  • 建議: 交易費用必須與本次交易具明確關聯,且有合法文件佐證。


📊 房地合一稅申報必要費用一覽表

費用項目是否可扣除必要文件備註
契稅稅捐繳納證明屬必要費用
印花稅稅單或繳納證明
代書費合法收據或發票
公證費合法收據
仲介費合法收據
裝潢修繕費用施工明細及發票非兩年內耗竭項目
房屋稅不可扣除
地價稅不可扣除
借款利息不可扣除

💡 專家觀點|如何精準計算房地合一稅?

房地合一稅的申報看似簡單,實則牽涉多項細節,稍有不慎就可能產生錯誤,甚至面臨補稅與罰款。以下是專家提出的四大關鍵建議:

1. 保持完整交易紀錄

包括所有買賣契約、折扣與退款協議書、稅費繳納單據、代書及仲介費用收據等,這些是申報時重要依據。折扣與退款若未扣除,會導致原始取得成本被高估,最終交易所得被低估,可能因申報錯誤而遭補稅。

2. 按比例分攤持分產權相關費用

若出售持分不動產或同時處理多筆土地建物,需依各產權比例分攤相關稅費。申報時直接將全部費用計入,將導致計算錯誤,影響稅額正確性。

3. 緊跟法規更新,避免誤列費用

房屋稅、地價稅、借款利息等費用非屬可扣除範圍,切勿錯誤申報。定期檢視財政部、國稅局公告,掌握最新申報規定。

4. 資料補齊不可遲疑

申報資料不完整,相關費用將無法認定,申報人應在期限內補齊缺失證明,避免引起後續查核爭議。


🛡️ 申報實務建議與常見Q&A

Q1:申報時如何計算取得成本?

A1:
取得成本以實際支付的價格為基礎,須扣除買賣雙方協商的任何折扣或退款金額。此外,相關必要費用(如契稅、代書費等)可併入成本,但必須附上有效證明文件。


Q2:裝潢或修繕費用可以申報嗎?

A2:
可以,但需符合「非兩年內耗竭性支出」的條件,且必須提供完整施工明細與發票。簡單維修費用通常不可列入,但提升房屋價值或效能的改良費用可申報。


Q3:申報錯誤會有什麼後果?

A3:
若查出申報資料有誤,國稅局可能要求補稅並加徵罰鍰。嚴重者涉及故意逃漏稅,甚至可能觸及刑事責任。故建議申報前務必核對資料。


Q4:多筆交易如何分別計算費用?

A4:
每筆交易必須分別計算與申報其相關費用,避免將其他交易費用誤用於本次申報,造成資料不符。


Q5:申報過程中遇到爭議,如何處理?

A5:
建議儘早諮詢專業稅務顧問或會計師,並備齊所有交易及費用證明,配合國稅局查核,保持良好溝通態度。


🏁 結論|申報房地合一稅必看五大重點,保障你的權益!

  1. 扣除所有折扣與退款,真實反映取得成本。

  2. 持分及多筆不動產費用必須按比例分攤申報。

  3. 保存完整且合規的證明文件,包括收據、發票與契約。

  4. 嚴禁誤列房屋稅、地價稅及不可扣除費用。

  5. 交易費用須限於本次交易相關項目,避免混用。

只要掌握以上原則,並結合稅務專業協助,即能大幅降低申報錯誤風險,保障自身權益,順利完成房地合一稅申報。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持分產權怎麼計算房地合一稅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