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房價高檔、買氣急凍!2025關稅+台幣強升,專家曝房市轉折點

作者:小編 於 2025-06-09
397
次閱讀

2025年台灣房市面臨雙重壓力,隨著美國加徵關稅政策升溫,全球經貿局勢動盪,再加上新台幣強勢升值至26.9元,衝擊出口產業與民眾資產配置信心。央行總裁楊金龍與總統賴清德接連呼籲市場理性應對,避免非理性拋匯,但根據最新4月房市信心指數,已降至96.85點,創史上第5低,顯示購屋族觀望態度濃厚。估價師分析,當前房市處於政策調整與金融壓力交錯階段,交易動能下滑,未來走勢將取決於利率變化、政策補貼是否續航與信心回穩速度。專家建議首購族採「買好不買多」策略,避開高價投機案,等待Q3後市場築底回穩再進場。2025年台灣房市雖短期受壓,仍存中長線布局機會,宜審慎調整資金配置與購屋計畫。

房價高檔、買氣急凍!2025關稅+台幣強升,專家曝房市轉折點


📖 文章目錄

  1. 🔍 引言:雙重風暴衝擊房市信心

  2. 📊 關稅政策與全球經濟變動分析

  3. 💰 新台幣升值效應:進出口、資金與匯率市場

  4. 📉 2025房市信心指數最新統計

  5. 📌 信心下滑的3大因素剖析

  6. 📈 近期利率與貸款核准狀況

  7. 🏗️ 新案開工與預售案推案量觀察

  8. 📝 政策走向:新青安與房市補貼政策

  9. 📑 市場專家觀點與建議

  10. 📊 各都會區交易量與價格變化表

  11. 📌 2025房市回穩3大條件解析

  12. 💡 筆者觀點:房市過渡期策略建議

  13. 📝 結論:動盪中尋穩,布局機會時刻


🔍 引言:雙重風暴衝擊房市信心

2025年,台灣房地產市場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過渡與震盪期。受到全球通膨陰霾未散、美國降息預期遞延、中國房市低迷擴散效應以及台灣內部房市政策調整、關稅政策升級與新台幣快速升值等多重因素夾擊,讓原本高檔盤整的房市正式步入量縮價撐、信心不足的新局。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5年第一季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減12.7%,新成屋與中古屋交易量同步衰退,預售案則因成本墊高與購屋信心疲弱,推案量較去年同期下滑超過23%。此外,房市信心指數自2024年第四季起一路滑落,目前僅78.5點,創下近六年新低,顯示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多數民眾與投資客均抱持保守態度,靜待市場底部訊號浮現。

另一方面,2025年台灣央行利率政策與房貸環境亦持續收緊,房貸利率由2023年的1.38%攀升至目前2.23%,使得每百萬元貸款月付金額增加超過3,000元,進一步壓縮自用購屋族與投資型買盤進場意願。同時,隨著房屋稅2.0新制、空屋稅草案、囤房稅調高方案陸續上路,稅制壓力逐漸浮現,建商推案策略與投資客資金配置明顯轉向保守,市場信心進一步受挫。

除此之外,國際政經環境亦成為台灣房市發展的重大變數。美中貿易關係惡化,美國聯準會預計延後降息時間點,全球股匯市劇烈波動,再加上台幣於2025年4月底快速升值至26.9元兌1美元,不僅衝擊出口產業,也影響房地產投資資金流向,部分熱錢撤出台灣不動產市場,導致高價豪宅與預售市場買氣迅速冷卻。

在多重利空交錯下,台灣房市究竟是否會全面反轉?亦或僅是短期調整?什麼時候才是自住購屋族、長線置產客與投資型買方可以進場布局的時機?而政府政策、資金利率與市場信心,又將如何影響2025下半年至2026年的房價走勢與交易量表現?


📊 關稅政策與全球經濟變動分析

年份美國關稅政策重點全球股匯市反應台灣房市變化
2018中美貿易戰開打全球股災、資金避險房價短期回跌
2020疫情+關稅延長美元避險強勢買氣遞延
2024川普政策重啟加徵美股波動台幣升值預售案緊縮

👉 **觀點:**貿易摩擦將進一步壓抑國際投資與台商回流動能,恐引發房價下修壓力。


💰 新台幣升值效應:進出口、資金與匯率市場

匯率變化進口成本出口競爭力房市資金動能
台幣升值降低減弱擴增、波動

👉 **解析:**短期資金進駐不動產避險,但長期出口疲弱將影響實體經濟與購屋實力。


📉 2025房市信心指數最新統計

📌 4月最新數據:96.85點(創史上第5低)

📊 指數年變化:

  • 2024年5月:107.3

  • 2024年9月信用管制後:100.7

  • 2025年4月:96.85

👉 **趨勢:**政策壓抑+經濟變數雙夾擊,消費信心明顯萎縮。


📌 信心下滑的3大因素剖析

① 信用管制與房貸壓力

央行連7波信用緊縮,貸款成數與核貸嚴格控管,壓縮購屋意願。

② 關稅+升值資金波動

台幣升值令出口產業受挫,影響高資產族購屋計畫。

③ 消費預期心理轉弱

普遍認為「還會跌」,導致成交遞延觀望氣氛濃。


📈 近期利率與貸款核准狀況

項目2024年12月2025年4月
平均房貸利率2.04%2.23%
核准件數13,20010,350

👉 **說明:**升息趨勢+核貸件數減少,房市交易動能趨緩。


🏗️ 新案開工與預售案推案量觀察

項目2024年Q12025年Q1
開工戶數18,12014,350
預售案量體226億元192億元

👉 **觀察:**建商審慎推案,避免壓力過大套牢資金。


📝 政策走向:新青安與房市補貼政策

  • 新青安貸款:目前延長至2025年底,但央行暗示「適時檢討」

  • 利息補貼:明年起擬逐步縮水

  • 空屋稅、房屋稅2.0:2025年正式上路,影響多屋族資金配置


📑 市場專家觀點與建議

「市場信心回穩仰賴3條件」:

  • 📌 資金:利率維穩+貸款條件調整

  • 📌 信心:政府穩定政策風向

  • 📌 政策:延續新青安與購屋補貼

👉 **專家建議:**短期內觀察升值趨勢與國際關稅走向,謹慎操作。


📊 各都會區交易量與價格變化表

城市交易量年增減平均單價變化
台北市-13%-1.7%
新北市-9%-0.5%
桃園-6%+0.8%
台中-8%+1.2%
高雄-10%-0.3%

📌 2025房市回穩3大條件解析

在2025年的房市情勢中,若要觀察市場是否逐步回穩,有三大核心條件至關重要,這些因素不僅牽動買賣雙方信心,同時也決定建商推案與投資客進場時機點。

① 資金:利率不再升息,資金回流市場

過去兩年央行為壓抑通膨與抑制房市過熱,採取連7波升息與信用緊縮,導致房貸利率從原先1.38%一路上升至目前2.23%。這不僅直接提高購屋族貸款負擔,也壓縮了市場資金流動性,形成「量縮價撐」格局。若要房市回穩,首要條件即是利率政策趨於平穩,停止升息,並適度釋出貸款成數或信用限制空間,讓購屋族能夠重拾信心,投資客亦有進場意願。依據央行4月理監事會紀錄顯示,已有「視經濟變化調整貨幣政策」的說法,若下半年CPI降至2.5%以下,利率凍漲或小幅下調將有機會實現,屆時房市資金將逐漸鬆動,成為回穩第一步。

② 信心:政策明確穩定,避免朝令夕改

房市最怕不確定性,2024至2025年間,從新青安延長、房地合一稅條例調整、房屋稅2.0上路、空屋稅立法,一連串政策變動,使民眾普遍存在觀望情緒。再加上近期台幣升值、川普重啟關稅戰,國際變數亦干擾市場判斷。唯有政府能在下半年釋出清晰明確的房市政策路線圖,如是否調整購屋補貼、是否延續青安利息補貼至2026、是否緩徵空屋稅等,讓市場能有預期心理,信心才有機會逐步修復。根據《台灣房市趨勢研究中心》調查,高達68%民眾認為「政策穩定」是影響購屋意願的首要關鍵,遠高於利率變動與房價漲跌。

③ 政策:補貼續航+稅制調整適度

目前市場最大支撐力道來自新青安與利息補貼政策,若能延續至2026,將有效穩住首購族與年輕家庭購屋動能。此外,房屋稅2.0、空屋稅等稅制若在施行初期採漸進式調整、避免一次大幅課稅,亦可避免投資客快速撤資拋售,造成房價劇烈波動。多位學者建議,應將房屋稅2.0調整為「五年內漸進式稅率」,空屋稅則先針對六都空屋率超過12%的區域試辦,讓市場有緩衝期,有助穩定市場心理預期。

👉 判斷指標建議觀察:

  • 📊 預售推案回升:2025 Q2-Q3案量若較Q1成長20%以上,即代表建商信心恢復

  • 📈 核貸件數回溫:貸款核准件數連續2個月年增率回正,視為市場動能回暖訊號

  • 📊 房市信心指數破100:信心指數達百點以上,表示消費者看好市場機會增加


💡 筆者觀點:房市過渡期策略建議

在當前台灣房市歷經關稅衝擊、台幣升值與政策變動夾擊下,市場正處於量縮價撐與信心疲弱交織的「過渡期」。筆者認為,這樣的市場反而對真正有需求的首購族與換屋族來說,是相對有利的時機,但前提是操作策略必須謹慎且務實。

首購族建議
以自住需求為核心,不要追高、避免投機操作,選擇學區佳、交通便捷、未來發展明確的蛋白區產品,像是桃園經國重劃區、台中北屯14期、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區周邊,以房價總價800萬內、2-3房產品為主,搭配新青安貸款可有效減輕利息負擔。

換屋族建議
以「換大不換貴」為原則,利用目前部分高總價產品修正期,換購坪數放大、屋齡10年內、地段升值潛力高的中古屋,避免投資性預售案與高價豪宅,保留資金彈性應對利率或稅制變動。

投資族建議
暫避短線投機型案場,轉進租金收益型產品,如都會區小宅、套房或公寓收租型產品,平均投報率3%以上者,再行進場。另可留意2025下半年市場拋售潮中,總價帶450萬至550萬小套房及屋齡20年內中古公寓,潛力標的將出現短暫低檔買點。

整體操作建議
「買好不買多」、「買收租穩定」、「不追高投機」,採行分批進場、嚴控貸款成數與資金槓桿,避免高壓投資操作,靜待2025 Q3後市場逐步回穩再行擴張布局。


📝 結論:動盪中尋穩,布局機會時刻

回顧2025年上半年,台灣房市受到關稅政策重壓、新台幣快速升值,以及房貸利率上揚與稅制變革等複合因素影響,房市信心跌至近年低點,成交量大幅萎縮。然而從過往歷史經驗觀察,每逢經濟政策壓抑期,房市雖短暫修正,但經過半年至一年調整後,隨政策利多釋出與資金回籠,市場將進入「築底期」。

筆者預估,2025 Q3至2026 Q1為房市觀察關鍵轉折期,若屆時利率政策鬆動、補貼政策續航、房屋稅2.0與空屋稅調整幅度溫和,市場信心將逐步修復,交易動能可望恢復至年成交30萬戶水準。建議自用型購屋族與長線投資人可於2025年Q2-Q3逐步布局,採穩健保守策略,精選總價實惠、租金報酬穩定、發展潛力區域產品,靜待政策明朗化後迎接2026年房市反彈契機。

動盪之中,唯有冷靜分析、理性應對,才是房市長線布局不敗的關鍵。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聯合報)
房價高檔、買氣急凍!2025關稅+台幣強升,專家曝房市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