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大矽谷計畫啟動:苗栗竹南頭份邁向科技雙城,都市整併推升產業與房市發展
次閱讀
苗栗縣政府順應「大矽谷計畫」推動,以竹南科學園區為核心,啟動雙城整併計畫,第一階段合併竹南科學園區周邊與頭份交流道特定區,面積近700公頃,整合都市計畫資源、優化土地使用,提升行政效率與產業競爭力。
未來第二階段目標將全面納入竹南頭份都市主要計畫,形成苗北地區統一發展策略。該區因鄰近新竹科學園區,加上竹南頭份為全縣人口最密集地區,具備成熟的生活圈基礎與產業聚落,未來發展潛力十足。
縣府配套交通建設、擴大產業腹地、促進傳統工業區升級轉型,並推動住宅與商業機能導入,打造宜居宜業雙贏環境。此整併將打破區域分割藩籬,有望成為苗栗接軌北台灣科技產業鏈的關鍵引擎。
大矽谷計畫啟動:苗栗竹南頭份邁向科技雙城,都市整併推升產業與房市發展
隨著科技部與中央積極推動大矽谷計畫,苗栗縣政府也不落人後,強力整合竹南科學園區與周邊都市發展,啟動竹南、頭份與苗北三大都市計畫整併,打造竹南科為核心的科技雙城基地,進一步成為支援北台灣科技產業與生活機能的新重鎮。
竹南頭份三大都市計畫整併:推動科技產業聚落化
苗栗縣政府第一階段已完成合併「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暨周邊地區特定區主要計畫」及「高速公路頭份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形成全新的「竹南科學園區暨周邊地區特定區主要計畫」,總面積達694公頃。第二階段則規劃納入「竹南頭份都市主要計畫」,朝向全區整併目標邁進。
這項整合措施將有效打破過去區域間發展藩籬,集中管理土地使用分區與建設規劃,減少執行上的疑義與重複設計,提升行政效率與產業投資可預測性。
科技產業核心聚落:從竹南科學園區輻射發展
竹南頭份地區為苗栗縣人口最集中區域,科技產業發展迅速。以竹南科學園區為核心,目前已吸引許多電子、精密製造、生技醫療廠商進駐,產業聚落成形。而竹南工業區與頭份工業區也擔任傳統製造支援基地,未來將透過產業升級與數位轉型,成為新世代科技產業的後勤支柱。
這些產業布局也帶動周邊區域對於居住、教育、商務、交通等生活機能的高度需求,都市計畫整併不僅是土地整合,更是整體產業策略與人口承載力的佈局。
交通建設升級:打造便捷產業與生活動線
配合大矽谷計畫推動,縣府同步強化竹南頭份區域的交通系統規劃。重點建設包括:
頭份交流道拓寬與引道系統優化
新增聯外聯絡道路與快速道路銜接竹科與中科
竹南火車站週邊改造與公車轉運接駁
未來交通網絡將無縫串聯新竹、中科、台中港、桃園機場,形成產業高速走廊,也促進雙城生活圈的日常通勤便利。
土地與房市潛力:建設推動價格穩健成長
都市整併後帶動土地資源重整,竹南與頭份部分原為低度使用或農業用地的區域,將重新納入產業、住宅或複合用途規劃,形成多元機能發展地帶,提升整體土地價值。
近年頭份市區住宅房價穩步上漲,根據地政資料顯示,竹南與頭份市核心地段每坪房價已突破30萬元,土地單價也出現持續攀升趨勢。隨著新建案與招商投資推進,未來3~5年內此區勢必成為中台灣最具成長潛力的科技居住聚落之一。
城市機能發展:打造智慧雙城生活圈
都市整併計畫不僅針對產業區域發展,更同步導入智慧城市與生活圈設計:
強化公共設施與商業機能:新設大型商場、醫療中心、教育園區
推動綠色城市理念:增加公園綠地比例,落實低碳建築設計
發展智慧交通與數位治理:導入AI交通流量控制與智慧燈號系統
以竹南頭份雙城為軸心,向外串聯三灣、南庄等觀光景點,也將成為未來科技與觀光共榮發展的典範。
SWOT分析:竹南頭份發展優勢與挑戰
優勢 (Strengths)
竹南科學園區產業聚落成熟,具吸引力
交通四通八達,快速連結新竹與中部
人口集中,生活機能齊全
劣勢 (Weaknesses)
都市計畫整併仍需時間落實
土地開發速度與投資需求仍需協調
機會 (Opportunities)
大矽谷計畫政策紅利加持
可結合北台灣供應鏈,擴大招商版圖
適合發展新興產業、生技、AI製造等產業
威脅 (Threats)
房價與土地價格快速上漲可能影響民生居住
投資集中風險需分散配套措施
小結:苗栗大矽谷計畫帶動雙城新風貌
苗栗縣政府整合竹南、頭份及苗北都市計畫,不僅提升行政效率,更搭配產業佈局與生活機能建設,為竹南頭份注入新動能。配合大矽谷科技政策與交通網絡提升,預期未來竹南頭份將成為科技產業與智慧生活並重的關鍵核心區。
不論是自用購屋、企業選址,還是長期投資,竹南頭份都市整併與產業布局,無疑是2025年以後最值得關注的重點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