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北市政府要與新光人壽合意解約?NVIDIA 未來會成為國際科技重鎮
當 NVIDIA(輝達)決定將台灣總部設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T17、T18,這不僅是企業落地動作,更牽動台北市產業升級、城市品牌與國際科技地位。新光人壽原持有地上權,經董事會通過與市府合意解約,T17、T18 將返還台北市,市府支付過去投入成本,分手費共約 44.3 億元。此案展示公私合作模式(PPP)的運作,市府提供土地與行政支持,保險公司協助資金,輝達落地帶動產業聚集、研發人才匯聚與上下游供應鏈形成,預期提升北士科及台北市科技創新生態。未來影響涵蓋都市發展、房地產、產業鏈與國際品牌能見度。成功關鍵在於行政效率、利益分配、公私協作與人才供應。對投資者與產業觀察者而言,該案提供高價值參考,代表台北科技園區吸引國際企業的潛力與策略布局,也象徵城市科技發展的新里程碑。
最新消息 / 2025-11-25
🌟 北士科成為亞洲 AI 核心樞紐:完整產業聚落解析
台北市北士科自成立以來,一直是台灣高科技產業核心樞紐,歷經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與智慧城市等多波產業升級。2025 年,全球 AI 巨頭輝達(NVIDIA)確定在北士科 T17/T18 地塊設立台灣總部,標誌北士科 AI 生態圈正式成形。輝達成立獨立子公司後,可自主持有資產、進行大規模研發、簽署複雜合約,加速與台灣供應鏈技術協作。此舉將帶動上下游企業集聚,包括晶片設計、半導體製造、AI 系統整合及智慧應用產業,並促進國際投資與核心人才引進。台北市府與新光人壽完成解約協議後,將進行都市計畫變更及地上權簽約,2026 年中動工,形成研發、辦公、商業與生活綜合聚落。北士科 AI 聚落將成為亞洲核心 AI 樞紐,推動城市更新、產業升級與人才培育,確立台北在全球 AI 產業版圖中的重要地位,吸引更多國際企業與資金落地,形成完整的 AI 產業生態與城市生活圈。
最新消息 / 2025-11-25
🌐 國際視角看北士科|新壽解約完成:輝達進駐引爆 AI 產業聚落效應
台北市北士科迎來重大產業里程碑,國際半導體與 AI 巨頭輝達(NVIDIA)正式落腳 T17/T18 地塊,標誌台北 AI 產業生態圈全面啟動。此次進駐經過北市府與新光人壽協商合意解約,完成地上權返還與都市計畫變更,預計 2026 年中動工。輝達落地將帶動上下游企業集聚,包括 AI 軟體、雲端服務、半導體設計與製造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與人才生態圈,吸引國際投資與高端人才。區域交通、公共設施、都市更新同步升級,帶動周邊房市與生活配套改善。北士科的 AI 聚落效應將促進教育、研究、創新研發及智慧城市應用發展,形成產業、城市與人才三向良性循環。未來幾年,北士科將成為亞洲 AI 核心樞紐之一,奠定台北在全球 AI 與高科技產業的領先地位,並推動城市與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最新消息 / 2025-11-25
🏙️AI 技術與城市升級雙重利好:北士科 T17/T18 將成台北新地標
2025 年,輝達(NVIDIA)確定落腳台北市北士科 T17/T18 地塊,標誌著台北 AI 與半導體產業的新里程碑。此舉不僅是國際企業進駐,更促進北士科完整 AI 產業生態圈的形成,包括研發、製造、應用與人才培育。市府與新光人壽完成合意解約後,將進行都市計畫變更與地上權簽約,預計 2026 年中動工,建構 AI 研發、辦公與生活綜合聚落。輝達進駐將帶動上下游企業聚集,包括 AI 軟體開發、半導體設計與雲端服務,創造數千個高附加值工作機會,吸引國際投資與人才。北士科將成為亞洲 AI 核心樞紐,推動教育、住宅與生活配套產業同步發展。行政上需加速完成都市計畫與地上權簽約,並協同規劃 T3、T4、T12 等地塊,形成完整 AI 產業鏈。未來幾年,北士科將吸引更多國際企業進駐,帶動台北市產業升級與國際化,確立其在全球 AI 產業的重要地位。
最新消息 / 2025-11-25
🌟封測大廠力成大手筆購友達廠房!AI、HPC 與車用電子封裝需求激增
力成(6239-TW)宣布斥資新台幣68.98億元向友達(2409-TW)購置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廠房,以擴充其先進封裝製程產能,特別是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此次投資顯示全球對高效能運算(AI、HPC)及車用電子需求的快速成長,推動力成加大資本支出,明年預計達400億元。力成將分階段完成廠房整建、設備導入及專業人才招募,進一步提升技術實力並擴大量產能力。公司已投入 FOPLP 技術多年,並獲得超微(AMD)青睞,相關產品預計在後年開始貢獻營收。隨著先進封裝成為半導體產業核心競爭力,力成藉由此次廠房收購,將加速滿足國際主要客戶對 AI、HPC 及車用電子領域的封裝需求,鞏固其在高階封測市場的領導地位,穩健推動中長期營運發展,並進一步深化客戶服務與技術布局,確保未來市場競爭優勢。
最新消息 / 2025-11-25
🏟️ 捷運、都更、南科四期!國產仁德廠如何成為城市建設推手
台南市政府推動 南科沙崙生態科學園區(南科四期),打造南台灣科技S廊帶,串聯南科、台南高鐵與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掀起新一波城市建設浪潮。預拌混凝土龍頭 國產仁德廠 以地利與產能優勢,鎖定三大核心潛力區:南科四期與沙崙醫療園區、平實營區與捷運藍線、南台南副都心及台南小巨蛋,成為百億級工程的關鍵供應商。仁德廠佔地2,900坪,擁有兩套3立方米拌合機及各500噸儲槽,年產能高達72萬立方米,主要供應台南市東區、仁德、歸仁、關廟、西區及北高雄路竹、阿蓮、岡山。未來2–3年,隨著捷運藍線、平實社宅、南科四期及小巨蛋等大型工程陸續興建,仁德廠預計迎來訂單集中爆發期,營收可望大幅成長,進一步鞏固其在南台灣混凝土市場的龍頭地位,並成為城市建設與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核心支撐。
最新消息 / 2025-11-25
🔩昔日鋁合金龍頭今日法拍|廷鑫興業倒閉背後的產業真相
廷鑫興業曾是台灣鋁合金熔煉龍頭,2021 年財報亮眼,掌握汽車、航太及電子產業重要訂單。然而短短三年,公司因財報延遲、資金周轉失靈、員工薪資延遲發放等問題,信譽與股價迅速下滑,最終下市,位於台南仁德區價值 12.7 億元的大型鋁合金廠房也遭法院法拍。此事件反映出台灣鋁合金產業結構特性:上游熔煉產能集中,下游加工廠多且競爭激烈,能源成本高、毛利有限,加上企業治理與財務透明度不足,易引發危機。對投資者而言,廷鑫案例提醒:投資鋁合金產業需注意現金流健康、淨負債、客戶分散度及能源效率改善;遇財報延遲或薪資拖欠等警訊,務必果斷停損。廷鑫的法拍結局,不僅是企業治理失控的典型案例,也為產業界提供深刻警示,提醒任何公司即使本業競爭力強,也抵不過長期現金流惡化與治理缺失的風險。
最新消息 / 2025-11-25
🏭公共工程下降、科技廠辦崛起:AI 與半導體帶動營造市場轉型
近年台灣營造產業結構轉型,傳統公共工程毛利低、風險高,住宅工程受房市波動影響,承攬量下降。與此同時,科技廠辦工程因 AI、半導體及高科技供應鏈擴張而崛起,呈現工期短、毛利高、單案金額大、需求穩定的特性,成為營造廠新的營收核心。以建國工程、達欣工、根基營造為例,科技廠辦占比逐年提升,公共工程占比下降,毛利率優勢明顯。營造廠透過精準承攬策略、成本控管與施工技術提升,掌握工期與資金管理,有效提升年度營收與毛利率。未來,隨 AI 與半導體產業持續擴張,高科技廠辦需求將穩定增長,公共工程比重可能持續下降。營造廠若能聚焦高毛利科技廠辦工程、強化施工技術、維持長期客戶合作,將可實現營收新高與財務優勢,並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最新消息 / 2025-11-25
🏦土地交易額增量卻跌|揭秘銀行收緊放貸對建商的影響
2025 年第三季,全台大型土地與商用不動產市場呈現「成交額增、交易量降」現象,總成交額達 704 億元,較前季成長 22%,但較去年同期下滑 57%。土地市場交易量下降,主要因 銀行放貸趨嚴、第七波 信用管制政策收緊 以及住宅市場買氣下降,建商購地腳步明顯放緩。核心地段與科技園區周邊土地仍具吸引力,而非核心區域交易萎縮。商用不動產市場則因 AI、半導體及電子產業需求強勁,辦公室與廠房交易穩定,自用型買方占比達 70%,支撐整體市場。展望未來半年,土地與商用不動產投資將保持保守穩健,建議聚焦 六都及新竹精華地段、自用型需求高的廠房及辦公室,並注意貸款與政策風險,以確保資金安全及長期增值。
最新消息 / 2025-11-25
🌟台積電再領全球!中科二期 1.4 奈米晶片廠正式開工,AI + HPC 市場搶先布局
台積電中科二期新廠於 2025 年 11 月正式申報開工,並將原本的 2 奈米製程升級至 1.4 奈米,成為全球 AI 與高效能運算(HPC)晶片的核心生產基地。1.4 奈米製程晶體管密度提升約 30%,功耗降低 15%-20%,運算效能提升 20%-30%,滿足資料中心與超級電腦需求。新廠規劃包括 FAB 晶圓廠、CUP 設備廠、辦公大樓及滯洪池,總投資約 460 億美元,全面量產後將支援全球 AI 與 HPC 晶片需求,年營業額預估超過 5,000 億台幣,並創造 8,000 至 1 萬個就業機會。技術突破包括 EUV 多層曝光光刻、精密材料與高良率製程,領先全球競爭者 1-2 年。專家建議政府提供研發補助,企業強化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並建立前瞻性風險管理策略。台積電新廠不僅提升台灣半導體技術地位,也將推動全球 AI 與 HPC 晶片產業進入新紀元,具有重大經濟與國際影響。
最新消息 / 2025-11-25
🌐全台科學園區最新市場數據曝光:竹科最熱、AI與蘋果拉貨帶動市場新高峰
全台科學園區近兩年廠房交易熱潮明顯,受 AI 產業興盛、蘋果新機拉貨及半導體產業擴張帶動,2025 年累積至第三季,科技業在商用不動產購置金額達 445 億元,較過去十年同期平均增幅達 78%。北部園區如新竹與竹南因土地稀缺、交易頻繁,形成技術密集型產業聚落;南部的南科高雄園區及台南科學園區則以大型單筆交易為主,公共設施完善,吸引半導體與高科技企業擴廠。竹南科學園區科研路廠房即將公開標售,地上五層、地下三層,樓地板面積 12,411 坪,基地土地 3,528 坪,設有無塵室、倉儲及辦公空間,可立即投入生產或研發使用,交通便利、鄰近知名大廠,產業群聚效益顯著。投資者應依據園區成熟度、租售模式及產業特性,選擇最適合策略,兼顧短期收益與長期增值。隨著科技業擴廠及產業群聚效應持續,全台科學園區廠房交易將保持高熱度,預計 2026 年交易額與件數將再創新高。
最新消息 / 2025-11-25
🏭「舊跌新漲」現象詳解:高雄工業用地投資攻略一次看懂
高雄工業用地市場呈現新舊園區「舊跌新漲」現象,投資趨勢明顯分化。老舊的大發產業園區因廠房老舊與更新成本高,價格由每坪 28 萬元下滑至 23~24 萬元,而新興的和發產業園區自 2014 年開發以來,因規劃完善、產業聚落效應明顯,九年間價格從平均每坪 8.8 萬元飆升至 32~35 萬元,部分地塊甚至開出 54 萬元售價。高市府近年主導五大產業園區開發,包括楠梓、和發、仁武一期、仁武二期與白埔園區,總面積約 328.56 公頃,加上台積電投資,楠梓園區開發面積達 467 公頃,五大園區年產值可望達 5,484 億元。園區土地模式涵蓋只租不售、出售與混合模式,滿足不同企業需求。專家建議,投資者應依園區成熟度、產業特性及租售模式選擇土地,以掌握增值潛力及產業升級契機。整體而言,高雄工業用地仍具強勁需求,尤其新興園區將持續成為投資熱點。
最新消息 / 20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