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鋼飆漲VS東和鋼鐵毛利率上升:他們如何做到的?
東和鋼鐵(2006-TW)近期法說指出,鋼筋、型鋼需求穩定,鋼構訂單能見度延伸至明年,顯示市場接單能力強勁。台積電及台商回流帶動廠房與辦公室建設需求上升,加上廢鋼價格上漲,整體鋼筋與型鋼市場需求增溫,部分同業供應不足,東和鋼鐵成為下游主要調貨對象。越南廠在經歷虧損後,透過生產效率提升與市況改善,目前現金流已平衡,預計明年有轉盈機會,但全年獲利仍需努力。廢鋼價格波動對成本及長單合約影響大,企業需靈活調整報價策略。桃園廠透過新增兩條軋鋼產線擴產,將提升年產能與毛利率,增強市場競爭力。整體而言,東和鋼鐵憑藉擴產計畫、成本控管與市場布局,具備穩健成長潛力,未來在台灣及越南市場均有策略優勢,但仍需密切關注原料價格波動及市場風險,以確保長期獲利穩定。
最新消息 / 2025-09-17

📊楊梅廠土地出售+樹脂股權收購,大量科技資產布局再升級
大量科技(3167)近期董事會決議引起市場關注,公司計畫出售位於桃園楊梅區的土地及廠房,同時收購元大人造樹脂股權。此次楊梅廠土地及建築物出售面積共10,851.24平方公尺,交易總金額約4.1億元,預計獲利約2.38億元,有助提升公司短期現金流與資金運用效率。董事會同時決議以每股371.5至401.5元價格,取得元大人造樹脂普通股2,000至3,000仟股,總投資金額約7.43至12.05億元,目的在取得鄰近土地與建築物,便於整合開發與產業布局。專家認為,此次交易呈現出資產活化與長期整合策略的雙重意義,可降低土地閒置率、提升資產增值潛力,並增強公司在樹脂及工業材料領域的布局。投資者應關注後續開發進度與資產增值成效,長期來看,此舉將有助於提升公司財務穩健性與市場競爭力。
最新消息 / 2025-09-17

🏠預售屋紅單亂象全面解析:政府打炒房如何保護自住族?
2021 年,台灣房市在政府打炒房政策引導下呈現健康發展。蛋白區土地、商辦及工業區廠房交易熱,但整體房市未出現過度炒作現象。預售屋「紅單亂象」主要源於科技業熱絡及營建商金融操作,但政策及時遏制,保障自住購屋族群。低利環境下,自住族進場機會最佳。2019 年房市落底,全年交易量約 31 萬棟;2020 年回暖至 33 萬棟,蛋白區及工業區交易量顯著增加;2021 年達 34.5 萬棟,紅單亂象被有效遏制,市場秩序良好。2022 年初數據顯示,蛋白區土地價格上升 5–8%,工業區及商辦需求持續強勁。整體來看,台灣房市在政策、科技業擴建及土地稀缺性共同影響下,呈現穩健、健康且區域分化明顯的發展態勢。自住族可把握低利環境進場,投資者則應以長期增值為主,避開短期投機風險。蛋白區、南港區及工業區將持續成為房市焦點,市場前景樂觀。
最新消息 / 2025-09-17

🔗區塊鏈+工業互聯網:這些產業正在悄然變革!
隨著工業互聯網與數字化轉型加速,區塊鏈技術正深度融入能源、製造、供應鏈、環保與醫療等領域,成為推動工業升級的重要工具。在能源領域,區塊鏈可實現分布式能源交易數據的可信存證,提升新能源消納效率;在製造業與智慧工廠中,區塊鏈優化物流、溯源與車間管理,提高生產透明度與效率;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全流程追蹤與數據共享保障交易可信;環保領域利用區塊鏈管理危險廢棄物與排放數據,促進綠色工業與 ESG 評估;醫療行業則通過電子病歷、器材溯源與跨院數據共享,提高診斷效率並保障隱私。儘管面臨法規缺失、成本高、隱私安全和性能限制等挑戰,通過政府政策支持、企業試點應用、學術研究與國際合作,工業區塊鏈有望加速落地,成為全球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引擎,實現效率提升、數據可信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多重價值。
最新消息 / 2025-09-17

🦌龍崎工業區恐成第二個「月世界」景點?生態保護與觀光共存可能嗎?
台南市龍崎工業區原規劃為 335 公頃產業用地,但因長期閒置,加上當地擁有泥岩惡地特殊地貌與珍稀動物棲息地,逐漸引發環團呼籲將其劃為自然保留區與地質公園。2025 年,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等團體正式提出申請,主張全區保護並分區管理。然而地主與企業多持保留態度,擔心土地被凍結後喪失開發與利用權益,衝擊財產價值。市府農業局則表示,需經會勘與公聽會蒐集意見,再由專家學者審議。此爭議凸顯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的矛盾:一方面,土地開發能創造潛在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自然景觀與稀有物種一旦破壞便難以復原。未來解方或在於兼顧保護與發展,例如推動生態觀光、社區共治及政府補償機制,讓地主、居民與環團共享利益,打造永續發展典範。
最新消息 / 2025-09-17

🏭為什麼台商不敢在印度單廠聘超過 1 萬人?
近期緯創在印度代工 iPhone 的廠房遭暴徒破壞,造成 43.7 億印度盧比(約 4.62 億港幣)損失,凸顯印度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印度民主制度下,工會力量強大,勞工與地方政府互動頻繁,單一廠房員工過多容易引發社會事件。印度影視與社會文化盛行英雄主義,個人行動力強,群體易被煽動,增加暴動風險。台商如鴻海通常將單廠規模控制在 1 萬人以下,並分散布局,以降低社會事件影響。企業應重視員工安全教育、建立勞資溝通機制,並與地方社群建立正向互動,以確保供應鏈穩定。綜合而言,印度市場雖具龐大機會與人力資源優勢,但文化、法律與社會因素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台商需採取分散布局、危機應對與文化適應策略,才能在印度穩健經營並確保長期供應鏈安全。
最新消息 / 2025-09-16

🌏為什麼鴻海選擇清奈而非其他印度城市設廠?
鴻海集團位於印度清奈的廠區持續擴產,生產 Apple iPhone XR、iPhone 11 及其他智慧型手機產品,並不受緯創印度廠因薪資問題引發示威事件影響。清奈廠以女性員工為主,並與地方政府保持密切合作,成為在地就業與社會施政亮點。為提升產能與降低風險,鴻海積極申請印度製造獎勵,並投入智慧製造與自動化設備,同時擴大供應鏈與元件生產能力。旗下富智康在印度市場銷售額占比約 21%,客戶包括蘋果、華為、小米、OPPO、夏普及 Ensky,透過持續擴張製造服務與元件供應鏈,進一步提升印度市場營收貢獻。面對勞資糾紛、政策變動及供應鏈風險,鴻海透過員工關係管理、多元化供應鏈及政策合作策略維持生產穩定性。未來,清奈廠將繼續支援蘋果及其他主要客戶,保持印度市場競爭優勢,並強化社會與經濟效益,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供應鏈的重要節點。
最新消息 / 2025-09-16

💡高毛利+高成長!大量科技PAD智慧監控系統全面布局半導體市場
大量科技(3167)積極布局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推出 PAD 智慧動態監控系統,提升晶圓製程精度與良率。為活化資產並整合營運基地,公司出售楊梅廠土地及廠房,預計獲利約 2.38 億元,同時併購元大人造樹脂股權,以整合鄰近土地與建築,建立完整研發與生產基地。全球半導體需求持續增長,先進製程、車用晶片與 AI 應用拉動檢測設備市場快速擴張。透過資產活化與技術創新,大量科技將營運重心集中於高成長領域,提升毛利率與競爭力,同時釋放資金投入研發與產能擴充。楊梅廠整合計畫亦帶來產業鏈協同效益,包括研發製造整合、在地就業增加以及下游應用延伸,如冷鏈物流與生物科技。未來,公司將持續拓展國內外市場、優化資產結構,依托智慧化監控與高精度技術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實現營收與毛利雙提升。
最新消息 / 2025-09-16

🌏緯創印度事件詳解:台商如何在高風險市場抓住電子代工機會?
台灣代工蘋果大廠緯創(Wistron)在印度南部薩普爾(Narsapur)工廠因勞資糾紛發生打砸搶事件,約 2,000 名工人及民眾破壞生產線及車輛,數千支 iPhone 遭竊,引發國際媒體關注。此次事件凸顯台商在印度設廠面臨的多重挑戰,包括勞資管理、法規遵循、文化差異及基礎設施不足。中美貿易戰及中國工資上升促使台商尋求印度與東南亞作為新的供應鏈基地,但印度市場尚未建立完整供應鏈,長期投資需兼顧風險管理。專家建議,台商應建立勞資協商機制、提升企業社會責任(CSR)、多元化供應鏈並導入智慧化管理,以降低風險並保障生產穩定。儘管短期挑戰大,但印度市場具備長期增長潛力,未來十年仍將是台商海外布局的重要戰略基地。此次事件也提醒企業在擴張海外市場時,需兼顧社會、法規與經濟因素,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並抓住電子代工產業的增長機會。
最新消息 / 2025-09-16

🐦保育與能源並行!中油如何打造兼顧藻礁生態的天然氣接收站
台灣中油第三座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選址桃園觀塘工業區,兼顧能源供應穩定、環境永續與在地產業發展。為保護藻礁與海洋生態,採「迴避替代修正方案」,將開發面積從原計畫的232公頃縮減至23公頃,維持自然海岸與海水交換,施工期間實施水質與懸浮固體監測,並成立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持續監督。接收站工程優先聘用當地居民,並將冷能應用於冷鏈物流、低溫養殖及生物科技產業,促進循環經濟與地方創生。技術方面,站內採用先進儲存與氣化系統、智慧化監控及防災安全管理措施,保障能源穩定供應與社會責任。整體規劃展現能源、環境與經濟三贏策略,除了提供北部穩定電力,亦創造就業與提升在地產業附加值,成為兼具永續發展與地方繁榮的能源基礎設施典範,示範企業如何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兼顧生態保護與社會責任。
最新消息 / 2025-09-16

🧵熱塑碳纖複合材崛起!大東紡織搶攻綠色高端市場
大東紡織(1441)歷經中壢廠停產及全球疫情衝擊,2025 年前三季營收達 15.6 億元,年增 7.2%,單季稅後淨利 0.82 億元,毛利率提升至 9.4%,呈現明顯回升態勢。公司透過 產能集中策略,將紗線與布料產線集中於越南廠,稼動率分別達 105% 及 85%,並計畫進一步擴增產能 15%-25%。同時,轉投資鼎創科跨足 熱塑碳纖複合材 領域,具環保可回收、耐創性佳及大量生產優勢,應用於運動器材、行李箱及 3C 產品,市場競爭者有限,預計為公司帶來穩定營收與毛利貢獻。中壢廠閒置產能將結合新材料事業或出租,降低固定成本壓力。整體而言,大東紡織透過 全球產能布局、新材料拓展與技術升級,有望終結連續虧損,實現轉盈目標,並鞏固 MIT 高品質形象與國際競爭力。
最新消息 / 2025-09-16

🤖8億投資落地桃園中壢!耀新電子擴廠打造智慧PCB產線,引領5G與車用電子潮流
耀新電子宣布斥資 18 億元 在 桃園中壢工業區 建置新廠,導入 自動化產線與智慧化製程設備,以滿足全球高端客戶對 快速周轉 PCB 及 IC 基板產品 的需求。此次投資預計新增 40 個本國就業機會,同時強化公司在 北美、歐洲及亞洲市場的競爭力,彰顯 MIT 高品質形象。該投資案正逢 5G、車用電子(ADAS)、伺服器及雲端運算需求快速增長 的時期,PCB 產業前景看好。耀新電子的擴廠不僅提升生產效率與精密度,也帶動中壢工業區上下游供應鏈發展,形成區域產業聚落效應。透過經濟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政策,耀新電子成為台灣根留企業典範,展現產業升級與技術自主能力。未來,隨著智慧製造與高階 PCB 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耀新電子將穩固其在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並為台灣電子產業注入持續動能。
最新消息 /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