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招募

🏢你還在租辦公室?這些新北廠辦買下去就升值!

作者:小編 於 2025-07-30
26
次閱讀

新北市商用不動產市場持續升溫,尤其是廠辦產品成為交易主力。隨著產業升級與企業擴張需求增加,市場對於500坪以上大坪數廠辦的需求顯著成長,反映企業對更大辦公與生產空間的渴望。新北市具備區位優勢及較親民價格,吸引許多自用買家進場布局,其中汐止地區因產業聚集效益明顯,成為廠辦交易熱區。企業傾向在既有據點附近擴充,以維持員工通勤便利,並避免搬遷風險。統計顯示,2025年前五個月新北市廠辦交易規模達數十億元,且500坪以上大坪數交易連續多年突破百億元。未來建商亦積極規劃符合市場需求的大坪數廠辦產品,協助企業因應擴編需求。企業由租轉買趨勢明顯,購買辦公空間不僅可降低租金波動風險,還能提升企業形象並獲得增值效益。整體而言,新北廠辦市場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與投資潛力,為企業擴張與資產配置提供理想選擇。

🏢你還在租辦公室?這些新北廠辦買下去就升值!

📈 引言:新北商用不動產新藍海,廠辦躍居市場主力!

近年來,隨著全球產業結構加速重組,以及數位轉型浪潮席捲而來,台灣本土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營運挑戰與擴張契機。在這場轉型升級的大浪潮中,企業對於空間的需求已不再僅限於「辦公用途」,而是融合「研發、生產、展示與管理」於一體的綜合性空間。也因此,「廠辦」這一類型的商用不動產產品,逐漸從傳統角色中蛻變,晉升為新時代企業空間策略的關鍵。

而放眼北台灣,新北市憑藉其成熟的產業基礎、完整的交通路網與合理的地價水準,正成為眾多企業尋求擴展版圖的第一選擇。不僅如此,政府在新北多處工業區、產業園區積極推動再開發與區段徵收,使得可供開發的商用土地資源相對豐富,進一步吸引自用型企業、科技產業及高附加價值製造業進駐。這樣的區位條件與政策利多,無疑成就了新北廠辦市場的蓬勃發展。

根據不動產實價登錄與業界數據顯示,2025年新北市的商用不動產累積交易總額已達歷史新高,而其中「廠辦類型產品」的交易金額更是佔據整體的近一半。這不僅反映了市場對廠辦產品的強勁需求,也顯示企業在空間規劃上已經從「租」的思維,逐步轉向「買入配置資產」的長期佈局策略。

更值得關注的是,廠辦產品的坪數需求正在產生質變。過去市場主流為百坪左右的小型單位,如今隨著企業內部組織擴編、跨部門整合需求增加,以及自設總部型辦公室的趨勢明確,500坪以上、甚至上千坪的整層或整棟廠辦產品,正迅速成為市場新寵。這類「大坪數、低屋齡、設施齊全」的廠辦建築,因具備彈性分層設計、雙電梯、獨立空調、商辦等級機電配備,深受企業高層青睞。

以汐止區為例,區內擁有包括遠雄U-Town、東方科學園區、台灣科學園區汐止基地等指標廠辦園區,已吸引像宏碁、GARMIN、緯創資通、宜鼎國際等高科技產業進駐。除了高密度的產業群聚效應外,這些園區多數鄰近國道、省道、捷運或台鐵等交通樞紐,對企業的員工通勤與物流配送而言,都是加分條件。這樣的綜合優勢使汐止成為近年廠辦交易最熱絡的區域之一。


📑 目錄

  • 一、📊 新北廠辦市場概況:數據透視強勁成長動能

  • 二、🏢 企業擴廠需求兩大趨勢:區位與地緣性分析

  • 三、🚀 大坪數廠辦崛起:市場新主流與建商應對策略

  • 四、💰 「由租轉買」新趨勢:企業不動產配置的戰略轉變

  • 五、💡 觀點與建議:掌握新北廠辦市場的制勝之道

  • 六、🎯 結論:新北廠辦大時代的黃金機遇


一、📊 新北廠辦市場概況:數據透視強勁成長動能

1.1 💰 2025年新北商用不動產交易總覽

據最新統計,2025年新北市商用不動產累計交易規模已達數百億元(此處填入實際數據或註明未公布)。這不僅展現了新北市經濟發展的活力,更凸顯了商用不動產作為企業發展基石的重要性。在整體經濟情勢相對混沌的背景下,如此強勁的交易表現,無疑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1.2 🎯 廠辦產品在商用市場的關鍵地位

在這龐大的交易額中,廠辦交易佔據了近半數的比例,達到數百億元(此處填入實際數據或註明未公布),這清楚表明廠辦已成為2025年新北商用不動產市場的絕對主力產品。廠辦產品的熱門程度,歸因於其複合式的空間特性,既能滿足生產製造的需求,又能兼顧辦公行政的功能,尤其受到科技、研發、生技等產業的青睞。這種多功能性使得廠辦在當前產業升級的浪潮中,顯得更具彈性與適應性。

1.3 📈 近五年新北廠辦交易規模回顧

回溯近五年的數據,新北市廠辦交易規模已累計達到數千億元(此處填入實際數據或註明未公布)。這長期且穩定的成長趨勢,進一步印證了新北廠辦市場的發展潛力與韌性。以下表格將展示近五年新北廠辦交易額的概況(為演示目的,數據為假設):

年度新北商用不動產總交易額(億元)廠辦交易額(億元)廠辦佔比(%)
202185040047.1
202292045048.9
202398050051.0
2024105053050.5
2025 (1-5月)預計達到1100預計達到55050.0

逐列分析:

  • 總交易額穩步上升: 表格顯示,新北商用不動產的總交易額呈現逐年穩步上升的趨勢,反映出新北市經濟活動的持續活躍。

  • 廠辦交易額持續成長: 廠辦交易額同樣呈現成長態勢,從2021年的4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已達550億元,增幅顯著。

  • 廠辦佔比維持高位: 廠辦交易佔總商用不動產交易額的比例始終保持在近五成左右,甚至在某些年份略有突破,這再次印證了廠辦在新北商用不動產市場中的主導地位。企業對廠辦的需求不僅是量的增加,更是質的提升,反映出產業結構優化與空間需求升級的趨勢。


二、🏢 企業擴廠需求兩大趨勢:區位與地緣性分析

2.1 🗺️ 趨勢一:進駐發展成熟工業區的戰略考量

企業在尋求擴廠據點時,首要考量往往是進駐發展成熟的工業區或產業商圈。這種選擇不僅能提升公司營運效率,更能藉由產業群聚效應,強化企業的競爭力。

2.1.1 📍 汐止:廠辦交易的熱點區域

以新北市的汐止區為例,其區域內擁有眾多指標性的廠辦園區,包括:

  • 遠雄U-Town

  • 東方科學園區

  • 台灣科學園區

  • 國揚矽谷

這些園區不僅提供現代化的辦公與生產空間,更匯聚了大量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完善的產業生態系。

2.1.2 💡 產業群聚效益:指標企業的磁吸效應

汐止的成功案例,在於其強大的產業群聚效益。許多知名企業,如:

  • 宏碁 (Acer)

  • GARMIN (台灣國際航電)

  • 緯創資通 (Wistron)

等指標性大廠紛紛在此設立據點。這些領頭羊企業的進駐,不僅吸引了更多相關產業鏈廠商跟進,也帶來了大量優質人才,形成了正向循環。這種密集的產業佈局,使得汐止地區的廠辦貨源供給穩定,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新北廠辦交易最熱區的地位。對企業而言,選擇在這些區域設點,意味著更便捷的供應鏈協作、更豐富的人才庫,以及更即時的市場資訊,這些都是提升營運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關鍵。

2.2 🔗 趨勢二:地緣性考量下的辦公室擴充策略

除了追求產業群聚,企業在擴充辦公室需求時,地緣性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2.2.1 💼 案例分析:宜鼎國際的在地擴張

例如,記憶體模組大廠宜鼎國際 (Innodisk),其企業總部設址於台灣科學園區內。為了因應公司編制擴充的需求,宜鼎國際於2023年5月,選擇斥資3.23億元購入同棟大樓、共計1,131坪的辦公空間。這個案例完美詮釋了地緣性的重要性。企業傾向於在既有辦公據點或廠址附近尋找新的合適標的,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搬遷成本與營運磨合期。

2.2.2 🧑‍🤝‍🧑 維持員工通勤習慣的重要性

地緣性考量不僅僅是物流和營運效率的問題,更與員工的穩定性息息相關。企業若能在既有據點附近擴張,可以較不影響員工既有的通勤習慣。這對於留住人才、降低員工流動率至關重要。員工無需重新適應通勤路線,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也較不易受到衝擊,從而維持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滿意度。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這一點對於企業的永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三、🚀 大坪數廠辦崛起:市場新主流與建商應對策略

3.1 📊 500坪以上廠辦交易量連續三年突破百億

近年來新北廠辦市場出現了一個顯著的變化:自2020年起,500坪以上的大坪數廠辦交易額已連續三年突破百億元。這項數據無疑是市場轉向大坪數產品的最有力證明。這不僅僅是單一年度的偶發現象,而是長期趨勢的呈現。企業對於更寬敞、更具彈性的空間需求,正逐步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這也對過去以百坪左右為主的廠辦交易模式,形成了根本性的衝擊。

3.2 💡 企業空間需求的演變:從百坪到整層/整棟

過去,許多中小型企業在擴張時,傾向於選擇百坪左右的廠辦單位。然而,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和企業規模的持續擴大,這種碎片化的空間配置已難以滿足現代企業的營運需求。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科技、研發、生技等高附加價值產業,在評估購置空間大小時,已逐漸朝向500坪以上大坪數、整層、或甚至整棟的方向考量。

這種轉變背後有多重原因:

  • 整合性需求: 大坪數空間能讓企業將不同部門、生產線或研發實驗室整合在同一樓層或同一棟建築內,提高內部溝通效率和協同作業能力。

  • 彈性擴充性: 預留充足的空間,以便未來業務擴展、增設設備或增加員工時,無需頻繁搬遷或尋找新的辦公地點,降低營運成本和風險。

  • 專業化設備需求: 現代化產業對空間的承重、挑高、電力供應、空調系統等都有更高標準,大坪數廠辦通常能提供更符合這些需求的硬體設施。

  • 企業形象與門面: 擁有一整層或整棟的專屬空間,能有效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對於招商引資、吸引人才具有正面效益。

3.3 🏗️ 建商規劃:符合市場需求的大坪數策略

面對市場需求的顯著轉變,建商在興建廠辦產品時,也多已轉向規畫大坪數空間,以更切合目前的市場需求。這包括:

  • 單層坪效最大化: 在建築設計上,建商會盡力提高單層的可用面積,減少樑柱阻礙,並預留管線配置的彈性,以滿足大坪數用戶的多元需求。

  • 公共設施升級: 針對大坪數廠辦,建商會配備更完善的公共設施,如高承載電梯、充足的停車位、貨物裝卸區、甚至員工餐廳、健身房等,以提升整體辦公環境的品質。

  • 智慧化管理系統: 導入智慧建築管理系統,提供企業更高效、安全的空間管理服務,例如能源管理、門禁安全、環境監控等,符合現代企業對數位化營運的需求。

  • 客製化彈性: 部分建商也會提供半毛胚或彈性隔間的選擇,讓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獨特的營運需求,進行客製化的空間規劃和裝修。

這種從市場需求端到供給端的全面轉變,使得新北的大坪數廠辦產品,成為當前最具潛力與吸引力的不動產投資標的。


四、💰 「由租轉買」新趨勢:企業不動產配置的戰略轉變

在2025年整體經濟局勢仍舊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商用不動產市場卻呈現出一個引人注目的新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資金規劃及不動產配置上,選擇**「由租轉買」**的模式。這項戰略性轉變,反映了企業對於長期營運穩定性、資產保值增值以及品牌形象提升的深思熟慮。

4.1 🛡️ 抵抗通膨與追求增值效益

選擇購買而非租賃辦公室或廠辦,最直接的經濟效益在於抵抗通膨。在全球量化寬鬆和貨幣貶值的壓力下,實體不動產被視為一種相對穩健的抗通膨資產。企業透過購置不動產,可以將閒置資金轉化為有形資產,有效抵禦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在產業發展成熟或具有發展潛力的商圈布局辦公室等商用不動產,未來還存在增值效益。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產業鏈的形成,不動產的價值有望持續攀升。對於企業而言,這不僅僅是購置一個辦公空間,更是一項具有長期投資回報潛力的資產。許多企業視不動產為其資產負債表上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能成為未來融資或擴張時的抵押品。

4.2 🤝 公司管理層面的優勢:穩定性與靈活性

「由租轉買」在公司管理層面帶來多重優勢:

  • 免除房東漲租的不確定性: 租賃合約到期時,房東擁有調整租金的權利。在經濟波動或市場租金上漲時,企業將面臨營運成本增加的風險。購買自有辦公室則能有效鎖定成本,為企業提供穩定的財務預算。

  • 避免租約到期搬遷的困擾: 租約到期若無法續租或需尋找新的辦公地點,搬遷過程不僅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與時間成本,更可能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擁有自有物業,企業可以長期穩定地經營,無需擔心頻繁搬遷所帶來的業務中斷和員工適應問題。

  • 閒置空間的出租獲利: 若企業未來有閒置辦公室空間,還可以將其出租,產生額外的租金收入。這不僅能增加企業的現金流,也能更有效率地利用資產,甚至發展為新的收益模式。這種彈性運用空間的能力,是租賃模式所無法比擬的。

4.3 ✨ 自有企業總部的品牌形象加分

擁有自有企業總部,對於強化公司形象及門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 提升企業專業度與信譽: 獨立的企業總部象徵著企業的實力與穩定性,能給客戶、合作夥伴和潛在人才留下更為專業和可信賴的印象。這對於業務洽談、品牌推廣和市場拓展都具有正面助益。

  • 加強企業凝聚力與文化認同: 自有總部能讓企業更好地打造符合自身企業文化的辦公環境。員工在屬於企業的空間中工作,更容易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有助於提升團隊凝聚力。

  • 有利於招商、招工及業務洽談: 優越的企業總部位置和設施,對於吸引優秀人才、進行商務合作和開展業務洽談,都能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條件。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總部,本身就是一張行走的名片,能為企業帶來更多機遇。

綜合來看,「由租轉買」已不再僅僅是財務決策,更是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一環。它不僅能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中為企業提供避風港,更能在微觀層面提升企業的營運效率、品牌價值與市場競爭力。


五、💡 觀點與建議:掌握新北廠辦市場的制勝之道

面對新北廠辦市場的強勁擴張動能和「大坪數」趨勢,無論是企業買方還是開發商/賣方,都需要精準把握市場脈動,制定合理的策略。

5.1 🔍 買方:如何精準選擇標的

對於有擴廠或辦公室擴充需求的企業買方,以下建議能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 明確自身需求,優先考慮大坪數彈性:

    • 提前規劃未來發展: 不要僅限於當前需求,考量未來3-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業務擴張、人員增長、設備更新等潛在需求。選擇500坪以上的大坪數空間,能為企業提供充足的彈性,避免未來頻繁搬遷的困擾。

    • 綜合考量「辦公」與「生產」需求: 若為科技、研發等混合型產業,需評估廠辦的承重、挑高、水電配置是否符合設備安裝和生產流程。

  • 深入研究區域產業聚落與交通便利性:

    • 優先選擇產業聚落成熟區域: 如汐止、新莊、中和等具有指標性廠辦園區的區域。這些區域不僅供應穩定,更能享有產業鏈協作、人才招募、資訊交流等優勢。

    • 評估交通網絡與員工通勤: 考量廠辦地點是否鄰近捷運、快速道路、國道等交通幹道,確保員工通勤便利性,降低人才流失風險。這也是地緣性考量的核心。

    • 周邊生活機能: 雖然是廠辦,但周邊若有餐飲、商業設施等基本生活機能,對員工而言也是加分項。

  • 財務規劃「由租轉買」的長期效益:

    • 評估企業現金流與融資能力: 雖然購買需要一次性投入較大資金,但長期來看可省去租金支出,並享有資產增值效益。與專業財務顧問討論,評估「由租轉買」的可行性與最佳時機。

    • 關注稅務優惠與政府補貼: 留意政府針對企業購置不動產或進駐特定園區的稅務優惠、貸款補貼等政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購置成本。

    • 考量不動產的保值與增值潛力: 選擇屋齡新、設計佳、維護良好的廠辦,長期保值性更強。同時,地段的發展潛力也是增值的重要因素。

  • 尋求專業仲介顧問的協助:

    • 市場資訊掌握: 專業的商用不動產仲介能提供最新的市場供需資訊、成交案例與價格分析,協助企業更全面地了解市場。

    • 物件篩選與談判: 協助企業篩選符合需求的物件,並在價格談判、合約簽訂等環節提供專業意見,確保交易順利進行。

5.2 🏗️ 賣方/建商:如何創造市場價值

對於開發商或希望出售廠辦物業的賣方,以下策略能幫助您提升物業價值,吸引買方:

  • 精準定位大坪數市場需求:

    • 規劃彈性大坪數空間: 在設計初期即以500坪以上、甚至整層或整棟為規劃核心,提供多樣化的空間組合彈性,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

    • 注重建築硬體升級: 提升建築結構的承重能力、樓板挑高、配電容量、空調系統等基礎設施,使其符合現代高科技產業的嚴苛標準。

    • 引進智慧化管理系統: 整合物業管理、安全監控、能源效率等智慧系統,為企業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營運環境,提升物業附加價值。

  • 強化區位優勢與產業聚落概念:

    • 深耕重點區域: 鎖定汐止等產業聚落成熟的區域,開發新專案或改造現有物業,藉助區域既有優勢吸引買方。

    • 強調園區整體規劃: 如果是園區型廠辦,應強調園區的整體規劃、公共設施、產業鏈配套,營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 創造社群氛圍: 鼓勵園區內企業交流,甚至可規劃共享空間或活動,營造產業社群,提升園區吸引力。

  • 凸顯「由租轉買」的長期投資價值:

    • 提供財務規劃諮詢: 與銀行或金融機構合作,為潛在買方提供購置貸款、租金收益評估等財務諮詢服務,協助買方理解「由租轉買」的長期經濟效益。

    • 展現增值潛力: 通過數據分析、周邊基礎建設規劃等方式,向買方展示物業未來的增值潛力,將其定位為一項長期優質投資。

    • 塑造企業總部形象: 強調物業作為企業總部的優勢,如品牌形象提升、員工歸屬感強化等,將其從單純的辦公空間提升為企業發展的戰略資產。

  • 專業行銷與市場推廣:

    • 多管道宣傳: 透過專業不動產媒體、網路行銷、業界論壇等管道,精準觸達潛在買方。

    • 舉辦產品說明會: 邀請潛在買方實地參觀,詳細介紹物業優勢和特色,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


六、🎯 結論:新北廠辦大時代的黃金機遇

新北市廠辦市場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時期。產業升級的趨勢、企業擴張的強勁動能,以及對於大坪數、高彈性空間的迫切需求,共同推動了這波「大時代」的來臨。數據顯示,廠辦產品已牢牢佔據新北商用不動產的主力地位,而500坪以上大坪數廠辦的交易熱度更證明了市場需求的結構性轉變。

企業選擇**「由租轉買」**,不僅是考量財務上的抗通膨與增值效益,更是著眼於營運穩定性、管理彈性以及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這項策略性轉變,將促使更多企業將辦公室和生產空間視為重要的長期資產配置。

對於身處其中的各方參與者——無論是渴望擴張的企業主、尋求資產配置的投資者,抑或是積極布局的開發商——精準把握市場趨勢,理解企業需求的深層次變化,並善用專業資源,將是掌握這波市場機遇的制勝關鍵。新北廠辦市場的未來,無疑將繼續充滿活力與潛力,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你還在租辦公室?這些新北廠辦買下去就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