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企業選地三準則一次整理 伺服器廠!中壢工業地標售場場完銷
次閱讀
中壢工業區近期標售案備受矚目,桃園市政府釋出逾萬坪土地,引爆市場熱議。因地段優越、緊鄰機場捷運與台31快速道路,加上周邊AI、電商物流與半導體產業進駐,帶動地價與廠辦需求水漲船高。本文深度解析此波標售案背景、歷次得標金額與投資人組成,並探討在地企業擴廠與建商聯手開發趨勢。除區域交通建設利多外,政策支持工業地產升級亦成背後推手。中壢工業區將不再只是製造聚落,更是智慧產業基地的核心地段。文章同步盤點周邊熱門交易案,協助企業與投資人洞察市場脈動與佈局契機,是掌握桃園產業地產趨勢的絕佳指南。
🔄企業選地三準則一次整理 伺服器廠!中壢工業地標售場場完銷
文章目錄
引言:伺服器大廠南俊國際急售中壢黃金工業地,桃園工業地產成投資新寵!
💰 南俊國際標售案深度解析
📈 台灣工業地產現況:桃園如何穩坐交易寶座?
🏆 桃園工業地產領跑全台的秘密
🔥 中壢工業區:地價穩步上漲的熱門區域
💡 投資中壢工業區的黃金機會
🗣️ 觀點與建議
結論:中壢工業區——穩健增值的工業地產明珠,開啟台灣產業新篇章!
引言:伺服器大廠南俊國際急售中壢黃金工業地,桃園工業地產成投資新寵!
在當前全球經濟波動、產業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台灣的工業地產市場卻展現出驚人的韌性與活力。特別是素有「台灣門戶」之稱的桃園市,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僅在工業用地與廠房交易類別中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第一,更成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中,獲得總投資金額最高的縣市,達到驚人的3900億元!這無疑強化了國內外廠商在桃園擴廠的信心,使得桃園工業地產成為炙手可熱的投資新寵。
近期,一宗來自伺服器滑軌大廠南俊國際(6584)的土地標售案,再次將市場目光聚焦於桃園工業地產的核心——中壢工業區。這塊位於20米寬南園路、擁有三面臨路優勢、面積高達2,770.9坪的乙種工業區空地,現正公開標售,底價為11.88億元。令人玩味的是,這塊地是南俊國際在2016年以8.7億元購入,並於2022年發包自地委建工程,原計畫用於興建新廠,如今卻決定轉手出售,預計可帶來超過3億元的稅前處分利益,大幅挹注每股稅前盈餘近5元!
南俊國際「不蓋新廠反賣地」的策略轉變,不僅反映了其在營運考量下的資產活化決策,更凸顯了中壢工業區土地驚人的增值潛力。在出口表現放緩的總體經濟環境下,為何工業土地價格仍能穩步上漲?特別是發展成熟、大廠群聚的工業區,如中壢、平鎮、大園、龜山等地,土地單價漲幅甚至介於4%~6%之間。究竟這塊中壢工業區的黃金空地,蘊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投資價值?它又將如何牽動台灣工業地產的未來走勢?本文將深入剖析南俊國際標售案的背後意涵,並帶您洞悉中壢工業區乃至桃園工業地產的無限商機與前景。
💰 南俊國際標售案深度解析
南俊國際此次出售中壢工業區土地的決策,不僅是一個企業的個案,更是當前工業地產市場動態、企業資產活化策略以及桃園區域發展潛力的綜合體現。
🔄 「不蓋新廠反賣地」的策略轉折:南俊國際的決策背後考量
企業背景:南俊國際(6584)是台灣知名的伺服器滑軌製造商,產品廣泛應用於資料中心、雲端運算等領域。
原計畫與現況:公司在2016年以8.7億元買下這塊土地,並於2022年發包自地委建工程,顯然原本有擴建新廠的計畫。然而,目前該地仍是「空地」,顯示新廠建設尚未開始或已暫停。
營運挑戰:報導提及「南俊國際上半年業績表現不如預期,營收來到1.23億元,是今年單月最高」。這點可能是導致其策略轉變的關鍵因素之一。在營收未達預期、市場需求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企業可能會重新評估資本支出計畫。
資產活化決策:
優化資產配置:將尚未投入生產的土地資產變現,可以使企業獲得流動資金,用於更緊急或更具效益的營運需求,例如投入研發、改善現有產線或償還債務。
降低資本開支風險:在景氣不確定性高時,暫緩大型建廠計畫可以避免資金長期套牢,降低未來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財務體質強化:出售土地可大幅改善公司的財務結構,特別是帶來可觀的處分利益,這對股東和投資者來說是利多。
市場時機把握:選擇在「工業土地價格穩步上漲」、且「發展成熟且大廠群聚的工業區」進行出售,顯示南俊國際精準把握了市場高點,以實現資產價值的最大化。
南俊國際的決策,是企業在面對營運壓力和市場機會時,所做的理性資產配置調整。
💲 7年增值3億!11.88億元底價的誘人利潤:財務效益與資產活化
購入成本:南俊國際在2016年以8.7億元購入。
標售底價:此次公開標售的底價為11.88億元。
增值幅度:短短7年時間,土地價值增值了約3.18億元(11.88億 - 8.7億),漲幅高達約36.55%。這充分證明了工業土地,尤其是在熱門區域的工業土地,具有極佳的保值和增值能力。
財務效益:
稅前處分利益超過3億元:這筆龐大的處分利益將直接反映在財報上,顯著提升公司的獲利能力。
挹注每股稅前盈餘近5元: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每股盈餘(EPS)是衡量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這筆處分利益將大幅提振南俊國際的EPS,對股價產生正面影響,提升投資人信心。
資金回籠:出售所得的11.88億元現金,將大幅充實南俊國際的營運資金,增加其財務彈性和再投資能力,例如投入更具成長潛力的新產品研發,或是用於改善現金流。
資產活化的成功案例:南俊國際的案例,可以被視為一個成功的資產活化案例。它將一筆閒置但具有高價值的資產,轉化為實質的現金流和利潤,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整體效益。
這種高額的增值,對於任何投資者來說都是極具吸引力的。
📍 中壢工業區2770.9坪乙工空地:稀缺性與高度應用彈性
土地面積:2,770.9坪:
這是一個適中且具備規模的面積,足以滿足中大型製造業的生產線需求,或大型物流倉儲中心的空間需求。在當前土地稀缺的市場中,如此面積的完整地塊非常難得。
使用分區:乙種工業地:
廣泛適用性:乙種工業區的土地使用限制相對較寬鬆,可興建多種類型的工廠、倉庫、辦公室等,適用於輕工業、一般製造業、高科技組裝、倉儲物流等多元產業。這提供了買家極大的靈活性,能根據自身業務需求進行規劃。
低門檻高效率:相較於特定產業專區,乙工土地的開發限制較少,能提高開發效率。
現況為空地:
最佳規劃彈性:這是一個極大的優勢。買家無需處理舊建築拆除、清理等問題,可以直接從零開始,完全按照自己的生產流程、設備需求和未來擴展願景,進行最優化的廠房設計和空間配置。
縮短建廠時程:空地可直接進入建照申請和施工階段,大幅縮短了專案的開發週期,對於急於投產的企業來說,這是巨大的時間和成本優勢。
區位條件:
坐落於20米寬的南園路:寬闊的道路確保了大型貨車進出的便利性,對物流運輸至關重要。
基地三面臨路:這種條件極為罕見。它不僅提供多個進出動線的彈性,有利於人流、車流分流,提升營運效率;也意味著更好的採光、通風和未來廣告效益,是絕佳的廠房選址條件。
南俊國際出售的這塊土地,結合了稀缺的大面積、高彈性的使用分區、空地現況以及優越的區位,是當前工業地產市場中不可多得的優質標的。
📈 台灣工業地產現況:桃園如何穩坐交易寶座?
台灣工業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是近年來不動產投資市場中的一大亮點。其背後的驅動力不僅來自於全球供應鏈重組帶來的台商回流,更有賴於各區域產業發展的獨特性。
📊 2023年最新數據:715億元成交量與34%市場貢獻
總體交易規模:報導指出,2023年,全台工業地產交易金額已達715億元。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反映了市場的高度活躍性。
不動產市場支柱:更重要的是,工業地產「為整體大型不動產投資市場貢獻34%的成交量」。這表明工業地產不再是零星交易,而是大型不動產投資市場的核心板塊之一,其交易規模與動能,足以影響整個不動產市場的表現。
強勁的需求面:這龐大的交易量,主要源於企業的剛性自用需求,而非單純的投資炒作。在當前全球產業佈局調整、供應鏈韌性受重視的背景下,台灣企業對自有廠房和土地的需求持續強勁。
這些數據清楚地描繪出工業地產在台灣經濟中的關鍵地位。
🌍 區域投資熱度分析:新北、桃園、新竹三強鼎立
三大熱點:在眾多縣市中,「新北市、桃園市與新竹縣市最受投資人與自用企業青睞」,這三個區域分別佔據了工業地產交易金額的前三名:
新北市:208億元
桃園市:195億元
新竹縣市:87億元
地理區位優勢:這三個區域均位於北台灣,地理位置相鄰,且各自擁有獨特的產業聚落和交通優勢,形成了北台灣重要的產業走廊。
產業互補性:三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產業互補性。新北承接雙北的產業外溢和高階服務業,新竹是台灣半導體和高科技研發的重鎮,而桃園則扮演著重要的生產製造和物流樞紐角色。
這三大區域的領先地位,反映了台灣產業發展的重心與未來趨勢。
🏭 產品類型差異化:桃園以生產製造需求為主導
新北與新竹:廠辦交易為大宗:
報導明確指出:「新北市與新竹縣市以廠辦交易為大宗,占比皆超過7成」。這表明這兩個區域的工業不動產需求,主要集中在研發辦公、科技服務、總部型辦公等高附加價值功能上。例如,新北市的內科、新竹的竹科周邊,皆是高科技研發與企業總部的聚集地,對高質量的辦公空間和研發中心需求殷切。
桃園市:生產製造為主要需求:
相對地,「桃園市則以生產製造為主要需求,7成交易為廠房與工業用地,總金額將近150億元」。這項數據直指桃園的核心功能:它是台灣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和物流樞紐。企業在此購買或興建的,主要是用於實際生產、加工、組裝的廠房,以及用於儲存、轉運貨物的工業用地和倉儲設施。
產業分工的體現:這種產品類型上的差異,精準地反映了台灣產業的區域分工。新北和新竹作為「頭腦」,負責研發與高階服務;而桃園則作為「身體」,承擔著大規模生產和高效物流的重任。這也解釋了為何桃園在工業用地與廠房這兩類產品的交易中,能遙遙領先其他縣市。
整體而言,台灣工業地產市場的熱度不減,而桃園市憑藉其獨特的產業定位和市場需求,穩穩地坐住了交易量和成交額的寶座,成為企業擴廠和投資者佈局的首選。
🏆 桃園工業地產領跑全台的秘密
桃園市能夠連續三年蟬聯台灣工業用地與廠房交易第一名,絕非偶然。這背後有著多重因素的加乘作用,共同構築了其獨特的競爭優勢,強化了廠商在此擴廠的信心。
👑 連續三年蟬聯工業用地與廠房交易冠軍:王者地位的確立
穩定的市場需求:連續三年的冠軍紀錄,證明了桃園工業地產市場具備高度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的需求。這不是短期炒作,而是來自企業真實的、剛性的生產和營運需求。
產業結構多元且紮實:桃園擁有涵蓋傳統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半導體、PCB、光電)、物流業等多元且健全的產業結構。這種多元化使得桃園不易受單一產業景氣波動的影響,更具韌性。
區位優勢無可取代:作為台灣的「國門之都」,桃園擁有海陸空三棲的交通優勢,是連接國際市場和台灣內需市場的關鍵節點,這對製造業的供應鏈管理和物流業的效率至關重要。
政策連續性與支持:地方政府在工業發展上的長期規劃與政策支持,為企業提供了穩定的投資環境,增加了其在桃園長期發展的信心。
💰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最大受惠者:3900億元資金活水
國家級政策利多:「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是台灣政府為吸引企業回流與留台、強化供應鏈韌性而推出的核心政策。
桃園領先全國:在總投資金額約3900億元中,「桃園市佔總投資金額約19%」,這使得桃園成為全國之中受惠最大的縣市。
實質資金挹注:這高達約3900億元的資金,是實實在在流入桃園的建設與擴廠資金。這些資金直接轉化為對工業土地、廠房、設備和人才的需求,為工業地產市場注入了強勁的活水。
強化投資信心:獲得國家級政策如此大規模的資金青睞,無疑是政府對桃園產業發展潛力的強力背書,這進一步堅定了企業在桃園擴大投資的信心。
📦 企業自用與物流零售業的雙重青睞:需求動能多元化
企業建廠自用偏好:報導明確指出「不僅企業建廠自用偏好桃園市」。這說明許多企業選擇在桃園購買土地或廠房,是為了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研發中心或營運總部,而非單純的投資行為。這種剛性的自用需求是工業地產市場最穩固的基石。
物流業積極拓展:桃園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網絡,是台灣最重要的物流樞紐。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對現代化、大型物流倉儲空間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物流業者為提升配送效率、降低成本,積極在桃園購地設倉,推升了工業土地需求。
零售業的倉儲需求:零售業,特別是連鎖零售業和綜合通路商,也需要大型物流中心來進行商品分揀、倉儲和配送。桃園作為連接北台灣消費市場和各地供應鏈的關鍵節點,自然成為零售業物流佈局的首選。
需求動能的多元性:企業自用、物流業、零售業等多方需求來源,使得桃園工業地產市場的需求動能更加多元化和穩定,不易受單一產業景氣影響。
綜上所述,桃園市之所以能領跑全台工業地產市場,是因為其結合了堅實的產業基礎、無可取代的交通優勢、國家級的政策支持以及多元化的強勁需求。這些因素共同築就了桃園作為台灣工業發展核心的王者地位。
🔥 中壢工業區:地價穩步上漲的熱門區域
在桃園市眾多工業區中,中壢工業區無疑是其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儘管當前出口表現放緩,但中壢工業區的土地價格仍能保持穩步上漲,這背後有其獨特的魅力與強勁的支撐。
⬆️ 4%~6%的年漲幅:成熟工業區的價值體現
逆勢上揚的價格:報導指出,即使在「今年出口表現放緩,科技業與製造業的產業表現各異」的背景下,桃園市的工業土地價格依然「穩步上漲」,特別是熱門區域如中壢、平鎮、大園、龜山工業區,「土地單價漲幅介於4%~6%之間」。
何謂「穩步上漲」:這表示價格是持續性、有依據地增長,而非短期炒作或劇烈波動。這種穩健的漲幅,反映了市場對該區域土地價值的長期看好。
成熟工業區的抗跌性:相較於新開發或邊陲區域,發展成熟的工業區因其完善的基礎設施、既有的產業聚落和穩定的營運環境,通常具有更強的抗跌性和增值潛力。中壢工業區正是典範。
買方剛性需求支撐:即使景氣有雜音,但對於「具備市場紅利的廠商」,以及需要「合用的生產用地與廠房」的企業,其購地設廠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甚至更為積極,這成為地價上漲的關鍵支撐。
🌐 大廠群聚效應:產業鏈完整與協同優勢
龍頭企業的磁吸力:中壢工業區長期以來就是許多國內外大廠的根據地,例如報導中提到的日月光半導體、台達電子等。這些龍頭企業的存在,本身就形成了強大的磁吸效應。
完整供應鏈形成:大廠的進駐會帶動其上下游供應商、配套服務商的跟進,共同在中壢工業區內或周邊形成一個完整且緊密的產業鏈。這意味著企業可以就近獲得原物料、零組件、專業代工和技術支持,大幅降低運輸成本、縮短交期,提升整體供應鏈效率。
知識與人才共享:產業群聚也促進了同業間的技術交流和人才流動,有利於創新和產業升級。區域內聚集了大量專業人才,形成具備特定產業技能的人才庫。
降低投資風險:對於新進廠商而言,選擇進入大廠群聚的工業區,意味著更高的產業鏈成熟度、更低的基礎設施風險,以及更明確的產業發展前景。
🌟 區位條件絕佳:20米南園路與三面臨路優勢
南俊國際標的印證:此次南俊國際標售的土地,正是中壢工業區內區位條件絕佳的代表。
20米寬的南園路:確保了重型運輸車輛的便捷通行,對於物流頻繁的製造業和倉儲業至關重要。
基地三面臨路:這是極其罕見且優越的條件。它提供了:
多向進出彈性:可根據生產流程或物流動線,彈性設置多個出入口,有效分流人車。
最大規劃自由度:多面臨路使得廠房設計可以有更多可能性,例如更好的採光、通風,以及更優化的內部空間佈局。
提升土地價值:多面臨路的土地在市場上通常比單面臨路的土地更具價值,因為其開發利用的效益更高。
與交通樞紐的連接:中壢工業區本身就緊鄰國道一號,未來更受惠於台鐵地下化、中原車站增設、以及與機場捷運、桃園捷運路網的串聯,使其交通可及性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綜合這些因素,中壢工業區不僅是桃園工業地產的熱門區域,更是具備長期穩健增值潛力的「黃金地段」,其地價的穩步上漲是市場對其綜合價值的認可。
💡 投資中壢工業區的黃金機會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南俊國際標售的中壢工業區土地,為投資者和自用企業提供了一個不容錯過的「黃金機會」。這不僅關乎一筆土地交易,更涉及對未來產業趨勢和資產配置的戰略判斷。
🚀 科技製造業的剛性需求:半導體、光學、電腦周邊最積極
需求主導:儘管整體出口表現放緩,但報導明確指出,「部分具備市場紅利的廠商,對於合用的生產用地與廠房展現購買意願,以半導體、光學與電腦周邊設備業最積極」。這揭示了當前工業地產市場的主要驅動力。
高附加價值產業:半導體、光學和電腦周邊設備業屬於高科技、高附加價值的產業。這些產業的企業,即使面對景氣波動,也可能因新技術迭代、產能擴張需求或供應鏈重組等因素,而有強勁的擴廠需求。
中壢的產業基礎:中壢工業區本身就已群聚了許多科技大廠(如日月光、台達電),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系統。這使得相關產業的企業在此設廠,可以享受成熟供應鏈、技術人才庫和產業協同效應的優勢。
稀缺性下的競爭:當這些「最積極」的產業都在尋找合適的生產用地時,像南俊國際這樣面積適中、區位條件又優越的乙工空地,將成為它們競相爭奪的目標。
對於這些有剛性擴廠需求的企業,抓住此次機會,意味著能為未來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發展鎖定關鍵生產基地。
📈 空地現況的設計彈性:自建廠房的最高效益
無舊建物束縛:標的為「空地」,這是它最大的優勢之一。相較於帶有舊廠房的土地,買方無需承擔拆除舊建物的成本和時間,也無需處理廢棄物。
完全客製化設計:空地提供了最大的設計自由度。買方可以完全根據自身產業的特殊需求,例如:
生產流程優化:依照最有效率的生產線佈局來設計廠房空間。
設備彈性 배치:預留未來大型設備安裝、自動化系統導入的空間和承載能力。
智慧化廠房規劃:從設計之初就融入智慧化管理系統、綠色建築概念,提升廠房的運營效率和環境友善度。
縮短開發時程:空地可直接進入建照申請和施工階段,大幅縮短了從購地到投產的時間,對於爭取市場先機的企業來說,這是巨大的競爭優勢。
最大化土地價值:透過精心設計和規劃,企業可以最大化土地的利用效率,例如申請工業區立體化獎勵,增加容積率,從而提升單位土地的產出效益。
💼 活化資產與資金配置:南俊國際案例的啟示
企業資產活化範本:南俊國際以8.7億元買進,7年後以11.88億元底價轉手,創造了超過3億元的稅前處分利益。這不僅是一筆成功的投資,更是企業在特定經營階段,將非核心資產進行有效活化,以優化財務結構、增加現金流、並將資金投入更具效益領域的經典案例。
資金運用靈活性:對於賣方南俊國際而言,這筆資金可以回流用於核心業務的研發、市場拓展、現有產能升級,甚至可以用於償還負債或作為股東回報。對於買方而言,雖然是投入,但取得的是一筆極具潛力、且可為長期發展提供穩固基礎的實體資產。
投資策略多樣化:這個案例也提醒了投資者,在不動產市場中,不僅可以透過傳統的「買地建廠」模式獲利,透過精準的「買進-持有-活化/轉手」策略,也能在合適的時機實現可觀的資本利得。
總之,中壢工業區的這塊土地,結合了產業的剛性需求、土地本身的優越條件以及市場的增值趨勢,為具備前瞻眼光的企業和投資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黃金機會」。
🗣️ 觀點與建議
針對南俊國際標售中壢工業區土地的事件,以及當前桃園工業地產市場的熱況,我們將從不同角色的角度提供觀點與建議。
🎯 對於潛在買家/廠商:把握時機,精準佈局
立即行動,評估機會:中壢工業區是桃園的產業核心,而此標的具備三面臨路、20米寬南園路、乙工空地等極佳條件,在工業土地稀缺的現況下,是市場上難得一見的優質大型地塊。對於有擴廠、設廠或建立高效率物流中心需求的半導體、光學、電腦周邊設備等科技製造業,或是需要大面積倉儲空間的物流與零售業者,應立刻組織團隊,對此標的進行全面的評估與規劃,爭取在明年1月大選後開標時,以最具競爭力的價格取得。
戰略性考慮長期效益:不僅要看眼前的價格,更要考量取得這塊土地對於企業未來5-10年乃至更長遠的戰略價值。包含其能否提升供應鏈韌性、降低營運成本、拓展新市場,以及在產業升級轉型中的關鍵作用。同時,可考慮將智慧製造、綠能設施(如屋頂太陽能)等前瞻概念納入新廠規劃,最大化土地的長期效益。
掌握融資與政策優惠:提前與銀行溝通融資方案,並積極了解政府針對「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等政策所提供的購地、建廠、設備更新等相關獎勵與補助,以降低投資門檻,提升投資回報率。
💰 對於投資者:穩健獲利,長期持有
中壢核心區具備避險與增值雙重優勢: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較高的環境下,發展成熟且大廠群聚的中壢工業區,其工業土地展現出穩步上漲的抗跌性與增值潛力(年漲幅4%~6%)。工業土地作為實體資產,具備良好的抗通膨特性,適合追求穩健回報的長期投資者。
評估多種獲利模式:除了土地本身的增值,投資者可評估購入後興建標準化廠房或現代化物流倉儲,然後透過出租收取穩定租金收益的模式。考量中壢工業區的產業群聚效應和強勁的物流倉儲需求,租賃市場前景看好。
關注區域總體發展:除了工業區內部,也要關注中壢市整體發展,例如「三心六線」計畫、台鐵地下化、中原車站增設,以及國泰人壽在中原營區的商業開發案。這些基礎設施和商業機能的提升,將直接帶動周邊土地價值和租金水平,為長期持有帶來更多價值。
🏛️ 對於政府部門:政策引導,持續優化
穩定工業土地供給與價格:儘管目前市場需求強勁,政府仍應持續盤點閒置工業用地,加速老舊工業區的更新與活化,並適度規劃新興工業區,確保市場有穩定的土地供給,避免地價過度飆升而影響產業競爭力。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投入中壢工業區及其周邊的交通路網、水電供應、數位基礎設施、以及環保處理設施的優化與擴建,為企業提供更高效、更具韌性的營運環境。特別是台鐵地下化與捷運網路的銜接,應確保工程進度與未來運營順暢。
推動產業升級與人才培育:透過政策獎勵,鼓勵工業區內的企業進行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同時,加強產學合作,培養符合半導體、光學、電腦周邊等重點產業需求的人才,並提升中壢周邊的生活機能,打造宜居宜業的產業環境,吸引高階人才落腳。
結論:中壢工業區——穩健增值的工業地產明珠,開啟台灣產業新篇章!
南俊國際此次標售中壢工業區的黃金空地,不僅為企業自身創造了可觀的資產活化效益,更為市場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再次印證了桃園工業地產,特別是中壢工業區,作為台灣產業發展核心與投資熱點的堅實地位。
這塊位於中壢工業區,具備2,770.9坪乙種工業用地、三面臨路、現況為空地的稀有標的,其7年增值3億元的驚人表現,生動詮釋了在強勁的企業自用需求與穩定的市場環境下,工業土地所蘊藏的巨大潛力。即便在當前出口表現放緩的總體氛圍中,半導體、光學、電腦周邊等具備市場紅利的科技製造業,對「合用生產用地」的積極態度,持續支撐著中壢等熱門工業區地價的穩步上漲。
桃園市之所以能連續三年蟬聯全台工業用地與廠房交易冠軍,並成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的最大受惠者,正因為它集多元產業優勢、海陸空交通樞紐地位於一身,並獲得政府與私部門的共同加碼投資。中壢工業區作為其中的佼佼者,不僅擁有完善的大廠群聚效應,其絕佳的區位條件和未來交通利多(如台鐵地下化與捷運串聯),更使其成為各類企業佈局台灣市場的理想選擇。
對於渴望擴大生產基地、優化物流效率的企業,以及尋求穩健資產配置的投資者而言,中壢工業區的這塊黃金空地,無疑是當前市場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它不僅提供了高度的規劃彈性,更能讓投資者共享桃園工業地產的增值紅利,為台灣產業的未來發展,開啟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篇章!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