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馥華大都會完工+中興都更案開跑,新北南勢角變天了?

作者:小編 於 2025-07-29
33
次閱讀

馥華建設近期在新北中和地區動作頻頻,標誌著當地房市迎來新一波發展高潮。其旗下的「馥華大都會合宜宅」已順利完工,為區域提供了高品質的住宅選擇,滿足市場對合宜住宅的強烈需求。同時,馥華集團在中和的「中興都更案」正式啟動,將利用近萬坪的土地資源,結合商業與住宅規劃,打造具備優越交通與生活機能的都市更新範例。這些重大項目不僅提升了中和地區的都市面貌,也預示著未來房價具備一定的上漲潛力。馥華利用鄰近環狀線橋和站的優勢,強化地段價值,並配合商辦、商場等多元商業元素,為居民打造更便利的生活環境。整體而言,馥華在中和的系列開發案將成為新北市房地產市場的重要焦點,吸引投資者及購屋族的目光,預期將推動區域房市持續升溫。

🏗️馥華大都會完工+中興都更案開跑,新北南勢角變天了?


📚 目錄

  • 引言:中和近萬坪都更案再啟動,誰是新主角?

  • 💔 緣盡情未了:大洋塑膠與冠德建設的8年情斷

  • 🤝 新歡駕到:馥華集團如何拿下萬坪都更案?

  • 🎯 馥華的野心:雙基地整合,打造中和新地標!

  • 📈 房市動態:中和都更案對區域房價的影響?

  • 💡 深度觀點與建議:大洋中和舊廠都更案的挑戰與機遇

  • 💡 結論:中和都更再出發,繪就城市新面貌!

  • 常見問題Q&A


引言:中和近萬坪都更案再啟動,誰是新主角?

新北市中和區,一個位於雙北核心、交通便捷的區域,向來是房市開發的兵家必爭之地。然而,一塊備受矚目的 「大洋塑膠中和舊廠」 都更案,卻在去年四月投下震撼彈——與原合作夥伴冠德建設,苦熬八年後,宣告和平分手!這塊面積近 萬坪 的黃金素地,其開發進度因此蒙上一層陰影。

正當外界揣測這塊重量級土地的未來走向時,七個月後,新的合作夥伴赫然浮現!由深耕新北的實力派建商 「馥華集團」 接棒,與大洋塑膠簽訂了合建分屋契約,讓這塊近萬坪的都更案得以重啟!更令人振奮的是,馥華集團在該地塊隔壁還擁有一塊 6800 坪 的土地,這意味著未來這兩塊基地將有機會合併開發,總面積可望突破 1.6 萬坪,成為中和地區僅存的超大型複合式開發案!

究竟這場「舊愛去,新歡來」的都更案有何玄機?馥華集團的加入,將為中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未來住宅開價會上看 7 字頭嗎?本文將深入剖析這起備受矚目的都更案,帶您一窺其潛力與未來發展!


💔 緣盡情未了:大洋塑膠與冠德建設的8年情斷

「大洋中和舊廠」都更案,原本由大洋塑膠與上市建商冠德建設攜手合作,歷經八年漫長等待,卻在去年四月宣告破局。這段原本被看好的「聯姻」,最終為何走向終點?

苦熬八載,為何最終破局?

這塊位於中和的黃金地段,原為工業用地,在 2012 年 成功變更為住宅用地。原土地面積達 15730 坪,在扣除 37% 的捐地後,實際可開發面積仍高達 9912 坪,並且已完成重劃,具備立即開發的條件。然而,儘管地塊條件優越,與冠德建設的合作卻遲遲無法開花結果。

  • 原因分析:開發方向歧見

    • 據悉,導致雙方合作破局的關鍵原因在於 「對開發案方向有不同想法」。大型都更案往往涉及複雜的規劃、財務與市場判斷,合作雙方對於產品定位、開發時程、投入成本與預期收益等,若無法達成高度共識,就可能產生摩擦。

    • 可能是冠德偏向較保守的住宅開發,而大洋塑膠可能希望導入更多元或更具前瞻性的規劃;或者在成本分攤、利潤分配等細節上未能達成一致。

💡 我們的觀點: 都更案的漫長審核期和複雜性,使得開發商與地主之間必須有極高的默契和彈性。一旦雙方對核心利益和發展方向產生分歧,即便再好的地段,也可能面臨合作終止的局面。八年的苦熬,凸顯了都更案的不確定性與挑戰。

🎯 冠德建設的戰略考量:輕資產策略的背後

冠德建設董事長曾公開表示,為降低負債比,「時間拖太長的開發案該砍就砍」。這句話透露了冠德建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戰略考量。

  • 降低負債比: 在房市景氣波動、融資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降低負債比是許多建商追求財務穩健的重要目標。

  • 資金週轉效率: 每個大型開發案都牽動龐大資金。若案件進度延宕,資金長期鎖定,將影響企業的資金週轉效率和投入新案的能力。

  • 風險控管: 長時間的等待也意味著面對更多市場變數,如政策調整、市場供需變化等。及早止損,能有效控制風險。

💡 我們的觀點: 冠德建設選擇與大洋塑膠分手,並非表示該案無潛力,而是其在 「企業經營策略」 上的考量。在追求財務健康和資金效益最大化的原則下,適時放手不符合企業發展節奏的項目,也是一種明智的決策。這也為後來的馥華集團提供了接手的機會。


🤝 新歡駕到:馥華集團如何拿下萬坪都更案?

就在冠德與大洋分手七個月後,新的合作夥伴——馥華集團——正式浮出水面,為這塊萬坪黃金都更案注入新的生命力。

強強聯手:大洋與馥華的合作模式與期待

大洋塑膠透過發布重訊,宣布其子公司常新欣業與馥華集團旗下的馥羽開發建設簽訂 「合建分屋契約」

  • 合建分屋: 這是都更案常見的合作模式。地主提供土地,建商負責資金投入、規劃設計、營建施工及銷售,最後雙方依約定比例分配完工後的房屋或銷售利潤。

  • 馥華集團的實力: 馥華集團在新北市深耕多年,擁有豐富的開發經驗和良好的品牌口碑,尤其在住宅市場表現亮眼。其在地深耕的優勢,使其對中和地區的市場特性和消費者需求有更深的理解。

  • 大洋塑膠的期待: 結束與冠德的長期等待後,大洋塑膠選擇與馥華合作,顯示其對馥華開發能力和推案速度的信任,希望能加速舊廠活化。

💡 我們的觀點: 大洋塑膠選擇馥華集團,或許正是看中其在地深耕的經驗和較為靈活的開發策略。對於馥華而言,能夠拿下這塊中和稀有的大型開發案,更是對其品牌實力的一大肯定,也為其在新北的佈局增添了重磅籌碼。

🗺️ 萬坪基地:中和地區僅存的超大開發案

馥華集團在接手此案後,強調了該開發案的 「稀有性」:面積高達 9912 坪,是 「中和地區僅存的大型土地變更開發案」

  • 戰略地位: 位於中和,鄰近環狀線橋和站,交通便利性極高,是連接雙北的重要樞紐。

  • 稀有性: 在大台北地區,尤其是在成熟的市區,能夠取得近萬坪且已完成地目變更與重劃的素地,幾乎是鳳毛麟角。這使得該案在市場上具有極高的獨特性和競爭力。

  • 發展潛力: 大基地開發意味著更大的規劃彈性,可以引入更多元的功能,打造更具規模和影響力的綜合社區。

💡 我們的觀點: 土地的稀有性決定了開發案的價值。在土地資源日益稀缺的雙北地區,這塊近萬坪的都更案無疑是一塊超級肥肉,其未來開發成果將對中和乃至整個新北的城市面貌產生重要影響。馥華集團能拿下此案,顯示其獨到的眼光和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


🎯 馥華的野心:雙基地整合,打造中和新地標!

馥華集團拿下大洋中和舊廠都更案後,其最大的戰略優勢在於其在舊廠隔壁還持有一塊面積達 6800 坪 的土地。這兩塊基地相鄰,為馥華提供了 「雙基地整合」 的絕佳機會,將催生出一個超越萬坪的超級開發案,其規劃空間與彈性將是前所未有的。

🚀 1.6萬坪巨型開發:大洋舊廠與隔壁土地的完美結合

  • 總面積破 1.6 萬坪: 將大洋舊廠的 9912 坪與馥華自有的 6800 坪土地合併,總開發面積將超過 16712 坪。這將是中和區近年來極為罕見的超大型開發案。

  • 規劃上的巨幅空間與彈性:

    • 整體社區概念: 如此巨大的基地,不再是單一住宅大樓或商辦,而可以規劃成一個具備完整機能的 「微型城市」「大型複合式社區」

    • 綠化與公共設施: 能夠設置更寬敞的開放空間、綠化帶、公園,並規劃更多元的公共設施,提升居住品質。

    • 交通動線優化: 在大基地內可以更有效地規劃車行與人行動線,甚至考慮連接外部交通。

💡 我們的觀點: 雙基地整合是馥華集團在此案中最具策略性的優勢。這不僅讓其開發規模遠超一般建案,更能使其在產品規劃上跳脫框架,打造出一個具有地標性意義的綜合開發案,進而最大化土地價值。

🏢 複合式規劃:商辦、商場、住宅的黃金組合

馥華集團明確表示,在 「雙贏的局面」 下,未來的開發規劃將是多元且豐富的。

  • 商業區部分:

    • 商辦: 中和地區對高品質商辦的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鄰近捷運站的區位,能吸引企業進駐,創造就業機會。

    • 商場元素: 除了商辦,也可能導入 「商場元素」。這是一個關鍵的加分項,意味著未來該區域將不僅提供居住空間,更能提供購物、餐飲、娛樂等商業機能,大幅提升區域的生活便利性與吸引力。

  • 住宅部分:

    • 市場供不應求: 中和地區的住宅市場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需求穩定。

    • 交通機能: 鄰近環狀線橋和站,通勤便利性高,是吸引購屋族群的重要因素。

    • 大基地開發帶來的商業機能加分: 商業區的引入,將使住宅產品具備周邊生活機能的優勢,對住宅價值產生加分效果。

💡 我們的觀點: 這種 「住商複合式」 的開發模式,是當前大型都更案的趨勢。它能創造土地使用的最大效益,並為區域帶來多元的發展活力。商場的導入尤其值得期待,它將填補中和部分區域商業機能的缺口,為居民帶來更豐富的消費選擇。

💡 交通機能加持:環狀線橋和站的都更磁吸效應

該案 「鄰近環狀線橋和站」 是一個無法被忽視的黃金優勢。

  • 捷運宅效應: 捷運站周邊的房產一直以來都是市場上的熱門產品,享有「捷運宅」的增值光環。

  • 通勤便利性: 環狀線串聯了新北市多個行政區,並可與多條捷運線轉乘,大幅提升了通勤的便利性,吸引了跨區的購屋族群。

  • 人潮與商機: 捷運站帶來的人流,也能為商辦和商場提供穩定的客源,活絡周邊經濟。

💡 我們的觀點: 交通機能是決定不動產價值的關鍵要素之一。環狀線橋和站的便捷性,為該案提供了強大的交通支撐,使得未來的商辦、商場和住宅都具備極高的市場吸引力。


📈 房市動態:中和都更案對區域房價的影響?

這塊近萬坪的黃金都更案重啟,對中和甚至新北市的房市都將產生重大影響。市場預期,在多重利多因素加持下,該案的開價將會突破區域行情。

💰 開價7字頭不是夢?馥華品牌力與市場供需分析

  • 馥華於新北市的品牌力: 馥華集團在新北累積了良好的口碑和推案實績,其品牌力能為產品帶來溢價空間。

  • 市場供不應求: 中和地區長期以來住宅供給量相對有限,而購屋需求旺盛,使得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 區域房價上攀: 近來新店、永和等相鄰區域的房價已呈現明顯上漲趨勢,這將對中和的房價形成推升作用。

  • 稀有大基地開發: 前述提及的近萬坪甚至超過 1.6 萬坪的超大基地開發,其稀有性本身就具備更高的價值。

綜合以上因素,馥華內部預期 「屆時開價7字頭應不是問題」,甚至可能上看更高價位。

💡 我們的觀點: 從目前市場環境來看,7字頭的開價並非不可能。尤其考慮到該案的區位、規模、複合式規劃以及捷運機能,其產品的稀有性和獨特性足以支撐更高的價格。對於購屋者而言,這將是中和市場的指標性個案。

🏡 住宅產品潛力:交通與商業機能雙重加分

該案的住宅部分,將受惠於其 「大基地開發所帶來的商業機能」「交通機能」 雙重加分效果。

  • 生活便利性: 若規劃引入商場,未來居民下樓即可享有購物、餐飲、娛樂等便利,無需開車或遠行。

  • 增值潛力: 具有完善商業機能和交通優勢的住宅,其長期保值與增值潛力通常優於其他地區的產品。

  • 多元產品選擇: 大基地也意味著可以規劃更多元的住宅產品類型,從套房到大坪數豪宅,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 我們的觀點: 這種「住商複合」的模式,為現代都市人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環境。它不僅滿足了居住的基本需求,更將生活、工作、娛樂融合為一,創造出高品質的居住體驗,這將是吸引高資產族群的重要誘因。

🎯 周邊房價參考:新店、永和的房價啟示

馥華提到 「近來新店、永和等區房價上攀」,這為中和舊廠都更案的開價提供了重要的市場參考。

  • 區域連動效應: 新店和永和與中和地理位置相近,彼此的房價波動會相互影響。當這些區域的房價向上提升時,中和作為核心區域,自然也會受到帶動。

  • 比價效應: 購屋者在選擇物件時,會進行區域比價。若中和擁有更優越的開發條件(如大基地、捷運、複合機能),其價格相對新店、永和的高價產品就更具競爭力。

💡 我們的觀點: 觀察周邊區域房價是預測新案價格的重要依據。新店、永和等地的房價表現,為中和舊廠都更案的潛力提供了堅實的市場數據支持。


💡 深度觀點與建議:大洋中和舊廠都更案的挑戰與機遇

大洋中和舊廠都更案的重啟,無疑為中和地區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任何大型開發案都伴隨著挑戰與機遇,如何在開發過程中最大化效益,同時降低負面影響,是關鍵所在。

🚧 施工與交通影響:如何將陣痛期降至最低?

大型建案的施工期漫長,不可避免地會對周邊居民的交通和生活造成一定影響。

  • 交通擁塞: 大量工程車輛進出,可能導致周邊道路交通擁塞。

  • 噪音與粉塵: 施工期間產生的噪音、粉塵,可能影響居民生活品質。

我們的建議:

  • 完善交通疏導計畫: 建設單位應與新北市政府交通局密切合作,提前規劃詳細的交通疏導方案,並透過媒體、社區公告等方式廣泛宣傳,告知居民改道資訊。

  • 降低環境影響: 施工過程中應採取有效措施,如設置隔音牆、灑水降塵、定期清理施工周邊環境,將噪音和粉塵的影響降到最低。

  • 建立溝通平台: 設立專責單位或溝通窗口,及時回應居民的意見和投訴,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 商業機能導入:帶動區域發展的火車頭

若該案成功導入商場元素,將對周邊區域產生巨大的帶動效應。

  • 提升生活便利性: 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多元的購物、餐飲、休閒選擇,提升生活品質。

  • 創造就業機會: 商場與商辦的進駐,將創造大量零售、服務、辦公等相關工作機會。

  • 活絡區域經濟: 吸引人流與金流,帶動周邊店面和產業發展,形成新的商業聚落。

我們的建議:

  • 精準市場定位: 商場規劃應充分研究中和及周邊區域的消費潛力與未滿足需求,引進具特色的品牌和業態,避免同質化競爭。

  • 與在地文化結合: 考慮將中和在地特色融入商場設計或活動中,提升在地認同感。

  • 交通接駁規劃: 除捷運外,可考慮增加周邊公車路線或提供接駁服務,方便非捷運沿線居民前往。

🏗️ 品牌力與產品規劃:建商如何搶攻市場?

馥華集團的品牌力與產品規劃將是決定該案市場表現的關鍵。

  • 強化品牌形象: 馥華應持續強化其在新北地區的優質建商形象,透過精緻的規劃、高品質的營建和完善的售後服務,提升消費者信心。

  • 差異化產品策略: 在住宅產品方面,除了考慮市場主流需求,也可針對特定客群(如小家庭、退休族、高資產族群)推出差異化產品。

  • 智慧科技導入: 考慮將智慧居家系統、綠能環保設計等現代科技融入建築規劃,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我們的建議:

  • 多媒體行銷: 利用社群媒體、虛擬實境(VR)賞屋等方式,提前預熱市場,吸引潛在購屋者。

  • 舉辦說明會: 針對都更案的特性,定期舉辦說明會,解答民眾疑問,提升透明度。


💡 結論:中和都更再出發,繪就城市新面貌!

中和「大洋塑膠舊廠」都更案,在歷經八年波折與合作夥伴更迭後,終於由 馥華集團 接棒重啟,為這塊近萬坪的黃金地塊帶來新的開發契機。這不僅是單一建案的推動,更是中和城市發展的重要一環。

馥華集團巧妙地整合大洋舊廠與自身持有的隔壁土地,形成總面積超過 1.6 萬坪 的超級開發案,這使其在規劃上擁有前所未有的彈性與空間。從初期規劃的商辦、商場到住宅的複合式開發,加上緊鄰環狀線橋和站的交通優勢,預示著該案將成為中和地區未來的 「新地標」

市場對於該案的期待也反映在房價預期上,開價上看 7 字頭 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這不僅是對馥華品牌力的肯定,更是對中和核心區位價值和大型複合開發案潛力的信心展現。

儘管大型都更案的施工過程難免帶來交通與環境的陣痛,但只要建商與政府能做好完善規劃與溝通,並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其中,這項都更案的完成,必將大幅提升中和的生活機能、商業活力與城市面貌,為居民帶來更美好的未來!我們共同期待這塊黃金土地的華麗轉身,為中和繪就一幅嶄新的城市藍圖!


常見問題Q&A

Q1:中和「大洋塑膠舊廠」都更案的土地面積有多大? A1:原土地 1 萬 5730 坪,扣除 37% 捐地後,開發面積為 9912 坪

Q2:這個都更案為何會與冠德建設分手? A2:據悉原因是 雙方對開發案方向有不同想法,且冠德建設考量到降低負債比,認為時間拖太長的開發案該適時止損。

Q3:誰是接手大洋塑膠舊廠都更案的新合作夥伴? A3:由 馥華集團 旗下的馥羽開發建設接手,並與大洋塑膠子公司常新欣業簽訂合建分屋契約。

Q4:馥華集團在此案中還有什麼額外優勢? A4:馥華集團在隔壁還持有一塊 6800 坪 土地,未來這兩塊基地可以一同進行開發,總面積將超過 1.6 萬坪,規劃空間與彈性更大。

Q5:這個都更案未來將如何規劃?對房價有何預期? A5:規劃將是 商辦、商場與住宅的複合式開發。由於鄰近環狀線橋和站,且為中和稀有的大型開發案,加上馥華的品牌力,預計住宅部分開價 7 字頭應不是問題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馥華大都會完工+中興都更案開跑,新北南勢角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