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農地可以變建地?解密三股里爭農四背後的七股科技工業區版圖擴張

作者:小編 於 2025-07-23
94
次閱讀

台南七股區三股里為因應南科與七股科技工業區發展所帶來的腹地需求,積極爭取將三股國小西側約十四公頃農地改劃為「農業發展地區第四類」(簡稱農四)。當地居民期望透過農四劃設,爭取4至5公頃土地具備開發潛力,以改善聚落周邊發展受限的困境。然地政局指出,國土功能分區仍須內政部審查,地方對農四為建地的誤解需澄清。面對中央與地方對土地用途的認知落差,此案凸顯農村發展、土地政策與產業擴張的多方角力。本文將深入解析三股改劃案背景、國土法制度與地方訴求,提出兼顧區域發展與土地正義的可能解方。

🌾農地可以變建地?解密三股里爭農四背後的七股科技工業區版圖擴張

目錄

  • 引言: 南科光環下的土地挑戰

  • 台南科技工業區: 發展脈動與周邊效應

  • 三股里的困境與訴求: 鄉村發展的十字路口

  • 國土功能分區解析: 農一、農二、農四,傻傻分不清?

  • 政府的回應與潛在解決方案: 政策彈性與地方翻案機會

  • 專家觀點與建議: 多方共贏的可能性

  • 結論: 共創永續發展的台南未來


引言:南科光環下的土地挑戰

✨ 台南,這座融合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城市,正在經歷一場結構性的轉變。過去以農漁業與傳統產業聞名的台南,如今因為**南科(台南科學園區)**的快速崛起,躍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鏈中的核心樞紐,吸引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等科技巨頭在此投資設廠。南科帶來的不只是就業機會與經濟成長,更是一場城市空間與土地資源重分配的深層革命。

從永康、新市,到善化,再往北擴展至安定、七股、將軍,這些曾經純樸的農漁村,正在感受到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強烈推進力。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便是七股區三股里居民爭取農地改劃為「農業發展地區第四類(農四)」的行動。這場看似地方性的劃設爭議,背後實則蘊藏著土地正義、農村生存、都市發展與政策彈性等多重議題的交織碰撞。

南科所引動的不僅是產業鏈上下游的聚集,也同步帶來人口流入、住宅需求爆增、區域交通重整,以及工業區腹地的迫切擴張需求。三股里,正好位於未來七股科技工業區向外拓展的潛在範圍之中,地理位置優越,鄰近台61線快速道路,具備極高的區位價值。然而,三股里目前大多數土地仍屬於非都市土地中的「農一」或「農二」類別,在現行的國土計畫制度下,無法作為合法建地使用,居民多年來對於土地使用受限早有怨言。

而在這樣的土地制度與發展壓力的交會點上,地方的聲音不容忽視。三股國小西側約十四公頃的農地,過去多半作為低度農作或閒置土地,居民期盼其中的四至五公頃能劃設為「農四」,不僅是因應科工區發展可能帶來的人口與機能需求,更是希望替下一代子孫保留一塊可以生活、創業、安身立命的空間。這不僅是地方對土地使用自由的訴求,更是一場關於農村生存權與城市規劃權的對話。

然而,這項訴求也引發了諸多制度面與政策層面的討論。台灣在2016年通過《國土計畫法》後,推動全國土地重新分區作業,並強調土地用途應以永續利用為原則。在南市版本的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中,地政局與都發局針對地方提出的逾700件劃設異議進行調整,但對於農四劃設的認知與誤解依然廣泛存在。許多民眾誤認農四就是建地,期望透過改劃立即獲利,而這也讓地方與中央之間的溝通面臨困難。

本篇文章將以政策、地方、法律、發展、社區意見五大視角,深入解析三股改劃農四案背後的多重脈絡與爭議。首先,我們將回顧七股科技工業區的形成背景及其對地方空間結構的衝擊;接著,釐清國土計畫法與農四區劃設的實務意義;再來,深入探討三股里里長與居民的實地訴求與規劃構想;同時,也整理地政局與都發局的制度性說明與回應;最後,從專家學者與全台其他農四案例中歸納觀點,並提出具體建議,期能為台南未來發展提供一個兼顧成長與公平、效率與正義的可能解方。

在這場城市轉骨、區域轉型的大棋局中,三股只是一枚小小的棋子,卻也可能成為土地制度改革與地方治理創新的起點。透過本篇文章,我們希望帶領讀者跳脫新聞標題與地方抗爭的表層,深入理解農地與工業的共生可能,重新想像台灣農村的未來樣貌。


台南科技工業區:發展脈動與周邊效應

七股科技工業區:新興產業聚落的崛起

🏗️ 隨著南科的發展趨於飽和,台南市府積極推動新興科技產業園區的設立,其中,七股科技工業區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個新興的產業聚落,旨在吸引更多高科技廠商進駐,進一步完善台南的科技產業鏈,並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它的設立,無疑為七股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心針,也預示著周邊土地將面臨新的利用規劃挑戰。

台南科工區對周邊區域的影響力

如同所有大型開發案一樣,台南科工區的發展並非單一事件,它對周邊區域產生了多方面的連鎖效應

  • 📈 土地需求增加: 產業鏈的延伸、員工居住的需求,都使得周邊土地的開發壓力劇增。

  • 🚗 交通流量提升: 工業區的運作將帶來大量物流與通勤人潮,對周邊交通網絡提出更高要求。

  • 🛍️ 商業活動活絡: 隨著人口的進駐,餐飲、零售等服務業的需求將會顯著增長。

  • 🏘️ 人口結構變化: 專業人才的湧入可能改變當地原有的人口組成與社區樣貌。


三股里的困境與訴求:鄉村發展的十字路口

七股區三股里,一個位於海岸線附近的傳統農漁村,正因科工區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土地規劃挑戰。

現行國土功能分區的衝擊:從鄉村區到農二的轉變

根據里長指出,三股里目前的土地分類為非都市的鄉村區、一般農業區和特定專業區。然而,在國土計畫法轉換後,現有聚落的建築用地和周邊零星的甲種建築用地竟被劃為農四(農業發展地區第四類),而聚落外圍的大部分土地則被劃為農二(農業發展地區第二類,即良好農地)。這項轉變對三股里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

表格一:三股里國土功能分區前後對比

土地類別國土計畫法轉換前(現行)國土計畫法轉換後(草案)主要限制/影響
聚落建築用地鄉村區、甲種建築用地農四(農業發展地區第四類)雖劃為農四,但地方對於是否等同於「建築用地」仍有疑慮。
聚落外圍農地一般農業區農二(農業發展地區第二類,良好農地)不能成為開發建築用地,主要用於農作生產,嚴格限制開發。
特定專業區特定專業區保持不變,或依其功能進行調整(需視具體規劃而定)依據其專業功能進行管制。

三股里「網開一面」的訴求:農四劃設的必要性

面對聚落外圍大面積農地被劃為農二的困境,三股里長代表地方發出了明確的訴求。他們希望在三股國小以西約十四公頃的農地中,能有四到五公頃的土地「網開一面」被劃設為農四。這背後的考量是多重的:

  • 為科工區發展提供腹地: 隨著台61線連結市區,以及七股科工區的快速發展,三股里未來將面臨更多的人口進駐與產業擴張需求,若無足夠的建築用地,將限制地方的發展潛力。

  • 提振南七股地方發展: 農地劃設為農二,意味著開發受限,難以引入新的產業或商業活動,不利於地方的活化與繁榮。劃設農四將為地方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 兼顧居民居住需求: 現有聚落的土地有限,若無法擴展,將難以應對未來可能的人口成長和居住需求。

🌾 農地變更的挑戰與地方發展願景

農地變更涉及國土利用的根本原則,通常受到嚴格管制。三股里爭取農地變更劃設為農四,反映了地方在經濟發展與土地利用限制之間的兩難。這不僅是單純的土地類別爭議,更是關於一個社區如何面對現代化發展,同時保留其原有特色的深層考量。他們希望藉由適度的土地變更,為南七股地區爭取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不再只是單純的農業區。


國土功能分區解析:農一、農二、農四,傻傻分不清?

在了解三股里的困境前,我們必須先釐清國土計畫法中的國土功能分區概念,特別是農一、農二、農四之間的差異。這對於理解土地利用的限制與潛在機會至關重要。

📝 國土計畫法下的土地分類詳解

國土計畫法將全國土地劃分為四大功能分區,分別為:

  1. 國土保育地區: 具國土保育價值者,原則上禁止開發。

  2. 海洋資源地區: 為保育海洋生態及資源永續利用,並供海域活動使用者。

  3. 城鄉發展地區: 供城鄉發展使用。

  4. 農業發展地區: 確保糧食安全及農業永續經營。

而農業發展地區又細分為四類:

  • 農一(農業發展地區第一類): 具優良農業生產環境、農地資源,且曾投資重大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經劃設為特定農業區者。嚴格限制開發,主要供農業生產。

  • 農二(農業發展地區第二類): 除農一外,具優良農業生產環境、農地資源者。同樣嚴格限制開發,主要供農業生產,且不能成為開發建築用地。

  • 農三(農業發展地區第三類): 位於農業發展地區,農業生產條件較差,或因發展需求,經評估得調整其農業生產土地使用性質者。相對彈性,在特定條件下可開發利用

  • 農四(農業發展地區第四類): 位於農業發展地區,現有聚落或合法建築零星分布,具居住及生產需求,且經評估適宜維持鄉村發展使用者。通常被視為「具有較高開發彈性」的農業區,但也非直接等同於建築用地。

表格二:農業發展地區各類別比較

類別定義與特性開發限制主要用途
農一優良農業生產環境,曾有重大投資,劃為特定農業區。最嚴格,原則上禁止非農業開發。糧食生產,農業基礎設施。
農二除農一外,具優良農業生產環境。嚴格限制,不能成為開發建築用地。糧食生產,優質農地。
農三農業條件較差或有發展需求,經評估可調整性質。相對彈性,經評估可在特定條件下進行非農業開發。農業生產,兼顧部分彈性發展。
農四現有聚落或合法建築零星分布,具居住及生產需求,適宜維持鄉村發展。彈性較高,有條件可作鄉村發展使用,但仍需透過鄉村區整體規劃。居住、生產,鄉村生活機能維護。

深入理解農四:真的等同於建築用地嗎?

三股里地方對於「劃入農四就是建築用地」存在誤解,這是地政局長特別澄清的重點。雖然農四是農業發展地區中開發彈性較高的類別,但它並非直接等同於建築用地。農四的土地,仍需依循《國土計畫法》相關子法及地方政府的細部規劃,特別是「鄉村區整體規劃」才能進行實質的開發利用。這意味著即使成功劃設為農四,後續仍需要經過嚴謹的規劃程序,才能實現建築開發的目的。


政府的回應與潛在解決方案:政策彈性與地方翻案機會

面對七股三股里的訴求,台南市政府地政局也給予了回應,並指出了未來可能尋求解決的途徑。

地政局的說明:異議處理與審查進度

根據地政局長表示,在國土功能分區圖劃設作業期間,地方共反映了七百多件異議,其中地政局已處理了五百多件,並調整至合適的功能分區。這顯示了政府在劃設過程中,確實有考量地方的聲音與需求。目前,「南市國土功能分區繪製說明書(草案)」已由都發局呈報內政部審查。這代表著第一階段的劃設工作已告一段落,但並非最終定案。

✨ 鄉村區整體規劃:三股里翻案的曙光?

地政局長也特別提到,對於像三股里這樣,地方對於劃設結果有疑義的案例,在國土法實施後,仍可透過「鄉村整體規劃」尋求翻案的可能。這是一個關鍵的資訊,它為三股里提供了新的希望與方向。

鄉村區整體規劃,是國土計畫法中一個重要的制度設計,旨在引導鄉村地區的土地合理利用與發展。它的特點在於:

  • 地方主導性: 鼓勵地方政府與居民共同參與規劃,更貼近在地需求。

  • 彈性調整: 針對鄉村地區的特殊性,允許在一定條件下,對國土功能分區進行細部調整或變更。

  • 綜合發展: 不僅考慮土地利用,也納入產業、交通、公共設施、環境保育等多面向的考量。

因此,三股里未來應積極爭取參與鄉村區整體規劃,並在規劃過程中,充分提出其對於農四劃設的迫切需求與發展願景。這將是他們爭取合理土地利用的重要機會。


專家觀點與建議:多方共贏的可能性

面對科工區發展與農地保護的兩難,如何尋求平衡點,實現多方共贏,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點

🚀 台灣的發展歷程中,工業與農業的土地競合始終存在。如何在追求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有效保護珍貴的農業資源,維護生態環境,是政府與社會各界必須持續思考的議題。

專家指出,解決此類爭議,需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

  1. 國土計畫的宏觀視野: 不應只著眼於單一開發案,而應從整個國土空間發展的角度,進行更為科學、前瞻的規劃。

  2. 農業價值的再評估: 重新認識農業不僅是生產糧食,更是維護生態多樣性、涵養水源、提供休閒觀光的重要功能。

  3. 溝通協調機制: 建立透明、有效的溝通平台,讓政府、地方居民、產業代表、專家學者都能充分表達意見,尋求共識。

建議一:推動跨部門協商機制

🤝 由於土地議題涉及地政、都發、農業、經濟等多個部門,單一部門的努力難以全面解決問題。建議台南市政府建立一個跨部門的協商機制,由市長或副市長層級主導,定期召開會議,共同研商科工區發展與周邊土地利用的協調方案。這將有助於整合資源,避免各行其是,提升決策效率。

建議二:引入彈性土地利用規劃

📏 傳統的土地劃設往往較為僵化,難以因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經濟發展。建議台南市在未來的土地利用規劃中,探索引入更具彈性的規劃工具,例如:

  • 彈性分區(Overlay Zoning): 在既有的功能分區上疊加特殊分區,允許在特定條件下進行開發,例如「科技產業發展彈性區」,在符合嚴格審查的前提下,可適度調整土地利用。

  • 土地信託或土地銀行: 針對具有潛在開發需求的農地,政府可考慮設立土地信託或土地銀行,透過協議或收購等方式取得土地,再依據整體規劃進行開發或保留,兼顧農民權益與公共利益。

  • 獎勵與補償機制: 對於因劃設為農二而受到開發限制的農民,政府應提供足夠的獎勵與補償措施,確保其權益不受損害,並鼓勵他們持續投入農業生產。


結論:共創永續發展的台南未來

✨ 台南的科技發展方興未艾,為這座城市帶來了無數機遇。然而,在追求經濟高飛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在地居民的聲音,以及土地永續利用的重要性。七股區三股里農地劃設爭議,正是這場發展浪潮中一個縮影,它提醒我們,任何發展都應當以人為本,兼顧公平正義。

透過深入理解國土功能分區的內涵,以及善用「鄉村區整體規劃」等政策工具,三股里有機會為地方爭取更合理的發展空間。同時,政府部門也應持續保持開放的態度,積極與地方溝通,引入彈性規劃思維,並建立有效的跨部門協商機制。

最終,這場土地爭議的解決,不僅是三股里居民的勝利,更是台南市在邁向永續發展道路上,實現經濟繁榮、環境保護與社會公平三者平衡的典範。這需要政府、地方、產業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共創一個真正宜居、宜業、永續發展的台南未來。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農地可以變建地?解密三股里爭農四背後的七股科技工業區版圖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