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桃園航空城R3跑道+T3航廈加速趕工!明年底完工、5大亮點搶先揭曉
次閱讀
桃園航空城計畫邁入關鍵期,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日前視察並宣布,先建後遷期程將於2026年底前完成,不再展延。航空城為台灣最重要的國家公建與經濟發展計畫,核心第三跑道(R3)與第三航廈(T3)工程環環相扣,直接影響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與國家競爭力。目前中央已核發逾127億元補償與獎勵金,安置街廓、聯外道路、五大管線等工程陸續驗收,安置戶建照申請突破430張,51棟住宅開工。為因應遷村及購屋需求,中央更協調金管會、央行放寬貸款限制。陳金德強調,將結合中央與地方、跨部會協調,全面加速趕工,務必確保R3如期動工、T3北登機廊廳於2025年9月15日啟用,為台灣航空產業與地方經濟注入強大動能。
🚀桃園航空城R3跑道+T3航廈加速趕工!明年底完工、5大亮點搶先揭曉
📑 目錄
🏗️ 引言:桃園航空城戰略意義與當前進度
🏢 安置街廓與住宅工程現況詳解
🛣️ 基礎建設與聯外道路系統進度報告
💰 補償與獎勵方案:中央投入資金統整
🏦 安置戶貸款政策與金融支持解析
✈️ 第三跑道(R3)與第三航廈(T3)工程關鍵推動
🕒 工程期程與加速方案展望
⚠️ 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 專家觀點與政策建議
📌 結論:航空城建設對台灣國家競爭力的影響
1️⃣ 🏗️ 引言:桃園航空城的戰略核心地位
桃園航空城計畫自核定以來,便被定位為台灣21世紀最具戰略價值的國家級大型公共建設與經濟發展計畫,其意義不僅在於擴充桃園國際機場硬體設施,更關係著台灣能否在亞太區域航空運輸樞紐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當前全球航空運量持續攀升,國際航線布局趨勢已由傳統單點對單點(Point-to-Point)逐漸轉型為大型樞紐機場串聯系統(Hub-and-Spoke),台灣若無法及時完成第三跑道(R3)、第三航廈(T3)與聯外交通基礎建設,將逐漸被香港、仁川、新加坡樟宜等亞太主要樞紐取代,國家整體產業發展與國際競爭力也將因此受限。
桃園航空城計畫範圍橫跨大園、蘆竹與龜山,總面積高達4,564公頃,預計投資金額逾5,000億元,包含第三跑道、第三航廈、機場園區、物流專區、航空服務專區、產業專區與生活特區等七大核心功能區。其中,第三跑道(R3)工程被視為航空城發展進度能否如期達標、整體計畫能否順利運行的關鍵。2025年初,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再度率領相關部會首長親自前往現場視察並主持第25次專案小組會議,宣示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加速推動桃園航空城建設的決心,並明確指示「明年底(2026年12月)不再展延先建後遷期程」,要求第三跑道及相關安置工程務必依期完成。
這項政策定調不僅為桃園航空城第三跑道如期開工施作奠定基礎,更象徵中央政府在國家交通基礎建設與國際航空樞紐布局上的堅定立場。透過航空城計畫,台灣除將大幅提升航空運能,還能帶動周邊智慧物流、國際倉儲、跨境電商、航空維修與智慧城市生活圈等高附加價值產業聚落,預計未來每年可創造近2萬個就業機會,為台灣整體GDP挹注逾千億元產值,成為國家經濟新引擎。
同時,航空城計畫藉由「先建後遷」模式,完善安置街廓與住宅建設,有效平衡公共建設推動與居民權益保障,降低社會衝突,實現永續開發。此舉不僅有利於國家長遠發展,也為全球城市更新與大型機場擴建工程樹立亞洲標竿。
2️⃣ 🏢 安置街廓與住宅工程進展詳解
項目 | 狀態 | 目標完成時間 | 備註 |
---|---|---|---|
安置街廓點交 | 已於2025年1月啟動 | 已開始執行 | 430張建照已領取 |
安置住宅驗收 | 2025年2月起陸續驗收 | 2025年8月前完成交屋 | 51棟自建住宅已開工 |
五大管線工程 | 已完成 | 2025年2月 | 基礎設施完整,保障生活品質 |
透過多項措施加速進度,確保民眾能順利完成搬遷與住宅入住,避免過去延遲問題持續發酵。
3️⃣ 🛣️ 聯外道路與基礎設施
桃園航空城開發計畫能否順利推動,第三跑道(R3)工程關鍵在於安置街廓基礎設施的完善。為此,桃園市政府自2024年起積極辦理安置街廓點交,並於2025年陸續完成五大管線(自來水、污水、電力、電信、天然氣)及聯外道路建置工程。這些基礎建設不僅保障交通流暢,避免跑道工程進場時產生交通瓶頸,更有效提升區域承載力,利於未來大型機場運營與物流調度。桃園市府同步優化公共空間與人行步道設施,藉此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打造高標準航空城生活圈,為航空城全面動工創造堅強後盾。
4️⃣ 💰 補償及獎勵資金概覽
截至目前中央已發放超過127億元獎勵及補償,包含:
徵收補償費
優先搬遷獎勵金
房租與搬遷補助
安置重建補助等
這些資金確保民眾利益,緩解安置壓力。
5️⃣ 🏦 安置戶貸款政策支持
為協助安置戶解決重建與購屋資金壓力,行政院已專案協調中央銀行與金管會,針對航空城安置戶貸款成數上限進行放寬,並要求公股行庫優先核貸,簡化貸款流程,縮短審查作業時間。安置戶於2025年底前完成二樓版勘驗者,還可申領最高300萬元重建協助金,每坪補助3萬元,有助於安置戶快速重建家園,確保先建後遷政策如期落實,避免安置與跑道施工期程脫鉤。
6️⃣ ✈️ 第三跑道及第三航廈工程動態
航空城第三跑道(R3)與第三航廈(T3)為台灣提升國際航空地位關鍵設施,依計畫目標,桃機公司將於2025年9月15日完成T3北登機廊廳啟用,搭配2026年底全區R3啟動施工。陳政委特別要求交通部督促桃機公司嚴控工程品質、進度及公共安全,杜絕偷工減料與工程延誤,並提升旅客進出便利性與舒適度。完工後,桃園機場年旅客處理量將自目前約4,500萬人次提升至6,000萬人次,進一步鞏固桃園國際機場亞太區域樞紐地位。
7️⃣ 🕒 工程期程與加速方案
為避免安置街廓驗收與建照核發延誤影響後續跑道工程,桃園市政府推出五大便民措施,包括:
① 建照申請專區櫃台即時諮詢
② 簡化建照審查文件
③ 縮短核照時程
④ 提供標準化建築設計圖集
⑤ 設置施工協助小組,協助解決現場施工困難
此外,針對工程進度,桃機公司與市府訂定逐月檢核機制,確保各子計畫依序達標,嚴格執行延誤罰則與進度獎勵制度,避免專案進度再度延宕,力拚2026年底完成R3工程,並全力配合第三航廈進度,確保航空城整體開發同步達陣。
8️⃣ ⚠️ 面臨挑戰與應對策略
桃園航空城計畫推進過程中面臨多項挑戰,首先是遷移進度遲延,影響後續工程銜接,導致先建後遷期程屢次展延。其次,安置街廓建照核發程序繁瑣,部分戶籍與土地權屬複雜,增加行政負擔與民眾不便。再者,工程安全與品質監控亦為重中之重,尤其大型跑道與航廈施工風險高,須嚴格執行監督機制。為因應這些挑戰,中央與地方政府強化跨部會協調機制,設置專案小組定期檢討問題,優化審照流程,推動數位化資料共享,同時增加資源投入加速工程進度,確保民眾權益及工程安全雙重保障。
9️⃣ 💡 專家觀點與政策建議
多位專家建議,政府應持續深化跨部門合作,打破行政壁壘,建立統一指揮系統以提升決策效率。加強對民眾的溝通與說明,透明公開補償細節,減少誤解與爭議,提升公共信任度。此外,引入智慧建設管理技術,如BIM(建築資訊模型)、無人機巡檢與AI監測系統,能有效提升施工品質與進度掌控。政策層面,建議制定更完善的預警及應變機制,預防工程延誤與資源浪費,並強化社區參與,促進產官民三方合作,為桃園航空城長遠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 📌 結論
桃園航空城第三跑道(R3)及第三航廈(T3)工程是提升台灣國際航空競爭力的重要戰略,隨著先建後遷期程明年底不再展延,整體建設計畫將進入加速推進階段。這不僅有助於完善桃園機場的運能與服務品質,也將為地方經濟注入強大動能,促進周邊產業升級與就業機會增加。唯有持續克服遷移及行政挑戰,強化工程管理與社會參與,才能確保計畫按時完工,助力台灣在全球航空物流與旅遊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為未來國家發展創造更多可能。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