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三大推升力道驅動2025商用不動產,辦公室、工業、零售哪裡最熱?
次閱讀
2025年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持續活絡,交易金額預估達1300至1500億元,工業不動產與商辦市場為主要成長動能。隨著台商回流及企業擴充,工業廠房及倉儲需求旺盛,台積電等科技大廠擴廠帶動北中南多區產業升級。辦公室市場從台北核心區逐步外移至桃園、台中,形成多中心發展趨勢,商辦價格與出租率雙雙攀升。零售店面因疫情衝擊而租金下滑,但2024年逐步回溫,東區及新興商圈表現亮眼。廠辦市場在科技及金融業推動下持續擴張,成為企業形象與成本兼顧的選擇。飯店市場仍面臨國際旅遊回流不足及營運壓力,須積極升級轉型。投資人應聚焦科技園區、物流核心帶及高增值商辦,密切關注政策風向及產業結構調整,合理布局以分散風險。整體而言,2025年商用不動產市場機會與挑戰並存,精準掌握市場趨勢與風險控管將是致勝關鍵。
🏢三大推升力道驅動2025商用不動產,辦公室、工業、零售哪裡最熱?
📑 目錄
🌤️ 【引言】商用不動產熱絡,2025年仍是投資熱點
☀️ 辦公室市場(商辦)——晴時多雲,穩中帶升
🌥️ 零售/店面市場——多雲時晴,回溫跡象明顯
🌞 工業/廠房市場——晴,需求供不應求
⛅ 廠辦市場——晴時多雲,科技總部推升新商機
🌧️ 飯店/旅館市場——陰有雨,挑戰與轉型
📊 2025商用不動產各類型市場交易數據分析
💡 專家觀點:三大推升力道與未來趨勢
📈 投資建議:掌握市場趨勢,布局最佳商用不動產
📝 結論:2025商用不動產市場展望與風險控管
🌤️ 1. 【引言】商用不動產熱絡,2025年仍是投資熱點
近年來,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因多重利多因素持續發酵,包括台商回流、企業擴廠需求旺盛、電商物流布局加速,以及建商積極推案等,讓這一市場持續升溫。
金融研訓院於2025年6月15日舉辦的6小時專業講座,更讓金融業、不動產業與多元產業跨界人士深入理解市場脈動與趨勢。
本篇將透過專家視角,配合「商用不動產市場天氣預報圖」,細數2025年五大類商用不動產市場走勢與潛力,並以豐富數據與案例,解析未來投資機會與風險。
☀️ 2. 辦公室市場(商辦)——晴時多雲,穩中帶升
🏢 市場現況與供需動態
年份 | 七都辦公室樓板供給(萬坪) | 台北市占比(%) | 桃園市樓板(萬坪) | 台中市樓板(萬坪) |
---|---|---|---|---|
2016 | 35.3 | 40 | 12.5 | 11.0 |
2021 | 70.2 | 35 | 18.3 | 16.9 |
近五年來,七都辦公室樓板供給幾乎翻倍成長,從2016年的35.3萬坪擴增至2021年的70.2萬坪,尤其桃園與台中兩地的樓板供給量成長顯著,分別達18.3萬坪與16.9萬坪,顯示商辦市場正逐步從台北市中心外移,形成多核心、多點開發的趨勢。
此趨勢反映企業在尋求成本控制與地理便利性間取得平衡,外圍區域如桃園科學園區與台中七期成為新興商辦熱區。台北市雖占比下降,仍維持高端商辦市場核心地位,尤其信義計畫區、南港軟體園區與內湖科學園區持續有新案推出。
🏙️ 產業動能與區域發展
台積電持續擴大北部廠區與研發中心布局,輝達擬設立台灣企業總部,加速推升南港、大直、北士科等商辦圈的需求,促使這些區域商辦價格與租金穩步攀升。
台中七期市政特區商辦價格已突破每坪80萬元大關,創歷史新高。微型商辦及共享辦公空間亦因企業靈活辦公需求增加而快速成長。
加上政府「打住不打商」政策,鼓勵工業及商用不動產發展,商辦市場需求多元,未來仍有穩健成長空間。
💡 觀點與建議
辦公室商辦仍為投資首選,建議:
聚焦雙北市核心區域(信義、南港、內湖)與桃園、台中快速成長科技園區周邊;
密切觀察租金成長與出租率變化,兼顧資本利得與現金流穩定;
留意都更及舊商辦改建機會,特別是台北市內老舊辦公大樓重整案。
🌥️ 3. 零售/店面市場——多雲時晴,回溫跡象明顯
📉 產業背景與租金變化
疫情於2020年重創零售業,尤其實體店面租金大幅下滑,台北東區過去租金高峰期(2014-2015)約達每坪2.5萬元,至疫情初期跌至1.4萬元附近,僅剩約56%的水準。
2024年疫情逐步緩和,消費市場回溫,東區租金回升至1.4~1.5萬元,每坪租金有明顯復甦,但仍未回到疫情前峰值,顯示零售市場復甦仍需時間。
🛍️ 交易量與市場回溫
台北市億元級店面交易量在2023年較前一年倍增,整體零售市場逐步回暖,尤其精華商圈與熱門商場租賃需求明顯增加。
不過整體市場租金及交易量仍低於疫情前水平,零售店面經營者面臨轉型壓力,部分老舊商圈人潮減少,投資人應謹慎評估商圈成熟度與消費者流動趨勢。
💡 觀點與建議
建議投資者:
鎖定台北東區、信義計畫區及內湖科技園區新興商圈的明星店面資產;
兼顧租金收益與增值潛力,選擇具有較高人流量及商業活絡度區域;
留意大型商場及購物中心經營狀況與整合升級動態,抓住商圈復甦契機。
🌞 4. 工業/廠房市場——晴,需求供不應求
🏭 市場交易與土地開發
地區 | 2016年樓地板(萬坪) | 2019年樓地板(萬坪) | 2023年交易金額(億元) |
---|---|---|---|
桃園 | 40 | 70 | 350 |
新竹 | 30 | 50 | 280 |
台中 | 25 | 45 | 210 |
半導體龍頭台積電與相關供應鏈擴廠需求帶動工業用地供需緊張,2023年工業不動產交易額創歷史新高,突破千億元,成為市場最大亮點。
🔍 AI與傳產雙引擎
AI科技快速發展,帶動新一波智能製造及高端產業用地需求。傳統產業雖經歷調整,但在政策扶持與升級轉型推動下,仍具成長潛力。
工業不動產供給在六都與新竹持續成長,倉儲物流設施擴增快速,符合電商物流爆炸式成長的趨勢。
💡 觀點與建議
企業與投資人應:
聚焦半導體、高科技及智慧製造相關廠房,優先考慮桃園、新竹及台中等科技園區周邊;
研究政府產業升級政策,掌握產業熱點區域及重大基礎建設;
配合智慧倉儲及綠色工業趨勢,選擇具創新及永續競爭力的工業資產。
⛅ 5. 廠辦市場——晴時多雲,科技總部推升新商機
🏢 廠辦市場特色與分布
台北內湖、南港為廠辦市場的核心區域,近年新北中和、汐止區域迅速成長。桃園、新竹、台中等科技園區周邊也隨著產業擴張推案頻繁。
廠辦產品結合辦公與輕工業功能,提供企業較低成本的辦公環境,同時符合產業形象及員工需求。
💼 金融與科技跨界投入
近年壽險業、銀行業加速購置廠辦資訊大樓,特別是FinTech產業興起,推動廠辦市場升級換代。遠雄、長虹、興富發等建商均積極參與廠辦新建案,產品設計更符合科技企業需求。
💡 觀點與建議
廠辦市場是科技企業與金融業穩定發展的基礎,建議投資人:
看好科技園區附近平價廠辦資產;
關注產業政策支持的園區擴張計畫;
持續追蹤廠辦新推案與改建動態,掌握產業形態變化。
🌧️ 6. 飯店/旅館市場——陰有雨,挑戰與轉型
📉 旅遊人次與營運挑戰
受疫情與陸客減少影響,飯店市場持續承壓。2024年國際旅客雖回升至約785萬人次,但仍只達疫情前約七成水準,國內旅遊競爭激烈,飯店經營困難加劇。
🏨 交易趨勢與整合
飯店市場交易額突破千億元,多數屬建商購地整合改建,經營轉手案例偏少。經營成本及人力短缺問題嚴重,促使業者積極尋求服務升級與轉型。
💡 觀點與建議
業者應:
推動品牌升級與差異化服務,提升顧客體驗;
加強營運效率與成本控管,尋求創新經營模式;
投資人投資時務必評估地段優勢與管理團隊實力,控制投資風險。
📊 7. 2025商用不動產各類型市場交易數據分析
產品類型 | 2025年預估交易額 (億元) | 主要推升因素 | 市場風險 |
---|---|---|---|
辦公室 | 400 | 台商回流、企業擴充 | 供給過剩風險 |
零售 | 150 | 消費回流、商圈活絡 | 租金波動、消費趨勢變化 |
工業廠房 | 700 | 晶片需求、電商物流擴張 | 地價上升、政策變動 |
廠辦 | 250 | 科技產業升級、金融投入 | 產業轉型不及預期 |
飯店旅館 | 100 | 觀光回溫、整合重建 | 國際旅遊不確定因素 |
💡 8. 專家觀點:三大推升力道與未來趨勢
🔹 台商回流與企業擴充:強力驅動工業及商辦需求持續成長
隨著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風險增加,台商加速回流本土投資,特別是半導體、電子製造、智慧機械等高附加價值產業,對工業廠房與廠辦空間的需求激增。
台積電、聯電等大型晶圓廠持續擴張產能,帶動北中南科學園區及周邊地區廠辦及工業用地需求。這些企業不僅需要生產基地,也追求集團總部、研發中心的辦公環境升級,促使商辦市場同步活絡。
此外,中小企業配合產業鏈布局調整,也加速在桃園、新竹、台中等地的土地及廠辦佈局,形成市場需求多點開花局面。未來幾年,預期企業擴充需求將成為商用不動產市場的穩定支柱。
🔹 電商物流爆發式成長:倉儲與物流設施急需擴增
電商市場持續高速成長,疫情加速消費模式改變,消費者對於快速、即時物流的需求日益強烈。北中南主要都會區及交通樞紐周邊,大型物流倉儲設施需求爆發。
不僅是傳統大型物流企業擴點布局,許多跨境電商、第三方物流(3PL)服務商也加快設廠速度,推動工業不動產供給急速擴張。桃園物流園區、台中高鐵物流基地、新北五股等區域的倉儲用地價格及租金均呈現顯著上漲。
未來5年,智慧倉儲、自動化物流中心的興起,將進一步拉動土地及廠辦市場結構變革,投資者需留意智慧物流技術的發展與需求動向。
🔹 建商看好商用不動產市場:大規模推案刺激市場活絡
不少大型建商因看好商用不動產長期發展潛力,紛紛投入百億元以上的商辦、廠辦推案,除傳統住宅市場外,商用市場成為分散風險與尋求穩定收益的重要布局方向。
以遠雄、長虹、興富發、華固、國揚等為代表的企業,積極參與都會區商辦開發,尤其針對新興產業的科技總部需求,打造符合企業形象及功能的高規格辦公環境。這些推案不但促進供給增加,也帶動市場交易活絡。
未來,隨著舊商辦大樓陸續面臨都更改建需求,建商的推案策略將更趨多元化與創新化,包含結合綠建築、智慧樓宇、跨業態混合使用等,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 未來三至五年:產業科技升級與城市再開發將成市場主軸
綜觀未來,產業結構轉型與科技創新持續推動台灣經濟升級,促使商用不動產的需求形態多元且複雜。
「產業園區向外擴散」及「都會區再生」成為兩大明顯趨勢,尤其科學園區、新興產業園區的擴建,將持續帶動工業廠房與廠辦需求。
同時,老舊商辦建築的都更潮全面展開,促進新型態商辦產品崛起,符合企業對智慧化、綠能及健康辦公環境的期待。城市更新計畫與公共建設,將加速商用不動產的重塑與升級。
投資者必須掌握科技園區、物流核心帶及高增值商辦區域的動態,靈活調整投資組合,搶占未來成長引擎。
📈 9. 投資建議:掌握市場趨勢,布局最佳商用不動產
1️⃣ 選擇成長快速區域:聚焦桃園、台中、南港等科技園區周邊
桃園以物流與半導體為雙引擎,台中以製造業升級與都市發展雙軌並行,南港因軟體科技園區快速擴張,這些區域均展現極高成長潛力。投資者應優先評估這些核心區域的土地、廠辦及商辦資產,搭配區域交通與公共建設進行布局。
2️⃣ 產品類型多元布局:工業廠房與廠辦互補,分散投資風險
工業廠房擁有穩定需求與長期收益,廠辦則結合辦公與生產功能,適合高科技產業需求。透過多元資產配置,不僅可以降低單一市場波動風險,也能捕捉不同類型產品帶來的收益成長。
3️⃣ 密切關注政策動向:政府招商與產業政策為重要風向標
投資商用不動產不可忽視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計畫、產業升級政策及都市更新方案。政策支持通常能帶來區域投資熱潮與市場價格上揚,建議投資人建立政策監控機制,掌握市場先機。
4️⃣ 評估租金與價格動態:合理價格及高出租率是關鍵
投資時除注重資產位置與建築品質,租金水平與出租率更是判斷資產價值的重要指標。合理租金配合高出租率,才能確保穩定現金流及未來資產增值空間。
5️⃣ 留意產業結構調整:新興產業帶動需求最具潛力
隨AI、綠能、生技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相關產業的辦公與生產需求增長明顯。投資者應將目光放在這些前瞻性產業聚集區,尋求長期穩定的成長動能。
📝 10. 結論:2025商用不動產市場展望與風險控管
綜合上述分析,2025年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在多重推升力道帶動下,交易金額可望達到1300億至1500億元。
工業及商辦市場將繼續扮演核心驅動力量,飯店及零售類型雖面臨挑戰,但隨著觀光及消費逐步回溫,仍具修復潛力。
投資人應善用本篇提出的「市場天氣預報」指標,精準掌握五大類型資產的供需動態及價格趨勢,靈活調整布局。特別是在政策變動、產業升級與地區發展的交織影響下,風險控管與資產多元化佈局將是贏家關鍵。
未來商用不動產市場仍將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只有深入理解市場脈動並擁有前瞻性視野的投資者,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抓住難得的投資良機,實現資產穩健增值。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