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AI+綠能雙引擎!元智大學攜手歐洲創新聯盟推動智慧零碳城市大未來
次閱讀
元智大學與歐洲創新聯盟(EAI)攜手舉辦「2025智慧零碳城市論壇」,聚焦智慧減碳、淨零排放與AI技術應用,推動永續城市發展。此次論壇匯集40位國際專家,共同探討智慧城市如何運用科技與政策達成節能減碳目標。元智大學長期致力於環境永續與人才培育,設立淨零碳排永續發展專班,推動多項實務計畫,提升產業減碳能力。論壇強調智慧城市減碳需涵蓋交通、製造、商業、建築及消費行為多領域,透過電動車、低碳建材與智慧能源管理等措施降低碳排放。AI技術則協助企業簡化碳盤查,提高效率,儘管中小企業導入仍緩慢,但未來有望普及。碳權交易方面,專家呼籲政府加速推動總量管制制度,並與國際機制接軌,降低產業減碳成本。經濟部也積極推動碳費及再生能源發展。整體而言,論壇為台灣智慧零碳城市建設提供國際交流平台與政策方向,展現結合科技創新與永續發展的未來藍圖。
🌟AI+綠能雙引擎!元智大學攜手歐洲創新聯盟推動智慧零碳城市大未來
📋 文章目錄
🌍 引言:智慧零碳城市的全球趨勢
🏫 元智大學與歐洲創新聯盟攜手合作背景
🏢 2025智慧零碳城市論壇亮點回顧
📊 智慧城市減碳策略詳解
🤖 AI技術助力企業碳盤查與減碳挑戰
💹 碳權交易的未來趨勢與台灣的挑戰
📌 專家觀點與政策建議
🔚 結論:共創永續未來,打造智慧零碳城市
🌍 1. 引言:智慧零碳城市的全球趨勢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峻,世界各國正加速推動減碳與永續發展策略。城市作為人口與經濟活動的集中地,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全球城市約佔全球碳排放量的70%以上。面對環境挑戰,「智慧零碳城市」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目標與潮流。
智慧零碳城市結合了數位科技、綠能創新與智慧管理系統,透過智能感測、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城市的能效優化與碳排放大幅減少。這不僅是環保需求,更是提升城市競爭力、改善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手段。世界多個先進城市,如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與新加坡,已投入大量資源建構智慧零碳體系,展現減碳實績。
台灣作為全球科技重鎮,擁有強大的半導體產業與技術研發能力,具備成為智慧零碳城市領頭羊的潛力。元智大學與歐洲創新聯盟(EAI)共同發起「2025智慧零碳城市論壇」,是台灣積極融入國際永續發展網絡的重要里程碑。此論壇旨在促進國際專家、政府部門、產業界及學界的深度交流,推動智慧減碳技術應用與政策協調,為台灣城市的綠色轉型提供具體方向與解決方案。
此外,智慧零碳城市的發展不僅關乎科技,更涉及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包括能源消費習慣、產業結構優化及公民意識提升。全球智慧城市的經驗顯示,成功關鍵在於政府政策引導、技術創新支持及民眾積極參與三方面的協同推動。台灣智慧零碳城市的建構過程,亦將深刻反映這種多元融合的動態機制。
🏫 2. 元智大學與歐洲創新聯盟合作背景
元智大學長期以來深耕永續發展與智慧科技領域,致力於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與創新研發。2022年,元智大學成功主辦聯合國R20氣候變遷論壇,為台灣在國際永續發展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象。此舉不僅提升了學校的國際能見度,也為台灣氣候政策與學術研究提供了重要推手。
承接這一成功經驗,元智大學與歐洲創新聯盟(European Alliance for Innovation, EAI)在2023年開始展開合作,推動「智慧零碳城市」理念的落實。EAI作為歐洲頂尖的創新技術與永續發展平台,匯集來自不同國家和產業的專家與資源。兩者的合作不僅是學術交流,更是一種跨國跨界的協作典範,融合歐洲成熟的智慧城市技術與台灣充沛的科技創新能量。
元智大學為因應智慧零碳城市的需求,設立了「淨零碳排永續發展學士後專班」,聚焦培育兼具技術能力與永續視野的人才,為台灣企業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智力支持。學校還積極推動多項產學合作專案,涵蓋綠能科技、智慧建築、碳管理與AI應用等領域,助力產業轉型。
同時,元智大學也透過國際合作,讓學生與研究人員有機會接觸歐洲先進的環保政策與技術,促進知識分享與跨文化對話。這樣的學術與產業結合,為台灣智慧零碳城市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為亞洲區域的永續發展提供示範。
🏢 3. 2025智慧零碳城市論壇亮點回顧
2025年4月24日起,元智大學攜手歐洲創新聯盟於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舉辦「2025智慧零碳城市論壇」,為期數天,匯集來自全球40位永續發展及人工智慧領域的頂尖專家,展開深入對話與合作。
此次論壇的核心議題聚焦於智慧零排放城市的願景描繪、減碳科技的實務推動與永續政策的制定與落實。議題涵蓋範圍廣泛,從智慧交通、綠能建築、產業轉型,到AI輔助的碳盤查與碳權交易機制,全面展現了智慧城市與淨零碳排放的多元面向。
論壇亮點包括:
跨界合作模式:促成政府官員、學者專家、企業代表及非政府組織間的深度交流,協同發掘解決方案。
實務經驗分享:多場案例分享,展示歐洲及台灣在智慧能源管理、低碳建築設計、碳交易等領域的成功經驗。
前瞻技術展示:展示最新AI技術在碳排放監控與分析中的應用,包括智能感測器、大數據平台及機器學習模型。
政策討論與建議:深入討論碳費政策、減碳激勵措施以及智慧城市建設的法規環境,為政策制定提供建言。
此外,論壇特別邀請了ESG(環境、社會、治理)專家對台灣市場的發展趨勢提出觀察,強調企業ESG績效將成為未來永續發展的關鍵競爭力。
這場盛會不僅促進了國際間的知識共享與策略合作,也讓台灣智慧零碳城市的願景更為清晰與具體,為未來的政策及產業行動奠定堅實基礎。
📊 4. 智慧城市減碳策略詳解
智慧城市的減碳策略涵蓋多領域,需綜合考量技術、政策與行為改變。下表彙整了主要領域的減碳策略及具體應用案例,供城市規劃者與決策者參考:
領域 | 減碳策略 | 實例應用 |
---|---|---|
交通 | 推廣電動車、氫能車,優化公共交通系統 | 電動公車、智慧交通燈控制系統 |
製造業 | 導入節能設備,利用AI監控排放 | 智慧工廠能源管理系統 |
商業 | 智慧空調與照明管理系統 | 智慧辦公大樓、節能燈光系統 |
建築 | 使用低碳建材、符合建築能耗標準 | 綠建築認證、太陽能屋頂 |
消費者行為 | 推動綠色消費與資源回收 | 電子票證減紙、社區共享經濟 |
交通領域方面,推廣電動與氫能車能有效替代傳統燃油車,降低運輸碳排放。智慧交通燈系統及公共交通優化,減少車輛怠速時間,提升交通效率。此類方案在歐洲多城市已實施並獲成效。
製造業引入節能裝置與智能監控,是降低能源浪費的關鍵。透過AI技術分析製程數據,企業能即時調整生產策略,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與碳排放。
商業領域則可透過智慧空調及燈光系統,自動調節能耗,提升辦公環境舒適度同時節能減排。此種智慧系統結合IoT設備,能持續監控能源使用並提出節能建議。
建築部門採用低碳建材及太陽能設施,能顯著降低建築生命周期內的碳足跡。綠建築認證制度推動建築產業朝永續方向邁進。
消費者行為改變是智慧零碳城市不可忽視的面向。推動綠色消費習慣與資源回收,結合智慧化管理平台,可有效減少浪費並促進循環經濟。
專家提醒,智慧城市減碳成效不可能依賴單一策略,而需公共設施的全面配套與社會多元力量的參與。只有跨部門整合與全民共同行動,才能實現智慧零碳城市的宏偉目標。
🤖 5. AI技術助力企業碳盤查與減碳挑戰
隨著全球對碳排放管理的重視日益提升,企業在碳盤查和減碳方面的需求也逐步增長。環穎永續發展科技總經理指出,AI(人工智慧)技術在此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能有效協助企業簡化複雜的碳排放數據收集與分析工作,提升整體減碳效率。
目前,AI技術的主要應用範圍涵蓋多項領域,包括:
電費單與水費單解析:企業日常運營中產生大量的能耗數據,傳統人工核對費時且易出錯。AI可以自動從電費、水費單中讀取資料,快速完成數據整理,為後續的碳排放計算提供準確依據。
排放數據建模與預測:藉由機器學習模型,AI能分析企業過去的排放數據,預測未來的碳排放趨勢,協助企業制定更精準的減碳策略。
異常監測與風險預警:AI能即時監控能耗異常情況,提醒管理者及時調整設備運行,避免浪費資源及不必要的碳排放。
然而,AI技術的普及仍面臨多項挑戰。總經理坦言,雖然集團型企業因擁有充足資源較早導入AI輔助碳盤查,但多數中小企業因資金、人力及技術門檻限制,導入步伐緩慢。此外,中小企業對於AI技術的認知不足,缺少專業人才支持,使得轉型過程中容易產生困惑和抗拒。
展望未來,隨著AI技術逐漸成熟且成本降低,相關解決方案將更貼近中小企業的需求。政府與產業界若能共同推動技術普及與人才培育,將大幅加快AI在碳盤查與減碳上的應用推廣。這不僅能幫助企業更有效達成減碳目標,也將促進整體產業的綠色轉型與永續發展。
💹 6. 碳權交易的未來趨勢與台灣的挑戰
碳權交易制度作為市場化減碳機制的重要工具,在全球減碳策略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台灣目前的碳權市場仍屬自願減量階段,缺乏完善的總量管制制度,交易門檻較低,市場規模有限,導致減碳成效及成本效益受到限制。
專家建議,台灣政府應積極參考歐盟即將實施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推動碳權交易制度的制度化和標準化,藉此強化本地減碳動能並與國際碳市場接軌。CBAM的實施將對台灣出口產業帶來直接影響,促使企業必須提高碳管理能力,避免在國際貿易中遭遇額外成本。
此外,建立總量管制制度是推動碳權交易發展的關鍵。透過設立明確的排放總量上限與配額分配機制,不僅能有效控管整體碳排放,還能為碳權交易市場提供可靠的交易基礎與價格信號,鼓勵企業積極投入減碳技術研發。
台灣面臨的挑戰還包括碳權市場規模小、減碳成本偏高等問題。為突破困境,專家建議政府可考慮與特定國家或區域建立碳權交換協議,藉由國際合作引進高品質且成本較低的碳權,提升本地企業減碳的經濟性與競爭力。
總體而言,碳權交易制度的成熟將為台灣企業提供更靈活的減碳管道,助力台灣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並提升國際永續發展聲譽。
📌 7. 專家觀點與政策建議
面對智慧零碳城市建設與產業減碳轉型,專家從政策、產業與民眾三大層面提出多項建議:
政策層面:政府應強化智慧城市相關減碳法規,設立更明確的減碳目標與評估機制。同時,建議推動稅務優惠、補助及獎勵措施,激勵企業投入AI減碳工具與綠能技術研發。此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應全面整合節能設備與智慧監控系統,打造低碳城市環境。
產業層面:鼓勵企業加速導入先進AI技術與數據管理系統,提升碳排放數據透明度與準確度。針對中小企業資源有限的問題,建議產業協會與政府合作,建立共享平台與技術支援,降低技術門檻與成本。推廣跨界合作與知識分享,促進永續創新。
民眾層面:推動低碳生活意識與環保教育,透過社區參與及宣導活動改變過度消費與浪費習慣。政府與企業可合作推出綠色產品與服務,並強化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回收體系,營造全民支持的永續發展氛圍。
專家強調,智慧零碳城市的成功關鍵在於全社會共同努力,跨界合作與政策引導缺一不可。唯有多方協力,才能克服轉型阻力,實現低碳生活願景。
🔚 8. 結論:共創永續未來,打造智慧零碳城市
元智大學與歐洲創新聯盟攜手舉辦的2025智慧零碳城市論壇,為台灣乃至全球提供了一個促進產官學研合作與國際交流的寶貴平台。透過本次論壇,智慧城市與淨零排放議題獲得深入探討,展現科技創新與政策推動的強大合力。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台灣正處於關鍵的轉型階段。結合AI技術助力企業碳盤查、推動完善的碳權交易市場、以及強化政策支持和民眾意識,將是推動智慧零碳城市成功的三大核心動力。
未來,元智大學將持續發揮學術與社會責任的領導角色,推動永續發展人才培育與產業技術創新。期盼在多方攜手下,台灣能快速邁向智慧、低碳、永續的城市藍圖,為全球淨零目標貢獻力量。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元智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