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全台首創!桃園52處社區禁爆竹遶境,住戶秒看社區名單
次閱讀
桃園市政府自2025年6月9日起,公告52處人口密集社區列為特定噪音管制區,全天禁止燃放爆竹、煙火、使用擴音設備及敲鑼打鼓。此措施針對500戶以上、樓高12層以上社區及周邊道路,因應宮廟遶境、廟會噪音與空污問題,保障居民生活品質。市府強調非禁遶境,而是管制高噪音行為,兼顧文化傳承與環境安寧。宮廟遶境行經管制區段須暫停爆竹、擴音與敲鑼打鼓,通過後恢復。學者建議,可推動「靜態遶境」、「無煙無爆廟會」提升文化活動質感。根據統計,桃園近年噪音陳情逐年上升,宮廟與爆竹噪音占比逾四成。此次新制將成為全台首例示範,未來盼推廣至其他城市,打造「友善民俗、安靜城市」觀光新典範。
🎆全台首創!桃園52處社區禁爆竹遶境,住戶秒看社區名單
📑 目錄
📖 引言:桃園市噪音管制新制上路
📜 新規定重點與適用區域
🏠 52處人口密集社區名單表
🏮 遶境與宮廟活動實例分析
📣 民眾留言與聲量熱度觀察
👓 專家對政策與文化平衡看法
📊 桃園歷年噪音陳情統計
📢 筆者實用建議整理
📈 結論與後續城市觀光發展建議
📖 引言:桃園噪音管制升級,52處人口密集社區全面禁放爆竹
桃園市政府於2025年6月9日正式公告,針對全市52處人口密集社區實施全新噪音管制措施,全面禁止燃放爆竹、施放煙火、使用擴音設備以及敲鑼打鼓等高分貝行為。此政策一經公告,立刻成為地方熱門話題,民間宮廟、信仰團體與居民社區代表各自表達意見,正反聲浪不斷。
市府表示,此措施之所以推動,主因來自近年民俗宗教活動日漸頻繁,特別是宮廟遶境、廟會慶典、酬神陣頭表演等,常見大規模燃放鞭炮、鑼鼓喧天、擴音播誦神將駕到等行為,噪音與空氣污染問題引發社區居民強烈反彈。市府2023年度就收到超過16,000件噪音陳情案件,其中與宮廟、爆竹相關案件占比高達45%,成為環保局與民政局最常面對的民怨來源。
📌 市府跨局處協調,首度啟動特定噪音管制區公告
桃園市政府指出,為保障居民生活品質,同時尊重在地文化與宗教信仰需求,透過跨局處協調平台,環保局、民政局、警察局與消防局協商研擬,並依《噪音管制法》第八條授權,公告劃定52處人口密集社區為特定噪音管制區。這是全台首度以社區人口密度與樓層高度作為管制基準,開創全國城市治理先例。
副市長李正廷表示:「這項政策並非禁止遶境,也不是封殺傳統文化,而是希望透過合理規劃與空間管制,讓信仰活動與現代社區生活取得平衡。我們歡迎民俗文化持續發展,但必須尊重居民生活權利,避免深夜、清晨高分貝噪音影響市民作息。」
📜 新規定重點與適用範圍一次看
桃園市政府此次公告內容清楚劃分適用範圍、禁止行為及執行方式,讓市民與信仰團體可事先規劃與配合。以下為重點內容整理:
📌 新制項目 | 📋 規範內容 |
---|---|
適用範圍 | 桃園市52處人口密集社區及其緊鄰道路,依公告社區名單執行 |
禁止行為 | 燃放爆竹、煙火、施放鞭炮、敲鑼打鼓、吹號、使用擴音設備播放誦經、鑼鼓等行為 |
管制時段 | 全天候,不分白天、夜晚,皆須遵守 |
宮廟遶境限制 | 遶境隊伍行經管制社區區段時,須暫停所有禁止行為,通過後方可恢復遶境儀式 |
執行方式 | 環保局、民政局、警察局、消防局聯合稽查,設立稽查巡邏車隊與噪音測量裝備,民眾可1999檢舉 |
📌 為什麼劃定「超過500戶、12層樓以上社區」?
桃園市環保局說明,此次選定52處社區,依據兩大標準篩選:
單一社區戶數超過500戶
主要建築樓高達12層以上
原因在於高樓密集、戶數龐大之社區,一旦發生高分貝噪音,將影響數千位居民,加上高樓建物回音效應,噪音在社區內反射殘留時間較長,造成夜間作息嚴重干擾。此外,現代新建大樓多具防火、防煙、防爆要求,高空煙火施放也存在公安風險,因此劃設這類社區為優先管制對象。
📌 政策兼顧文化信仰與城市生活品質
副市長李正廷強調:「我們理解宮廟遶境是台灣民俗文化的重要傳統,也代表在地居民信仰情感,但同時也必須正視現代城市生活需求。透過分區管制方式,保留民俗活動空間,尊重信仰,同時保障人口密集區居民基本休息權利,讓文化與生活可以並存。」
同時,為協助信仰團體順利辦理活動,桃園市政府同步公告《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明訂遶境活動需於活動前5日完成申請,路線須避開特定噪音管制區,或規劃靜音通行路段,並導入自主檢核與事前通報制度,確保宮廟與市府、社區保持良好溝通與協調。
🏠 52處人口密集社區名單表
以下是桃園市政府公告的52處人口密集社區名單,這些社區因戶數超過500戶且樓高超過12層,被納入特定噪音管制區,全天禁止燃放爆竹煙火、使用擴音設備及進行敲鑼打鼓等活動:
區域 | 社區名稱 | 戶數 | 樓高 |
---|---|---|---|
桃園區 | 桃園新天地社區 | 510 | 14 |
中壢區 | 中壢皇冠帝國社區 | 768 | 20 |
龜山區 | 長庚國宅A、B區 | 1320 | 16 |
八德區 | 八德名人匯 | 620 | 15 |
大園區 | 大園幸福社區 | 555 | 13 |
... | ... | ... | ... |
完整的52處社區名單可參考桃園市政府環保局的公告。此措施旨在提升人口密集社區的生活品質,減少噪音干擾,並保障市民的休息與健康權利。同時,市府也考量到傳統信仰與文化活動的延續,推出「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導入自主檢核及事前申報機制,協助宮廟在符合法規下辦理活動,維持文化傳承與社區和諧。
若您居住在上述社區之一,建議密切留意相關公告,並配合新的噪音管制規定,以維護社區的生活品質。
📌 全部52處完整名單,可至【桃園環保局公告頁】查詢。
🏮 遶境與宮廟活動實例分析
📌 桃園知名「慈護宮遶境」每年5-6月行經龜山長庚國宅周邊,過去曾多次因凌晨爆竹、鼓隊表演遭社區抗議。未來依新制,遶境隊伍通過該段須熄音、停炮,至管制區外方可恢復。
📌 中壢「義民廟平安遶境」同樣路線穿越多處人口密集社區,廟方表示將調整行經時段,避開夜間,並減少爆竹數量,改以手持小鈸、小鼓替代大型鼓隊,兼顧傳統與居民安寧。
📣 民眾留言與聲量熱度觀察
📊 網友熱議:
📢 @小芳:「終於有管制了!以前凌晨被炸醒超痛苦。」
📢 @Jason:「支持保留文化,但要適當限制,不然太吵。」
📢 @陳阿嬤:「我孫子怕爆竹聲,這政策我舉雙手贊成!」
📝 近一週臉書與PTT討論數突破1.2萬則,支持與反對約7:3比例,顯示社會對此議題關注度高。
👓 專家對政策與文化平衡看法
觀光行銷學者 陳信宏 認為:「台灣廟會文化擁有數百年歷史,遶境、鑼鼓喧天與煙火施放,原是凝聚信仰能量、促進社區情感的重要活動。然而,隨著都市人口密度提升、市民生活型態改變,信仰活動方式也需隨之調整。此次桃園市政府透過劃設特定噪音管制區,並限定高樓層、超過500戶的社區周邊,採區域性方式管理噪音源,符合國際城市治理趨勢,也有助減少民怨。」
文化人類學者林郁婷 則指出:「信仰形式不必一成不變,宮廟、社區組織其實也能藉此轉型,導入如『靜態迎神』、『低碳無煙』廟會模式,仍保有傳統文化價值,並降低對鄰近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擾。透過規劃如『白天無煙遶境』、『夜間靜音祈福』、『LED電子爆竹』等創新方式,能讓文化保存與城市環境品質取得雙贏。」
她也建議,未來可在宮廟遶境前,先邀集居民召開說明會、協調遶境路線及時間,主動與社區對話,提升宗教活動的正面形象與社會共融感。
📊 桃園歷年噪音陳情統計分析
為了解政策必要性,我們參考了桃園市環保局過去四年噪音陳情案件統計資料:
年度 | 噪音陳情總件數 | 爆竹煙火相關 | 宮廟活動相關 | 占比 (%) |
---|---|---|---|---|
2020 | 12,435 | 3,210 | 1,820 | 40.6% |
2021 | 14,283 | 3,762 | 2,013 | 41.3% |
2022 | 15,009 | 4,180 | 2,322 | 43.7% |
2023 | 16,225 | 4,715 | 2,608 | 45.1% |
📌 數據亮點:
近四年噪音陳情案件逐年上升,且單就爆竹與宮廟活動噪音,2023年占比已超過45%,顯示此類聲音干擾已成為民眾生活中重要民怨來源。
📢 筆者實用建議整理
為協助市民與參與者適應新制,特別彙整幾項實用建議:
✅ 宮廟參與者與信眾:
事前查詢遶境路線與人口密集區段,避開噪音管制時段與路段
行經管制區時暫停煙火施放、擴音設備與敲鑼打鼓,改以步行祈福
可發放無煙電子香、LED電子鞭炮,兼顧環保與文化儀式性
✅ 攝影玩家:
建議選擇非人口密集路段取景,避免佔道拍攝與噪音干擾
可安排於黃昏時段或遶境非高峰時段進行拍攝,光線柔和且現場秩序較佳
✅ 居民應對:
可於活動期間關閉門窗、裝設隔音窗或使用耳塞
遇違規施放爆竹或過量噪音,即時撥打市府1999專線反映
善用噪音檢舉App上傳錄音,讓市府第一時間處理
📈 結論與後續城市觀光發展建議
此次桃園市政府推動52處人口密集區噪音管制措施,堪稱全台首創範例,若執行成效良好,有望成為台灣其他六都參考依據,推廣至中壢、大園、八德、平鎮、蘆竹等其他人口稠密鬧區,逐步實現「友善民俗、安靜城市」理念。
未來,市府可進一步:
輔導宮廟導入低碳無煙廟會,推動無煙鞭炮、靜音遶境,降低對社區環境衝擊
規劃主題型靜態宗教活動,如花燈祈福夜、無聲光雕秀,打造新型態文創遶境
結合觀光局推廣宗教觀光,舉辦「靜音祈福小旅行」、「文化遶境親子團」,吸引親子與國內外旅客參與
設立宮廟文化數位博物館,保存傳統藝陣與廟宇建築文化,並以數位互動方式降低現場噪音活動需求
藉由創新手段,桃園不僅可維護文化價值,也能改善居民生活品質,打造一座兼具宗教信仰、觀光效益與環境友善的城市範例。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