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建商不會主動說!2025新預售屋契約9大細節你一定要知道
次閱讀
2025年預售屋契約正式修訂,新增9大關鍵保障條款,買房族必看!包含建造執照確認、無需定金即可審閱契約、停車位尺寸與面積明列、面積誤差補償、基礎設施費由建商負擔、交屋保留款5%、延遲交屋賠償、瑕疵修繕義務與明確保固期限,全面保障購屋權益。購屋者可要求建商提供建照與圖說,確認停車位動線與尺寸,交屋當天驗屋測量,保障自身利益。建商若違約、延遲或交屋有瑕疵,依新規可依法主張賠償與修繕。買方更有權利拒絕模糊條款,要求說明與修訂。在買氣回溫、建商讓利修約趨勢下,懂得看新契約、善用條款保障自己,才能真正安心購屋。本文完整解析9大條款與購屋建議,助你避開陷阱,買得放心!
建商不會主動說!2025新預售屋契約9大細節你一定要知道
📑 目錄
1️⃣ 引言|2025購房新規上路,為何每個買房人都該懂?
2️⃣ 📜 新預售屋契約9大關鍵條款詳細解析
3️⃣ 🔍 如何核查與確保契約合法、合理與完善
4️⃣ ⚠️ 預售屋交易常見糾紛與應對方法
5️⃣ 📊 表格:新舊契約重點條文對照分析
6️⃣ 📝 專家觀點:購房契約要怎麼談最保險?
7️⃣ 📈 預售市場新規影響下的購屋趨勢與建議
8️⃣ 📌 結論|掌握新規購房才能買得安心
✨ 引言|2025購房新規上路,為何每個買房人都該懂?
隨著台灣房市熱度持續不墜,預售屋市場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內政部在 2025 年大幅修訂《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新增多項保障購屋人條款。
本文將全面解析新規內容、逐條解析實務重點,並提供核查技巧與應對建議,幫助你避免踩雷、安心買房。
✔️ 你一定想知道:
哪些新規條款對你有實際保障?
簽約前哪些陷阱要特別注意?
碰到糾紛該怎麼自保?
這篇文章,就是你掌握這些重點的最佳攻略!
📜 新預售屋契約9大關鍵條款詳細解析
購買預售屋,契約就是保障自身權益的唯一依據,一旦條款簽下,不論後續是否發生爭議,都得依據合約內容執行,因此,了解契約細節、掌握新法規規範,才能真正保障購屋安全。以下為2025最新版預售屋契約中的9大關鍵條款解析,逐條說清楚講明白,買房前務必逐一核對。
📄 1️⃣ 確認建案建造執照
建造執照就是建案合法性的身分證,代表該建案是否經政府核准、建築計畫是否合乎法令。依2025新契約規範:
簽約前,建商須提供建造執照影本與相關建築圖說,供買方查驗。
未提供者,購屋人應視為重大風險信號,建議暫緩簽約,或向主管機關查證。
👉 觀點延伸:確認建造執照不只是看建商有沒有合法資格,更能有效避開無照施工、爛尾樓、違建屋、或建築變更未報備等潛藏危機。若建商遲遲不肯出示,可能代表建案本身存在問題,切勿僥倖,否則一旦建案喊卡,購屋款項恐有去無回。
📄 2️⃣ 無需定金也能審閱契約
過去不少建商慣用「先繳定金再給契約」的方式,限制買方權益,容易導致買方因一時衝動綁約後悔。2025修法後:
購屋人可於完全無須繳交任何定金、斡旋金、意向金的情況下,索取預售契約版本審閱。
買方有權攜回細讀,不受建商時間壓力或話術催促。
👉 建議延伸:務必將契約帶回家,逐條比對內政部公告的最新預售屋定型化契約範本,避免藏有「模糊條款」、「不利買方責任」、「限制求償權益」等陷阱。有疑問可請律師或專業代書協助檢視,別怕麻煩,少看一次,可能多吃一次虧。
📄 3️⃣ 停車位尺寸與面積明確記載
許多預售案附車位,但車位實際能不能停、動線順不順,關乎日後生活品質。2025新契約明訂:
車位須標示清楚長、寬、高尺寸
標註車道總寬,保障進出安全
附上圖面佐證,避免購屋時僅憑口頭承諾
👉 觀點延伸:坊間常見糾紛就是「買車位,結果車停不進去」,或停進去後車門無法全開,甚至緊鄰牆柱造成擦撞,產生維修費用與使用困擾。因此,買車位務必「看尺寸」、「確認動線」,實際丈量與圖說比對,別被銷售人員以「標準車位」「絕對好停」等話術誤導。
📄 4️⃣ 面積誤差補償條款
預售屋「賣圖說買實坪」,交屋時若坪數不足,就產生糾紛。2025新契約明訂:
交屋實測面積若少於契約載明,建商須全額補償差額。
不得以其他名目折抵或強制換約。
👉 建議延伸:交屋當日,應攜帶專業驗屋師或丈量工具現場實測,記錄坪數數據。若誤差超過合理範圍,立即提出理賠要求,避免逾期失去求償權利。歷年不少建案交屋時,實坪短缺超過1坪以上,換算下來損失數十萬元,千萬別大意。
📄 5️⃣ 基礎設施費由建商負擔
新契約規範:
自來水、電、瓦斯、通訊等基礎設施內部管線建置費用,均由建商負責。
買方僅須支付依法由戶外管線接至住戶室內之申請費。
👉 觀點延伸:過去常見建商把內部管線施工費灌進買方費用清單,甚至高報價格謀取利益,買方入住時又因缺少相關項目收據,求償無門。簽約時應逐項確認費用明細,並在契約內明列「所有內部設施費用由建商負責」,確保後續入住無額外負擔。
📄 6️⃣ 交屋保留款 5%
為保障買方權益,2025契約規定:
交屋當日,得保留5%尾款於信託專戶
待驗屋無重大瑕疵並完成修繕,才支付尾款予建商
👉 建議延伸:交屋時別急著付清尾款,保留款是買方最後一張王牌。若發現牆面龜裂、漏水、施工瑕疵,得以要求建商盡速修復,否則有權暫緩支付尾款,保障自住安全與物件完整性。
📄 7️⃣ 延遲交屋賠償
新契約保障:
建商逾期交屋,應依已支付價金,按每日萬分之五利息賠償
賠償金額不得低於契約約定,或另設上限限制
👉 觀點延伸:簽約時務必確認「預定交屋日期」、「逾期利息標準」,並確認不可因不可抗力因素(如天災、政府禁令外)隨意展延,避免建商以各種理由拖延,造成自住空窗與租金雙重負擔。
📄 8️⃣ 瑕疵修繕義務
交屋時,建案若有結構、外觀、設備瑕疵,建商負有法定修繕義務。新契約明訂:
交屋前,建商應完成所有修繕事項
交屋後若發現,得於保固期內免費修繕
👉 建議延伸:交屋當日務必逐戶逐區檢查,拍照錄影存證,製作驗收紀錄單,缺失一律列入,並於保留款未付清前要求修繕完畢。若建商拒修,可提存保留款,或依法檢舉求償。
📄 9️⃣ 保固期限明確
依2025新契約:
建築結構體保固15年
建材與設備保固1年
👉 觀點延伸:購屋人應逐一確認保固範圍,包含:防水工程、門窗五金、衛浴、廚具、冷熱水管路等,並確認保固申請流程及建商維修窗口。避免交屋後找不到人處理,或被推諉責任。
📊 表格:新舊契約重點條文對照
項目 | 舊版契約 | 2025 新規定 |
---|---|---|
建造執照確認 | 非強制 | 強制必須確認 |
審閱契約是否需定金 | 須先付定金 | 不需付定金 |
停車位尺寸記載 | 不明確 | 長寬高+車道總面積 |
面積誤差補償 | 視雙方約定 | 必須全額補償 |
基礎設施費用負擔 | 部分買方負擔 | 全由建商負擔 |
交屋保留款比例 | 依建商規定 | 明訂5% |
延遲交屋賠償 | 無明訂 | 萬分之五日息 |
瑕疵修繕完成義務 | 無明訂 | 必須完成 |
保固期限 | 依建商規定 | 結構15年/設備1年 |
🔍 如何核查與確保契約合法、合理與完善
買預售屋時,契約就是你手上唯一能保障自身權益的武器,尤其在2025新制上路後,購屋人更該做到全面審視與核查,以下幾點務必確實執行:
📌 確認建商資質
購屋前,先查詢建商過往推案紀錄、市場口碑、是否曾發生過交屋瑕疵或工程延誤爭議,建議善用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或房產討論社群,了解建商歷年建案評價,必要時可致電當地建管單位確認是否有重大違規紀錄,保障自身權益。
📌 查詢內政部公告版本
2025最新預售屋定型化契約範本已公告上路,買方有權要求建商依新版範本簽約。務必自行上內政部網站下載最新版本,逐條比對建商提供的契約是否完全依照範本規範,尤其是關於違約賠償、交屋延遲、公共設施歸屬等重要條款。
📌 聘請專業律師審閱
若契約內容繁複,建議聘請熟悉不動產法律的律師審閱,特別針對特殊約定條款、付款進度、保固年限、公共設施權屬等部分逐一檢視,發現不利買方條文要立即協調刪改。千萬不要輕信「這是行規」、「大家都這樣簽」這類話術。
📌 索取完整項目文件
要求建商提供建造執照、施工圖說、建材設備說明書、工程進度表與公共設施分攤表,核對實際內容與契約約定是否相符,確認權利義務明確,避免事後爭議。
👉 觀點建議:
預售屋交易屬高額長期財務承諾,有疑問就要當場要求建商或代銷說明,對於模糊條款或空白約定堅決要求補充註明,絕對不能接受「先簽了再說」的壓力操作。記住:購屋前的主動與謹慎,就是未來入住時安心的保障。
⚠️ 預售屋交易常見糾紛與應對方法
近年預售市場熱絡,糾紛案件也層出不窮,以下是最常見的爭議類型與實務應對建議:
📌 延遲交屋不賠償
若建商未如期交屋,依定型化契約應按每日萬分之五計算違約金。購屋人應主動查詢契約約定交屋期限,並於約定日期屆滿後保留相關紀錄、發函催交,若建商拒賠可申訴主管機關。
📌 交屋時發現瑕疵
驗屋當天若發現牆面龜裂、地板破損、管線堵塞等問題,應立即拍照存證,列明缺失項目並要求限期改善,必要時聘請第三方驗屋公司協助驗收,拒絕草率交屋。
📌 面積短缺爭議
實測坪數若與契約坪數有差距,超過法定誤差範圍,買方可依契約主張補償或退還價金。建議驗屋時同步請驗屋公司以雷射儀器測量,確保數據客觀。
📌 停車位空間不足
若實際停車位尺寸小於契約圖面,影響車輛停放使用權益,買方可要求依契約調整或賠償,切記簽約前應確認停車位實際尺寸與平面配置,並拍照留存。
👉 建議:
遇到任何糾紛,第一步先與建商協商,無效可檢舉至內政部不動產糾紛調處平台或委託律師依法訴訟。切忌因怕麻煩或急於交屋而輕忽自身權益。
📈 預售市場新規影響下的購屋趨勢與建議
隨著2025預售屋契約新制實施,房市生態逐漸轉變,購屋策略也需即時調整:
📌 買方議價空間提升
受限於新制規範嚴格,建商為求成交,議價讓利空間明顯增加,部分熱門地段仍強勢,但中南部或次熱區普遍願意議價2%至5%。
📌 建商讓利修約機率增加
預售屋訂金少則數十萬,多則破百萬,過往建商多數拒絕調整條文,新制後為避免交易流失,買方提出修正合理建議,多數建商態度趨於彈性,主動修約機率增高。
📌 小型建商交易量恐下降
新規實施後,資金調度與工期管理壓力增大,品牌不夠穩健的小型建商交易意願降低,消費者選擇也將更偏重品牌與口碑建商,導致市場集中化趨勢明顯。
📌 法拍或違規建案風險降低
新制強化預售屋資金信託與工程履約保證,違約、跳票、法拍風險降低,有助於保護買方資金安全,減少過去爛尾樓、無法履約交屋案件。
👉 建議:
2025年後購屋首重「看契約、懂新制」,不只價格便宜與否,更要注重契約條款內容、建商履約能力與市場口碑,確保買到的不只是房子,更是保障與安心。
📌 結論|掌握新規購房才能買得安心
2025年預售屋契約全面修訂,對購屋人是一大保障,從交屋進度、坪數計算、違約賠償到保固維修皆有明確規範,只要買方在購屋時主動掌握新制內容、詳細審閱契約、據理力爭爭取權益,就能有效降低購屋風險,避免未來入住糾紛,真正達到「買得安心、住得放心」。
👉 最後提醒:
永遠別急著簽名,永遠別怕問清楚,永遠要為自己留證據。預售屋交易金額動輒數百萬、上千萬,細節就是關鍵,新制保障更給了買方強力後盾,掌握制度、用好工具,2025就是你安心買房的好時機。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Yahoo奇摩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