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5囤房稅改革:台南、連江、新竹怎麼不同?

203
次閱讀

囤房稅2.0將於2025年5月正式開徵,全台22縣市已經完成相關稅制調整,但有三個縣市的稅率與財政部基準有所不同。台南市經過議會審議後,調整了對建商的寬限期稅率,降低了待售房屋的稅率,從原本提案的2.4%降至2.2%,二至三年的待售房屋稅率也由3.6%降至2.8%。連江縣對於非自住住宅的稅率較寬鬆,持有四戶以下非自住住宅的稅率為2%,五戶以上為2.5%。新竹縣則對出租或繼承共有人設定了1.6%的稅率,略高於財政部基準的1.5%。此外,基隆市的非住非營業稅率也提高至2.5%,將於2025年7月起正式生效。各地的稅率差異反映了當地房地產市場的特殊需求與政策調整,將直接影響房產投資者的選擇與市場發展。

2025囤房稅改革:台南、連江、新竹怎麼不同?

文章概述

囤房稅2.0自2025年5月起將全面開徵,並已經在全國22個縣市逐步完成房屋稅的修法和調整,旨在有效打擊房地產市場的過度投機行為,特別是對於多戶房產的持有者。財政部制定了一套基準稅率,供各地方政府參考,但這些基準並非強制性要求,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調整空間,因此各地的囤房稅稅率與基準有所不同,尤其在台南市、連江縣和新竹縣等地,部分稅率與財政部的基準不一致。

台南市經議會審議後,對待售房屋的建商稅率作了適當下調,從原先的2.4%降至2.2%,而待售期二至三年的稅率也有所降低。相較之下,連江縣在規定上對持有非自住住宅的稅率較為寬鬆,四戶內的稅率為2%,五戶以上則為2.5%。新竹縣則對出租或繼承共有的房屋設置了1.6%的稅率,這高於財政部基準的1.5%。

此外,基隆市對於空置未使用的非住家房屋,如商業店面或辦公室,進行額外徵稅,稅率提高至2.5%,這一新規定將於2025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並對空置房產的持有者形成額外壓力。

囤房稅2.0的實施有望促使房地產市場回歸穩定,打擊過度投機行為,尤其對於持有多戶房產的投資者將帶來較大的影響。對於普通市民而言,這一政策將有助於減少房價過快上漲,並鼓勵更多的房產資源流向市場。未來,政策的具體效果還需觀察,尤其是地方政府如何根據當地情況進行調整,並確保稅收措施不會對市場帶來過大的負擔。

目錄

  • 囤房稅2.0的提出與背景
  • 各地囤房稅2.0基準對比
  • 三縣市稅率不同分析
    • 台南市
    • 連江縣
    • 新竹縣
  • 基隆市特別規定
  • 觀點建議
  • 未來展望
  • 結論

囤房稅2.0的提出與背景

囤房稅2.0是財政部針對非自住型住宅制定的稅收政策,目的是控制房地產投機行為,減少空置房屋的數量,並對持有多戶房產的人群徵收更高的稅金。該政策要求擁有多於一定數量非自住住宅的房屋所有者繳納更高的稅率,以此達到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效果。

各地囤房稅2.0基準對比

財政部為了規範各地方政府的房屋稅基準,提出了具有參考性的稅率設置標準,並要求各地方政府依此基準來設立具體稅率。然而,這些基準並不是強制性的,地方政府可根據自身的市場情況進行調整。全台22個地方政府中,大多數都依照財政部的建議來調整囤房稅率,但仍有部分地方政府對囤房稅的規定進行了微調,主要體現在稅率和稅基的設定上。

三縣市稅率不同分析

囤房稅2.0的政策在各地方政府的落實上有所差異,尤其是台南市、連江縣、新竹縣三個地方,其囤房稅的稅率與財政部的基準有所不同。這些差異反映了各縣市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和市場狀況進行的調整,意在平衡市場需求和居民的負擔能力。以下是這三個縣市稅率差異的具體分析:

  • 台南市

台南市的囤房稅2.0規範在財政部的基準上進行了適度的調整,特別是在對建商的待售房屋稅率方面。市政府最初提案的稅率與財政部的基準一致,但在議會審議後,稅率略有下調。具體來說,待售房屋一至二年的稅率由市府原提案的2.4%降至2.2%,待售二至三年的稅率也從原本的3.6%調整為2.8%。這樣的調整反映了市府在推動房市穩定與支持建商發展之間的平衡,旨在緩解建商的負擔,避免過高的稅率可能帶來的市場波動。台南市的這一做法也顯示了對本地房地產市場的特殊考量,尤其是在房屋供應不足的背景下,過高的稅率可能抑制新建房屋的市場活力。

  • 連江縣

相較於其他地方,連江縣的囤房稅率設定顯得較為寬鬆。根據新規,對於持有非自住住宅的房產,若擁有四戶以下,稅率為2%,而五戶以上的稅率則提升至2.5%。這一稅率相對較低,尤其是在與財政部的基準相較之下。此舉可能是出於對連江縣較小房地產市場規模的考量,當地的居民購房需求較為有限,過高的稅率可能會加重市場的負擔,進一步抑制房地產的流動性。因此,連江縣選擇較低的稅率來鼓勵合理持有,並希望減少對投機行為的打擊力度,從而保持市場穩定和社會接受度。

  • 新竹縣

新竹縣的囤房稅2.0政策較為嚴格,尤其是在出租或繼承共有的房屋稅率方面,設定為1.6%,這比財政部基準的1.5%高出0.1個百分點。這一調整反映了新竹縣對於短期持有、出租或繼承房屋行為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希望減少過度投機行為。由於新竹縣擁有較為活躍的房地產市場,特別是在高科技產業的推動下,土地和住房需求較為旺盛,因此地方政府希望通過稍微提高稅率來抑制不必要的房地產囤積,促進房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此外,這一做法也顯示出新竹縣對於土地和房屋資源的有限性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希望優先保障自住需求,減少不合理的資源佔用。

以下表格將呈現台南市、連江縣、新竹縣的囤房稅2.0稅率與財政部基準的差異。通過表格分析,可以直觀地了解各地方政府如何根據本地市場需求調整稅率政策。
地區財政部基準稅率地方政府稅率調整情況
台南市待售房屋1-2年:2.4%
待售房屋2-3年:3.6%
待售房屋1-2年:2.2%
待售房屋2-3年:2.8%
市府經議會調整,降低建商稅率。相較於財政部基準,待售房屋稅率降低0.2%及0.8%。
連江縣持有非自住住宅4戶內:2.4%
持有非自住住宅5戶以上:2.8%
持有非自住住宅4戶內:2%
持有非自住住宅5戶以上:2.5%
稅率較財政部基準寬鬆,對小規模市場的支持力度更大。
新竹縣出租或繼承房屋:1.5%出租或繼承房屋:1.6%稅率較財政部基準高0.1%,加強對短期持有與投機行為的打擊。

透過表格與圖表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三縣市在囤房稅2.0的落實上,如何根據地方市場的特性進行稅率調整。台南市的調整是為了減輕建商壓力,連江縣則選擇寬鬆的稅率來促進市場穩定,而新竹縣則加強對短期持有行為的規範,防止投機行為。這些調整反映了各地方政府對當地房地產市場的特殊需求和調控方向。

  • 基隆市特別規定

基隆市的非自住住家稅率版本與財政部基準一致,但對於空置未使用的房屋(如未使用的商業店面或辦公室)則有所加徵。這些空置房屋的稅率會提高至2.5%,並從2025年7月1日起開始適用,目的是打擊長期空置和未使用的商業房地產,進一步促使這些房屋投入市場。

觀點建議

針對囤房稅2.0,房屋持有者應該根據自己的房產情況進行適當的規劃,尤其是多戶房屋的擁有者,需要特別留意稅率變化。若持有多餘的房產,建議考慮出租或出售,以避免過高的稅務負擔。此外,也可關注地方政府的修法情況,根據當地的稅率規定進行調整,以減少未來可能帶來的財務壓力。

結論

囤房稅2.0的實施,預計將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對投機性購房者的打擊最為明顯。長期看來,該政策有望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減少空置房屋的數量,並降低房價過快上漲的風險。然而,政策的具體效果仍需觀察,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差異化稅率是否能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

囤房稅2.0的開徵,標誌著政府在應對房地產市場過熱和囤積房產問題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儘管地方政府的稅率設置有所不同,但整體政策方向仍然明確,即抑制房地產市場的過度投機行為,促進市場穩定。對於房屋持有者來說,了解政策變化並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將是應對囤房稅2.0的關鍵。隨著政策的深入實施,未來的市場走向值得期待。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Yahoo股市)
2025囤房稅改革:台南、連江、新竹怎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