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大投資動土:國巨新廠擴建與5G、車用電子布局全解析
國巨集團近期在高雄大發工業區舉辦新廠擴建動土典禮,董事長陳泰銘親自出席,並與成功大學成立共研中心,吸引南台灣在地人才。此次大發三廠將在2025年全面投產,產能較大發一、二廠增加1.5倍,主攻高階、毛利率高的被動元件,支撐5G與車用電子市場需求。國巨全球布局涵蓋中國蘇州、台灣高雄及美商KEMET,以分散市場風險並提升技術競爭力。回流投資計畫自2019年啟動,減少對中國依賴、增加台灣本土就業,並強化供應鏈韌性。受中美貿易戰與全球供應鏈重組影響,國巨透過自動化生產線與研發共研中心提升技術與產品附加價值。近五年營收與毛利率持續增長,2025年預估營收達1250億元、毛利率42%。建議國巨專注高毛利產品、強化研發與自動化,高雄市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投資人關注新廠落地及高階產品銷售,整體策略將支撐公司長期成長與南台灣產業發展。
最新消息 / 2025-09-22
🫂中鋼員工眼中的英雄,市場與投資人眼中的爭議人物
林文淵,中鋼傳奇董事長,以敢於分紅、廣結善緣著稱,締造中鋼黃金時代,員工士氣空前高漲。他從公務員起步,歷經台北市自來水處長、台電董事長,累積豐富行政與政商人脈,後受市場派支持出任大同董事長,成為百年大同首位非家族董座。林文淵在台苯經營權之爭中亦扮演關鍵角色,但企業高值化與研發不足使台苯短期表現平平。未來挑戰在於大同與台苯的轉型:新能源、智慧家電、石化高值化,以及內部治理改革。林文淵的優勢是人脈與行政能力,但能否將其轉化為實質業務增長,仍待市場檢驗。他的經歷既是政商傳奇,也是企業轉型典範,對投資人與產業觀察者具有高度參考價值。
最新消息 / 2025-09-22
🏡首購救星!高雄林園 5 房透天不到 900 萬,買房族心動了
高雄林園房市近期引發關注,位於東林東路的透天建案,規劃 47~50 坪、5 大房,總價僅 698~888 萬元,成為北台灣民眾難以想像的「高 CP 值」選項。區域鄰近東林、鳳林商圈,超市、餐飲、教育資源充足,生活機能完整,加上台 17 線直通高雄市區,車程 20~30 分鐘即可抵達小港或鳳山,通勤相對便利。雖然公共運輸不足,仍適合自駕族。專家指出,林園房價仍處低基期,受惠於石化工業區就業人口,房市需求穩定;透天產品稀缺,更具保值潛力。不過,工業區鄰近帶來空氣品質疑慮,加上公共建設進度有限,仍是購屋風險。網友意見分歧,有人認為「700 萬買透天太划算」,也有人質疑區域偏僻。整體來看,林園透天是首購族、三代同堂的入門首選,亦可能成為投資族長期收租的標的。
最新消息 / 2025-09-22
🏭疫情+美中貿易戰後|台灣工業地供需危機與投資必讀策略
自 2017 年政府盤點「五缺」問題(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以來,台灣工業地市場進入高需求、高彈性階段。政府透過產創條例修法,強制釋出閒置工業地,使閒置率兩年內改善約九成,部分緩解供需矛盾。然而,疫情與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回流、跨國供應鏈移轉及農地工廠遷廠需求,使工業地供給短期仍難以滿足市場。北部及交通便利區域租售率高達 96%,核心區域土地幾乎飽和。未來三年,台商回流與跨國投資將持續推升需求,企業應提前布局土地,善用政策資源,並採取多區域與彈性供應鏈策略,以掌握投資與產業布局黃金機會。中南部新興工業區雖供應相對充足,但物流、人才及能源配套需評估整體效益。整體而言,台灣工業地市場仍是產業投資與布局的核心熱點。
最新消息 / 2025-09-19
📐 雷射藍光量測與3D列印:精準打造每一輛Kuga ST-Line
Ford福特六和中壢廠自2017年啟動40億元智慧製造投資計畫,打造以Kuga ST-Line為代表的高彈性生產基地。工廠導入智慧機器人、SCADA整合監控系統及大數據分析,實現四款車型混線生產與30秒模具快速切換,兼顧效率與品質。同時,透過移動式雷射藍光量測儀與3D列印技術,快速完成樣品打造與問題驗證。4 Poster路況模擬實驗室則確保車輛乘坐舒適性與耐用度。未來,福特六和將結合VR虛擬實境與AR擴充實境,提升產線模擬、研發協作與員工操作效率,成為數位化、智慧化、彈性化的示範工廠。此模式不僅加速新車型上市,提升消費者多元化選擇,也為台灣汽車產業智慧製造提供了成功典範。
最新消息 / 2025-09-19
👷台商回流缺工缺地?政府研議放寬外勞年限,閒置土地降至6.6公頃,2025年投資熱潮解析!
台灣面臨台商回流與產業轉型雙重挑戰,政府積極透過政策與法規應對缺工與缺地問題。總統府與行政院研議放寬外勞在台年限,以穩定勞動力供應,經濟部修訂《產業創新條例》,要求工業區閒置土地兩年內開發,否則將開罰與強制拍賣,使閒置土地從214.5公頃降至僅剩6.6公頃,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指出,近兩年台商回台投資約6,285億元,2022年估計還有3,000億元。另一方面,綠能政策持續推進,光電已貢獻夏季用電量6%,苗栗外海20支離岸風電風機運行,第三階段區段開發即將啟動。然而,台灣2050淨零碳排路徑仍未明確,面臨國際比較壓力。建議政府加速制定碳排路徑圖,並持續活化土地與優化外勞政策,以吸引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及綠能發展,兼顧經濟、環境與社會效益,打造智慧、永續的現代化經濟城市。
最新消息 / 2025-09-19
🏭從污染到高值化:林園石化園區轉型與地方經濟再造全攻略
林園區作為高雄重要石化產業聚落,長期面臨環境污染與工安疑慮。為改善居民生活品質並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於 2021 年通過五福里 5 個鄰約 3.4 公頃土地變更案,241 名地主有望搬遷,經濟部將推動石化產業高值化與空間改善。此次開發投資規模達新台幣 18.5 億元,並依產業創新條例進行都市計畫變更,協議價購保障居民搬遷權益,確保土地完整性。高值化園區將導入精密化工與智慧製造技術,提升土地附加值,促進產業升級,吸引更多投資者進駐,並創造多元就業機會。環境改善方面,包括排放控制、綠化公共空間設計及永續能源應用。此案不僅解決居民長期環境問題,也提升石化產業經濟效益,為林園區打造環境友善、永續經濟與高附加值產業共存的示範園區,為高雄產業轉型與城市永續發展樹立典範。
最新消息 / 2025-09-19
🌟新北招商亮點:新創產業、智慧科技園區與庶民經濟全攻略
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出 2021 年經濟發展策略,以深耕在地、鏈結國際、發展庶民經濟及地方特色為核心,並推動新創產業與綠色永續城市建設。市府透過工業區立體化、新店寶高 AI 智慧科技園區及瑞芳第二產業園區,提供企業完整產業布局與土地供應,同時扶植青年創業與新興產業。面對疫情衝擊,庶民經濟成為關鍵,市府提供租金補助、資金扶持及夜市、地方特色產業整合行銷,活絡小商家與地方經濟。智慧經濟城建設涵蓋 AI、IoT、智慧交通及綠能建築,並與國際接軌,吸引外資與科技研發企業。2020 年招商總額 1,386 億元,創造 4 萬 2,000 就業機會,逐年成長。展望未來,新北市將持續推動綠色永續、智慧科技、庶民經濟與多元產業園區發展,打造後疫情時代的國際智慧經濟城市,為企業提供高附加值產業布局與穩健投資環境。
最新消息 / 2025-09-19
🌟疫後投資首選!桃園成國際級產業城市的五大理由
桃園因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人口成長快速,近年成為 台商回流與外商投資首選城市。市府積極透過 土地媒合招商大會 與 投資服務列車 協助企業快速取得土地,解決「五缺」問題,包括土地、水電、人才、勞工及行政許可。桃園擁有 航空城、青埔亞洲矽谷研發中心 及七大產業園區,提供超過 100 公頃土地,打造完整產業生態。2025 年土地交易額持續攀升,工業地產交易量創新高,投資總額超過 2,340 億元,占全台回流投資 20% 以上。未來隨著 捷運綠線、紅線串聯多核心城市,桃園將成為 國際級產業城市,為企業帶來疫後經濟商機與高附加值產業布局的最佳環境。
最新消息 / 2025-09-19
☢️福清核電廠異常、台灣核安監控、輻射防護措施全面解析
近日,福建福清核電廠反應爐發生異常,自動停機,距離台灣苗栗僅162公里,引發輻射安全關注。大陸官方表示,事件屬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0級,未釋放放射性物質,對人與環境無直接危害。此次異常原因為檢查抽氣系統時主蒸氣管道震動,觸發華龍一號機組自動關閉安全機制。專家指出,自動停機是核電標準安全設計,短期對電力供應影響有限,但需持續監控運行可靠性。歷史核災案例如福島事件顯示,核事故影響可跨境擴散,台灣應加強核安監控與跨境信息通報。建議政府更新核輻射應變預案、推動民眾防護教育、熟悉避難路線,民眾保持理性、關注官方公告與監測資訊。此次事件提醒,核安全與防護管理需常態化,以降低潛在風險、保障公共安全,並促進台灣與國際核能安全合作。
最新消息 / 2025-09-19
🌟台中港新廠 VS 海外競爭對手:達興材料如何保持全球優勢?
達興材料(5234-TW)斥資 5.5 億元 在台中港加工出口區新建廠房,專注 半導體封裝與關鍵材料 生產,在於 2022年第3季投產。新廠導入 自動化生產線與智慧品質管理系統,提升產能與良率,滿足國內主要台廠客戶需求,同時支援海外市場拓展。投資回收期預估 3–5年,透過材料自給率提升與成本控制策略,有效降低原材料採購成本與海外關稅風險。新廠投產將增加就業機會、提升國內市場服務能力,並強化達興材料在 全球半導體材料供應鏈中的競爭力。面對中國擬課徵液晶與光阻材料關稅,公司持續加強自給率與成本管理,降低政策影響。整體而言,新廠投資不僅優化材料成本、提升產業鏈韌性,也象徵 台灣半導體材料產業升級與國際布局的重要里程碑,對企業長期營運、國際市場拓展及全球競爭力均具有深遠影響。
最新消息 / 2025-09-19
⚡ PCB市場迎來新契機:耀新電子加碼投資、智慧製程全面導入
耀新電子宣布斥資 超過18億元 在桃園中壢工業區建置新廠,導入 自動化與智慧製程設備,主要服務 PCB 快速樣品及高端 IC 基板 訂單。新廠將直接創造 約40個本國就業機會,並提升產品交期與良率,強化 MIT 品牌形象。此舉反映 PCB 產業在伺服器、網通設備、5G 基建及車用 ADAS 系統需求帶動下快速增長,台灣企業透過智慧製程和自動化生產,進一步強化全球競爭力。耀新電子長期服務北美與國際大廠,包括 Broadcom、Kingston、Facebook、Google 等,彰顯其產品與技術的國際信任度。新廠投資不僅改善中壢地區就業結構,也為產業鏈上、下游帶來協同效益,包括材料供應、製造技術提升與終端市場擴張。整體而言,耀新電子新廠象徵 台灣 PCB 產業升級與全球布局的重要里程碑,將推動企業長期增長、技術創新與國際市場拓展。
最新消息 /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