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海子公司投資德州擴充AI伺服器產線,深耕美國市場策略解析
鴻海集團宣布其子公司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USA Inc.投資3303.3萬美元(約新台幣10.7億元),取得美國德州哈立斯郡的47萬8036平方英呎土地及20萬200平方英呎廠房,主要用於擴充人工智慧(AI)伺服器產線,並加強對北美市場的服務。此舉標誌著鴻海在美國市場布局的擴大,特別是AI與電動車需求增長的背景下,該公司將持續加強在當地的製造能力。鴻海集團在美國經營已近40年,擁有超過50個廠區和近5000名員工,年營收達256億美元。董事長劉揚偉在法人說明會中表示,隨著AI產品和電動車的需求日益增長,鴻海將繼續加大在美國的投資,尤其是在區域製造能力方面。這一投資不僅支持鴻海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也使其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北美市場的需求,並預示著未來營收將持續增長。
最新消息 / 2024-11-28

越南投資計劃曝光!業成如何在全球布局中應對川普提高關稅的風險?
業成在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提高關稅的挑戰時,選擇加大對越南市場的投資,計劃投入11.77億元新台幣,用於新廠房和土地開發。此舉反映了業成在全球布局中的策略,即通過分散風險來應對美國關稅政策變動,並擴大在東南亞市場的生產與供應鏈管理能力。業成的越南投資計劃將初期集中於觸控面板和顯示器產品,並預計於明年底或後年初實現量產。隨著技術發展,未來將擴展至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產品,提升產品線的多樣性與競爭力。此外,業成還將加大在光學業務及指紋辨識技術上的投資,這些領域將成為未來營收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儘管第三季營收顯示出稅後虧損,但業成在產品組合與成本控制方面已顯示出回暖,預計未來營運將穩步增長。總體來看,業成透過全球分散布局與技術創新,成功應對市場風險,為未來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最新消息 / 2024-11-28

台65線延伸計劃:解決土城至三峽交通瓶頸,促進新北地區繁榮發展
台65線延伸計劃旨在解決新北市土城至三峽段的交通瓶頸,該區域因人口增長及商業發展導致交通擁堵,對當地居民及企業運營造成困擾。為此,立委吳琪銘提案將台65線延伸至三峽,並已獲中央批准進行可行性研究。計劃將延伸道路與台3線及其他主要幹道相連,預計能有效改善現有交通流量,減少高峰期壅塞,提升運輸效率,並為未來交通需求提供支援。該計劃預計於2025年3月完成期中研究,屆時將公布道路環境評估及其他細節。台65線延伸不僅改善交通,還有助於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更多企業將進駐,帶動商業活動及房地產市場增長。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將顯著提升,交通便捷性增強,將吸引更多人口及企業發展,促進地方繁榮。此外,這項計劃有望提高區域競爭力,成為新北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最新消息 / 2024-11-28

北港工業用地公開標售:台灣產業發展新契機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宣布,將於12月1日起公開標售北港工業用地,面積達4.5萬餘坪,底價為32.3億元,平均每坪約7萬元。這塊土地的標售已經是第三次,過去由於價格過高或區域劃分問題未能成功賣出。金聯資產管理公司指出,標售此地主要有三大目的:回應社會對土地動向的關注、提供台商在川普2.0政策下的設廠選擇,以及促進北港地區的產業發展和就業機會。北港工業用地位於台灣的產業廊道中心,鄰近台積電嘉義太保廠、元長工業區等重要工業區,並且距離斗六及虎尾的科技園區也非常近。這樣的地理優勢加上土地的發展潛力,使其成為吸引企業設廠的理想之地。未來,此地的開發預計將帶來約40億元的產業價值,每年提供2,000個以上的工作機會,進一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並為台灣的半導體及其他高科技產業提供更強的支持。
最新消息 / 2024-11-28

竹科園區ESG論壇:推動大新竹地區永續發展的關鍵
首屆「竹科園區ESG論壇」於2024年10月27日在國立清華大學旺宏館成功舉行,由新竹縣市政府、清華大學及新竹科學園區共同主辦。此次論壇吸引了大新竹地區的20個深耕在地的團體與新竹科學園區的企業代表參與,旨在促進企業與地方創生計劃的結合,推動永續發展。討論的主題包括生物多樣性、循環經濟、綠色消費與減碳平台等,並強調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的重要性。新竹縣長楊文科在論壇中指出,該活動將有助於搭建企業與在地產業的合作平台,並強調大新竹生活圈的密切關聯,包括交通、教育和購物等領域。他希望透過此平台,清華大學能夠協助企業與在地產業互助合作,推動台灣的永續發展。本次論壇為大新竹地區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並加深了參與者對ESG理念的認識。未來,大新竹地區將在產官學合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推動ESG領域的發展。
最新消息 / 2024-11-28

新竹房市火熱!竹北高鐵特區與關埔重劃區投資前景全面解析 文章概述
新竹房市近年持續升溫,尤其竹北高鐵特區與關埔重劃區成為熱門投資區域。竹北高鐵特區因交通便捷、產業群聚效應及高綠化環境吸引高資產族群,許多科技大廠進駐,並且區內商業設施逐步完善,未來發展潛力可期。特別是高鐵站周邊的道路通車,縮短了與竹科的通勤時間,提升生活品質。相對的,關埔重劃區擁有優質的學區資源及較為親民的房價,對於年輕家庭尤其具有吸引力。此區鄰近新竹科學園區,且周邊產業發展逐漸成型,吸引許多IC設計公司進駐,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此外,該區的交通與生活機能也日益完善,成為首次置產者的理想選擇。竹北高鐵特區與關埔重劃區各具特色,無論是資深投資者還是首次購房者,這兩個區域都擁有不容忽視的發展潛力,預期未來將繼續引領新竹房市的熱潮。
最新消息 / 2024-11-28

新竹縣竹北市:成為2024年最受歡迎的申貸購屋熱區
新竹縣竹北市在2024年成為最受歡迎的申貸購屋區域,根據聯徵中心資料,竹北市的六個路段進入新竹縣市十大熱門申貸區。尤其是「新竹市介壽一路」,因為緊鄰新竹科學園區,吸引大量新進工程師購屋,成為購屋需求的核心區域。竹北市的高科技園區,如台元科技園區、AI智慧園區等,預計將創造超過兩萬個就業機會,進一步推動當地房市升溫。此外,竹北市擁有高達40%的綠化率與完善的生活機能,讓高鐵特區成為一大亮點,帶動房價持續上升。尤其是竹北高鐵八路,成為新竹縣市房價最高的地段,平均鑑估值達2,617.8萬元。隨著人口持續增長及高生育率,學區房需求激增,進一步推高了周邊地區的房價。竹北市的未來房市將持續升溫,購屋者可根據不同地段的房價及需求趨勢,選擇適合的區域進行投資。
最新消息 / 2024-11-28

高雄成為半導體新熱點!台積電F22廠帶來哪些商機與挑戰?
台積電於2023年宣布在高雄設立F22廠,並引入先進的2奈米製程技術,這不僅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大突破,也將為南部地區帶來顯著的經濟和產業升級。F22廠的設立將促進高雄形成半導體產業聚集效應,並吸引大量高科技人才和企業進駐,提升當地的就業機會和創新能力。高雄市政府積極支持該項目,提供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引進及生活服務等方面的協助。市政府的政策措施包括改善教育、交通、環境設施,並為外來人才提供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支持,確保高雄能吸引並留住高端人才。台積電F22廠的運營將與台南的半導體園區協同發展,形成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製程技術集群,進一步鞏固台灣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地位。然而,面臨的挑戰包括土地開發、基礎設施建設與人才培養等,市政府已採取相應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未來,高雄有望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樞紐,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最新消息 / 2024-11-28

受惠於科學園區發展 新竹縣市房價與成交量飆升
新竹縣市近年因科學園區發展蓬勃,房價與成交量大幅攀升,尤其是竹科新貴的購屋需求,為新竹房市注入強勁動能。根據房仲業者統計,新竹縣市10大熱門申貸路段中,竹北市佔據6席,竹市東區的介壽一路以337件申貸量居首。竹北的高鐵八路以2,617.8萬元的平均鑑估值居首,顯示該區需求穩定且價格相對較高,而南寮西濱路一段則因距離市區較遠,房價親民,平均鑑估值為917.2萬元,成為市場中較為經濟的選擇。此外,竹北的高鐵特區及周邊產業園區,如台元科技園區和AI智慧園區,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進一步推動了購屋需求。竹市的介壽一路,由於鄰近竹科正門,吸引了不少竹科新進員工選擇在此購房。這些因素使得新竹縣市成為了北部購房市場的焦點,對首次購房者和投資者來說,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最新消息 / 2024-11-28

桃園龜山A7重劃區:首購族的新興熱區,房價相對便宜,未來潛力無限
桃園龜山A7重劃區由於緊鄰雙北市且房價較周邊區域便宜,已成為年輕家庭與首購族的熱門選擇。該區面積達186公頃,規劃有住宅區、商業區及產業區,交通便捷,機場捷運、林口交流道與省道的連接,使得區內居民能輕鬆通勤至北部及桃園市區。隨著A7重劃區的發展,周邊的產業園區也帶動了就業機會,吸引大量人才進駐,進一步促使房市需求增長。A7重劃區內的生活機能逐漸完善,文青路的全聯、家樂福等商店提供居民便捷的購物選擇。房價方面,相比林口及其他相鄰區域,A7重劃區的房價依然相對親民,吸引投資者與購房者關注。未來隨著更多商業與產業發展的到來,該區的住宅需求將持續增長,成為北台灣重要的生活及投資熱區
最新消息 / 2024-11-28

投資台灣新機遇!AI與數位化引領企業轉型,擴大投資策略解析
台灣近日迎來多家企業擴大投資,涉及領域包括製造業、食品業及醫藥業,尤其聚焦於AI、大數據與數位化轉型。裕珍馨食品計劃在台中市投資3億元,建設新廠並應用自動化及物聯網技術提升生產力,並開發創新米製食品。大樹醫藥則在桃園航空城建立智能化倉儲物流園區,導入自動化設備與綠建築技術,以應對業務擴展及永續發展需求。鍵財機械投資4億元擴建廠房,並引入數位化管理系統,提升其在歐美市場的競爭力。威鋒農業則專注於智慧農業技術的應用,計劃建設新廠並引入自動化及AI技術以提高生產效率。這些投資不僅提升了台灣各行業的技術水平,還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對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具有積極影響,並有望進一步強化台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最新消息 / 2024-11-28

打破台灣社會住宅瓶頸!專家分享2個有效方法加速實現居住正義
台灣面臨嚴重的居住問題,社會住宅被視為解決方案之一。然而,台灣社會住宅發展進展緩慢,主要原因包括政策限制過多、政治因素影響以及興辦模式單一。相比於國際成功案例,如日本和歐洲國家,台灣的社會住宅數量遠低於標準,且分配制度過於依賴抽籤,無法有效解決真正有需要家庭的問題。專家建議,台灣應該借鑒國際經驗,探索多元興辦模式,包含修繕型社會住宅和整體開發模式。這些模式可以提高建設效率並降低成本。此外,分配制度應該從「抽籤制」改為「輪候制」,根據需求和申請時間進行排序,提升分配透明度,減少民眾不滿和焦慮。若台灣能夠突破這些瓶頸,並採用更靈活、透明的政策,將能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更多台灣家庭享有穩定且可負擔的住房選擇。
最新消息 /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