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交)新屋台66鋼構碼頭廠房出租,新屋區新文路附近廠房出租
廠房出售位於新屋區新文路附近,開放格局,一樓高度樑下3.9米廠房,新屋台66鋼構碼頭廠房出售首選,近台66快速道路,交通便捷,製造業找新屋廠房或是機械加工業、物流倉儲業,工廠辦公室都很適合。廠房挑高利用空間大、新屋一樓高度樑下3.9米廠房,面臨路寬8米,有消防設施,鄰近台66快速道路、新屋工業區、新屋市區、九斗村農場,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您是否再找新屋廠房出租?何不考慮新屋台66鋼構碼頭廠房出租,租金CP值高,使用坪數:約700坪,新屋工業區目前最新的廠房出租首選。有些人在找新屋廠房,何不考慮產業鏈密集新屋台66鋼構碼頭廠房出租?近台66快速道路、新屋工業區,路口,新屋市區、九斗村農場,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附近有便利商店、學區、並且鄰近交通要道與密集工業區,新屋招工便利廠房出租首選。
最新消息 / 2025-08-05
🚁AI無人機與綠能交通號誌系統,桃園智慧城市展帶你未來城市實境體驗
桃園市政府於2023智慧城市展推出主題館,全面展示智慧治理、智慧醫療與智慧產業三大領域的創新成果,特別突顯綠能交通號誌控制系統與無人機輔助巡檢系統的應用。萬物聯網智慧科技所開發的綠能交通號誌系統,能於救護車接近路口時即時切換為綠燈,保障救護車優先通行,有效提升緊急救援效率與行車安全。天德數位股份有限公司則以結合5G低延遲影像傳輸及AI技術的無人機巡檢系統,實現對城市人流異常及環境安全的即時監控,廣泛應用於停車場監控、太陽能面板巡檢、果園防護等多重場景,提升城市運營安全與效率。桃園在地企業碩陽電機與緯創資通、聯潤科技攜手展出智慧服務型機器人及無人洗地機,彰顯OEM及ODM產業整合能力。憑藉豐厚的工業基礎與創新創業基地,桃園持續推動產官合作與資通訊科技應用,加速城市數位轉型與產業升級,邁向安全、高效且宜居的智慧城市典範。
最新消息 / 2025-08-05
🚇綠線進度超前!GC03潛盾段完工助攻2028捷運成真
桃園捷運綠線GC03標工程再傳捷報!由中華工程主導的潛盾機「長城號」順利貫通國道一號,是桃園首度潛盾機穿越高速公路的重要里程碑。此次潛盾段橫跨中壢青埔至南桃園核心地段,連接G11至G14站,總長2.67公里,為工程難度最高區段之一。G12站施工期面臨地質不穩、交通繁忙與便道調撥挑戰,團隊採用智慧監控與地盤改良技術,精準控制沉陷風險。整體捷運綠線預計2030年全線通車,屆時將大幅提升桃園軌道交通效率、串聯青埔特區與市中心。地方民眾關注工程進度與施工安全,桃園市政府亦加強與中央協調,加速建照與五大管線審查流程,期能如期如質完成各項工程節點。
最新消息 / 2025-08-05
💡產業轉型關鍵解鎖:電子設備協會呼籲擴大產創條例,為台灣科技產業注入強心針!
台灣電子設備協會呼籲政府擴大《產業創新條例》適用範圍與抵減比率,強調只有強化研發與設備投資誘因,才能提升產業競爭力並鏈結全球供應鏈。協會指出,台灣電子設備產值已突破4,000億元,預計2030年上看1兆元,成為下一個兆元級產業。相較於韓國、美國祭出高達30%研發抵減與大規模補助,台灣現行制度顯得保守,難吸引中小設備商投入。協會並提出「國際供應鏈在地化」、「推動次世代半導體技術」、「打造淨零永續生態圈」三大方向,呼籲大廠牽頭整合中小企業南向發展,降低海外投資門檻。八大設備領域從半導體、電動車到ESG相關技術均已深耕,若政策能與產業同頻共振,台灣有望成為全球設備技術重鎮。
最新消息 / 2025-08-05
🔬MIT設備崛起!電子設備白皮書揭台灣破局全球技術封鎖關鍵
台灣電子設備協會發布的《電子設備產業白皮書》指出,電子設備產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期,2022年產值已突破4,000億元,並朝2030年兆元目標邁進。白皮書強調,政府應針對半導體、MicroLED、化合物半導體等關鍵領域,提出具前瞻性的租稅與研發政策,強化在地設備、技術與材料根基,提升國產化比重。相較韓國高達30%至35%的抵減率,台灣現行僅10%至15%,恐導致企業競爭力落後。產業界也呼籲政府協助推動認證與試用機制,降低企業採用國產設備的風險。此外,面對海外設廠與供應鏈轉移挑戰,台灣應推動「母雞帶小雞」策略,由大型企業帶領供應鏈共同布局國際,強化科技園區整合與政府談判支援。整體而言,台灣電子設備產業若能深化在地化、升級政策誘因,有望成為下一個兆元護國群山。
最新消息 / 2025-08-04
🏭高雄工業地產大轉型!揭秘高科技S廊帶六大黃金園區
高雄正從重工業大城轉型為高科技新都,市府推動的「高科技S廊帶」串聯路竹、楠梓、橋頭、仁武、大社、小港至林園,形成半導體、電動車、5G AIoT等產業聚落。台積電、鴻海、默克等大廠相繼進駐,帶動工業地產需求爆發,也引發土地投資熱潮。S廊帶六大園區各具產業定位,未來十年被視為高雄經濟發展的關鍵動脈。本文深入解析各園區優勢、企業佈局方向、三大產業趨勢與政策紅利,並提出四大策略建議:鎖定核心區、關注政策脈動、尋求專業協助與導入ESG智慧化升級。無論是企業主或投資人,都應把握這波轉型良機,佈局高雄產業新藍圖。
最新消息 / 2025-08-04
💻深度解析|桃園「脫煤、綠運輸、儲能」三箭齊發,產業轉型大躍進
桃園市為邁向2050淨零排放,市長張善政提出三大策略,目標在2030年達成減碳50%。第一,推動產業轉型,桃園將加入脫煤者聯盟,採用60%固體再生燃料與40%天然氣或電力取代燃煤。第二,發展綠色交通政策,包括全面電動化839輛市區公車、公務車與基北北桃通勤月票制度,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第三,在再生能源與節能方面,桃園將新增100MW太陽能設施,並補助企業導入儲能系統與智慧能源管理技術,目標實現用電戶節電7%。此外,市府與數位國家總會合作,將協助桃園200家碳排放大戶短期內轉型為減碳企業,並培育60位淨零專家協助地方社區執行碳管理。桃園身為全台首個響應聯合國「奔向淨零(Race to Zero)」的城市,展現政府與民間共同邁向永續未來的決心。
最新消息 / 2025-08-04
❄️突破技術瓶頸!義美金鞍攜手打造大型離峰儲冰系統 降低用電30%
義美食品與其關係企業金鞍機械工業公司,在桃園龍潭動土建造大型離峰儲冰系統新廠,成為台灣淨零減碳的重要里程碑。該系統利用夜間低電價時段製冰,並在白天尖峰時段融冰供空調使用,有效實現「削峰填谷」策略,降低用電成本超過30%,同時減輕台電尖峰負載,提升供電穩定性。金鞍新廠面積達2300坪,預計承製20座此類系統,為企業節能與淨零碳排提供技術支持。義美也投入15億元於多個廠區導入智能生產與循環回收系統,全面推動永續發展。桃園市政府以此計畫為典範,積極推動2050年淨零碳排與2030年減碳50%目標。該項目不僅展現企業社會責任,也為其他企業提供減碳策略參考,並促進產官學合作加速綠色轉型,成為台灣產業轉型與節能減碳的成功範例。
最新消息 / 2025-08-04
🏭致茂龜山新廠全解析:智慧化、綠色轉型與區域產業革命
致茂電子斥資近50億元於桃園龜山設立新廠,響應政府「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展現企業對台灣未來發展的信心。該新廠將導入全自動化生產與智慧化管理系統,並推動綠色產品與ESG永續政策,標誌台灣製造業的智慧與綠色雙軸轉型。龜山地區因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及完整產業聚落優勢,成為致茂佈局新興市場的關鍵據點。此案預計創造296個就業機會,帶動區域房市、商業與服務業發展,並促進產學合作與人才留台。同時,產業供應鏈上下游亦將受惠,形成強大協同效應。本文深入解析致茂投資背後的戰略考量、政策誘因與經濟效益,是企業主、投資人與求職者不可錯過的重要參考。
最新消息 / 2025-08-04
🏭廠房擴建新紀元:內政部「容積獎勵」大解密!最高50%增幅,助您輕鬆擴產轉型!
在《國土計畫法》2025年4月30日正式實施後,民眾關注農業發展地區是否可興建住宅。依據《全國國土計畫》第9章指導原則,農業發展地區中第4類可優先發展居住用途。根據內政部草案,農4地區原為甲、乙、丙種建築用地者,無須額外申請,即可興建住宅、零售等設施。而農1至農3地區,若已編定為合法建築用地(含丁種),也可作住宅使用。此新規劃鬆綁了過往區域計畫限制,有助於地方民眾合理利用土地,同時維持農地保育與基本生活機能兼顧。整體來看,國土計畫制度導入後,農業地區住宅興建雖需審慎評估,但在法規引導下已有明確指引,有望化解民眾對土地使用限制的疑慮。
最新消息 / 2025-08-04
🏗️農業發展區也能蓋房?2025新制解密,國土計畫新局:農地變建地的黃金機會!
2025年4月30日《國土計畫法》全面上路後,全台土地將依功能劃設為「農業發展地區」、「城鄉發展地區」等四大類,其中「農業發展地區」仍引起不少民眾疑問,是否能興建住宅?根據《全國國土計畫》第9章指導原則,在農業發展地區內,若屬於「第4類」農地,考量生活需求,將可申請住宅或零售等設施使用;且如該土地原先已是依法劃設的甲、乙、丙種建築用地,更可免申請,直接合法興建住宅、商業等用途。此外,農1至農3地區內,若具備原區域計畫法所編定的建築用地資格,也同樣具備住宅開發的彈性。整體而言,新國土計畫雖強調土地分區合理利用,但仍保留一定彈性,兼顧農地保育與居民生活需求。本文將進一步解析適用條件、程序與潛在風險。
最新消息 / 2025-08-04
🏙️角力現場揭密:國土保育 vs. 開發需求,土地分區新規定如何影響你?
全國國土計畫將於2024年5月正式上路,為台灣土地利用帶來重大轉變。此計畫根據《國土計畫法》,將全國土地劃分為四大功能分區及18個分類,嚴格規範不同土地用途,並禁止隨意變更。這意味著過去「農地變工業用地」等個案開發模式將被取締,改為通盤檢討和社會參與的嚴格審議程序。四大分區包括國土保育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城鄉發展地區與海洋資源地區,各自設有不同管制與開發限制。此政策旨在終結土地利用亂象,促進永續發展與生態保護。該計畫也引發不動產開發業者、環保團體及地方政府間的角力,反映出公共利益與私人權益的衝突。企業與投資者須重新評估土地資產,積極參與縣市國土計畫的公聽會,並掌握新的產業機會。國土計畫的實施不僅是土地管理的革新,更是台灣追求永續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關鍵里程碑。
最新消息 /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