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經濟部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服務中心
次閱讀
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位於花蓮縣,包含美崙、和平及光華三個服務中心,是結合工業、觀光及文創的綜合性園區。美崙園區成立於民國66年,交通便捷,聚集食品、石材、金屬等多元產業;光華園區以石材加工業為主,並積極推動創意文創及綠色環保;和平園區則依托豐富石灰石礦資源,發展水泥與能源產業,並規劃深層海水園區。園區重視公共設施建設,包括道路、排水、自來水、電力、電信及消防,並設置污水處理廠與冷卻水廠,確保產業運作與環境永續。為提升園區形象與競爭力,積極推動產業園區環境改造與更新計畫,結合社區總體營造與觀光資源,發展石材觀光、夜光藝術、工業特色民宿及農業休閒,創造文化特色商圈。園區以高科技與地方資源整合,強化產業與社區融合,期望實現永續經營、觀光與產業並行的發展願景。
🛠️經濟部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服務中心
園區簡介
(1)美崙服務中心
政府為促進工業發展,繁榮地方經濟,於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開發完成美崙產業園區,民國六十六年六月成立管理中心,占地總面積135.5公頃,係一綜合性產業園區。
(2)和平服務中心
89年12月和平產業園區位於花蓮縣最北端之秀林鄉和平村內、西側之山脈蘊藏豐富之石灰石礦,為水泥之主要原料,鑑於西部礦源缺乏,並為平衡東西產業發展特由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主導開發,對外交通有蘇花公、和平港運輸及北迴鐵路,交通極為便捷。
對外交通原受地形影響一向甚不方便,唯進年來政府逐漸重視開發東部資源,並積極提倡均衡發展,業已大量投入經費來改善重要基層建設,現已完成和平產業園區及工業港、電氣鐵路及雙向台九線蘇花公路,南往花蓮市區約50公里車程約1小時。 目前政府彙集相關單位並已完成發包規劃蘇花高速公路,屆時即能縮短交通往返時間,並在和平區域規劃交流道,造就當地產業發展空間更加提升。
(3)光華服務中心
光華服務中心於民國 81 年 11 月 23 日成立,為健全組織功能,提高行政效率,光華自 94 年 2 月 1 日起併入美崙(兼和平)產業園區服務中心,並更名為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服務中心,主要推展工作如下:
- 全面維護管理區內各項公共設施,為各廠商提供完整的基礎建設。
- 作為廠商與政府之橋樑,隨著社會經濟脈動,提供工商登記、變更輔 導、求才求職、公害防治、法令宣導及廠商協助等服務。
- 結合週邊資源及人力,積極推動產業園區公共事務,及文康、社教等活動。
(4)和平污水廠
和平污水廠由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設計、監造,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施工於88年7月18日開工次年10月9日完工,91年7月正式營運。原設計平均污水處理量為3,200CMD,後因進駐廠商不如預期,故僅完成3200 CMD土木建築,未設置機械設備,另外再設置一套處理量500 CMD的套裝設備,目前實際進水量約為130CMD,和平污水廠目前人員編置為技術員一人,技術工一人。本廠採二級處理,最終排入和平溪。
環保局核定試車完成日:91年2月2日
環保局核發排放許可證日:96年5月29日起至101年五月28日止
目前套裝設備設計水量每日=500CMD
(5)光華污水廠
光華污水廠由中華顧問工程司設計,原設計平均污水處理量為5,000CMD,目前實際進水量約為300CMD,納管率為87.5%,區內廠商以石材加工業為主,石材加工業型態可分為一次加工業(十字剪、鋼砂拉鋸、鑽石拉鋸、磨台)生產地磚、光板為主,二次加工業(橋剪)生產特殊規格品為主以及手工藝品業。廢水產生量以一次加工業為主,性質為安定之無機化合物如碳酸鈣、碳酸鎂、二氧化矽、矽酸鈉鈣,pH值偏鹼約8-11,COD約20-150mg/l,BOD約0-5mg/l,懸浮固體物(SS)約為300-3,000mg/l,區內各廠排放廢水需符合本廠進廠性質,本廠採物理化學處理,處理後之廢水由放流口排入最終承受水體花蓮溪。區內工廠廢(污)水經由污水收集管線流至污水處理廠之後,在廠內之處理流程有欄污柵、進流抽水站、初沉池、調節池、Ph調整池、快混池、混凝池、二次沉澱池、排放口後排放。污泥則由初沉池、二次沉澱池污泥井收集後,以污泥泵抽至污泥濃縮池,再將濃縮之污泥抽到污泥攪拌槽後,排入乾燥砂床,並依環保單位規定運棄。
污水廠成立日期:81年6月完工
污水廠面積:3407.55坪
設計廢水處理量:5000 CMD
(6)和平冷卻水廠
為配合產業園區內水泥廠生產製程冷之需要,故興建冷卻用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為22,800CMD,完工後可供應產業園區各水泥廠所需之冷卻用水。
產業園區環境再造
一.緣起
目前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所屬已開發完成之五十五處產業園區,其土地大多已由廠商價購建廠,為能使產業園區更新業務得以順利推動並增加廠商參與產業園區景觀意象營造之機會,園管局積極推動「產業園區內廠商自辦產業園區環境改造暨更新計畫」,期望藉由廠商地區意識之認同及產業園區形象塑造之參與,建構產業園區新環境及意象,從九十二年度起開始辦理「產業園區內廠商自辦產業園區環境改造暨更新計畫」執行作業之輔導計畫,分年度執行相關作業,期望透過該計畫之執行,讓廠商瞭解「產業園區內廠商自辦產業園區環境改造暨更新計畫」之作業方式及優點,進而積極投入各產業園區新環境及意象之塑造,提升產業園區整體環境、景觀及公共設施之品質及水準。此外,並藉由廠商規劃案之投送及評審委員會之召開,給予評定優良規劃案之廠商適度獎勵,除表達鼓勵之意,亦可凝聚產業園區內廠商的社區意識及環境關懷情感,以促進產業園區環境改造及永續發展之新契機。
然而,為適應經濟情勢轉變,促進區內工商發展,本計畫以產業園區整合社區整體發展為目標,希望透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總體營造」、經濟部商業司「形象商圈」、內政部營建署「城鄉風貌改造」、及行政院環保署推動「生活環境總體改造」等計畫,將區隔於地方的傳統生產製造加工集中區,應用高科技結合地方社會資源,發展產業觀光。創造融於社區,具有文化特質,可以展開產業園區具永續經營的觀光形象商圈,以「草根運動」創造更大社會效益。
本計劃期盼經由美崙產業園區環境改造暨更新計劃,改善及提升現有環境及景觀,以產業園區整合社區整體發展為目標,希望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手段 ,將區隔於地方的傳統生產製造加工集中區,應用高科技結合地方社會資源,除塑造產業園區新形象並經與社區合作,建構新環境、新意象。一方面藉由產業觀光,推動美崙產業園區石鄉藝術,一方面創造融於社區,具有文化特質,可以展開產業園區具永續經營的觀光形象商圈。讓美崙產業園區暨社區亮起來,實現美崙觀光產業園區暨洄瀾社區總體營造願景。
二.產業園區轉型之潛力
- 本產業園區為花蓮市早期發展之產業園區,位於花蓮市主要交通幹線必經之區域範圍內,週遭有豐富之休閒遊憩地區相結合(花蓮商圈、石材藝術大街、花蓮太魯閣、傳統小吃、中部橫貫公路等),是具潛力商業條件之商圈聚落。
- 本產業園區共有近百餘家大理石業者聚集在區內,且以石材為大宗,聚集程度十分高。
- 本區為石材綜合產業園區,業者具強烈更新企圖心,容易整合規劃共同達成更新目標。
- 局本部正有計畫的進行各產業園區改造規劃,本產業園區積極推動中。
- 觀光客愈來愈重視休閒活動,花東地區為觀光客喜愛之處,石材業可以整合規劃,讓遊客參觀大理石製造過程及DIY製作等活動。
- 業者已開始進行多元化經營及更新再造,未來潛力十足。
三.推動產業園區更新規劃方向
1. 美崙產業園區朝向觀光產業園區
經濟部施次長顏祥有感於依據促產條例所開發之產業園區,目前均進入生命更新週期,如不及時進行改造與更新,恐將提前進入衰退期,而使得產業園區傳統產業整體生產力衰退,因此提出「產業園區內廠商自辦產業園區環境改造暨更新作業輔導計畫」構想。並由局本部於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以電子郵件要求各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協助廠商推動該計畫,以求再造傳統產業新契機。
本中心積極推動產業園區改造更新作業,因本區大多為石材產業、花蓮主要以觀光業為主,石材亦為花蓮縣內一大觀光資源,為使石材觀光資源集中,經徵詢廠商意願,大多希望本產業園區以石材產業與藝術結合,藉以吸引觀光客、開創市場以塑造洄瀾觀光產業園區。
2. 和平產業園區朝向海洋深層水園區
和平產業園區,產業園區內仍有約54公頃土地可資利用,本產業園區係為配合產業東移政策,充份利用東部既有資源,引進產業人口及促進東部發展及繁榮而開闢之產業園區,園區主要包括一般產業園區、水泥專業區等二區及和平火力發電廠與和平工業專用港等設施。園管局目前對閒置產業園區內之土地,有再利用之計畫,並有深層海水園區開發構想,且產業園區各項公共設施皆完成,不管在用地取得或相關設施上皆相當完善。
經初步可行性評估顯示,和平廠址可在很短的距離取得深層海水,且取水工程施作無漁民專用漁業權問題,另各項公共設施已完成,可節省初期設置成本,在腹地上亦頗適合園區之開發(約54公頃)。
利用海洋深層水園區之開發,建立和平產業園區製造及觀光雙引擎之發展模式,以遊憩園區方式結合沿岸風光,創造不同風貌之產業園區意象。
四.創新做法
- 應用高科技結合地方社會資源、發展產業觀光。
- 與文化創意產業資源整合,創新經營園區商品。
- 創造出融於社區,具有文化特質,可以永續經營的觀光形象商圈。
- 塑造傳統產業園區為觀光產業園區。
- 以社區整體發展為目標,實現洄瀾社區總體營造願景 。
五.創造觀光產業園區及塑造社區特色
以社區整體發展為目標,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手段,將區隔於地方的傳統生產製造加工集中區,應用高科技結合地方社會資源,發展產業觀光 ,創造出融於社區,具有文化特質,可以永續經營的觀光形象商圈。
一、創造觀光產業園區
- 九十三年度局本部提撥專款,補助改善環境景觀。
- 全區道路舖設高級AC路面,於八月份完工。
- 廠商成品展示區於六月底完成。
- 成立園區觀光大使團隊培訓:具有社交禮儀;華、台、英、日語言溝通能力;熟悉地方與產業文化特色之專業導覽解說園區觀光大使。
- 在美崙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塑立「夜光石材砂畫動態展示精神保壘」。
- 道路指示牌及門牌或警示標誌,一律更換為夜光型;道路指示及班馬線,除現有的反光材料外,逐步增加夜光型材質。
- 提升廠商研發能力,創造高科技產品,如將傳統的石材加工應用「奈米」科技,製造發光、發香、發紅舀外線、自潔、防污………等創意石材。
- 選擇社區內適當街道或工廠牆壁,逐步完成「石鑲意象彩繪」並配合夜光材料,產生夜間加成效果。
- 擴大資源再利用的綠色環保概念,將各類石材加工廢料,製作為藝術雕磚。
- 協助廠商設置夜光相片照相館,並輔導夜光藝品產銷及遊客DIY等,以增加旅遊新知、樂趣及紀念價值。
- 協助閒置工廠,辦理工業特色民宿及科學養生膳食;並輔導社區農業轉型為高經濟、無毒有機、精緻休閒觀光農場。
- 以花蓮便捷的國外交通網,加上資訊媒體的運用,提供地方特有商品,如石材加工製品,無毒有機農產品,及特色名產,建構成「國際物流中心」。
二、塑造社區特色:
- 社區發展協會將於九十三年九月間成立,協助推展各項社區總體營造工作。
- 社區守望相助巡守隊於九十三年八月十七日成立,協助維護社區治安及公安工作。
- 在社區對外主要出入口及社區內主要道路進行LED光雕,各廠商自行設置特色光纖光雕,以構成夜間觀光環境。
- 選擇社區內適當街道進行藝術塑像及石雕,並配合夜光材料,產生夜間加成效果。
- 成立並培訓環保志工:推展社區內環境之維護及一般環保工作,並應用生物科技,將廚餘食品加工不堪使用餘料,或將有機廢棄物,資源再利用為有機肥料及動物食料等具有經濟價值之商品。
- 爭取廣大公有土地,經營停車場、各類特色市集。
- 擴大資源再利用的綠色環保概念,除將現有的蛇紋石廢料再利用為全台唯一的鎂肥環保產品;花崗石及大理石廢料再利用為水泥原料,綠營建級配料及填方料;另外各類石材加工廢料,亦再利用為藝術雕磚;園區及社區內廚餘回收再利用為有機肥及動物食料等,將形成再利用集中區及典範。
- 塑造社區新形象:未來的工業社區將保留原有的農、工特色,並發展為具有高科技、綠色環保,適合日、夜間,知性與感性的休憩商業形商圈。
- 因應觀光客及社區民眾需求,承辦教育部台東社教館附設老人社會大學教育,推動社區終身學習教育,辦理特色產品及相關知能教學,各種形態之學習活動及課程等。
- 引進社會資源,加速社區發展,以達共興同榮,永續經營的目標。
- 積極爭取商業司、文建會、環保署、觀光局、勞委會、 衛生署、教育部暨內政部建署等單位專款經費,加速洄瀾社區總體營造之達成。
- 以社區(含園區)整體發展為目的,實現「洄瀾社區總體營造」願景。
公共設施
(1)美崙產業園區
- 道路設施:區內道路總面積 248,492.7 平方公尺,各道路均鋪設人行道。
- 排水系統:排水溝面積 23,973 平方公尺,排水系統順暢。
- 自來水給水系統:由自來水公司供應每日最大供水量 5000 公噸,足以供給區內廠商需水量。
- 路燈設施:各道路均設置路燈,全區路燈 134 盞、辦公大樓庭園燈 18 盞,共計 152 盞。
- 污水處理:區內石材業者均設置沉澱池、污泥壓縮機等設施,使污水循環回收再利用。
- 電力供應:產業園區內有變電所乙座,可供應電力達 6 萬千瓦。
- 電信系統:產業園區全區設置地下電纜輸配線可供應電話 2400 門,提高區內廠商通訊品質。
- 環境綠化:人行道栽植榕樹、垂葉榕、樟木等路樹,區內綠意盎然並請勞務外包清潔人員定期修剪,提昇產業園區綠美化環境。
- 工業住宅社區:設有托兒所,對區內員工及社區居民之幼兒提供妥善的照顧,另預設公園、市場等預定地,目前尚未開發利用。
- 消防設施:服務大樓右側無償提供消防局設置消防小隊,本中心並實施任務編組隨時支援協助救災工作,維護區內消防安全。
(2)和平產業園區
- 道路 : 區內道路總面積 13.39 公頃。
- 排水系統 : 排水溝面積 47.01 公頃。
- 自來水給水系統 : 已完成五口水井工程,可供應區內廠商用水。
- 路燈 : 530 盞。
- 電力 : 區內設有變電所及火力發電廠各 1 座。
- 電信系統 : 區內電信系統均設置地下電纜輸配線,可供全區申請使用。
- 綠地及公園 : 區內設置 60 公尺寬、約 1 公里長之隔離綠帶、可供附近居民及員工休憩娛樂之場所。
- 工業住宅區 : 目前區內設有國小、公園、兒童遊戲及國中預定地,可供社區居民及員工眷屬有更寬廣活動空間。
- 消防設施 : 區內設置有消防小隊,維護區內消防安全。
(3)光華產業園區
公共設施
本產業園區公共設施完善,主要為:
- 區內預設有市場、停車場等預定地,目前尚未開發利用。
- 道路:區內道路總長2744公尺(一期)。
- 污水下水道系統:污水管線總長4177公尺( 一期)。
- 自來水給水系統:設有高架水塔及調節水池,足以供給區內廠商需水量。
- 電力工程:產業園區內有變電所乙座,可供應電力達7萬5仟瓦。
- 電信系統:完善。
- 綠帶:產業園區與工業社區設有隔離綠帶,區內面積達10.9公頃(一期4.83公頃、二期6.16公頃),區內人行道並栽植榕樹、大葉山欖等路樹,綠意盎然,藉以提高工業社區生活品質。
環境
區內廠商以石材加工業為主,石材加工業型態可分為一次加工業(十字剪、鋼砂拉鋸、鑽石拉鋸、磨台)生產地磚、光板為主,二次加工業(橋剪)生產特殊規格品為主以及手工藝品業。廢水產生量以一次加工業為主,性質為安定之無機化合物如碳酸鈣、碳酸鎂、二氧化矽、矽酸鈉鈣, pH 值偏鹼約 8 - 11 , COD 約 20 - 50m g/l ,懸浮固體物( SS )約為 300 - 3,000m g/l ,區內各廠除二家未設有前處理設施外 ( 因只有生活廢水 ) 其餘工廠皆設有前處理設施處理廢水供廠內回收使用,無法回收部份則排進污水廠處理,本廠採物理化學處理 ( 二級處理 ) ,處理後之廢水由放流口排入最終承受水體花蓮溪。
土地配置與設廠情形
美崙產業園區
本國員工數小計: 1,464人,含員:904人、 工:560人、
移工人數小計:429人
總計人數:1,893人
廠商產業類別比例對照表
| 產業類別 | 家數 | 百分比 | 面積 (m²) |
|---|---|---|---|
| 08 食品製造業 | 15 | 8.11% | 279,098.8 |
| 12 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 | 3 | 1.62% | 8,530 |
| 15 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 | 3 | 1.62% | 9,657.9 |
| 18 化學材料製造業 | 2 | 1.08% | 3,595 |
| 22 塑膠製品製造業 | 1 | 0.54% | 1,464 |
| 23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 103 | 55.68% | 556,109.35 |
| 24 基本金屬製造業 | 3 | 1.62% | 26,497.77 |
| 25 金屬製品製造業 | 3 | 1.62% | 4,738 |
| 28 電力設備製造業 | 4 | 2.16% | 24,089.9 |
| 29 機械設備製造業 | 9 | 4.86% | 24,767 |
| 30 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 | 8 | 4.32% | 29,746 |
| 49 陸上運輸業 | 3 | 1.62% | 8,436.2 |
| 96 未分類其他服務業 | 28 | 15.14% | 142,150 |
| 合計 | 185 | 100.00% | 1,118,880.84 |
光華樂活創意園區
本國員工數小計444人,含員:253人、工:191人、研發71人,
移工人數小計:129人
總計人數:644人
廠商產業類別比例對照表
| 產業類別 | 家數 | 百分比 | 面積 (m²) |
|---|---|---|---|
| 08 食品製造業 | 1 | 1.89% | 2,786.43 |
| 23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 39 | 73.58% | 155,242.72 |
| 25 金屬製品製造業 | 1 | 1.89% | 4,164.75 |
| 28 電力設備製造業 | 1 | 1.89% | 2,887.95 |
| 未分類 | 11 | 20.75% | 34,259.56 |
| 合計 | 53 | 100% | 199,341.41 |
和平產業園區
廠商產業類別.年產值.就業人口
總面積:486.72公頃、廠商家數 :33家、年產值:442億元、就業人口:616人
廠商產業類別比例對照表
| 產業類別 | 家數 | 百分比 | 面積 (m²) |
|---|---|---|---|
| 06-砂、石採取及其他礦業 | 3 | 9.09% | 9,361.55 |
| 23-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 8 | 24.24% | 929,270.05 |
| 29-機械設備製造業 | 2 | 6.06% | 4,194.45 |
| 35-電力及燃氣供應業 | 17 | 51.52% | 382,090.99 |
| 47-零售業 | 1 | 3.03% | 1,934.87 |
| 52-運輸輔助業 | 1 | 3.03% | 1,452,595.18 |
| 95-個人及家庭用品維修業 | 1 | 3.03% | 3,299.66 |
| 合計 | 33 | 100.00% | 2,782,746.75 |
地理位置與交通狀況
美崙:
美崙產業園區位於花蓮市東北端,東接花蓮港、西鄰花蓮機場,外有省台九線公路通過,可北上宜蘭、台北、,南下台東、高雄,西往台中、埔里,距花蓮市區約4公里、陸運交通四通八達;空運方面除國際航線外,有班次飛往台灣北、中、南各地;海運更可通往世界各地,故其地理位置實為東部重要的交通樞紐。
美崙產業園區地理位置

美崙產業園區地理位置圖
到達方式
大眾交通工具
搭乘火車至花蓮火車站後,可搭乘花蓮客運(105線)在花蓮酒廠站下車或搭乘飛機至花蓮航空站後,搭乘計程車(約12分鐘)即可到達。
光華:
光華產業園區座落在花蓮縣吉安鄉境內,位處花蓮溪與木瓜溪會流口的沖積扇平原上,風景優美,交通便利。
- 位置:距離花蓮市區僅5公里。
- 海運:與主要的石材進運港口-花蓮港,相距8公里。
- 鐵路:以東部縱貫鐵路向外聯繫。
- 公路:聯外交通以193縣道為主。
- 空運:自從花蓮機場開放民航客機使用後,本地交通更加便利。

光華產業園區地理位置圖
到達方式
大眾交通工具
搭乘火車至花蓮火車站後,可搭乘太魯閣客運(301線)在光華樂活創意園區站下車即可到達。
和平:
和平產業園區位於花蓮縣最北端之秀林鄉和平村內、西側之山脈蘊藏豐富之石灰石礦,為水泥之主要原料,鑑於西部礦源缺乏,並為平衡東西產業發展特由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主導開發,對外交通有蘇花公、和平港運輸及北迴鐵路,交通極為便捷。
對外交通原受地形影響一向甚不方便,唯進年來政府逐漸重視開發東部資源,並積極提倡均衡發展,業已大量投入經費來改善重要基層建設,現已完成和平產業園區及工業港、電氣鐵路及雙向台九線蘇花公路,南往花蓮市區約50公里車程約1小時。 目前政府彙集相關單位並已完成發包規劃蘇花高速公路,屆時即能縮短交通往返時間,並在和平區域規劃交流道,造就當地產業發展空間更加提升。

和平產業園區地理位置圖
到達方式
大眾交通工具
搭乘火車至和平火車站後沿台九線往北走,步行約600公尺即可到達。
觀光工廠
| 觀光工廠名稱 | 廠址 | 電話 | 特色產品與活動 |
|---|---|---|---|
| 台灣菸酒公司花蓮觀光酒廠 | 花蓮市美工路6號 | 8227151 | 酒粕面膜、紅麴餅乾、免費參觀 |
| 香又香便當調查局 | 花蓮市美工路15號 | 8228111 | 導覽解說、教學活動、DIY體驗(手握便當、造型創意美食、美味壽司三種活動) |
未來展望
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自民國66年成立以來,至今已37年,配合政府愛台12項建設計畫,美崙產業園區於98-100年辦理老舊產業園區更新計畫、101年產業園區精進發展計畫、102年美崙產業園區特色場域規劃及103年以朝向轉型為石藝文創園區為目標,辦理各項產學合作活動及園區與週邊文創改造計畫。
經濟部為配合中央政府組織再造之政策,將加工出口區與園管局之產業園區業務計劃整併成為「經濟及能源部產業園區管理局(Bureau of Industrial Park, Ministry of Economic and Energy Affairs)」,產業園區管理局中文簡稱為「園管局」、英文簡稱為「BIP」。主要掌理園區開發規劃、用地與建築物之取得及開發工程;投資促進、招商、宣傳、經營輔導及創新發展等業務。
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期望以Let’s Up的動力,提升園區整體形象及服務效能,藉由與廠商參與一起開創新局,連結世界,轉動未來。
工商與服務
- 單一窗口工商登記業務
協助區內廠商有關設廠登記或變更等事項之輔導與服務,並以一處收件全程服務為宗旨,節省廠商辦理各項事項所浪費之時間。
- 廠商資料管理
將區內各廠各項工商登記變更事項逐依更正資料登錄及一廠一卷歸檔,全區計二一三卷。
- 到廠服務
掌握區內廠商動態,了解廠商需求並主動協助廠商解決問題,適時提供相關法令、資訊與規定。
- 產業園區行銷及招商業務
- 與區內各廠建立良好互動聯絡窗口,掌握各廠動態及資訊,以利業務之推動。
- 主動向廠商宣導產業園區土地變更相關訊息,以利工業用地之使用。
- 對有意投資者當場解說出租售地點、原行業、區內產業特色及週邊交通設施,吸引投資者進駐。
污水處理
和平產業園區開發初期進駐工廠較少,廢水性質以生活廢水為主,污水處理需求量亦較低,設計處理量為每日3200CMD,採氧化池法,為考量節省操作維護成本,將新建污水處理廠分期施作,前期先行施作一套100CMD套裝污水處理設施及3200CMD處理量之土木設備。將來視產業園區土地出售及現有廠商廢水產生情形,再決定後期機電、電氣、儀器、實驗室器材工程。

和平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鳥瞰圖
污水處理作業流程
進流口 → 氧化渠 → 調節槽 → 初沉池 → 接觸氧化槽 → 混凝池 → 二沉池 → 消毒 → 放流 →污泥貯存槽分別接受初沉池及二沉池中的污泥,流至污泥曬乾床曬乾,之後便可做污泥清運的動作.

和平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流程圖
入區相關規定
【和平產業園區】環評管制規定
2025/04/29
1.和平產業園區之產業用地區分為產業用地(一),且依該用地類別僅提供予特定行業或產業使用,非任何行業別均得進駐、使用產業用地。基此,為讓進駐廠商清楚瞭解本園區之產業用地用途使用限制,爰公告提供本園區之不容許引進產業類別、環評管制規定(如屬環評園區、特殊性工業區等)等相關限制資訊(相關文件資料如下附件連結下載),以供廠商查詢。
2.請廠商進駐前,如有疑問,可向本服務中心洽詢園區之不容許引進產業類別 ,以進一步瞭解園區之產業及配置等概況,確切掌握園園區相關資訊。
相關資料:
【和平產業園區】不容許引進產業類別一覽表及入區相關規定
2025/04/29
一、和平產業園區之產業用地區分為產業用地(一),且依該用地類別僅提供予特定行業或產業使用,非任何行業別均得進駐、使用產業用地。基此,為讓進駐廠商清楚瞭解本園區之產業用地用途使用限制,爰公告提供本園區之不容許引進產業類別相關限制資訊(相關文件資料如下附件連結下載),以供廠商查詢。
二、請廠商進駐前如有問題,可向本服務中心洽詢園區之容許或不容許引進產業類別,以進一步瞭解園區之產業及配置等概況,切掌握園園區相關資訊。
三、如有疑問可撥打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服務中心電話:(03)8682081分機8422(鄭先生)
相關資料:
相關網址:
【光華產業園區】產業用地(一)容許引進產業類別及入區相關規定
2025/04/29
一、光華產業園區(光華樂活創意園區)之產業用地區分為產業用地(一),且依該用地類別僅提供予特定行業或產業使用,非任何行業別均得進駐、使用產業用地。基此,為讓進駐廠商清楚瞭解本園區之產業用地用途使用限制,爰公告提供本園區之容許引進產業類別相關限制資訊(相關文件資料如下附件連結下載),以供廠商查詢。
二、請廠商進駐前,如有疑問,可向本服務中心洽詢園區之容許引進產業類別 ,以進一步瞭解園區之產業及配置等概況,確切掌握園園區相關資訊。
三、如有疑問可撥打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服務中心電話:(03)8222030分機8306(蔡先生)
相關資料:
相關網址:
【美崙產業園區】產業用地(一)容許引進產業類別一覽表及入區相關規定
2025/04/29
一、美崙產業園區之產業用地區分為產業用地(一),且依該用地類別僅提供予特定行業或產業使用,非任何行業別均得進駐、使用產業用地。基此,為讓進駐廠商清楚瞭解本園區之產業用地用途使用限制,爰公告提供本園區之容許引進產業類別相關限制資訊(相關文件資料如下附件連結下載),以供廠商查詢。
二、請廠商進駐前,如有疑問,可向本服務中心洽詢園區之容許引進產業類別 ,以進一步瞭解園區之產業及配置等概況,確切掌握園園區相關資訊。
三、如有疑問可撥打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服務中心電話:(03)8222030分機8306(蔡先生)
相關資料:
相關網址:
經濟部所屬產業園區管理機構下水道使用管理及收費規定
2025/01/01
如有疑問可撥打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服務中心
光華污水處理廠03-8420615(柯先生)
和平污水處理廠03-8681119(黃先生)
相關資料:
- 產業園區下水道使用管理規章.odt下載檔案(.odt)
- 附表一經濟部所屬產業園區管理機構設有污水處理廠.pdf下載檔案(.pdf)
- 附表二經濟部所屬產業園區管理機構污水處理系統使用費費率.pdf下載檔案(.pdf)
結論
1. 園區整體概況
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自民國66年成立以來,歷經近40年的發展,已形成東部重要的產業聚落。園區總體規劃涵蓋工業、公共設施、環境綠化及社區生活配套,並結合石材加工、文化創意及觀光資源,形成多元化產業結構。
美崙產業園區:綜合性園區,重點為石材、食品、金屬與機械製造業,員工近1,900人。
光華產業園區:特色創意園區,以石材加工為主,總員工約644人,並結合文創與觀光資源。
和平產業園區:以水泥、能源及礦業為主,土地廣闊,設有工業港及火力發電廠,並規劃深層海水開發構想,促進東部產業均衡發展。
2. 公共設施與交通優勢
園區配備完善的道路、排水、水電、污水處理及電信系統,綠化環境及工業住宅社區齊全,兼顧產業需求與生活便利。
美崙及光華園區距花蓮市區僅4–5公里,靠近花蓮港與花蓮機場,陸、海、空運交通便捷。
和平園區則位於花蓮北端,交通受地形影響,隨蘇花高速公路完工,連結效率將大幅提升。
3. 污水與環境管理
各園區污水處理廠採二級處理,依進駐業者需求分期施作,兼顧運營成本與環保規範。光華及和平污水廠均設有物理化學處理系統,確保排放水質符合標準,並採取污泥集中管理與資源再利用措施。
4. 產業園區轉型與觀光潛力
園區已從單一工業用途逐步轉型,積極推動產業觀光與文創整合:
美崙園區:結合石材加工與藝術創意,發展觀光工廠、夜光石材展示及DIY體驗,形成特色觀光商圈。
和平園區:規劃深層海水利用園區,結合觀光與製造,創建雙引擎產業模式。
社區整合: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強化環境綠化、文化特色與生活機能,推動永續發展。
5. 未來展望
美崙(兼和平及光華)產業園區未來發展將以創新、高科技、綠色環保及觀光文創為核心策略:
推動石材文創與觀光產業園區再造,吸引遊客與投資。
深化與社區合作,塑造具有地方特色及文化意象的園區形象。
結合高科技、奈米石材及環保資源再利用,打造永續經營的觀光產業園區。
以Let’s Up動力提升園區整體形象與服務效能,連結世界市場,創造新局。
總結來說,園區已從傳統製造業基地,轉型為兼具產業、觀光、文創與社區整合的多功能園區,未來發展潛力可望持續擴大,成為花蓮及東部地區產業與觀光雙引擎的示範區。
文章參考處以及圖片來源 :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新青安房地產租售專區
👉🏻 https://www.yungsheng.com.tw/HouseList.aspx?AC=0&s=YS011
詠騰廠房租售專區
👉🏻 https://www.yuteng.com.tw/?f=2ab1f4
詠騰工業地租售專區
👉🏻 https://www.yuteng.com.tw/?f=2ab1f4
詠騰農/建地租售專區
👉🏻 https://www.yuteng.com.tw/?f=013b70
詠騰歷年成交專區
👉🏻 https://www.facebook.com/h56792000/?locale=zh_TW
詠騰社群連結
官方Facebook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www.yuteng.com.tw
官方IG👉🏻instagram.com/yuteng.tw?igsh=MXM5Y2Vib2J4NDEzcw==
官方Tiktok👉🏻tiktok.com/@yutengtw
官方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JkPV3xU7YNnFJV9c_yr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