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政府、企業、社區三方建議,如何杜絕非法傾倒事件?

作者:小編 於 2025-09-23
79
次閱讀

彰化和美一間300坪鐵皮廠房被發現堆置大量玻璃纖維廢料,引發環保單位與檢調關注。調查顯示,廢料收受業者長松工程公司未依法處理,與曲姓掮客及建材業者勾結,透過租廠房與空地非法傾倒上萬公噸廢棄物,獲利逾兩千萬元。非法行為包括虛構買賣契約、假回收申報,掩蓋真實流向。檢調出動27名檢察官搜索16處地點,傳喚30多人,曲姓掮客被收押禁見,長松公司顧姓負責人30萬交保。事件凸顯台灣廢棄物管理漏洞,帶來呼吸道與土壤污染風險,威脅居民健康與公共安全。專家建議政府建立電子追蹤系統、提高檢舉獎金與罰則,企業應導入綠色製程並強化合規,社區居民則需主動監測與合作。唯有政府、企業與居民共同參與,才能杜絕非法傾倒,守護環境與社會安全。

🚨政府、企業、社區三方建議,如何杜絕非法傾倒事件?


📑 目錄

  • 📝 引言

  • 🏭 案件背景與事件發展

  • ⚖️ 法律與責任分析

  • 🌍 環境與健康衝擊

  • 💰 經濟與產業鏈分析

  • 📊 數據與案例比較

  • 📝 觀點與建議

  • ✅ 結論


📝 引言

彰化縣和美鎮一間 300坪鐵皮廠房,原本屋主只想單純出租,卻在短短幾個月後,驚見廠房內被堆滿 大量玻璃纖維廢料,空氣中瀰漫刺鼻氣味,土地疑似遭到嚴重污染。經調查,背後涉及 長松工程公司、環保掮客與建材業者的黑色產業鏈,非法獲利超過 兩千萬元

這不僅僅是一起單純的「環境污染案件」,而是凸顯出台灣 廢棄物管理漏洞租賃市場風險檢調偵查壓力的縮影。本文將帶你全面剖析此案,從案件細節、法律規範、環境衝擊到政策建議,最後給出深度結論,協助讀者理解為何「非法廢棄物傾倒」已成為台灣社會急需正視的重大課題。


🏭 案件背景與事件發展

📌 彰化和美廠房的驚人發現

這起案件的開端,其實源自於一位屋主的「直覺不安」。
屋主透過仲介出租廠房時,房客宣稱要存放「貴重物品」,還特別強調「不方便放戶外」。屋主一開始並未起疑,只是覺得租金偏低,每月 7萬元的租金還需由仲介抽成一半,對比一般市場行情似乎有些異常。

然而,當屋主偶然進入廠房檢視時,映入眼簾的不是堆放整齊的貨物,而是 成山的玻璃纖維粉碎廢料。這些廢料不僅刺眼,還散發細小粉塵,令人呼吸困難。屋主驚覺事態嚴重,立即通報相關單位。

這一舉動,揭開了全台灣另一場「隱藏版環保危機」。


📌 長松公司與環保掮客的角色

檢調追查後發現,位於桃園的 長松工程公司是整起案件的核心。該公司原本受託處理玻璃纖維與電子電路板製造業的廢料,理應將其回收製成粒料,再賣給建材公司作為混凝土添加物。但實際上,長松公司選擇與 曲姓掮客合作,透過不法管道「處理」廢料。

曲姓掮客扮演關鍵角色:

  1. 尋找偏遠地區或閒置廠房。

  2. 透過仲介或假合約取得使用權。

  3. 將大量廢棄物傾倒於場地內,再以低價脫手。

這種模式既能快速掩人耳目,也讓業者避開了高昂的合法處理成本。


📌 不法業者的獲利模式

非法處理廢棄物的經濟誘因極高。

📊 合法 vs 非法處理廢料成本比較表

項目合法流程非法流程成本差異
收費標準每公噸 2,000~3,000 元每公噸 500~1,000 元(黑市)-50% 以上
處理方式回收、粒料化、再利用租廠房或空地傾倒違法規避成本
獲利模式合法報帳、公開合約偽造買賣契約、逃漏稅黑市利潤龐大
風險政府稽查、管理嚴格高度隱匿、僥倖心態罰則不足以嚇阻

由於 合法處理需耗費大量設備、人力與技術,而非法傾倒只需找尋場地即可,大幅降低成本,使得業者鋌而走險。此案中,估算至少處理 上萬公噸廢料,非法獲利超過 兩千萬元


⚖️ 法律與責任分析

📌 廢棄物清理法規範

台灣《廢棄物清理法》明文規定,廢棄物應由合格業者回收、處理,並需向環保單位申報。若違法棄置,最重可處 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併科罰金。

然而,實務上卻存在幾大漏洞:

  • 📍 監管不足:環保單位人力有限,無法即時掌握廢棄物流向。

  • 📍 虛假申報:業者偽造買賣與運輸合約,難以被查核。

  • 📍 土地租賃漏洞:屋主缺乏審查租客的能力,常被利用。

📌 違法租廠與仲介責任

本案中,仲介未盡責審查承租人背景,導致廠房淪為非法垃圾場。雖然現行法律多數責任落在傾倒廢料者,但仲介與屋主若明知而不報,也可能涉及連帶責任。


📌 環保單位與檢調調查動員

彰化地檢署此次出動 27名檢察官、搜索 16個地點,傳喚 30多人,規模堪稱「環保界的掃黑行動」。
然而,這樣的高強度調查,往往發生在事件爆發後,顯示 事前預防不足

🌍 環境與健康衝擊

📌 玻璃纖維廢料的危害

玻璃纖維在建築、汽車、電子業應用廣泛,但一旦進入廢棄階段,就成為「隱形殺手」。這些被粉碎的纖維顆粒 直徑僅數微米,極易被吸入人體呼吸道。

  • 🔹 吸入風險:長期接觸可能導致 慢性支氣管炎、氣喘、肺纖維化

  • 🔹 皮膚危害:纖維粉末接觸皮膚,會引起 搔癢與過敏反應

  • 🔹 眼部傷害:若進入眼睛,會造成刺痛、角膜受損。

根據台灣環保署過往調查,處理玻璃纖維廢料的工人,若未佩戴防護設備, 呼吸道異常比例高達 35%。這顯示該類廢料不只是「垃圾」,而是帶有潛在職業病風險的有害物質。


📌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風險

非法傾倒的玻璃纖維,往往被「掩埋」在空地或廠房地基下,看似被隱藏,實際卻成為 長期污染源

  1. 土壤污染:纖維材質難以自然分解,會改變土壤結構,影響農作物生長。

  2. 地下水滲透:若廢料中混雜化學藥劑或黏著劑,會隨雨水滲透至地下水層。

  3. 飲用風險:彰化、台中部分鄉鎮仍依賴地下水,若污染加劇,居民飲水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

📊 廢棄物對環境影響比較表

污染類型影響範圍持續時間後果
空氣污染周邊 1~3 公里短期至中期居民呼吸道疾病增加
土壤污染當地農地長達數十年農作物減產、土地價值下跌
水源污染地下水系統至少 20 年以上飲水不安全、需高成本淨化

由此可見,非法傾倒不是「暫時問題」,而是 世代風險


📌 居民呼吸道與公共衛生問題

許多案件曝光,都是因為居民率先發現異常:

  • 空氣中瀰漫刺鼻氣味。

  • 周邊居民出現 咳嗽、氣喘 等症狀。

  • 附近學校學生請病假率明顯提高。

彰化和美地區居民就曾反映,夜間窗戶打開會聞到「刺痛鼻腔的味道」,後來才發現是非法棄置廢料的後遺症。

若依據 WHO(世界衛生組織) 的研究,空氣中懸浮微粒 PM2.5 每增加 10 微克,呼吸道疾病增加 6%。而玻璃纖維粉末顆粒比 PM2.5 更細,危害程度恐怕更嚴重。


💰 經濟與產業鏈分析

📌 每公噸2000~3000元的處理費用

在合法體系下,玻璃纖維廢料必須經過粉碎、清洗、粒料化,成本相當高昂。這也是業者「動歪腦筋」的起點。

  • 合法處理收費:每公噸約 2,000~3,000 元

  • 全台產量:依工業局統計,台灣每年約產生 5萬~7萬公噸玻璃纖維廢料。

  • 合法市場規模:換算下來,至少有 10億台幣以上的處理市場。

然而,不法業者只需花一半甚至更低的成本,就能「處理」掉廢料,形成龐大的黑市。


📌 虛構買賣契約與假性回收

檢方調查發現,長松公司與建材業者 簽訂虛假合約

  • 表面上顯示「回收再利用」,實際上卻是棄置。

  • 向政府呈報「已完成處理」,實際卻無回收成果。

  • 甚至藉此取得政府補助或減稅優惠。

這種「假性回收」對社會的危害,不只是環境污染,還包括 制度信任崩解。若政府補助被濫用,等於納稅人也在替非法業者買單。


📌 黑市獲利超過兩千萬的運作模式

以此次案件為例:

  • 長松公司 收受廢料處理費:每公噸 2,000~3,000 元。

  • 與掮客合作後,實際只花 500~1,000 元就能「棄置」。

  • 中間利差:每公噸可賺 1,000~2,000 元。

  • 若總量超過 10,000 公噸,非法獲利立即突破 2,000 萬元

📊 非法廢棄物產業鏈模式表

角色行為收益風險
生產端(玻璃、PCB業者)支付處理費減少庫存壓力無直接風險
處理端(長松公司)收費後交給掮客高額利潤涉嫌偽造文書
掮客尋找廠房空地、協調傾倒收取佣金收押禁見風險
屋主出租廠房租金收益若知情,恐涉案
居民被動承受污染健康風險

📊 數據與案例比較

📌 台灣歷年非法傾倒廢棄物案件

根據環保署公開資料,近十年台灣非法棄置案件逐年上升:

年份案件數涉及廢棄物(萬公噸)行政裁罰金額(億元)
2015823.11.2
20181274.52.6
20211646.83.9
20241928.24.7

趨勢顯示:非法棄置 規模越來越大,且案件數量與廢棄物總量都在攀升。


📌 北中南地區廢料棄置狀況對比

區域典型案例廢料種類特徵
北部桃園工業區化學溶劑、電子廢料與高科技產業相關
中部彰化、台中玻璃纖維、建材廢料多利用廠房、農地棄置
南部高雄、台南金屬渣、廢棄橡膠多與鋼鐵、石化產業連動

這說明非法棄置 具有區域性特徵,需要因地制宜的監管措施。


📌 國際廢棄物管理制度比較

國際經驗顯示,若缺乏透明追蹤機制,非法傾倒極易發生:

國家監管方式成效
日本建立「電子清運單系統」(Manifest) 全程追蹤非法棄置案件下降 70%
德國嚴格的生產者責任制,企業必須支付回收保證金廢棄物回收率達 85%
台灣以人工報表、抽查為主存在漏洞,難以追蹤全程

可以看出,台灣仍停留在「事後查緝」階段,亟需導入 數位追蹤技術

🏛 政策面分析:制度缺口與改革需求

台灣的廢棄物處理體系雖有《廢棄物清理法》作為法律基礎,但實務上仍存在不少灰色地帶:

  1. 電子追蹤系統不足
    許多廢棄物流向僅依靠紙本紀錄,難以即時掌握,為非法掮客留下空間。

  2. 罰則輕微,無法嚇阻
    不法業者非法棄置廢棄物獲利數千萬,但最高刑責與罰金往往遠低於不法收益,導致「罰不怕」。

  3. 中介制度不透明
    廠房出租、運輸委外,過程缺乏透明度,讓黑市有可乘之機。


📊 台灣廢棄物處理制度 vs 國際比較

指標台灣現況日本德國美國
電子追蹤部分試行,未全面落實全面電子化高度透明公開州政府系統,各州不同
違規罰則罰金上限低,刑責有限處以高額罰款嚴格追責,連帶處罰企業部分州刑責重
廠房出租規範無明確審查機制需登錄與審查高度規範,需環保審核視州規定
居民參與檢舉獎金偏低社區監督網健全公民環境訴訟權強社區參與監測

👉 從比較可見,台灣需要 罰則加重、制度透明化、居民參與強化 才能有效遏止問題。


📝 觀點與建議

🏛 對政府

  • 建立 廢棄物電子追蹤系統,涵蓋源頭至最終處理。

  • 提高 違法棄置罰則與刑責,讓業者不敢以身試法。

  • 對出租工業廠房的仲介與房東,建立 租賃前審查制度

🏗 對企業

  • 導入 綠色製程,減少廢料產生。

  • 加強 合規審查,確保合作廠商無不良紀錄。

  • 強化 企業社會責任 (CSR),提升形象,降低風險。

👨‍👩‍👧 對居民

  • 加強 社區監督,主動檢舉可疑傾倒行為。

  • 與地方政府合作,建立 「社區監測網」

  • 爭取 健康與安全補償,保障基本權益。


✅ 結論

「租鐵皮工廠倒有毒垃圾」案不只是單一起案件,而是 台灣廢棄物管理長期制度缺口的縮影

此案揭露了三大警訊:

  1. 經濟利益驅動 → 不法業者非法處理廢棄物,獲利動輒上千萬。

  2. 法律執行不足 → 現行罰則與刑責不足以有效嚇阻。

  3. 社會風險外溢 → 居民健康、環境品質與公共安全直接受到威脅。

未來,唯有 政府強化監管、企業落實責任、居民積極參與,並結合 科技手段(如電子追蹤系統),才能真正杜絕非法傾倒事件。

🌏 守護土地與環境,不僅是法治的要求,更是全民的共同責任。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新青安房地產租售專區
👉🏻 https://www.yungsheng.com.tw/HouseList.aspx?AC=0&s=YS011

詠騰廠房租售專區
👉🏻 https://www.yuteng.com.tw/?f=2ab1f4

詠騰工業地租售專區
👉🏻 https://www.yuteng.com.tw/?f=2ab1f4

詠騰農/建地租售專區
👉🏻 https://www.yuteng.com.tw/?f=013b70

詠騰歷年成交專區
👉🏻 https://www.facebook.com/h56792000/?locale=zh_TW

詠騰社群連結

官方Facebook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www.yuteng.com.tw

官方IG👉🏻instagram.com/yuteng.tw?igsh=MXM5Y2Vib2J4NDEzcw==

官方Tiktok👉🏻tiktok.com/@yutengtw

官方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JkPV3xU7YNnFJV9c_yrXQ

🚨政府、企業、社區三方建議,如何杜絕非法傾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