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PCB產業轉單潮下的「由租轉買」:高技與旭軟購廠布局深度剖析
次閱讀
隨著地緣政治轉單潮與AI伺服器、車用電子需求推升,台灣PCB產業自2024年下半年起掀起擴廠熱潮。高技以5.6億元購買桃園1293.49坪土地及1941.08坪廠房,從原本租賃轉為自有資產,掌握產能主控權,透過銀行融資展現資產型營運思維,提升財務槓桿及資產價值。與此同時,旭軟亦斥資4.5億元購併鄰近廠房,並投入1億元升級設備,計劃2025年投產,藉由產能整合提高生產效率。2024年高技營收達38.21億元,雖較去年略降,但網通應用逆勢成長成為營運支柱。汽車板塊短期承壓,但半導體與AI伺服器布局穩健,持續引入先進製程。專家認為,PCB廠由租轉買能減少產能不確定性,快速接軌轉單需求並提升資產增值潛力,惟短期財務槓桿與利息負擔增加。整體而言,2025年台灣PCB廠房購併及產能擴建趨勢明顯,台廠透過資產布局與技術升級,積極搶占市場先機,迎接轉單高峰。
📣PCB產業轉單潮下的「由租轉買」:高技與旭軟購廠布局深度剖析
📖 文章目錄
📊 引言|桃園PCB擴廠案再添新例,高技5.6億購地案曝光
🏭 高技案情細節|5.6億買下1293坪土地+1941坪廠房
📌 原租現買,掌握產能主控權
📌 資產型營運思維,銀行融資支應
🏗️ 旭軟3.5億買廠動作解析|2025年產能集中效益
📈 高技營收與產品線動態解析
📌 2024年營收歷史新高,網通應用最強
📌 汽車應用短期承壓,半導體布局仍穩健
📊 桃園PCB產業地產交易與廠房布局趨勢
📌 近五年重要交易案例整理表
🌏 地緣政治效應|轉單潮下PCB廠區擴建必要性
📝 專家觀點|高技由租轉買的優勢與風險
💡 結論與建議|台灣PCB產業廠區整併潮才剛開始
📊 引言|桃園PCB擴廠案再添新例,高技5.6億購地案曝光
隨著地緣政治轉單潮與AI伺服器、車用電子需求推升,台灣PCB產業自2024年下半年起進入新一波擴廠熱潮。高技(5439-TW)日前董事會拍板,以5.6億元購買位於桃園的1293.49坪土地及1941.08坪廠房,成為2024年年底繼旭軟購地案後,另一起地產交易案。本文將詳解高技購廠案內幕,搭配旭軟購廠布局,深入分析台灣PCB業者轉型「由租轉買」的營運思維與轉單潮背後趨勢。
🏭 高技案情細節|5.6億買下1293坪土地+1941坪廠房
📌 原租現買,掌握產能主控權
高技原承租該廠房2樓,做為PCB後段製程使用,如今趁原業主出售意願濃厚,直接以5.6億買下全區產權,不僅省去重新尋覓廠地、建廠時間,也能掌握產能彈性,應對東南亞轉單潮。
📌 資產型營運思維,銀行融資支應:高技展現中型PCB廠轉型典範
高技電子此次資產購置案,透過銀行融資順利籌措資金,明顯反映出PCB中型廠朝向「資產型營運」轉型的趨勢。此策略不僅提升財務槓桿運用空間,更有助於資產增值,為企業穩健發展奠定基礎。銀行融資的加入也代表金融機構對高技未來營運前景的肯定,有利於後續資本布局與經營擴張。
📊 資產購置案明細
資產項目 | 坪數 | 金額(新台幣) |
---|---|---|
土地 | 1293.49坪 | 含 |
廠房 | 1941.08坪 | 5.6億元 |
高技購置之土地與廠房面積逾3200坪,展現公司長遠產能擴充規劃,並將成為未來新製程及先進技術導入的重要基地。
🏗️ 旭軟3.5億買廠動作解析|2025年產能集中效益顯著
旭軟2024年積極布局產能,於桃園龜山購置金琦豐紡織舊廠及土地,合計1257坪土地與901坪廠房,總投資金額3.5億元。另加碼投入約1億元進行設備升級及改善,預計2025年正式投產。
此舉不僅整合原有租賃廠區,實現產線集中化管理,更提升生產效率與成本控制能力。隨著全球PCB市場對高階應用需求持續增加,旭軟透過產能調整與資本投入,積極搶占先機,提升市場競爭力。
📈 高技2024年營收與產品線動態解析
📌 2024年營收創歷史新高,網通應用成最大亮點
高技2024年11月營收達4.3億元,締造單月營收新高峰。累計2024年前11月營收38.21億元,雖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5.59%,但網通應用板塊逆勢成長,成為公司營運的重要支柱。
網通產品隨著5G、雲端數據中心需求攀升,訂單持續增加,帶動整體營收穩定成長。未來隨著網通基礎建設持續擴張,高技將加強技術研發,爭取更高階產品訂單。
📊 高技2024年營收表
期間 | 營收金額(億元) | 年增率 |
---|---|---|
2024年11月 | 4.3 | +5.5% |
2024年1-11月累計 | 38.21 | -5.59% |
📌 汽車應用市場短期承壓,半導體與AI伺服器布局仍穩健
受全球汽車市場波動及供應鏈調整影響,高技汽車板塊訂單在2024年呈現下滑,前三季獲利受到一定壓力。但公司透過策略調整,加強半導體與AI伺服器應用領域的投入,憑藉HDI(高密度互連板)及高頻高速板等先進製程優勢,積極布局未來市場。
隨著半導體製造與AI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高技將持續深化技術研發與產能提升,確保產品競爭力與市場地位,預計2025年相關業務將迎來新的成長動能。
高技與旭軟近期的資產與產能佈局,展現PCB產業中型廠積極轉型與擴充的趨勢。透過銀行融資及自有資本投入,集中整合產線並提升設備水準,強化未來競爭優勢。尤其在網通、半導體及AI伺服器領域的持續深耕,為公司長遠發展注入穩健動能。
展望2025年,隨著全球科技應用持續升級,PCB市場將迎來新一波成長期,高技與旭軟皆有望在技術創新與產能擴張中占據領先地位,持續創造股東價值與產業影響力。
📊 桃園PCB產業地產交易與廠房布局趨勢
📊 近五年桃園PCB廠房交易案 | 坪數 | 金額(億) | 用途 |
---|---|---|---|
高技2024 | 1293+1941 | 5.6 | 擴產 |
旭軟2024 | 1257+901 | 4.5 | 產線整合 |
某板廠2023 | 1000+800 | 3.8 | 新增HDI產線 |
🌏 地緣政治效應|轉單潮下PCB廠區擴建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美中貿易戰、科技戰與供應鏈去中化趨勢愈演愈烈,全球電子製造業供應鏈重新洗牌,PCB產業成為轉單效應最直接受惠產業之一。由於PCB製程技術與產能掌握,決定下游半導體、AI伺服器、車用電子等關鍵元件交貨時效,台資PCB廠近年來逐步調整產能布局,除東南亞設廠,國內也加速既有廠區購併與產線整合,以利彈性調度產能、壓縮交期應對客戶需求。
2024年下半年起,桃園、龜山、中壢、蘆竹等地出現多起PCB廠區購地交易案,包括高技5.6億購買廠區、旭軟斥資4.5億購併鄰廠,背後主因就是「轉單潮下產能主控權至關重要」。由租轉買不僅可避免租約終止、租金調漲等不確定風險,也能提升資產價值,利於未來營運擴充或資產活化操作。
再者,近年台商東南亞設廠雖然持續進行,但短期內東協新廠仍面臨人才技術、電力、物流、法規環境不穩等挑戰,使得部分訂單仍回流台灣本地,進一步壓力產能調度,因此國內廠房購併、擴建案將於2025年大增。
📊 台灣主要PCB產能調整動向
公司 | 動作 | 金額 | 預計產能開出時間 |
---|---|---|---|
高技(5439) | 購併1293坪土地+1941坪廠房 | 5.6億 | 2025Q3 |
旭軟(3390) | 購併1257坪土地+901坪廠房 | 4.5億 | 2025Q2 |
某大型板廠 | 桃園增購舊廠房 | 6.2億 | 2025Q4 |
📝 專家觀點|高技由租轉買的優勢與風險
隨著轉單潮升溫,專家認為高技此次「由租轉買」具備明顯三大優勢,同時也存在財務操作風險,以下整理如下:
📌 優勢
1️⃣ 減少租約不確定性
原租賃廠區如遇業主轉售或終止租約,將嚴重影響產能與訂單交期,購置自有廠房能掌握產能與營運彈性。
2️⃣ 快速接軌轉單需求
隨著AI伺服器、車用電子訂單增加,無需新建廠、整修,即可在現有廠區擴充機台與產線,應對轉單高峰。
3️⃣ 廠房資產增值潛力
桃園龜山、中壢廠房近年來土地價格每年穩健上漲,廠房資產增值兼具保值與投資效益。
📌 風險
1️⃣ 增加負債比
透過銀行融資購地購廠,將提高負債比率,短期內拉高財務槓桿,可能影響財報結構。
2️⃣ 資金調度壓力
大筆資產購置支出將排擠其他資本運用與現金流,須留意資金周轉彈性。
3️⃣ 短期財報利息支出增加
銀行貸款利息支出增加,短期內壓縮獲利水位,需透過產能提升、轉單收益抵銷。
💡 結論與建議|台灣PCB產業廠區整併潮才剛開始
分析高技與旭軟購廠案例可見,台灣PCB產業自2024年底進入轉單潮+產能自主管理雙需求並進階段。廠房購併潮不僅有助台廠掌控產能主導權、應對轉單高峰,更可透過資產型營運創造資產增值。
建議台灣中型PCB廠與耗材廠:
✅ 儘早盤點租賃廠區與可購併資產
✅ 確保主要產線掌握在自有廠房
✅ 建立產能調度+機台維修雙基地體系
✅ 評估東協+台灣雙區域同步擴廠策略
2025年轉單潮高峰可望延續至2026,台資廠若能超前部署產能與廠房布局,有望穩健接單、提升毛利與市佔,成為半導體AI伺服器+車用電子供應鏈核心。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