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必讀!2025最新稅制總整理:企業最低稅負AMT、囤房稅2.0、扣繳新制全解析

作者:小編 於 2025-06-23
713
次閱讀

2025年台灣稅制即將迎來重大變革,財政部預告自2025年度起,符合全球最低稅負制(GMT)門檻的跨國企業集團,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AMT)徵收率將從現行12%調升至15%,全面對大型科技、金融產業課稅。除AMT調整外,所得扣繳制度也同步修正,明訂扣繳義務人為給付所得法人,並放寬假期扣繳期限。產業創新條例租稅優惠延長至2029年,新增AI伺服器、智慧製造等新興產業適用範圍。同時,營業稅起徵點上調、電子發票上傳規範、囤房稅2.0等新制也將上路,對企業財務、投資策略與不動產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企業與投資人務必掌握法規變動,及早調整營運布局,化稅務挑戰為轉型契機。

💼必讀!2025最新稅制總整理:企業最低稅負AMT、囤房稅2.0、扣繳新制全解析


📋 文章目錄

  • 🏠 引言:2025稅制新規重要性與影響解析

  • ⚖️ 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AMT)調整詳解

    • 🔍 AMT徵收率從12%調高至15%適用條件

    • 📅 起徵年度與跨國企業合併報表影響

    • 📊 不同行業受影響程度分析

  • 💰 所得扣繳新制重點說明

    • 🏢 扣繳義務人修正範圍

    • ⏳ 非居住者扣繳稅款辦理期限調整

  • 🏭 產業創新條例機器設備投資抵減優惠延長與放寬

  • 📈 營業稅法及房屋稅新規更新

    • 📑 電子發票上傳義務

    • 📊 營業稅起徵點調升細節

    • 🏠 房屋稅差別稅率2.0(囤房稅2.0)實施影響

  • 💡 專家觀點:企業與投資人應如何因應2025稅改

  • 🔚 結論:掌握2025稅制新規,化挑戰為企業轉型契機


🏠 引言:2025稅制新規重要性與影響解析

2025年將迎來多項稅制重要調整,尤其是因應全球最低稅負制(GMT)而調高企業最低稅負率(AMT)成為焦點。財政部在2024年8月預告修正草案後,已陳報行政院待核定,意味著台灣境內跨國企業及大型營利事業的稅務負擔將顯著提升。

此外,所得扣繳新制、產業創新條例優惠延長及營業稅、房屋稅新規,也將對企業日常營運及財務規劃產生深遠影響。本文將詳盡解析這些稅制變革的細節,提供企業與投資人必備的實務資訊與策略建議,助您提早布局、降低稅務風險。


⚖️ 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AMT)調整詳解

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2021年發布全球最低稅負制(Global Minimum Tax, GMT)方案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積極跟進,目的是避免跨國企業透過租稅規劃將利潤移轉至低稅負地區,造成課稅權旁落與稅基侵蝕問題。台灣為維護自身稅基、避免遭其他國家課徵補充稅款,必須同步調整企業最低稅負(Alternative Minimum Tax, AMT)機制。

2025年起,財政部預告修法調升AMT徵收率,自現行12%提高至15%,對象為符合GMT門檻之跨國企業集團在台子公司。調升幅度一次到位3%,對稅務成本、財報獲利、投資決策與股利政策均構成實質影響。

🔍 AMT徵收率從12%調高至15%適用條件

依據財政部公布草案,適用條件如下:

  • 跨國企業集團前4個財務年度內,有2個年度合併財報收入達7.5億歐元(約新台幣260億元)

  • 該集團成員於台灣境內之營利事業,於2025年度起,適用15% AMT徵收率

  • 未達標準者仍維持12%

此項調整主要針對大型金融、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與生技醫療等出口導向型企業集團,目標鎖定租稅優惠密集產業,避免租稅負擔偏低。


📅 起徵年度與跨國企業合併報表影響

考量跨國集團財報期間可能與台灣子公司不同,AMT適用年度採報表期間對齊原則。例如:

  • 跨國集團報表期間為4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

  • 台灣子公司採曆年制

  • 若集團2025年度為2025/4/1~2026/3/31

  • 台灣子公司須自2026年度起適用15% AMT

財政部並預告將公告適用範例及對照表,協助企業掌握適用時程,避免錯誤申報。


📊 不同行業受影響程度分析

不同產業因所得組成、租稅優惠適用狀況而受影響程度不同。以下為財政部參考OECD Pillar 2建議,針對台灣主要行業影響程度分類:

行業受影響程度主要原因
金融業證券、期貨交易、海外分行利潤須納入AMT計算
科技業半導體、面板、大型電子產業享多項租稅優惠
製造業視出口比例與租稅優惠多寡而定
服務業大多未享特殊租稅優惠,稅負變化有限

建議高風險行業提前辦理2025年AMT預試算與免稅所得檢核,並檢討應計入AMT所得項目。


💰 所得扣繳新制重點說明

所得稅扣繳制度原規範多數由「代扣人」承擔扣繳義務,為精進稅務稽徵效率與國際接軌,財政部推動扣繳義務人制,將給付所得之法人組織明定為唯一扣繳義務人,自2025年起全面實施。

🏢 扣繳義務人修正範圍

適用對象:

  • 公司

  • 合作社

  • 獨資事業

  • 合夥事業

  • 其他法人

實務上,企業應針對所有支付所得項目(薪資、佣金、租金、利息、權利金等),確認所得性質、扣繳稅率,避免申報錯誤或漏扣產生罰鍰。


⏳ 非居住者扣繳稅款辦理期限調整

考量假日作業困難,修正後規定:

  • 原扣繳稅款應於給付次月10日前繳納

  • 如逢連續3日以上假期,順延5日內完成

此舉可減輕企業節日扣繳壓力,並符合實務彈性作業需求。


🏭 產業創新條例機器設備投資抵減優惠延長與放寬

原定2024年到期之《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1投資抵減租稅優惠,行政院已核定延長草案,並擴大適用:

  • 延長適用至2029年底

  • 納入AI伺服器、智慧製造、淨零設備、新創產業等新設備

  • 投資抵減額度最高維持5%,採累計計算

建議製造業、電子產業提前規劃2025-2029年度設備投資計畫,善用租稅抵減降低稅負,並整合AMT稅額試算,避免超額稅負衝擊。


📈 營業稅法與房屋稅差別稅率2.0

📑 電子發票上傳義務

2025年起,電子發票營業人須於開立次日24時前完成上傳,若違規恐遭裁罰新台幣3,000元至1.5萬元不等,且屢犯將加重處罰。

📊 營業稅起徵點調升細節

修法後,起徵門檻調整為:

  • 銷售貨物:每月營業額10萬元

  • 銷售勞務:每月營業額5萬元

預估將有約5.5萬戶微型營業人脫離營業稅課稅範圍,減輕小型商號稅負。


🏠 囤房稅2.0實施影響

自202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2025年5月開徵:

  • 3戶以下持有稅率維持

  • 第4戶起稅率調升至2%-4.8%

  • 預估全台受影響逾4萬戶

預期將抑制投資性持屋、促進住宅釋出與租賃市場活絡。


💡 專家觀點:企業與投資人應如何因應2025稅改

2025年的稅制調整,不僅是形式上的法規修訂,更攸關企業財務結構、稅務風險控管與未來投資決策。尤其對於符合全球最低稅負制(GMT)門檻的大型跨國企業與國內科技、金融業者而言,AMT稅率從12%調高至15%,將直接衝擊所得結構與淨利表現,如何在稅改環境下保持財務穩健,成為營運管理的當務之急。

📊 企業財務規劃:提前評估AMT調整對稅負的影響,優化利潤結構與所得分配策略

專家建議,企業應於2024年底前,完成對2025年度AMT適用性與稅負試算,針對即將調整的稅率與適用條件,盤點歷年適用租稅優惠與免稅所得內容,評估其對應調整後AMT稅額的影響程度。特別是金融業與科技業,因證券交易、期貨交易、專利權收益及大型投資租稅抵減較多,更需檢視所得組成結構,透過內部利潤調整、所得平衡分配、結構重整,適度分散超額應稅所得,降低稅基集中風險,避免超額稅負壓力。

此外,可善用產業創新條例延長租稅優惠,預先規劃2025年度與未來數年的投資時程與金額分布,使可抵減稅額有效分攤至高稅負年度,降低突增稅負對營運現金流的衝擊。


📑 稅務合規加強:確保扣繳義務人角色明確,正確辦理扣繳申報,避免違規風險

所得扣繳新制自2025年起,扣繳義務人將統一明定為給付所得的法人,包括公司、合作社、獨資與合夥組織等,過往代扣義務有時委由其他人代辦,將不再適用。專家提醒,企業應儘速內部檢視現行扣繳作業流程,確認是否符合新制規範,並於2024年下半年完成相關內部稅務制度修訂與教育訓練,避免因角色不明、資料錯誤而產生罰鍰與違章風險。

特別留意的是,針對非居住者扣繳部分,雖然繳納期限因連假可延五日,但仍須確保扣繳金額正確、所得性質分類無誤,建議同步導入數位稅務管理系統,或委由專業會計師事務所定期稽核稅務作業,降低違章機率,確保稅務合規。


🏭 設備投資布局:把握產業創新條例延長優惠,加速機器設備升級

2025年產業創新條例機器設備投資抵減租稅優惠,行政院已通過延長草案,並擴大適用範圍。企業應立即盤點現有機器設備,評估汰換與技術升級需求,制定設備投資計畫,預先核對適用租稅優惠項目,確保未來投資支出可於新年度抵減營所稅,提升投資效益。

尤其在AMT稅率調高後,部分原享租稅優惠但仍須計入AMT稅基的企業,應善用投資抵減工具,降低實際適用AMT金額,藉由折舊費用與投資抵減,有效壓縮基本稅額稅基,減輕企業整體稅負壓力。


🛠️ 小型營業人注意:調整營業稅起徵點影響營運成本

營業稅法修正後,貨物銷售與勞務銷售月銷售額起徵點分別提高至10萬元與5萬元,小型營業人雖受惠於免稅門檻調升,但若未善加掌握,反而恐影響年度營運與財務規劃。建議個體商號、接案SOHO、微型企業應仔細評估營收趨勢,預先試算起徵點變動對營收達標及稅務負擔影響,並依實際狀況評估是否保留營業登記或改為公司組織,以因應2025年後更高稅制與扣繳門檻。


🔚 結論:掌握2025稅制新規,化挑戰為企業轉型契機

2025年稅改幅度可謂十年來最大,從企業最低稅負(AMT)調高至15%、所得扣繳義務明確化、產業創新條例延長、營業稅門檻調整,到囤房稅2.0正式實施,台灣稅制全面進入國際接軌與財政健全化的新時代。

面對挑戰,企業與投資人必須提早熟悉法令變動、掌握稅改脈絡,提前完成財務與稅務規劃。透過靈活運用租稅優惠、合理調整所得結構、加強稅務合規管理、善用設備投資抵減,降低稅負衝擊。

專家建議,企業應密切追蹤財政部與行政院後續正式公告版本,針對已預告修正條文,提早內部模擬試算與法遵調整,並透過數位稅務系統優化申報效率,防範違章風險。

善用產業創新條例延長方案,更是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助力。對於房地產與微型營業人,更應重新檢視營運模式與稅務布局,在囤房稅與營業稅門檻變革下,尋求最適化營業結構與資產配置策略,將稅改挑戰化為企業轉型、財務優化的契機。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必讀!2025最新稅制總整理:企業最低稅負AMT、囤房稅2.0、扣繳新制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