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新竹機場南側起跑?都市計畫+產業園區+住宅重劃6大挑戰曝光
次閱讀
新竹市政府正式啟動「機場南側地區都市計畫可行性評估」,積極規劃擴大都市發展腹地,因應桃竹苗大矽谷計畫與安居科技城願景。市府已於南勢與虎林舉辦招商說明會與居民座談會,廣納在地居民與企業意見。該區因鄰近空軍基地,受航道高度與噪音防制區劃限制,且土地細碎、產權複雜,推動都市計畫面臨挑戰。市府規劃透過區段徵收、公私協力與交通建設改善環境,並爭取於115年國土計畫通盤檢討時納入城鄉發展區,預期未來十年將成為新竹科技與住宅生活圈的重要基地。該案目前仍處可行性評估階段,歡迎居民與廠商持續回饋意見,參與新竹城市轉型。
🌳新竹機場南側要起跑?都市計畫+產業園區+住宅重劃6大挑戰曝光
目錄
1️⃣ 🧭 引言:新竹升級城市版圖的關鍵步伐
2️⃣ 🌍 計畫範圍與過往進度回顧
3️⃣ 🔍 評估原因解析:為什麼選機場南側?
4️⃣ ⚙️ 面臨法令與實務挑戰:航道、空軍基地、土地權屬
5️⃣ 💡 土地調整與都市計畫策略分析(附表格)
6️⃣ 🤝 公民參與模式:招商說明+居民座談詳實談
7️⃣ 🎯 策略對應與政策建議
8️⃣ ✅ 總結:未來 5 – 10 年,新竹機場南側可能翻轉的面貌
1️⃣ 🧭 引言:新竹升級城市版圖的關鍵步伐
近年來,新竹市在產業聚落、科技研發與人口成長上皆呈現明顯增幅,為因應都市腹地日漸飽和的壓力與桃竹苗大矽谷區域計畫的推動需求,新竹市政府於 2025 年正式啟動《機場南側地區都市計畫可行性評估規劃研究案》。這項計畫不僅是對過往新竹空間發展瓶頸的突破性解法,更被視為未來 10 至 20 年新竹城市格局調整的重要基礎。
市府都發處表示,機場南側地區作為尚未充分開發之預備腹地,地理位置鄰近國道、機場與市區,具有交通便捷、土地廣闊、發展彈性佳的優勢。若能有效克服噪音防制、航道建築管制、土地產權複雜等挑戰,將可打造科技產業聚落與智慧生活住宅並存的低碳永續城市新典範。
為廣納民意並加速推動評估工作,新竹市府已分別於南勢市民活動中心與虎林國中活動中心召開招商說明會與居民座談會,邀集地主、企業代表、在地居民與社團參與討論,會中針對土地用途、交通建設、公設配置與環境防噪措施進行意見蒐集與說明。藉此確保未來都市計畫能在兼顧產業招商、居民安居、城鄉均衡發展與環境永續間取得平衡。
本文將從計畫範圍、背景沿革、推動挑戰、可行策略、專家觀點與預期效益六大面向,完整解析新竹機場南側都市計畫的核心內容與關鍵策略,並提出具體政策建議,協助政府部門、投資業者與居民社群掌握此案未來發展方向與影響評估。
2️⃣ 🌍 計畫範圍與過往進度回顧
📌 計畫範圍概述
機場南側地區都市計畫範圍位於新竹市南區,東鄰茄苳交流道北側地區,西至香山交流道北、南兩側,南接新竹空軍基地與頭前溪沿岸,北側則連接光埔一期、二期開發區。整體面積廣達 150 公頃,土地多屬特定農業區與農牧用地,產權結構以私有為主,呈現高度細碎化型態。
📌 過往都市計畫沿革
事實上,新竹機場南側地區早在 104 年即曾提出都市計畫草案,當時辦理公開展覽期間,共接獲 248 件居民與團體陳情,內容涵蓋噪音影響、交通負擔、徵收方式、土地價值等多元議題,顯示該地區居民對都市更新與生活品質改善需求殷切。
該案於 105 年 4 月提送市都委會審議,歷經 21 次工作會議、4 次專案小組討論,但因涉及國防航道限制、三級航空噪音防制區劃設、土地整合困難等因素,長期未獲內政部核定,至 110 年新竹市國土計畫公告實施後,該區被劃列為「未來發展地區」。
📌 目前最新進度
新竹市府於 2025 年正式重啟該地可行性評估規劃作業,並納入「桃竹苗大矽谷」區域發展戰略,盼在 113 年至 115 年內完成可行性報告及招商意向蒐集,擬於 115 年國土計畫通盤檢討時爭取劃設為城鄉發展第 2、3 類地區,正式進入都市計畫法定程序,力拼在 2028 年啟動區段徵收作業。
3️⃣ 🔍 評估原因解析:為什麼選機場南側?
新竹機場南側會被選為優先評估對象,背後涉及多重考量:
📌 1. 土地飽和,亟需腹地
目前新竹市中心及主要重劃區(光埔一期、二期與香山交流道北側)開發用地已趨飽和,產業用地及住宅區供應嚴重不足,導致房價節節攀升,工業用地價格高漲超過 30%,租金成本推升產業轉移壓力。因此,需透過開發機場南側新區,提供產業、住宅與公共建設預備用地,減輕市區壓力。
📌 2. 配合桃竹苗大矽谷計畫
中央推動「桃竹苗大矽谷計畫」,預計於新竹、竹北、寶山與竹東打造亞洲科技新城,機場南側位置居中,具交通便捷與發展潛力,適合布局高科技製造、生技醫療、智慧研發聚落,有助區域產業鏈完善。
📌 3. 延續安居科技城願景
新竹市安居科技城計畫主張「科技+住宅」雙軸發展,機場南側可作為科技園區與住宅區過渡帶,設置創新研發空間、生態綠廊與智慧社區,提升居住環境與科技生活結合度。
📌 4. 減輕都市更新壓力
過度集中發展易使市中心舊區更新困難,透過分散式開發機場南側,可減少舊市區開發壓力,延緩都市老化。
4️⃣ ⚙️ 面臨法令與實務挑戰
儘管機場南側具備發展利基,卻也伴隨嚴峻挑戰:
📌 1. 航空噪音與建築限高
該區受限於空軍基地航道安全範圍,須劃設三級航空噪音防制區,建築高度受限,且多數區域僅能作為低密度產業或住宅使用,影響開發效益。
📌 2. 土地細碎、產權複雜
區內超過 80% 為私有農牧用地,地籍破碎,單筆面積小,所有權人多元,無法單點招商,須透過區段徵收或土地重劃整合,但產權協調耗時,容易遭遇地主反對。
📌 3. 尚缺大型建設支撐
目前計畫內未有大型交通、醫療、商業設施預定,若無重大建設帶動,易淪為孤島式開發,影響產值與生活機能完整性。
📌 4. 法律程序耗時
都市計畫需先完成國土計畫通盤檢討,再啟動都市計畫、環評、區段徵收等程序,預計時程達 5-7 年,若無中央政策協助,恐延宕開發。
5️⃣ 💡 土地調整與都市計畫策略
問題項目 | 現況 | 建議策略 |
---|---|---|
航道噪音分區 | 三級防制區限制高度與用途 | 建議倚重低噪放建築、高噪業態集中管理 |
土地破碎 | 私有農地分散 | 推動區段徵收、公私協力合建模式 |
無重大基礎設施支撐 | 缺乏交通轉乘、公共建設 | 導入捷運綠線延伸、道路建設與公共空間配套 |
民眾意見正反意見並存 | 擔心降地價、噪音、交通壓力 | 強調彈性設計、噪音隔離、防洪及交通對策 |
6️⃣ 🤝 公民參與模式:招商說明會+居民座談會 深化民意溝通與產業媒合
在都市計畫推動過程中,公民參與機制扮演決定性角色,能有效化解居民疑慮,降低後續抗爭與行政訴願風險,也利於政策順利執行。新竹市政府此次針對機場南側都市計畫,可說展現相對積極的溝通態度與誠意,陸續於南勢市民活動中心與虎林國中活動中心舉辦兩場招商說明暨居民座談會,針對地主、潛在投資企業、當地居民與社團進行面對面說明,會議內容涵蓋以下幾大主題:
📌 計畫範圍劃設與用途劃分規劃
📌 交通建設配套預計方案
📌 生活機能、休憩空間與綠地規劃
📌 航道噪音防制區內可行開發方案
📌 區段徵收方式與土地價值分配機制
根據市府統計,首場說明會吸引超過 150 名居民與地主參加,第二場則有 60 多家潛在投資企業代表出席,並收集到超過 200 份現場問卷,主要關注議題依排名如下:
主要關切議題 | 比例 (%) |
---|---|
噪音污染與建築高度限制 | 38% |
土地價格補償與徵收方式 | 31% |
交通動線與捷運系統延伸 | 18% |
公園綠地與生活機能配置 | 13% |
企業方面則主要關注開發時程、產業用地供應面積與稅賦優惠條件。市府現場也同步向廠商釋出未來招商配套內容,包含:
🌱 可行性評估完成後,優先開放意向登記
🌱 計畫範圍內將配置產業專用區與研發園區用地
🌱 預計引進「智慧製造」、「無人機應用」、「綠色科技」、「生技醫療」等四大產業聚落
🌱 配套捷運站點設置與快速公車路線,便利人員進出
建議未來應擴大至分區型主題式工作坊,針對不同社群(居民、地主、企業、學者、環團)分開討論專題式議題,如「噪音區土地使用」、「交通配套」、「公私合建模式」等,提升民意參與深度與計畫認同度。
7️⃣ 🎯 策略對應與政策建議:五大路徑同步啟動
根據目前規劃環境與限制條件分析,新竹機場南側都市計畫若欲順利推動,需從以下五個面向同步施策:
📌 1. 國土計畫劃設爭取
雖然 113 年 9 月國土審議未通過劃設,但可於 115 年國土計畫通盤檢討爭取重新納入城鄉發展地區第 2 至第 3 類,建議市府與內政部國土署協調,提出完善噪音與國防安全配套方案,增強劃設正當性。
📌 2. 區段徵收+公私協力開發
面對多數土地私有、細碎化狀況,採取區段徵收為最有效率方式,並搭配公私協力開發(PPP)模式,如可引進開發商負擔公共設施興建,再透過標售獲利回饋。
📌 3. 航道噪音緩衝綠帶
於三級噪音防制區劃設綠帶公園,作為住宅區與航道間緩衝,並可設置多功能綠廊、防噪音建築物設計,降低居民反彈聲浪,提升環境友善度。
📌 4. 捷運與快速公車系統串聯
目前新竹捷運尚未動工,但可先規劃捷運預留空間與快速公車(BRT)路網,結合區內主要幹道,完善交通路網,解決開發後交通壅塞疑慮。
📌 5. 高度民意參與
建立線上意見平台、LINE 群組、定期說明會與公聽會機制,分階段公告進度,確保居民參與意見能實質納入計畫滾動修正,強化政策透明度與公信力。
8️⃣ ✅ 結論:未來 10 年新竹機場南側將現都市進化新圖像
透過本次可行性評估與招商座談啟動,預計未來 5-10 年內,新竹機場南側有望成為科技產業、創新研發、生態生活三位一體的複合型都市區域。根據市府規劃,該區將發展為:
🌐 科技產業聚落(無人機、智慧製造、生技醫療)
🏞️ 近 30% 面積保留為綠帶與開放空間
🏢 低密度、低噪音產業與住宅複合社區
🚈 捷運快速公車網路貫穿串聯
🏙️ 智慧城市與環境永續示範基地
但計畫成功與否,仍仰賴是否能有效解決航道限制、土地產權整合、財務負擔分攤與公民參與共識四大挑戰。建議市府應持續強化政策協調力、財務整合能力與溝通透明度,搭配區段徵收與策略招商機制,逐步實現都市進化願景,為新竹科技城下一個 30 年奠定紮實基礎。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