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中壢文化翻身!壢嗨季2025+守護獸造型市集,網友激推:超好拍
次閱讀
桃園中壢年度文化盛事《壢嗨季》於5月18日正式開跑!今年以「中壢守護獸」為主題,結合音樂、市集、彩繪工作坊與在地品牌聯名,點燃中壢街區文化能量。活動現場邀請新街國小學童共創童趣守護獸,同時與新珍香酥糖、中壢仁海宮、裕國保齡球館、和平咖啡館與Freebird滑板店合作,打造五款在地品牌專屬守護獸,傳遞城市精神。音樂舞台邀來尊龍、someshiit山姆、劉邦傑、劉堅白與譚心輪番演出,爵士、Lo-fi、獨立搖滾等多元曲風接力開唱,將街區轉化為創意節奏空間。副市長蘇俊賓表示,中壢正靠著多元包容與文化行動,讓城市成為青年願意留下、創意發生的地方。壢嗨季不只是一場活動,更是城市文化與生活力的凝聚,讓中壢魅力持續發光。
中壢文化翻身!壢嗨季2025+守護獸造型市集,網友激推:超好拍
📑 目錄
🔍 引言|中壢城市能量的縮影
🐉 活動亮點總覽:壢嗨季 X 中壢守護獸
🎨 城市共創:彩繪守護獸與在地品牌聯名
🎶 音樂現場:5組風格音樂人輪番開唱
🏙️ 中壢城市觀察:怪人城市的魅力與包容力
🏛️ 中平路故事館的文化角色與轉型
📊 活動亮點表格總覽
🧠 專家觀點&文化推廣建議
📌 結論:一座城市如何靠文化讓人留下來
🎉 引言:中壢城市轉型的文化動能,從壢嗨季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這座位於桃園市南端、北台灣交通樞紐的城市,長期以來都是一個交通轉運、移民聚落與多元文化匯聚之地。從日治時代作為軍事交通要衝、國民政府遷台後的眷村文化,到現今新住民、青年創業、外籍移工與客家鄉親共存共榮,中壢的城市性格,就是在不同文化背景與族群生活方式的交錯中形成。
也正因如此,中壢總有著一種難以定義,卻異常迷人的都市魅力。有人戲稱它是「全台最怪的城市」,因為你在這裡可以在同一條街上看到老字號眷村牛肉麵店、越南河粉小吃、客家擂茶館、街頭塗鴉藝術、獨立唱片行與滑板少年齊聚,形成一種看似衝突、卻極為自然的城市生活景觀。
近年來,隨著桃園航空城計畫、捷運綠線延伸、中壢轉運站建設,以及人口逐漸向桃園南移,中壢開始成為桃園發展最快速、都市更新最明顯的熱區之一。然而在硬體建設快速推進的同時,文化內涵是否能同步跟上,成為城市能否真正讓人「留下來」的關鍵。
✨ 壢嗨季,讓城市魅力從街區出發
於是,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中壢區公所與在地團隊策劃的**「壢嗨季」**,便肩負起這樣的使命——不只辦活動,更透過文化參與與街區共創,重新喚醒居民對家鄉的認同感,也讓外來旅客認識不一樣的中壢。
壢嗨季是桃園中壢區一年一度的文化代表性活動,自2019年首辦以來,就以結合街頭文化、音樂表演、文創市集、地方故事、藝術裝置等形式,為中壢街頭注入青春與創意,成為當地居民與青年學子最期待的年度盛事。
今年(2025)適逢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壢嗨季特別以「中壢守護獸」為年度主題,從城市記憶、在地品牌、街頭創作出發,透過童趣彩繪、品牌聯名守護獸、音樂現場、即興市集等活動,打造屬於中壢城市精神的文化祭典。
🐲 中壢守護獸,喚醒城市記憶的行動藝術
所謂「守護獸」,源自台灣廟宇文化中常見的石獅、石敢當、鎮煞獸等傳統意象,代表著守護地方平安、趨吉避凶的象徵。而在這次壢嗨季裡,主辦單位將這樣的文化符號轉譯為當代城市守護獸,透過彩繪、裝置藝術、品牌合作,賦予每隻守護獸專屬中壢意義。
更特別的是,這些守護獸並非單純靜態展示,而是與新街國小學童、在地品牌、街頭藝術家、青年音樂人共同創作完成,成為城市行動藝術的一部分,也象徵著中壢這座城市以多元、共融、共創的精神,迎接未來。
📈 城市轉型靠文化,壢嗨季扮演什麼角色?
事實上,隨著台灣各縣市紛紛投入城市行銷與文化品牌打造,不少地方開始理解到,硬體建設再好,如果沒有文化靈魂,終究只是沒有故事的城市空殼。
從台南的「府城漫遊節」、台中的「大里囝仔」市集,到基隆的「海港生活節」,文化節慶不再只是為了觀光經濟,更成為城市生活感與認同感的重要依據。
而壢嗨季,正是中壢走向這樣文化轉型的重要標誌。副市長蘇俊賓在開幕致詞中便表示:「中壢不排斥任何人,這裡歡迎各種文化與生活方式,也因此才能匯聚最多創意與能量。」
透過壢嗨季,中壢試圖證明:
文化不只存在博物館裡,而應該活在街區、生活、夜市巷弄之間。
文化不只由政府發起,而應該是居民、學生、品牌、藝術家一起參與共創。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不在於幾棟高樓,而是街頭巷尾的咖啡香、夜晚音樂聲與守護獸的童趣。
🛍️ 觀光亮點與城市行銷價值
除了文化意涵,壢嗨季也是中壢城市觀光的重要推手。根據2024年桃園市政府觀旅局統計,壢嗨季期間中壢火車站與中平商圈人流量較平日成長超過1.8倍,其中外縣市遊客佔比達42%,有效帶動中壢夜市、中平商圈、小旅行行程熱度。
許多觀光業者指出,壢嗨季逐漸成為桃園、台北、新竹地區年輕人喜愛的週末微旅行首選,結合市集、音樂、文化展覽與特色咖啡館,不但吸引旅遊人潮,更讓中壢逐漸擺脫過去轉運站城市的單一印象,轉型成為充滿故事、適合慢步調生活的文化城市。
壢嗨季不只是中壢的年度活動,更是一個文化再造、城市行銷、生活美學與社區共創的實驗場域。它透過城市守護獸這個簡單但富含在地意義的主題,串聯學童、品牌、音樂、手作、街頭文化,讓中壢這座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可以在街區之間自然對話。
這樣的城市節慶,正是台灣地方城市該有的樣子。
🐉 活動亮點總覽:壢嗨季 X 中壢守護獸
📍活動日期:2025年5月18日起
📍主題:「中壢守護獸」
今年壢嗨季以「中壢守護獸」為策展主軸,透過童趣創作、在地品牌聯名、音樂現場、街區市集與城市故事,打造一場屬於中壢城市記憶與當代創意激盪的文化盛宴。這場活動不只是節慶,更是一種文化行動,透過參與、合作與共創,讓城市故事持續被看見、被講述、被傳承。
📌亮點特色一次看:
📣 守護獸揭幕儀式
🎨 學童彩繪守護獸工作坊
🐲 五大在地品牌聯名守護獸展出
🎶 五組風格音樂人現場演出
🛍️ 街區即興共創市集與青年快閃攤位
副市長蘇俊賓也於開幕致詞中表示,中壢之所以能夠從過去被調侃、被忽略的城市,蛻變成近年來人氣急升、文青小旅行與青年品牌進駐熱點,正是因為它的多元性、包容性與文化共生能力。他說:「中壢是一個不排斥任何人的城市,任何文化、想法、生活方式,都能在這裡找到棲身之地。」
🎨 城市共創:彩繪守護獸與在地品牌聯名
這次壢嗨季的最大特色之一,便是邀請新街國小學童參與「彩繪守護獸工作坊」,孩子們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轉化成一隻隻色彩繽紛、造型獨特的守護獸角色,透過童趣視角詮釋中壢城市性格,也讓守護獸不只是活動的吉祥物,而是城市記憶與世代連結的象徵。
除了學童創作,主辦單位也攜手五家知名在地品牌,聯名設計專屬守護獸,每隻守護獸都代表著中壢生活裡的文化記憶與產業特色。
📝 五大合作品牌與守護獸概念:
品牌名稱 | 守護獸概念 | 特點 |
---|---|---|
新珍香酥糖 | 糖果獸 | 結合在地超過70年歷史老字號,甜蜜療癒,象徵甜美與親情 |
中壢仁海宮 | 平安獸 | 融合媽祖信仰文化,守護城市平安、庇佑居民健康 |
裕國保齡球館 | 滾滾獸 | 保齡球造型,象徵樂活、運動與團聚精神 |
和平咖啡館 | 咖啡獸 | 文青代表,咖啡香氣化作守護獸,象徵悠閒與文化空間 |
Freebird滑板店 | 滑行獸 | 街頭文化代表,速度與自由、挑戰與青春 |
👉 這些守護獸不只是吉祥物,更成為品牌文化與城市精神的實體化代言人,未來更計畫推出限量公仔、貼紙、周邊商品,讓文化記憶進入生活。
🎶 音樂現場:5組風格音樂人輪番開唱
壢嗨季音樂區同樣精彩,今年邀請到五組來自台灣各地與中壢在地的音樂創作者,類型橫跨Lo-fi、爵士、台式R&B、獨立搖滾與迷幻電子,透過音樂打破年齡與文化隔閡,讓街道瞬間變成節奏流動的創意空間。
🎧 演出卡司:
🎙️ 尊龍(Angel Baby、落日飛車、化石Fossil、露露)
🎙️ someshiit山姆
🎙️ 劉邦傑(午夜乒乓)
🎙️ 劉堅白(Dope Purple)
🎙️ 中壢在地創作者 譚心
👉 特殊亮點:
城市靈魂x街區音樂場域
曲風橫跨爵士、Lo-fi、Indie、台式R&B、迷幻電音
演出不設舞台,隨興即興,讓街道巷弄都能成為表演空間
不分年齡、族群、文化背景,人人都能自在聆聽、一起隨音樂搖擺
這樣的演出形式,成功讓中壢街區不只是文化場景,更是都市創意行動與年輕世代文化聚落的實踐場域。
🏙️ 中壢城市觀察:怪人城市的魅力與包容力
中壢,這座曾被戲稱為「全台最醜車站」、「怪人聚集地」的城市,卻用它的包容與開放,默默孕育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與文化靈魂。
副市長蘇俊賓說得好:「我們不排斥任何人,所以這裡才能匯聚最多能量。」
中壢就像一座文化轉運站,來自四面八方的客家鄉親、越南移工、菲律賓家庭、青創青年、街頭藝術家,各種文化、口音、生活方式在這裡交織,形成一種雜揉卻獨特、自由且不設限的城市風格。
👉 一座城市的價值,不在建築外觀,而是生活者願意留下來的理由。
🏛️ 中平路故事館的文化角色與轉型
中平路故事館,原本是日治時代的官舍宿舍群,隨著時代變遷,一度閒置廢棄,但在市府與文化團隊攜手推動下,轉型為地方文化空間,如今已成為中壢文化能量的重要據點。
📌 故事館特色:
常態展覽:介紹中壢歷史、客家文化與城市變遷故事
地方策展:定期邀請青年創作者策劃文化特展
街區共創:舉辦彩繪、攝影、音樂、講座等活動,拉近城市與居民距離
歷史建築活化:保留老宿舍建築,轉型為創意展演空間
真正做到:「把精彩故事留在原地發光發熱」,不讓城市記憶只成為博物館展示品,而是持續在生活裡發生。
📊 活動亮點總覽表格
活動項目 | 內容說明 |
---|---|
主題 | 中壢守護獸 |
彩繪工作坊 | 新街國小學童與社區民眾共創守護獸造型 |
品牌守護獸 | 五家在地品牌聯名守護獸,象徵城市特色與產業記憶 |
音樂現場 | 五組音樂人輪番現場演出,橫跨爵士、Lo-fi、Indie、R&B等多元曲風 |
街區即興市集 | 青創品牌、文創手作、街頭表演、快閃美食攤位,充滿中壢味道 |
🧠 專家觀點&文化推廣建議
🎙️ 城市行銷學者觀點:
在當代城市行銷的策略裡,活化城市空間的核心,早已不再單純依賴大型硬體建設與商圈招商。相反地,地方故事、文化記憶與居民參與感成為一座城市真正打動人心、留住人口、帶動經濟活力的關鍵。
城市行銷學者林奕廷表示:「中壢這樣的城市範例十分難得。壢嗨季的成功在於它跳脫單次型文化活動的模式,而是透過結合在地品牌、社區學童與青創音樂人,把城市的故事、情感與年輕世代的創造力,變成日常生活裡隨手可得的文化場景。」
他進一步指出,文化行銷若能搭配地方創生概念,將城市老記憶與新世代創意串聯,不僅能營造具辨識度的城市形象,也能培養居民對城市的歸屬感與自豪感。
📝 實務建議
根據本次壢嗨季活動觀察與學者專家建議,未來中壢城市行銷與文化推廣,可朝以下幾個方向持續深化:
① 持續推動「品牌守護獸」週邊商品化,擴大文化影響力
壢嗨季透過五家在地品牌結合專屬守護獸IP,象徵中壢城市精神。未來可考慮將這些守護獸角色延伸至文創商品、手作小物、服飾配件、飲料杯套、貼紙與NFT數位收藏,藉由趣味性與收藏價值,吸引年輕族群與親子客層,讓文化符號不再局限於展覽空間,而是成為城市生活日常的一部分。
此外,也可與火車站、夜市、商圈合作推出限定版守護獸集點活動,增加遊客停留與消費動線,進一步刺激地方經濟。
② 打造常態音樂街頭演出,讓文化留在生活裡
壢嗨季活動中的五組音樂人現場演出證明,音樂擁有串連人潮、製造氛圍、形塑城市聲音記憶的力量。建議桃園市府、中壢區公所與在地音樂社群合作,將中壢車站前廣場、中平路故事館、青創市集周邊打造成「常態街頭音樂展演場域」,提供青年創作者表演舞台,也讓民眾能在日常散步購物、喝咖啡時,隨時能被音樂溫暖包圍。
這樣的做法不僅提升城市文化氛圍,也逐步建構出「屬於中壢的音樂地景」。
③ 整合文化空間、夜市、火車站周邊,成為「生活式文化觀光」
目前中壢夜市、中平路故事館、車站商圈雖各自擁有獨特特色,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文化生活動線。建議市府規劃街區型文化觀光路線,結合故事館導覽、守護獸尋寶、夜市美食、街頭演出、老屋咖啡與青年品牌快閃店,打造中壢版「生活式城市文化旅遊體驗」。
這樣的文化觀光模式,能吸引北部一日遊、假日文青客群,也有助推升中壢在全台文化城市中的能見度與魅力評價。
📌 結論:一座城市如何靠文化讓人留下來
「壢嗨季」的成功,不僅是一場文化活動的圓滿舉辦,更是中壢城市魅力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這座城市曾被外界笑稱為「最醜車站」、「怪人最多」,卻也正因如此,孕育出一種不同於其他都市的包容性格與自由靈魂。中壢沒有拒絕任何一個前來的人,無論是客家長輩、新住民家庭、青創青年、或街頭創作者,都能在這裡找到一塊容身之地、一個發聲舞台。
「真正能讓人留下來的城市,從來都不是最漂亮、最豪華、或最現代化的,而是最有故事、最能產生情感連結與生活溫度的地方。」
壢嗨季透過中平路故事館守護獸、街頭音樂、在地品牌聯名、社區學童參與,成功示範了**「文化型城市魅力經營」**的可能。它不僅活化了城市老空間,也讓新世代能夠看見自己、參與其中,甚至驕傲地成為中壢的一份子。
這才是文化活動真正該達到的意義:讓城市發光發熱,但更重要的是,讓生活在這裡的人也能感受到那份屬於自己的光與熱。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ETtoday新聞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