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綠色建築房價高多少?六都最新數據曝光|投資前必看

作者:小編 於 2025-05-23
157
次閱讀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升溫,綠色建築成為國際房地產市場的新主流。台灣近年積極推動《綠建築標章制度》,透過EEWH認證與再生能源法規,逐步引領亞太市場發展。2024年全台累計綠建案突破1,500件,年成長率達15%。商辦、住宅、公共建築紛紛導入太陽能、智慧能源管理與雨水回收,實現節能減碳與永續價值。數據顯示,綠建案平均單價較傳統建案高出10%至12%,且投報率穩定提升。專家建議,開發商應結合AI智慧建築與多元認證,提升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展望2030,台灣預計新建案100%納入綠建標準,成為亞太區域永續房地產典範。本文將完整解析台灣綠建政策、技術應用、市場趨勢與國際合作潛力,為投資人、建商與消費者提供前瞻參考與永續發展策略。

🌱綠色建築房價高多少?六都最新數據曝光|投資前必看


📑 目錄

  1. 📖 引言

  2. 🌿 綠色建築的概念與全球趨勢

    • 綠色建築定義與原則

    • 全球市場趨勢與發展現況

  3. 🏡 台灣綠色建築政策與法規

    • 政府政策與發展願景

    • 法規制度與標章認證機制

  4. ⚙️ 技術創新與綠色建築應用實例

    • 節能與再生能源應用

    • 綠建材與資源循環再利用

  5. 🏢 綠色建築在房地產市場的應用與影響

    • 商辦、住宅、公共建築案例

    • 房價、投報率與市場價值變化分析

  6. 📊 台灣綠色建築市場數據與趨勢分析

  7. 💡 專家觀點與開發商經營建議

  8. 🌏 國際視野:台灣綠建經驗與全球接軌

  9. 📝 結論:打造永續房地產的關鍵策略


📖 引言

全球氣候變遷議題日益嚴峻,極端氣候事件頻率與強度逐年上升,成為各國政府與產業界無法忽視的全球性挑戰。據聯合國《2023全球環境永續報告》指出,全球建築產業約佔總碳排放量39%,其中營運階段佔比高達28%,而建材製造與施工過程則佔11%。面對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如何有效降低建築碳足跡、提升建築能源效率,成為當代城市治理與房地產開發不可迴避的核心議題,也驅動了**綠色建築(Green Building)**於全球市場的迅速崛起。

綠色建築不再僅是單純節能環保的象徵,而是融合都市永續發展、低碳經濟、健康環境與智慧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礎建設。根據**World Green Building Council(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最新報告指出,全球綠色建築市場於2024年達6.4兆美元,並預計至2030年可望突破7.5兆美元,年均成長率維持在13%以上,成為全球建築產業中成長最快速、投資報酬最穩定的領域之一。尤其亞太地區因都市化快速、人口高度密集、政府政策積極推動,已超越歐美,成為全球綠建市場成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其中中國、新加坡、台灣、日本、韓國等國家表現最為亮眼。

在這樣的國際趨勢下,台灣近年來亦積極佈局,透過完善的政策法規、標章認證制度與多元誘因機制,加速推動綠色建築普及與技術升級。自2001年內政部營建署推動**《綠建築標章制度》(EEWH)**以來,歷經近二十餘年發展,台灣已建立亞洲最完整、最具彈性且符合在地氣候條件的綠建認證機制,涵蓋生態、能源節約、廢棄物減量與健康四大核心指標,並依據總積分區分合格、銅、銀、黃金、白金五大等級,全面掌握建築碳排、能源效率與室內環境品質。

根據內政部2024年統計,台灣綠建案累計核發標章數量已突破1,500件,包含商辦大樓、高級住宅、公共建築與大型園區,雙北市、台中市、高雄市、桃園市為主要發展熱區。其中,雙北地區由於都市更新需求強烈,且地價高、容積獎勵誘因顯著,綠建案銷售率與投報率均明顯優於傳統建案,根據房仲統計,近五年綠建住宅平均單價較一般住宅高出815%,商辦則溢價幅度可達1018%。

同時,隨著企業ESG浪潮興起,越來越多大型開發商與跨國企業,將綠色建築作為永續品牌策略與企業社會責任(CSR)實踐的重要工具。透過取得EEWH標章、LEED認證,強化節能減碳表現、導入智慧建築AI能源管理、再生能源配置與綠建材應用,不僅提升建築附加價值,更可於招標評選、國際投資審查、企業社會形象評比中獲得優勢。根據國際不動產顧問公司CBRE 2024年報告指出,台灣六都A級商辦市場中,取得綠建標章的大樓空置率普遍低於5%,租金水準較傳統商辦高出10%以上,且投資交易件數逐年上升,成為房地產市場熱門標的。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於健康、舒適、低碳生活的需求意識逐年提升,尤其COVID-19疫情後,民眾對於居住空間室內空氣品質、自然採光、室內綠化、節能環境的重要性愈發重視,帶動綠建住宅、健康宅、智慧宅市場熱潮。內政部2024住宅消費者行為調查指出,有超過62%的購屋族群表示「願意為綠建築認證住宅支付額外溢價」,而其中26%偏好雙認證(EEWH+LEED)建案,顯示綠建築已從過往利基市場轉型為主流商品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台灣綠建產業近年來亦積極與國際接軌,參與全球淨零碳建築聯盟(Zero Carbon Building Alliance)亞洲綠建論壇(Asia Green Building Forum),並與新加坡、日本、韓國、歐盟等國進行政策對接與標章互認合作,未來將有助於台灣綠建產業鏈技術升級、品牌國際化與跨境投資市場拓展。尤以智慧建築、再生能源整合、建材循環再利用、綠色金融融資等四大領域,將成為台灣綠建產業下一波重點發展方向。

因此,本篇專題將以國際趨勢、台灣政策制度、綠建技術應用、市場數據分析、專家觀點、開發商策略建議、國際合作潛力與未來發展策略八大面向,全面剖析台灣綠色建築市場發展現況與潛力。透過詳實數據、經典案例、專家訪談與趨勢觀察,為房地產開發商、投資人、政策制訂者、產業鏈業者提供具實務價值與前瞻性的綠建市場洞察,協助掌握下一個十年房地產永續發展的關鍵商機。


🌿 綠色建築的概念與全球趨勢

📌 綠色建築定義與原則

綠色建築(Green Building)泛指在建築物的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到拆除的整個生命週期中,致力於達到資源有效利用、降低環境負荷、減少碳排放,同時確保使用者健康與舒適性的一種建築體系。這類建築不僅關注建築物本身的能源效益,更強調與自然環境、社會人文的和諧共存,逐漸成為當代建築發展主流趨勢。

綠色建築的五大核心原則

  1. 節能減碳 🌎:最大限度減少建築物能耗與碳排放,包括建材製造、施工運輸、日常營運能耗等過程,透過高效能建材、再生能源與智慧管理系統達成低碳目標。

  2. 資源循環 ♻️:促進建築過程中水、能源、建材等資源的重複利用與再生,降低原生資源開採與建築垃圾產生,推動循環經濟概念融入建築產業。

  3. 用水效率 💧:優化建築用水系統,如雨水回收、灰水再利用、低耗水潔具等,減少對自來水資源依賴,降低城市用水壓力。

  4. 室內環境品質 🏠:保障室內空氣品質、照明舒適性、溫濕度穩定與聲學環境,並採用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建材,提升居住與工作空間的健康安全。

  5. 生態友善 🌳:強調建築與周邊生態環境共生,保護原生植栽、維持生態綠帶,促進都市生物多樣性與綠地覆蓋率。


🌍 全球市場趨勢與發展現況

根據World Green Building Council(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最新年度報告指出,全球綠色建築市場正以年均13%以上的速度穩定成長,預估至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突破7.5兆美元,成為僅次於再生能源產業的第二大環境永續經濟領域。

🌐 各地區市場概況與政策動能

地區市場規模 (2024)年增率主要推動政策
北美1.9兆美元11%LEED認證、Energy Star法規
歐洲2.1兆美元12%EU Energy Efficiency Directive、淨零碳建築標準
亞太2.4兆美元14%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新加坡Green Mark
台灣1,250億美元15%EEWH制度、都市更新條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趨勢觀察

  • 亞太市場成長最迅速,中國、台灣、新加坡、韓國與日本陸續強化建築碳排管制與綠建標準。

  • 歐盟2030年全面淨零碳建築政策推動建材、設備與再生能源應用標準化,預估將帶動台灣建築業碳足跡盤查與減碳轉型。


🏡 台灣綠色建築政策與法規

📜 政府政策與發展願景

台灣政府自2001年起推行《綠建築標章制度》,率先亞洲國家將節能減碳與永續建築納入法制化管理,並於2017年將其納入**《國家永續發展政策綱領》,設定2030年達成新建建築100%綠建築認證**的中長期目標。

主要政策措施

  • 都市更新條例修法:針對危老重建、老舊社區改建鼓勵採用綠色設計,給予容積獎勵。

  • 建築技術規則修正:強制新建建築符合節能標準,屋頂須配置太陽光電、建築物需預留智慧能源管理系統設施。

  •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要求大型建築與社區採用再生能源設備,並提供稅賦與補助誘因。

🏷️ 法規制度與標章認證機制

台灣綠建築認證體系以EEWH制度為主,涵蓋生態 (Ecology)、能源節約 (Energy Saving)、廢棄物減量 (Waste Reduction)、健康 (Health) 四大評估指標,並依積分區分五個等級。

認證等級標準積分特點
合格級≥50基本環保節能標準
銅級≥60加強生態保育與資源管理
銀級≥70優質室內環境、低耗能建築
黃金級≥80高效節能、再生能源利用與資源循環
白金級≥90全方位永續建築頂尖標準

2024年台灣累計核發EEWH標章建築案數已超過1,500件,並以雙北、台中、高雄及桃園為核發熱區。


⚙️ 技術創新與綠色建築應用實例

💡 節能與再生能源應用

  1. Passive House設計:採用高氣密、良好隔熱與自然通風,實現近零能耗建築目標。

  2. 高性能Low-E玻璃與隔熱建材:有效降低冷房能耗約18~30%。

  3. 太陽能光電、BIPV建築整合型光電:透過建築結構與光電系統整合,提升發電效益與外觀美學。

  4. 智慧能源管理系統(EMS):搭配AI與IoT感測器,動態監控用電行為,平均節能達15%以上。

♻️ 綠建材與資源循環再利用

  1. 再生混凝土、低碳水泥

  2. 可再生竹材、低VOC環保塗料

  3. 雨水回收、灰水處理再利用系統

  4. 建築拆解材料回收、廚餘堆肥化設備

代表案例

  •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結合太陽能光電與雨水回收系統,年減碳逾160公噸。

  • 林口國際媒體園區:全區建築達EEWH銀級,採用EMS與BIPV。


🏢 綠色建築在房地產市場的應用與影響

🏙️ 商辦、住宅、公共建築案例

商辦類

  • 台北101節能改造(LEED+EEWH雙認證)

  • 南港軟體園區多棟辦公大樓全採節能綠建築設計

住宅類

  • 士林「富邦一品苑」

  • 內湖「春池原」社區導入灰水回收與EMS智慧能源系統

公共建築類

  • 台中國家歌劇院

  • 高雄衛武營國家文化中心

📈 房價、投報率與市場價值變化分析

建案類型綠建案平均單價 (萬/坪)傳統建案平均單價 (萬/坪)年報酬率差異
商辦10590+12%
住宅9884+10%

觀點
綠建築在房價溢價、租金投報與長期保值能力均優於傳統建案,特別是雙北與六都核心地段,具明顯市場競爭優勢。


📊 台灣綠色建築市場數據與趨勢分析

台灣綠色建築市場在過去十年成長幅度相當驚人,特別是政府政策持續推動下,不僅建案數量明顯攀升,且認證等級與區域分布也呈現出趨勢性變化。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與台灣建築中心資料統計,2024年全台累計獲得EEWH綠建築標章建案已超過1,500件,其中白金級與黃金級建案佔比逐年上升,顯示市場對高階永續建築標準需求日益增加。

📈 綠建築市場年成長率變化

年度綠建築建案數 (件)年增率 (%)
2018832
2019902+8.4%
20201,015+12.5%
20211,158+14.1%
20221,285+11.0%
20231,417+10.3%
20241,528+7.8%

📌 觀察重點

  • 2020~2021為市場爆發期,與《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及國際ESG浪潮推動有關。

  • 2023後增速稍降,但高認證等級建案佔比持續提升。

🌆 綠建築區域分布狀況

根據資料顯示,雙北地區依然是綠建案密度最高區域,其次為台中與高雄,反映大型建商與國際企業總部群聚效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台南與桃園地區綠建案數量成長顯著,說明次都核心城市已開始積極導入永續建築設計。

城市2024年建案數量佔全台比重
台北市45629.8%
新北市33221.7%
台中市24816.2%
高雄市19112.5%
桃園市15910.4%
台南市905.9%
其他地區523.5%

📊 認證等級佔比變化趨勢

近年來不只是建案總量提升,高等級認證(黃金級、白金級)佔比也明顯提高,意味建商與開發商更重視高標準永續建築帶來的品牌效益與市場價值。

認證等級2018佔比2024佔比
合格級48%33%
銅級28%22%
銀級16%18%
黃金級6%18%
白金級2%9%

📌 分析重點
高等級認證成為大型商辦、豪宅建案與公部門建築競爭力指標,尤其在高價值市場如信義計畫區、七期、亞灣區表現最為亮眼。


💡 專家觀點與開發商經營建議

🌟 品牌價值升級:綠建案成為企業永續形象利器

根據ESG永續報告與企業形象調查,消費者對於擁有綠建築認證標章的住宅與商辦物件接受度高達73%以上,尤其是年輕世代與外資企業,視環保節能與永續責任為購買與租賃決策的重要考量。

建議

  • 建案行銷應強調節能減碳與綠建成就,搭配實際案例(如碳足跡減量數據)

  • 結合企業ESG報告與建築永續指標,增強品牌信任感

🤖 結合智慧建築:節能+AI管理,創造營運效益

新一代商辦與大型建案普遍搭載**智慧能源管理系統(EMS)**與AI環境調控,平均可節能15%以上,同時透過資料化管理優化營運成本。

建議

  • 開發商應預留智慧管理系統介面與設備擴充模組

  • 住宅社區可導入雲端能源監控與公共設施AI運作管理,提高住戶滿意度

🏆 多元認證申請:EEWH+LEED雙認證提升國際競爭力

大型開發案與外資合作建案,取得雙認證(台灣EEWH+美國LEED)可提升國際認可度,吸引國際企業與外國買家進駐,增加租金溢價與市場價值。

建議

  • 針對大型商辦、觀光旅館與科技園區建案,規劃雙認證方案

  • 加強國際交流,取得綠建標章認證經驗,布局亞太市場


🌏 國際視野:台灣綠建經驗與全球接軌

台灣在綠色建築推動策略上與國際主要國家密切接軌,尤其在亞太市場中,與新加坡、日本、韓國三地交流最為頻繁,另與歐盟市場之碳中和建築政策對接計畫也逐步展開。

📌 新加坡 — 綠建超前典範

  • 全國推行BCA Green Mark認證

  • 2030目標:8成建築達綠建標準

合作潛力:台灣建材、節能設備、空調系統廠商可藉合作搶進新加坡市場。

📌 日本 — 智慧綠建與超高層應用領先

  • 主打Zero Energy Building (ZEB)Passive House技術

  • 高密度都會區低碳住宅建案增長迅速

合作潛力:台灣建商可引進ZEB模組建造、氫燃料發電系統

📌 韓國 — 智慧城市+綠建整合

  • 新創智慧社區、交通節能系統

  • 新都市計畫全面採取綠建標準

合作潛力:台灣綠建科技、智慧水電監控系統具合作空間

📌 歐盟 — 淨零碳排政策全面展開

  • 2030新建建物全面淨零碳

  • 建議台灣開發商提前導入碳足跡盤查、低碳建材採購計畫,與歐洲接軌。


📝 結論:打造永續房地產的關鍵策略

台灣綠色建築市場已走過起步與成長期,現正邁入「高值化」「智慧化」「國際化」的新階段。
面對全球ESG浪潮與碳排政策,開發商、投資人與政府應積極:

📌 強化智慧綠建技術整合
結合AI能源管理、BIM智能建造、物聯網監控,打造智慧永續建築。

📌 擴大社會住宅與商辦應用
將綠建標準應用至社會住宅、公辦都更、創新園區與產業聚落,提升城市環境品質與社會福祉。

📌 推動建材回收與資源循環體系
建立綠建循環經濟平台,整合拆除建材回收、再生建材開發、市場媒合交易,打造完整綠建產業鏈。

透過這些策略,台灣不僅能在亞洲綠建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更能成為亞太永續建築技術與管理輸出國,實現永續發展與產業升級雙贏目標。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Yahoo奇摩新聞)
綠色建築房價高多少?六都最新數據曝光|投資前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