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區段徵收 vs 一般徵收:補償、配地、權利人優勢完整解析

作者:小編 於 2025-05-15
123
次閱讀

區段徵收制度是台灣常見的土地開發方式,藉由政府統籌徵收整體區域,統一規劃道路、公園與公共設施,同時預留部分土地分配給原地主作為抵價地,藉此兼顧公共建設與地主權益。與一般徵收只補償現金不同,區段徵收提供抵價地方式,讓地主能參與後續土地價值提升,通常配回建地比例不少於徵收總面積的40%,以50%為常態,並依原地原面積優先配回原地主,若不願領配則可優先購回標售土地。依程序,政府先公告徵收計畫,地主須在30日內提出異議或補償異議,否則即進入核定補償與地籍整理、抵價地分配作業。補償項目除地價外,尚包括改良物、搬遷費與其他附屬設施費用。雖然區段徵收有助都市更新與開發,但同時也易引發土地價值認定與社會爭議,民眾應充分瞭解相關法規與權利保障,爭取自身最佳利益。

區段徵收 vs 一般徵收:補償、地、權利優勢完整解析


📖 目錄

  1. 📌 區段徵收什麼?台灣政策概念應用

  2. 📌 區段徵收 vs 一般徵收|差別哪?

  3. 📌 區段徵收法律程序異議申請方式

  4. 📌 區段徵收補償計算方式解說

  5. 📌 桃園航空案例|台灣最大徵收開發計畫剖析

  6. 📌 區段徵收相關法規配置原則

  7. 📌 土地所有權如何保障權益?

  8. 📌 補償金、其他補償項目整理

  9. 📌 區段徵收查詢平台資訊獲取方法

  10. 📌 實務觀點挑戰:地、價格、工期、社會問題

  11. 📌 專業建議:徵收應該怎麼做?

  12. 📌 結論:區段徵收雙面效應


📌 區段徵收什麼?台灣政策概念應用

區段徵收,政府為了都市開發、公共建設、更新農村重劃,透過徵收整片區域土地,重劃再配地主進行市場標售政策工具。藉此取得公共設施用地,同時提升地價都市整體價值。

📊 台灣常見區段徵收範例

開發名稱所在地面積(公頃)計畫啟動預計完工
桃園航空桃園市456320102026
新北淡海市鎮北市214019912030
台南科學台南市26120172025

📌 區段徵收 vs 一般徵收|差別哪?

區段徵收一般徵收同樣政府為了公共利益進行土地取得重要手段,兩者徵收範圍、開發用途、補償方式以及權利參與程度上有明顯差異。以下透過表格方式,清楚整理兩者差別:

比較項目區段徵收一般徵收
📌 徵收範圍整體區域開發,大片土地進行統一規劃針對單一特定土地進行徵收
📌 開發用途公共設施+住宅、商業、產業用地混合開發限於公共設施用地,道路、公園
📌 補償方式補償金+回,地主選擇保留部分開發土地提供現金補償,地主領取開發無關
📌 土地價值提升區段開發,完工整體地價大幅提升,地主參與利潤原地徵收、補償完畢後續開發利潤
📌 權利參與參與抽籤分配,保留部分開發土地單純領取補償金,參與權利

📌 區段徵收法律程序異議申請方式

區段徵收必須依循法定程序辦理,公告計畫範圍土地地,分為下列幾個重要階段:

  1. 公告徵收範圍計畫主管機關公告區段範圍、開發計畫辦法,地主注意公告時間內容。

  2. 30日內提出異議申請救濟地主權利計畫內容土地徵收範圍異議,公告30日內依法提出,逾期喪失爭取權益機會。

  3. 核定公告補償費核算政府核定計畫公告補償標準,計算地價改良價值。

  4. 發放補償辦理地主選擇發給現金補償開發地,地主參與抽籤地。

  5. 開發施工、公告土地正式地,進行區域開發公共建設。

  6. 地籍整理、申請完成開發辦理地籍整理、權狀發放申請。

📢 重點提醒
民眾若有異議,只能公告30日內提出依法無法拒絕徵收,僅能針對補償金額權利主張異議。


📌 區段徵收補償計算方式解說

徵收補償項目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保障地主財產權生活安置需求:

📌 補償項目說明
📌 地價補償依照公告徵收當地公告地價計算,補償相當於市價70~90%
📌 改良補償包含房屋、農作物、設施、樹木現地價值補償
📌 搬遷補貼拆遷、搬運安置相關費用
📌 徵收面積50%,折算面積地主參與抽籤分配

透過制度設計,地主獲得合理補償外,選擇參與開發,未來地價上漲受惠,參與區域整體發展成果。


📌 桃園航空案例|台灣最大徵收開發計畫剖析

面積: 4563公頃
起始年: 2010
預計完工: 2026

航空徵收不僅範圍最大,開發內容產業園區、商業中心、住宅轉運樞紐,亦因補償爭議延宕工程新聞。


📌 區段徵收法規配置原則

📌 原則:不得低於徵收面積40%,50%常態。
📌 優先:土地所有權比例分配,原地面積原則
📌 優先回:不足不願者,優先標售土地


📌 土地所有權如何保障權益?

✔️ 把握30公告期限提出異議
✔️ 選擇補償方式:現金 or
✔️ 行使優先


📌 補償金、其他補償項目整理

補償方式計算依據領取對象
📌 地價補償公告土地現值所有權
📌 改良補償評估報告改良所有
📌 搬遷補貼實際距離物品數量使用
📌 補償土地價值折算,面積50%土地所有權

📌 區段徵收查詢平台資訊獲取方法

內政部👉 地籍圖便民系統
📌 開發資訊 → 查詢開發計畫徵收範圍
📌 公告資料計畫下載


📌 實務觀點挑戰

✔️ 土地爭議
✔️ 工程延宕
✔️ 環境變遷生活成本變化
✔️ 居民搬遷社會問題


📌 專業建議:徵收應該怎麼做?

儘早瞭解公告內容
善用異議救濟手段
律師地政合作爭取合理補償
考量未來發展潛力,適度保留


📌 結論:區段徵收雙面效應

區段徵收制度雖然能有效整合土地資源、改善都市機能與提升整體地價,對於推動公共建設與區域發展具重要貢獻,但同時也衍生補償爭議、原住戶搬遷、社會結構變動與地價波動等問題。民眾應理性審視開發利益與個人權益損益,適時行使異議、救濟及優先購回等法定權利,並透過專業諮詢,確保自身在開發過程中的合理補償與合法權益。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TVBS新聞網)
區段徵收 vs 一般徵收:補償、配地、權利人優勢完整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