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交通、環境、經濟三贏!桃園鐵路地下化 8 座車站設計一次看懂 🔍
次閱讀
桃園鐵路地下化工程全長約17.95公里,串連鳳鳴至平鎮,共設置8座車站,包含改建的桃園、內壢、中壢3站及新建的鳳鳴、中路、桃園醫院、中原、平鎮5站,旨在提升交通效率、改善環境及促進經濟發展。工程將消除平交道、陸橋與地下道,降低噪音和振動,並增加沿線公共綠地,改善居住品質。每座車站皆具特色設計,例如鳳鳴站的「沐風之丘」、桃園站的「羽翼」、中路站的「賦水之行」等,結合在地文化與功能需求,創造舒適友善的交通場域。計畫總經費約1,047.93億元,分兩階段通車,第一階段預計2033年完成5站切換,第二階段2034年全面啟用。未來地面騰空路廊將帶動沿線土地開發利用,吸引商業投資,實現交通便利、環境友善與經濟繁榮三大效益,全面翻新桃園市城市面貌。
交通、環境、經濟三贏!桃園鐵路地下化 8 座車站設計一次看懂 🔍
目錄
- 引言:桃園鐵路地下化的願景與現狀
- 🚉 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概述
- 📜 設計亮點與規劃細節
- 📍 8 座車站設計逐一解析
- 4.1 鳳鳴站:沐風之丘
- 4.2 桃園站:城市門戶新意象
- 4.3 中路站:賦水之行
- 4.4 桃醫站:療癒森林
- 4.5 內壢站:波光粼粼
- 4.6 中原站:學區串連
- 4.7 中壢站:細水漫流
- 4.8 平鎮站:滲潤社區
- 📊 改造效益:交通、環境與經濟三贏
- 📌 結語:桃園鐵路地下化的啟示與挑戰
引言:桃園鐵路地下化的願景與現狀
桃園市作為臺灣的經濟發展核心之一,人口持續成長,對交通基建的需求逐年攀升。「桃園鐵路地下化」的啟動不僅是交通運輸的現代化,更是城市格局全面提升的關鍵一步。該計畫旨在打通南北交通瓶頸,提升都市空間利用效率,實現更宜居的生活環境。
🚉 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概述
全長: 約 17.95 公里
預算: 1,047.93 億元
規劃: 改建桃園、內壢、中壢 3 座既有車站,新建鳳鳴、中路、桃園醫院、中原、平鎮 5 座通勤車站。
進度: 預計分兩階段通車,2033 年完成第一階段(5 座車站),2034 年全面通車。
該計畫旨在打通前後站、改善噪音與振動問題,同時藉由消除平交道及陸橋,提高鐵公路安全。
項目 | 詳細說明 |
---|---|
計畫長度 | 約 17.95 公里 |
總經費 | 1,047.93 億元 |
車站數量 | 8 座(改建 3 座、新建 5 座) |
階段目標 | 第一階段(2033 年):5 座車站通車;第二階段(2034 年):全面通車 |
影響範圍 | 鳳鳴至平鎮,涵蓋桃園與中壢兩大都市核心 |
主要工程內容 | 改建現有車站、增設通勤車站、消除平交道及陸橋、改善鐵公路安全 |
計畫啟動後,將逐步打通前後站隔閡,並藉由地面空間的釋放,帶動沿線土地的再利用,創造交通便利與都市活力兼具的現代化桃園市。
📜 設計亮點與規劃細節
桃園鐵路地下化專案以「綠意融城」為設計主軸,強調以下幾大特色:
設計特色 | 詳細說明 |
---|---|
綠帶串連 | 以綠廊及挑空設計,降低壓迫感,增加自然光線。 |
公共空間優化 | 增加商業與文化活動空間,促進社區發展。 |
交通便捷性 | 提供多功能廣場及人車分流設計,提升出行效率。 |
環境友善 | 降低噪音與振動影響,營造安靜宜居環境。 |
📍 8 座車站設計逐一解析
4.1 鳳鳴站:沐風之丘 🌳
主題: 呼吸、綠意、新生活
特色: 月台開放設計,大量綠化空間,活化鳳鳴重劃區。
項目 | 詳細說明 |
---|---|
主題 | 沐風之丘 |
特色 | 開放式設計,月台引入自然光與綠化空間 |
影響 | 活化鳳鳴重劃區,提升舊社區生活質量 |
鳳鳴站以自然通風與綠化為特色,銜接鳳鳴重劃區,將帶動該地區的都市更新。
4.2 桃園站:城市門戶新意象 🦅
主題: 羽翼(延伸航空意象)
特色: 與地方文化結合,設計人性化動線及開放空間,成為城市新地標。
項目 | 詳細說明 |
---|---|
主題 | 羽翼(航空意象延伸) |
特色 | 結合地方文化,打造友善與創新公共空間 |
影響 | 作為桃園門戶,成為城市地標 |
桃園站不僅是交通樞紐,更將成為展示城市文化與生活的窗口。
4.3 中路站:賦水之行 💧
主題: 公園化、活潑化
特色: 設置多功能廣場,挑高空間引入自然光,與社區緊密連結。
項目 | 詳細說明 |
---|---|
主題 | 賦水之行 |
特色 | 公園化車站設計,結合社區綠化空間 |
影響 | 提升周邊居民生活質量 |
中路站以多功能廣場與自然光設計,為居民提供休閒與通勤的雙重便利。
4.4 桃醫站:療癒森林 🌲
主題: 藍綠交織
特色: 周邊設計綠化,結合圳道與醫療資源,創造區域新結點。
4.5 內壢站:波光粼粼 🌊
主題: 輕巧流暢
特色: 打造人文、商業活動平台,引入品牌商家,活化地方經濟。
4.6 中原站:學區串連 🏫
主題: 產學共享平台
特色: 結合學區與周邊校園,打造產學綠廊地景,促進社區發展。
4.7 中壢站:細水漫流 💦
主題: 包容多元
特色: 整合商業場域,規劃青創空間,營造輕快的都市氛圍。
4.8 平鎮站:滲潤社區 🏡
主題: 生態與社區融合
特色: 消弭高差隔閡,設計地景站體,強調樂活安居。
📊 改造效益:交通、環境與經濟三贏
「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不僅是交通基建的現代化,更帶來全面的環境與經濟效益,實現城市發展的三贏局面。以下是各項成效的重點:
類別 | 成效 |
---|---|
交通改善 | 消除平交道,提升出行安全與效率。 |
環境提升 | 降低噪音、振動,增加公共綠地。 |
經濟效益 | 土地開發利用增值,吸引投資與商業活動。 |
📌 結語:桃園鐵路地下化的啟示與挑戰
桃園鐵路地下化將不僅提升交通基建,還將從根本上改變城市格局。隨著計畫的完成,桃園市有望成為國內外居民與投資者心目中的理想都市,實現產業、居住與文化的和諧共融。
「桃園鐵路地下化」是桃園市邁向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在提升城市交通效能的同時,也為居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未來,這項計畫能否順利落實,不僅取決於技術與資金,更取決於全社會對都市更新的共識與支持。
專營台灣/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ETtoday房產雲-ETtoday新聞雲)
